在《三十而已》的第一集中,顧佳的自我介紹是:「我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
但追了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顧佳不止是一名出色的媽媽,她更是許幻山煙花公司背後的隱形大老闆,不僅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還能鬥得了小三拼得了事業。
不光能屈能伸還能將家庭和事業都完美平衡,一句話總結:顧佳是個頂頂完美的女性。
可這又怎麼樣呢?許幻山終究還是和一起吃冰淇淋的小三出軌了,顧佳和許幻山一起拼了十年才打下的江山到頭來卻去養了小三。
劇看到這兒的時候,相信所有觀眾和我一樣,都忍不住罵許幻山一句渣男。
後面當顧佳和許幻山提出離婚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和顧佳產生共鳴,感覺顧佳心裡這口惡氣總算出了,讓渣男後悔去吧,真爽快!
我想,編劇最想得到的效果在這兒也就算實現了。
爽快歸爽快,但劇總歸是劇,我們還是得稍微將自己的情緒從劇情裡抽離出來,好好想想為什麼顧佳這樣一個完美女性婚姻卻還是失敗了?
許幻山出軌絕對錯了這是事實,但如果將這場婚姻的失敗只歸咎於他一個人的責任就有些牽強了。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失敗的婚姻。
作為婚姻的女主角,顧佳在這段婚姻裡也有責任。
造成他們婚姻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顧佳一直在向前衝,忽略了伴侶真實的內心需求。
顧佳是個人人都誇的完美女性,不論是在生活、事業還是精神格局上,顧佳其實都遠勝於許幻山。
她哪哪兒都好,是個有追求有上進心的獨立女性、是個好媽媽、是個好老闆,但唯獨不是一個好的伴侶。
顧佳曾對許幻山說:「我喜歡你的才華」,而實際行動上,她只是希望許幻山管理好公司掙更多的錢。
所以她不停地鞭策許幻山向前衝,換更大的房子、送孩子去最頂尖的學校、過更有品質的生活……
為了留住萬總的單子、保住公司,她甚至不惜放下姿態、卑躬屈膝。
顧佳為了整個家做的這一切沒有錯,要說她錯,那就是就錯在從來沒有問過這是不是許幻山想要的生活。
這其實也是為何兩人頻繁發生衝突,也是讓第三者有機可乘的根本原因所在。
顧佳是個現實主義者,而許幻山是個藝術家,是個理想主義者。
許幻山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想讓別人將注意力放到煙花設計上來,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和設計得到認可拿到單子,來讓公司變更好。
可現實卻是他的設計稿根本都沒人在意,甚至連看都沒人看,最後單子卻成功籤下來了。
許幻山想要的是那種安穩、平淡隨遇而安的生活,而不是以每天背負著巨大的房貸、信貸的代價去換取顧佳口中所謂的更好的生活。
出色的設計和才華沒得到認可,個人價值沒得到實現,再加上背負著顧佳強加給自己沉重的生活壓力,許幻山慢慢出現了心理失衡。
一直希望伴侶一起進步,卻常常忽視了伴侶的內心,這其實也是很多明明經濟條件很好但最終婚姻卻走向失敗的夫妻常犯的錯誤。
所以我才說,林有有並不是造成顧佳許幻山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她充其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看到顧佳,我腦海裡就突然想起了另外一個和她有些相似的女性——傅首爾。
她在一檔節目裡說過這樣一番話:
「現在,他可能還愛我。可我知道當我不斷鞭策他、改變他時,他已經沒有當年那麼喜歡我了,我感到很遺憾,可我卻沒有辦法。」
傅首爾和老公老劉也是一窮二白的結婚,然後最終通過奮鬥到有房有車有存款,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好生活。
可如今有錢了,傅首爾卻說曾經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那種快樂卻沒有了。
很多個夜裡,她每次醒來,都發現老劉一個人在陽臺上抽菸。她知道,老劉活的並不快樂,她心裡非常難過。
她在《奇葩說》裡坦白說:「我是一個最有上進心的女人,但我不是一個好的伴侶。當年天橋上說下的那些話,我今天都為你實現了。
你為了我,嘗試過奮鬥,可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你,選擇停下。
今天,我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我從來沒有問過你,這是你想要的嗎?」
當顧佳長期一邊捧又一邊施壓不停鞭策許幻山的時候,許幻山心裡接收到的信息,除了老婆是為這個家好以外,更多的恐怕是「老婆嫌棄我不夠好。」
電影《春潮》裡有一段臺詞把婚姻關係描述的很透徹:
「好的婚姻關係雙方的能量各佔50%,當一方的能量下降到20%,那麼就會希望另一方上升到80%,同時呢另一半也是這麼要求你的;
所以兩個人就會吵架那欠缺的能量怎麼辦呢?那就是一個孩子或者是第三者。」
婚姻關係的確如此,就像是蹺蹺板,兩人各佔一頭,不論是男強女弱還是女弱男強,只要是失了衡,婚姻就一定會出現問題。
最好的婚姻是讓對方做自己,但顧佳卻一直在改造許幻山的旅途中越走越遠,也讓兩人的心越來越遠。
因此,我才會說顧佳輸給的人不是林有有,而是她自己。
顧佳是個好女人,也是個優秀的女人,但可惜她在婚姻裡沒有傅首爾那樣的覺悟:
經過這麼多年,我才知道,愛,應該是彼此欣賞;愛,是不強迫你,為了我想要的生活,去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