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有空,重新看了一遍《甄嬛傳》。我發現讓甄嬛黑化的推手,就是曾經的好姐妹安陵容。
初見安陵容時,她就像一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因為沒有端好茶,被包衣左領家的小姐夏冬春教訓,欺負。
仗義的甄嬛出言救了安陵容。
從此,她跟甄嬛,眉莊二人認識了。
甄嬛知道安陵容住在客棧,怕被別人看見會瞧不起她。
於是,甄嬛再次仗義地邀請安陵容來她家小住。
在甄府住的那段日子,兩人很快增進了革命友誼。
安陵容更感激地對甄嬛說:「陵容卑微,不知哪裡修得的福氣,得到姐姐顧惜,才能安心入宮,陵容只有真心為報,一生一世與姐姐扶持,相伴宮中歲月。」
昔日的誓言言猶在耳,但當安陵容被皇上寵幸後,就開始翻臉,害她。
安陵容把含有麝香的舒痕膠送給甄嬛,導致她小產。同時,安陵容又在皇后面前,挑撥兩人的關係,導致甄嬛成了皇后的眼中釘。兩人撕破臉後,安陵容又在甄嬛父親的獄中放老鼠,更設計害死了甄嬛的好友沈眉莊。
甄嬛前半生的坎坷,大部分都是安陵容造成的。為何甄嬛對她這麼好,她還要背叛朋友,謀害朋友呢?
我想用西方的三大哲學問題,即:1、我是誰;2、我從哪裡來;3、我將要到哪裡去;來探尋一下她謀害朋友的心理動機。
安陵容的父母是一對患難夫妻。當年安陵容的母親,繡工了得,年輕貌美,深得父親安比槐的喜歡。
為了擺脫商人的賤籍,安陵容的母親日夜操勞,織繡品,終於為父親捐了一個小官。
原以為苦日子到頭了,但只是痛苦的開始。由於安陵容的母親在織繡品的時候,把眼睛熬壞了,把美貌熬沒了,發跡後父親開始嫌棄她,一個接一個地納妾,生孩子。而安陵容的母親年老色衰又沒生下兒子,所以安陵容雖是嫡女,卻不受重視,從小欺凌。
我認為,在缺愛家庭長大的安陵容,性格極為自卑。因為自卑,當甄嬛給予她一點點幫助時,她會表示出過度的示好。同時,因為自卑,她也不相信有人會真心待她,所以在她央求甄嬛救父親,而甄嬛沒能及時出手時,她就會往壞處想,認為甄嬛根本不想幫她。
可以說,安陵容的自卑,為日後兩人的反目成仇埋下了伏筆。
安陵容來自一個九品縣官家庭,但他的父親妻妾多,孩子多。所以,對於安陵容,安比槐並沒有過多的重視。
我曾經看過一本心理學的書,裡面說:被父母忽視,但沒有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得到父母重視,得到父母重視比什麼都重要,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
如何能獲得父親的重視?我想,就是讓自己更有價值。所以,入宮後的安陵容才會練歌、練舞、練迷情香,甚至不惜讓自己不孕來換取皇帝的寵愛。
因為她知道,只有讓自己更有價值,才能讓父親更重視自己,意識到當年對自己的忽視都是錯誤的,所以安陵容在進宮的一刻開始,就是野心勃勃的。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我認為,她自卑又有野心的性格,決定了她接下來一系列的動作與結局。
懷有野心的安陵容,從客觀上看,她已經把所有的妃嬪當成競爭對手,與競爭對手是做不了朋友的。而從主觀上看,雖然甄嬛真心待她,但從小在缺愛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安陵容,自卑,不懂得與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所以,我想,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上看,她都只能把甄嬛看成盟友,合作夥伴。
既然只是盟友,合作夥伴,那就會有價碼。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在餘答應不肯赴死,一直在咒罵甄嬛時,安陵容會跑去讓人把餘氏給勒死了。因為在她心裡,合作是有價碼的,自己要融入甄嬛和眉莊的團隊,首先要證明自己的忠心與價值。
當然,合作也是趨利避害的。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在眉莊剛懷孕時,看到利益的安陵容會給眉莊的小孩繡肚兜。但當眉莊被禁足後,安陵容又立即把肚兜扔了,快速與她撇清關係。
同時,合作也是有時限。安陵容與甄嬛的合作僅限於自己羽翼未豐之時。當她獲得皇上的臨幸時,甄嬛就不再是她的合作夥伴,而變成了她的頭號對手。
皇帝的愛就這麼少,寵妃也只有一名。她要成為皇帝的寵妃,必須PK掉唯一有過椒房之寵的甄嬛。
所以我認為,她後來轉投皇后的陣型,加害甄嬛。表面上,她是怨恨甄嬛沒有幫父親求情,沒有在她需要的時候幫她一把的結果。實際上,她是審時度勢後,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做出的選擇。
幸運的人可以用童年治癒自己的一生,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童年的陰影讓她從一開始就跟甄嬛不是一路人。所以我認為,安陵容後來與甄嬛的分道揚鑣,謀害朋友也是必然的結果。
正如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安陵容自己說的那樣:「這條命,這口氣,從來由不得自己。」
安陵容的悲劇向我們揭示了,原生家庭最可怕的地方是會為人制定了一個難以跳出的模板,而安陵容按照原生家庭的模板一路走下來,結果一步錯,步步錯,最後只能哀嘆命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