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出生在北方一個農村,從小和姐姐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顧爸爸在外地很努力的賺錢,一大家子都靠他一個人外出打拼。「他從小在我印象當中,特別能說很開朗」這是小顧爸爸對他的評價。
顧爸爸說:「他對我們都很陌生,對我跟我老婆都沒有感情,三年見不著一回,有時候一年都聽不到他一點聲音。在我生命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他上初二的時候,考了班上第二名,拿了張獎狀回來高興的屁顛屁顛的。那時候因為快要過年了,我坐在門前,他高高興興的告訴奶奶說他考了班上的第二名,得了三好學生的獎狀。我當時一腳把他踹出去了,問他二大還是一大?他不吭聲。別人也是長一個腦袋,你也是一個腦袋,為什麼別人能考好,你考不好?這是我經常在他面前說的一句話,我們家孩子沒有叛逆不叛逆的,你錯了就該打,你對了也是應該的」
自從顧爸爸做生意賠錢了以後,家庭情況不好了,他媽媽也走了,在那個時候他開始鬱悶,媽媽走了有時候會回來看他們,小顧自己說有兩次問媽媽要零花錢,以前一要她就給我了,現在問她要不給了,覺得這個家變了。從那以後開始天天除了玩遊戲還是玩遊戲飯都不吃了,手機被砸了一兩個。孩子上大二的時候因為沒錢交學費,跟親戚借錢,因為顧爸爸欠了他們很多錢,親戚都不接電話,他那時覺得很無助。人格和尊嚴在那一次受到了打擊,跪著求他們,他們都不理的。他想要去上學,可是沒有錢,有次在暑假的時候要自殺。又一個問題來了,小顧學的這個專業必須要用電腦,同學基本上是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他沒有,因為覺得孩子上學時有了電腦老玩遊戲,所以就沒收了。
大學在校期間他不跟任何人交流,也不參加集體活動,像個幽靈樣的在大學生活,覺得在那裡就是個煎熬。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學校就警告過幾次了,他作業都不完成,每次都不及格。大四的時候談的這個女朋友分手了,女方的父母堅決反對,這一場戀愛他挺認真的。他覺得什麼文憑都沒有,怎麼給女朋友一個美好的未來。分就分吧,分手了以後覺得沒有牽掛了,覺得特別孤獨。
小顧曾經說工作了以後要努力賺錢,為爸爸分擔一些虧損,覺得爸爸挺苦累的,所以就在網上賭博。資金壓力大,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本金,於是在網上申請小額貸款,貸了差不多八萬塊錢全都輸光了,很多壓力造成一下子就崩潰了,於是想過自殺。以前媽媽有發現孩子不對勁,並帶他到醫院檢查過,醫生說是抑鬱症。
小顧的父親說從來沒有跟孩子談過這個敏感的話題,覺得孩子怎麼可能會得這種病。現在給他積極的治療,治療好了一段時間,家人都挺高興的。假如遇到什麼刺激他了,就開始變得跟以前一樣的,假如我們兩口子背地裡說家裡沒錢了或者哪個帳要到期了,他一聽到了就開始抓頭髮,打自己的頭,一發病我看他坐在那兒摳手指頭。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甚至發生重大變故,產生抑鬱、悲傷、焦慮、自責等不良情緒。青少年自身沒有多少抵抗力,心理和大腦都沒有發育完全,長期的處於抑鬱、孤獨、情緒低落等這樣的不良狀態會越發的刺激受傷的大腦神經,憂鬱的心理很容易讓他們走上絕路。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教導,讓孩子承認自己有青春期抑鬱症,多關心孩子,通過傾訴、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幫助孩子消除焦慮情緒,增強信心樹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