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我國古代文學的「四大名著」,多年來一直是眾多導演爭相翻拍的目標。
而書中最重要的角色「宋江」,變成了觀眾極為關注的角色之一。
然而將「宋江」演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民間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孝子,仗義疏財,扶弱救貧,是個樂於助人的「及時雨」。
也有人認為他固執迂腐,更是個愚孝愚忠之人,明明是一名好漢,非要接受招安,最後各個英雄好漢都死傷在了他的手裡。
就連最信任他的李逵,都被他親手毒死。
正因為此,「宋江」就成了最不好演的角色之一,因為需要在中間找平衡點,稍微有偏差就會被罵的體無完膚。
其實演過「宋江」的不在少數,有人中規中矩,有人尊重原著,有人淪為笑柄,唯獨有一人,將「宋江」演繹的淋漓盡致,超越了時代。
「就算你不承認央視版的《水滸傳》最經典,但是你不得不佩服李雪健的宋江。」
提到「宋江」,絕大多數觀眾腦海裡第一個浮現出來的便是李雪健老師。
在戲中,他已經超越自身,不再是李雪健,而是真正的宋江。
他與角色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完全做到了形神兼備,讓人為他的仗義疏財拍手叫好,又為他的迂腐自私而恨到牙癢。
「宋江」本就是市井出身,雖然具備領袖的潛質,但骨子裡終究還是一個普通人。
而李雪健更是將這種特質發揮到了極致,讓人又愛又恨。
但這何嘗不在說明,宋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
李雪健的「宋江」,在每個人眼裡都是不一樣的。
他也許沒有眾好漢的熱血,沒有吳用的智謀,不如李逵灑脫,更沒有武松那般膽量,但這就是真實的宋江。
據悉,當時《水滸傳》播出後,李雪健好長時間不敢回山東,原因就是他的「宋江」讓人印象太深刻,恨他的人不在少數。
而李雪健老師也賦予了「宋江」靈魂,真正的成為了「宋江」的代名詞,更加跨越了時代,與宋江合二為一。
由於李雪健的宋江太深入民心,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張涵予的名氣。
但其實仔細觀看的話,也能發現張涵予的獨到之處。
首先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過角色,甚至還曾向李雪健老師請教過,也足以看出其重視程度。
不光如此,他在人物造型上也加入一些細節,比如他兩眉之間的那條金線。
我之前一直疑惑,為什麼他會有條金線,甚至還拿出他以前的照片做了對比。
其實那條金線是他主動要求化妝師畫上去的,因為「宋江」是天魁星,而那條金線,不光是領袖的象徵,更是天魁星的神氣。
而他飾演的宋江也在遵從原著,儘量不與書中有太大的出入。
雖不能與李雪健相比,但在所有的飾演者中,他也算得上經典。
之所以不如李雪健,是因為他的「宋江」太過於強硬,完全沒有了唯唯諾諾的樣子。
這倒不是他故意而為之,只是他本人的氣質更像是一個領袖,所以他的「宋江」也霸氣十足,缺少了一份市井氣。
雖不能封神,但也堪稱經典。
鮑國安出演過「宋江」的事,其實很少人知道,因為這部劇年代太過於久遠。
在他出演「曹操」之前,就曾出演過山東版的《水滸傳》。
他出演的「宋江」無大錯,卻也沒什麼亮點,絲毫沒有後來出演「曹操」的精氣神。
而且劇中的表演也略顯浮誇,更加凸顯出了宋江的人物面貌,身上的歷史感也太重。
無錯也無亮點,只能算是個中規中矩吧。
可能也是受到「宋江」的覺悟,才有了讓我們為之稱讚的「曹操」。
其實早年間,香港TVB就曾拍攝過《水滸英雄傳》。
劇中出演宋江的,便是曾偉權。
其實單論曾偉權的演技,那絕對在線,在當時也是非常有名氣的演員,但他卻把「宋江」演成了笑話,最終連累本人也成了笑柄。
他毀在了劇本上。
《水滸傳》的亮點就是好漢之間的激情澎湃,鐵漢柔情,兒女情長只是支線劇情。
但偏偏這部劇就憑空衍生出許多感情戲,而鐵漢柔情的戲份更是一度消失不見。
這大概也是TVB劇的一貫作風吧。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他也不至於淪為笑柄,離譜的是,這部劇居然還跟神話故事掛上了勾,生生將《水滸傳》演成了神話故事。
而他也因劇情的不倫不類,最終淪為笑柄,成了人們茶前飯後的笑資。
其實作為經典名著,《水滸傳》在未來肯定還會被翻拍,但要想超過李雪健老師的「宋江」,還是下多下功夫鑽研才是。
但既然決定出演,就一定要演好,如果只是為了出名,那還是勸你們不要再碰經典作品了,以免被罵「毀經典」。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