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羋月傳》原著中,向氏原本是可以活下來的,雖然活得如同草芥,但至少還有命在,恰是羋月的任性害死了自己的生母。羋月非要逼迫莒姬去尋找自己的生母,不然寧可自己去尋。
莒姬無奈,只好多方打聽,設法讓她們母女相見,不料,羋月的任性卻最終害死了自己的生母。
羋月在高唐臺聽羋茵說,她的母親是「西市賤婦」。便疑心失蹤幾年的生母一定是棲身在西市了。羋月懷疑現在的母親莒姬為奪取她與羋戎的撫養權,而逼走了自己的生母。
所以,十歲的羋月氣勢洶洶地來向莒姬興師問罪,並逼迫莒姬儘快尋找到向氏的下落,否則,自己就要親自出宮尋找,哪怕被威後責罰也在所不惜。
莒姬無奈,唯恐羋月的魯莽衝動會連累到羋戎,趕緊派出人手多方尋找。終於在西市找到了向氏。
向氏原本不肯相認,自己現在這副模樣,如何面對女兒?相認之後,羋月三番兩次跑來相見可怎麼辦?這豈不驚動了威後、連累了莒姬與羋戎?
但偃婆卻告訴向氏:九公主羋月偶然聽消息,知道了她大概的下落,堅持要尋訪生母,還因莒姬的勸阻與莒姬母女生分。如今莒姬許下三月之約,若向氏不與小公主見面,只恐小公主思念生母,會因此惹出禍事。 向氏聽罷只好答應下來,聽從莒姬下一步的安排。
莒姬得知向氏的處境悲慘,心中十分難受,對羋月說道:「已經打聽到你生母的下落。再過數日,便是秋獵之期,今年大公主要遠嫁齊國,你若能夠說動公主羋姝帶著你們參加秋獵,我便安排到時候讓你阿娘去西郊獵場與你相會,如何?」
羋月高興壞了,連忙應諾。
羋月果然說動了羋姝,羋姝又說動了大公主羋姮,一起跟著楚王羋槐來秋獵場捕獵。之後,羋月就按照莒姬設定的路線,退出公主們的隊伍,悄悄來到「會面地點。」
羋月到地點之後,卻見女葵已經候在那裡,見左右無人,悄聲對她道:「莒姬已經派人去接向氏,約摸日中之後,在西南方向的小樹林中相見。」
那處小樹林卻是與王帳稍有距離,設為貴人們若是行獵去得遠了,有需要更衣歇息之時,返回王帳路程稍遠,便在此處更衣歇息。
這樣的所在在林邊有四五處,這時候莒姬便挑了一處平素無人到來的,讓向氏扮成宮女,與羋月私下相會。此人眾人皆在行獵,便是被人撞到,也是無妨。
西市草棚,向氏梳妝完皆,出門來。西市原在郊外,離西郊獵場並不甚遠,莒姬派來的莒弓駕著馬車,接了向氏,避著行獵的諸人,到了獵場之外尋了個僻靜之處停下車來。
此時早有莒姬派來的寺人,引著向氏向著小樹林行去,走了一小段路,走到幾間連著的小屋前,那寺人道:「向媵人在此稍候,奴才這便去請小公主,此處宮女寺人奴才皆已經引開,到時候便只有小公主進來,奴才會在林外看著。
向氏見自己來處是一條小徑,這小屋前卻有一條更寬的林蔭道通往另一處,問道:「那邊是何處?」
那寺人道:「媵人放心,那邊還有一處是留著給大王歇息的,如今大王正在行獵,自不會再有他人進來。」向氏略微放心,便坐在小屋臺階上,耐心等候。
也不知過得多久,忽然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向氏初時還道是羋月來了。一喜之下,連忙回頭看去,這一看非同小可,驚得她整個人都跳了起來。險些失聲驚叫。原來那邊路上卻又來了一人,身著紅紋皮弁,卻正是楚王槐。
原來,眾人行獵,楚王槐射中一鹿,眾人皆奉承贊好。且有寺人連忙取了還熱乎的鹿血來獻與楚王槐,楚王槐一口飲盡鹿血,又自繼續行獵,之後又飲了些酒。
這一飲卻是不好,他原先喝了鹿血,如今又飲了烈酒,此二者皆是助情之物,兩物相遇,過不多久,便有些興致勃。他身為王者,又豈是克制之人,當下便叫寺人萊引道。到就近的歇息更衣之所去解決。
莒姬恰好於此時設計,恐有人撞見向氏母女相逢,便教人藉故引走更衣之所的侍女,將向氏藏在宮眷們的休息所內。寺人萊引著楚王槐到來,見更衣之處無人,嚇了一大跳。
寺人深恐楚王槐拿他撒氣,連忙四下張望。他眼睛甚尖,卻見遠處宮眷們的歇息之所處,似有一個綠衣宮人的衣角一閃,急中生智。連忙引著楚王槐到了後頭的更衣之處,道:「大王稍候,奴婢這便去叫人來。」
楚王槐正是著急上火之時,聞聲怒道:「還不快快把人送來。」說著便徑直入內。
那向氏見到楚王槐與一個寺人到來,已經是嚇得連忙避到屋後,只盼望他能夠早早離開,休要看到自己。
哪料到那寺人將楚王槐引到屋內,轉眼卻屋後揪出了欲往林中躲避而去的向氏。向氏驚懼已極,慌不成語道:「我、我不是宮女,我是奉命來……」
寺人萊也懶得和她解釋。便一把揪住了向氏,直接扛起她走到小屋中,丟在了楚王槐身邊,媚笑道:「大王暫時拿這宮人解個火兒,奴婢這便去王帳再尋好的來。」
此時的向氏猶如羊入虎口,哪裡還有掙脫的道理。原本向氏至死不從,待要拔簪自盡時,卻看到了躲在暗處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憑著母親的直覺與感應,她斷定那是自己的女兒羋月,倘若自盡,羋月必然會暴露。
向氏只好忍辱含垢,待楚王羋槐發洩完畢出去了,才與羋月說了幾句話,之後回到家裡就懸梁自盡了。畢竟,在自己女兒面前被男人強暴,這種恥辱是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的。
這就是羋月任性的代價,因為她的任性衝動、魯莽,最終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就連莒姬和羋戎也差點暴露被連累。
她雖然愛她的生母,卻因為她衝動任性、缺乏理智的愛,而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生母。再怎麼真誠的愛,如果愛的方式不對,也會害人害已,釀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