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壞小孩》以後,看了劇,不得不說《隱秘的角落》拍的真好。劇中基本給每個人都立了小傳,每個人都很豐滿、真實,演員的演技都特別到位,連小演員也都演技炸裂。
——一個謊言總是需要又一個謊言去填補。
朱朝陽的人生改寫,看起來是從朱晶晶墜樓開始。其實就像影片最後他說的,他最後悔的是給他們開門。朱朝陽人生的改寫確實是從給嚴良、普普開門開始的。為啥呢?因為他讓觀眾看到了他謊話連篇的習慣——跟爸爸拿相機,說是期末文藝匯演用,其實是為了給普普拍照。從景區回來,跟嚴良和普普分手以後,接到媽媽電話,媽媽問為啥這麼晚回來,顯然媽媽打了N多電話了,朱朝陽說:我去書店看書了。所以,注意!!!朱朝陽雖然是一個學霸(當然原著的設置他是一個數學天才),但他其實是一個說謊成性的孩子。
朱晶晶的死,結尾朱朝陽回憶中普普說的那句「她要掉下去了」已經說明問題了,這裡引入一個刑法的概念,叫做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朱晶晶當時的危險狀況其實是朱朝陽導致的,普普確實把朱晶晶騙到了雜物間,而且嚇唬了她,但是朱朝陽來了以後,他和朱晶晶直接爭吵起來了,當朱晶晶站到高處以後,朱朝陽也在勸她先下來。說明朱朝陽明白朱晶晶已經處在了危險的邊緣,然後果然腳下踩的地方鬆動折斷,朱晶晶失足墜出,這時候,朱朝陽對於朱晶晶產生了刑法規定的救助義務。這個救助義務的來源就是朱朝陽的先前行為賦予的,也就是他和朱晶晶的爭執行為賦予的。而顯然,朱朝陽沒有履行自己的救治義務,所以王瑤說朱朝陽殺了朱晶晶,這並不是真的空穴來風瘋言瘋語。
那句「她要掉下去了」說明朱晶晶即使不是朱朝陽推下去的,也是他沒有救導致的。當刑法中的不作為犯罪概念引入進來,我們會發現,朱朝陽至少是符合不作為犯罪的。
按普通人的想法,窗臺鬆動,孩子摔下樓,是一起意外事故,但朱朝陽就沒有打算按意外去披露整件事,為啥呢?因為現場有普普!
普普目擊了整個過程,她知道朱朝陽沒有救朱晶晶。朱朝陽不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任何人。他是一個說謊成性的人,所以他不會信任何人。他承受不了萬一普普說了實話的結果。所以,他只有讓自己置身事外才是最安全的。
朱朝陽因為朱晶晶不但跟他爸爸撒謊還誅了他爸爸的心,他在知道錄音之前是在自保,因為朱晶晶的事他已經撒了謊,必須繼續撒這個謊,但是知道錄音以後,他的那段話就是表演了,為啥呢?為了控制他爸爸,他太渴望爸爸的愛了,他通過跟普普的接觸已經學會了以退為進,於是乎,朱朝陽這段話成功控制住了他爸爸。
而朱朝陽控制住爸爸以後意味著王瑤對丈夫的失控,緊接著導致了什麼呢?導致了王瑤又對弟弟王立的放任,王瑤是放任自己弟弟胡來的,可以說,王瑤的放任,間接導致了王立的死亡。
王立這個人,沒腦子到隨隨便便能把老陳扎了地步,說真的,張東升不殺他,他也是馬上吃牢飯的主兒。他的智商就跟《甄嬛傳》裡夏冬春一個水平,也別怪被張東升直接KO外加冰封了。
既然說控制,就不得不提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在原著裡基本就是背景板,在劇裡人物卻超級立體豐滿。從朱朝陽說當初是周春紅執意離婚就可以看出來,周春紅非常要強。然後就是周春紅拒絕主任,可以看出來周春紅非常的固執,自己認定的事,不會改變。這點從跟班主任談話也能看出來。她一直在強調等朱朝陽長大了就沒事了,其實這是她在「刻意偉大」,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所謂一切為了孩子。
朱朝陽知道了媽媽和主任的關係以後說:其實你可以告訴我。而朱朝陽這句話,幾乎讓周春紅崩潰。從這裡可以看出,周春紅其實不允許朱朝陽長大,就像那杯每天必喝的牛奶,這是也是一種控制,周春紅允許生活中別的東西失控,但不允許自己失去對朱朝陽的控制。其實她本末倒置了,她其實只需要控制住自己的人生就可以。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掌控著自己的人生,就像周春紅非要離婚,就像周春紅拒絕主任,就像周春紅一直說要換個工作。其實,她從來沒有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她自己維修堵了的下水道,她吃完主任剝的橘子,她的選擇看起來那麼硬核,卻不過是面對著一片狼藉和滿口酸澀。但她從心裡不覺得狼藉與酸澀有什麼,因為有些人就是覺得苦難是必須的,不在苦難裡蒸煮便得不到幸福似的。
劇裡似乎只有王瑤鬧的歡,鬧的讓人失去了對她的同情,其實周春紅何嘗不是一個鬧的人呢?她不過是安靜的鬧,鬧到徹底一刀兩斷的地步。王瑤呢?熱熱鬧鬧的去鬧,結果不但查不到女兒的死因,連弟弟也死了。
這幾個人可以說是一家子,就像朱朝陽爸爸說的,咱們家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呢?
朱朝陽爸爸說,都怪他。對呀,都怪他當初出軌了。都怪他明知媳婦周春紅是個硬骨頭還出軌,所以周春紅寧可吃苦也要離婚,成了一個怨婦;都怪他有了女兒忘了兒子,讓兒子成了滿嘴謊話的孩子;都怪他沒了女兒又不能安撫妻子,只會躲出去陪兒子遊泳,讓現在的妻子也意難平,變得神經兮兮;都怪他跟著王瑤放任王立,只會在家裡大吼大叫其實屁事不頂,讓王立敢於胡來傷了老陳還丟了自己性命。所以,真的都怪他。
如果,他當初沒出軌,周春紅就可以跟王瑤似得當個歲月靜好的老闆娘,就不用去什麼景區上班,就不會發生朱朝陽給普普、嚴良開門的事了。呵呵,還真是怪他。
哎!太悲傷了!朱朝陽爸爸死的那場戲,看的我心如刀絞,朱朝陽哭的啊,讓人心都碎了。朱朝陽爸爸,讓人沒法說他,讓人不忍心去責怪他。哎!悲傷歸悲傷,話題還要繼續下去。所以,他們家特殊在哪呢?就像朱朝陽說的:你們都只想著你們自己!
特殊在,爸爸和媽媽都太自私了。一個為了私慾,一個為了面子。嘆嘆!朱朝陽必須被設置成學霸,只有看到一個學霸被毀成這樣,才能讓人去反思——為人父母一己私慾多麼害人!
這就是任性的代價,朱朝陽爸爸的任性——出軌——導致了家庭破裂、兒子的扭曲、女兒的慘死、自己和繼任妻子、小舅子的死亡……周春紅的任性,導致了家庭的破裂、兒子的扭曲、失去了重建家庭修復孩子心理的機會;王瑤的任性導致了自己和丈夫、弟弟的死亡;王立的任性導致了自己死亡,也間接導致了姐姐姐夫的死亡,畢竟張東升是去處理他的。老陳嘛,網絡解析夠多了,我也認為他是死了。所以,這所有人的任性裡,都要加一個老陳的死亡。而他們所有人的任性都是因為他們自私!包括老陳,他對嚴良的無私其實是對家人的自私,使得老伴兒失去了丈夫,孫女失去了爺爺……
再說普普,普普也是一個說謊成性的孩子,可以說是說瞎話不眨眼。對著朱晶晶說老師讓搬書,對著張東升說自己是書店登記會員的,對著老陳說自己走丟了,甚至於對著嚴良說給欣欣看病。說真的,整個劇,從頭到尾,欣欣沒出過一聲兒,這說明什麼——欣欣根本不存在,他死了。那麼為啥普普要騙嚴良呢?她出於什麼心理?
——為了控制,整個劇,嚴良的設置就是一個衝動、義氣用事、思想單純的孩子。可以設想一下,普普作為一個孤兒,她給自己的人設就是一心只想著救弟弟——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重情重義的可憐女孩,她可能跟所有人都說過自己的可憐經歷,然後呢?只有嚴良信了,因為嚴良是一個一心渴望被認可的孩子,同時也是覺得自己是可以為別人撐起一片天空的孩子,普普需要一個依靠,而嚴良也需要被普普依靠,他倆報團取暖慰藉著彼此那缺愛的心靈。
於是乎,他倆給自己種下執念,普普的執念用救弟弟控制著嚴良,嚴良的執念是護著普普和找爸爸。所以才只有他倆跑出了福利院——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在太平洋上掀起了風浪。
每當普普一個人的時候,準出岔子——她不能接受自己一個人,她其實怕嚴良丟下她,尤其是嚴良見了爸爸以後,這也是嚴良後來比普普還執著於去哈市送錢救欣欣的原因,嚴良的找爸爸心願已了,他還得到了老陳這個監護人。可以說,嚴良的生活馬上能入正軌。但是嚴良卻非常執著於救欣欣,連最後都留下紙條和錢委託老陳幫著把錢給欣欣。就是因為嚴良心裡的義氣和善良使然,普普利用的也正是嚴良的義氣和善良。特別是不轉帳,非得親自去哈市,不得不讓我懷疑普普僅僅是為了把嚴良騙走跟著她繼續流浪。
張東升的謊言是從哪裡開始呢?
——「我是問學攝影還有機會嗎?」大約是這句吧。這句話,化解了大家的尷尬,然後他們一起又往山上爬了爬。如果說沒有這句,大家恐怕會在這個亭子這裡再說說離婚的事,然後也就不歡而散了吧。
張東升在劇裡是明線,不用多說。我就分析分析為啥徐靜非跟他離婚吧。徐靜非要離婚,並非全因外遇。
張東升從劇裡給出的信息來看,他應該是性方面有問題。第一、結婚八年沒孩子;第二、扶腰;第三、卑微到塵埃;第四、面對徐靜的離婚要求,永遠顧左右而言他。
從劇情來看離婚這個事兒,對於張東升來說是從來不正面說的,他不說他不想離,他永遠說爸媽什麼意見或者等過幾個月吧。他就是拖,然後轉移話題,從來不正面說,連徐靜有外遇張東升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明明錯的是徐靜,但張東升沒有任何指責,特別是徐靜的態度還理直氣壯。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張東升知道徐靜有非離不可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是他沒有反駁餘地的,特別是兩位老人也都是勸分不勸和,這和老人傳統觀念完全不同,畢竟結婚八年了,任何家庭的老人絕不會輕易贊同女兒離婚,更別說舉雙手支持離婚。這只能說明徐靜有一個連張東升也認可的離婚理由。
而且這個理由,還是老人不願明說,徐靜也不願多說的理由,大家都僅僅隱晦的表示為「希望徐靜幸福」。而且,徐靜從來沒動過起訴離婚的念頭,她這麼想離,卻也僅僅是一直再談,沒有鬧,沒有折騰,從滿月酒那場戲也能看出來,他倆鬧離婚連親戚也不知道,這個離婚鬧的可以說非常安靜,安靜到只有四個人知道:徐靜、徐靜父母、張東升,這麼不同尋常的離婚,只能說明離婚理由非常隱私,誰也不願意捅出去。只能是張東升的性方面有問題,問題嚴重到無法要孩子的地步,基本可以斷定張東升是性無能的。而徐靜呢,經常運動——說明身體健康,有了外遇——說明不是性冷淡,所以徐靜不可能再能忍受張東升。
其實劇裡徐靜已經到了非常厭惡張東升的地步,連搬出來,張東升拿行李都是徐靜施捨的機會一樣。為啥呢?因為張東升沒有錯處,性無能不是張東升的錯,這是沒辦法的事,而張東升整個人對徐靜沒有錯處,而其實這也是很多女人所不能忍受的地方——一個男人怎麼可以沒有錯處——不說錯話、不做錯事,一切都「政治正確」,讓人連怨言都不能有,這就像武大郎對潘金蓮,武大郎除了矮醜黑,沒有一點錯處,連窮都不佔,這讓潘金蓮看不上他連個沒事數落數落他都找不到點。張東升就跟武大郎一樣,讓徐靜沒法去攻擊他,更讓徐靜沒法去大開大鬧大張旗鼓的鬧離婚,所以,張東升最後那麼動容的哭,徐靜依然無動於衷,連一句對不起也沒說。所以,其實徐靜恨張東升,她的恨就是因為張東升像武大郎一樣挑不出錯處。女人吶,如果不能怪男人,那就只好恨他嘍。
張東升一直在強調自己是上門女婿這一點,我認為是他在誤導觀眾。劇中張東升就是一個輔導班老師,沒有編制,收入好不好不知道,但他能答應一個月給仨孩子三萬,顯然徐靜並不卡他的收入。再有劇中沒有讓他淨身出戶的要求,徐靜的父母也說了會補償他,張東升始終也沒有提離婚條件。如果他真的是為了錢,那麼他大可以拿徐靜出軌這個事作文章,獅子大開口。但是他沒有。
在我看來,其實張東升根本不是為了錢不離婚,根本沒有什麼殺了人就能繼承所有財產的心思。在我看來,他其實就是不想離婚。有一場戲,徐靜父母死後,徐靜趴張東升懷裡哭了,張東升以為徐靜放棄離婚了,他之後吃水果的表情超輕鬆超高興,他以為不會離婚了。從這就能看出來,張東升就是不想離婚。特別是張東升後來借高利貸,準備賣房還債,說真的,高利貸這事,利滾利,基本這套房要被徹底套路了,但張東升並不著急,因為他根本不在乎。在我看來並不是因為錢和相機哪個重要的問題,也不是張東升以為三天就徹底解決了頂多是是兩萬四的利息的事兒。張東升的整個表情都寫滿了,這套房無所謂。本來就是用房子抵押的。其實,媳婦嶽父嶽母都死了,銀行的錢也都是他的了,怎麼可能家裡人都沒存款呢?去公證處辦個繼承公證,然後到銀行把存款一繼承就好了啊,更何況車到二手車市場也很快就能出的,比賣房子周期快多了。在我看來,他一直再說賣房子,只能說明房子本身對他意義不大。錢多錢少,本身不是他所關注的問題。能兩萬四利息解決更好,不能也無所謂。
為啥張東升那麼愛徐靜,卻要殺了她呢?
——控制,因為徐靜失控了,就像放風箏,手中的線要斷了,張東升不允許。
還有一點,就是徐靜竟然恨他。徐靜在原著裡也是一個背景板一樣的人物,卻在劇中被演繹的非常好。那種夫妻一場,卻到了滿臉厭惡、從心裡輕視的那種感覺,演繹的特別到位。張東升可以允許徐靜出軌,但不能允許徐靜輕視他、恨他。
更何況,在張東升看來,殺了徐靜比離婚要簡單的多。
張東升可以允許自己成為一個痴情的鰥夫,卻不能允許自己成為一個失敗的被妻子輕視仇視而離婚的人。
劇裡,朱朝陽撒的又一個謊,直接實現了三殺。就是麥當勞廁所,讓嚴良把卡給張東升,別告發他。
嚴良手裡的是空卡,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不告發張東升根本沒必要說,最起碼沒有必要在麥當勞說。
所以,其實從王立死開始,後面的劇情,全部都是朱朝陽編給觀眾看的內容了。也就說,當王立死了,朱朝陽和張東升徹底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也是從這件事開始,朱朝陽打算除掉嚴良。因為,朱朝陽害怕再失去爸爸的愛。朱朝陽希望張東升處理好王立的事,他希望自己「從新開始」,所以他必須保護好張東升或者乾脆讓張東升也徹底閉嘴。但無論張東升怎麼樣,嚴良終歸是個不確定因素,所以嚴良必須下線,這才是朱朝陽在麥當勞廁所非要說內存卡這事兒的原因。
再說說冷凍廠裡,三具屍體是朱朝陽爸爸、王瑤、王立。嚴良和朱朝陽逃出來了,我估計嚴良回過張東升嶽父家,應該是看到了死去的普普,不然他不會把錢和字條扔到老陳家。
至於嚴良去找朱朝陽,說約張東升出來,恐怕完全是為了報仇了,而且嚴良失去了普普,其實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了,找爸爸的心願以了,對爸爸的牽掛其實已經沒了,他後來完全就是為了普普了,可是普普已死。
最後船上,張東升說:我幫你們……其實這是朱朝陽編給觀眾的內容,張東升實際幫的就是朱朝陽一個人,朱朝陽看著張東升殺了嚴良,我甚至懷疑他幫著張東升一起把嚴良扔下了海。至於張東升,我認為,他在殺了王立以後,已經失去了求生意志,他一直沒有去處理王立,普普死了,也沒有處理,他最後已經明白自己被朱朝陽玩了,他不過就是想再跟朱朝陽玩玩了。
我不認為朱朝陽爸爸是朱朝陽殺的,邏輯不通,朱朝陽黑化了,但從劇裡,看不出弒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所以我認為還是張東升殺的朱朝陽爸爸,原著書裡也是張東升殺的,朱朝陽是教唆犯。劇裡嘛,不可能由朱朝陽去殺爸爸,頂多就是因他而死,這和演出來的也差不多,所以無需過多糾結。
劇裡真正無辜的是嚴良和老陳,這倆人沒有撒過謊。嚴良小偷小摸是出於流浪時為了活命。遇到朱朝陽以後,並沒有騙過誰。嚴良是那種典型的青春期小孩:刺頭、單純、意氣用事、不識好歹、衝動,他跟老陳的對手戲看著特別來氣,因為這孩子真是讓人有種恨鐵不成鋼、是非不分的感覺。但其實這才是青春期孩子該有的樣子——不壞,但是無法控制。普普和朱朝陽都不是一個正常孩子的樣子。
這也是這部劇給觀眾的又一個啟示: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塑造力。
朱朝陽是那種裡兒和面兒完全不同的,這種最危險,一旦出事,最出乎家長的意料。
普普是那種沒事找事,屁事都沒譜的孩子,這種孩子惹事兒一門靈,老得有人給「擦屁股」,這也是普普一直要控制嚴良的原因,她必須得有人給她善後。包括朱晶晶的死,普普不作,屁事沒有,結果她和朱朝陽這倆絕配,一個惹事兒,一個怕事兒,一塊兒把這事兒給咽下去了。
嚴良是那種就怕他一衝動給人捅了的那種,他學習不好家長能忍,他跟老師頂嘴也能忍,但是家長和老師就怕他一言不合跟哥們兒去打群架,打群架就打群架,他沒譜還自己揣了把刀那種。這種孩子,你說他傻吧,他不承認,他還跟你急,你說他精吧,他真的給你把傻事做到局子裡。就跟老陳提到的他爸聚眾鬥毆那事兒一樣,嚴良他爸那惹事兒的哥們兒倒啥事沒有守法公民,嚴良他爸倒進了局子還沾染上毒品犯罪,最後還精神病了,竟然他還記得跟兒子說有事找誰誰誰,人家早就跟他劃清界限了。這也是在影射嚴良的性格,這樣的孩子,你說他是傻是精?
《隱秘的角落》確實是不錯的劇,我很少看劇,卻看的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