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出的杜騙新書-假馬脫緞故事分享

2020-09-19 心理知識分享

假馬脫緞,顧名思義就是假借馬來騙綢緞。用此術行騙需要需要強大的素質。


話說明代江 西有個姓陳叫陳慶的馬販子,常常到南京承恩寺前三山街做買賣。當時他手 上有一匹銀色好馬,大約值四十兩銀子。一天,忽然來了個混混,打著把好 傘,穿著鮮豔的衣裳,神氣活現地走了過來,站在那看著這匹好馬,左看右 看,不肯走了。並問道:「這匹馬賣多少銀子?」陳慶說,「四十兩。」那 混混說:「我買了。但得回到家去訂約兌銀子。」陳慶問道:「您住在哪兒?」 那混混說:「就住在洪武門。」於是,那混混就騎上那匹銀色寶馬,陳慶也 騎著馬跟在後面。 走到半道,那混混見到一緞子鋪,就下了馬,把傘放在一家酒店前頭, 叮囑陳慶說:「麻煩您幫忙看一下,等我去買上幾匹緞子,一會咱們就走。」

陳慶心想:「想來此人必定是個有錢人,這筆買賣想必是能成的。」咬一口 答應了下來。 那混混步入緞子鋪,故意與夥計討價還價,等到賣緞子的夥計譏諷他不 識貨時,那混混立刻裝出一副氣惱的樣子、說:「我去找個識貨的看看,回 來再跟你說價錢,怎麼樣?」 緞鋪的夥計說:「我這貨絕對是好貨,你拿給誰看我都不怕,但不能走 遠了。」那混混說:「我的馬和夥計不就在酒店那待著麼?有什麼可擔心的?」 說著,把緞子拿過來,出門就逃之夭夭了。

緞鋪的夥計一看那人的馬和「夥 計」還在,心裡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再說陳慶,等到都快到正午時分了,還不見個人影。心想肯定是上當了, 這人哪裡是個富翁,肯定是個混混。便丟下那人的傘,自己騎上那匹銀色寶 馬,又牽上自己騎來的那匹馬,準備打道回府。 緞鋪的夥計一看陳慶要走,忙三步並成二步奔過來。一把扯住陳慶的衣 服,說:「你的同伴拿了我的緞子去了,你要去哪裡?」陳慶一聽,真是驚 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驚異道:「誰是我同伴?」緞鋪的夥計說,「剛才和你 一塊騎馬來的不是你同伴?你裝什麼蒜?那緞子錢一定得找你要。」陳慶說: 「我知道那人是哪裡的鬼?他只是要買我的馬,叫我和他一起去他家兌銀 子,這才一起來的。走到這他說要在你店裡買緞子,待會就和我一起走。我 待了半天不見他回來,這才騎上馬要回自己的店裡,你胡纏著我幹嘛?」緞 鋪的夥計說,「要不是你同夥,怎麼會叫你看著傘和馬?我是因為看見你和 馬都在,才給他緞子的。你還想和他串通一氣,騙走我的貨?」 兩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執不下,遂扭成一團,來到應天府大堂。

那緞鋪的夥計先把事情訴說了一遍,並告陳慶欠了他緞子錢。陳慶申辯道: 「我是江西人,靠販馬為生。常在三山街翁春店做生意。怎麼會幹這種事? 只是碰上了這人,要買我的馬,但一定要到他家裡兌銀子。這才走在一塊。 那人半道下馬。列他店裡拿了緞子跑了。我這還一點不知道,怎麼就說我與 那混混是一夥的呢?」 應天府府尹聽了,道:「道:「也不必多說,先把你說的什麼翁春店的老闆叫 來問問,自會見分曉。」於是捕快去把翁春店的老闆拘了來,那老闆證實說: 「陳慶經常販馬,常在我店裡歇腳,是個老實本份的人。」那緞鋪的夥計聽 了,問道:」你說他是老實人,那為什麼要替那混混看著傘和馬?這我可是 親耳聽見的,他可是一口就答應了。」陳慶解釋說:「叫我看著傘不假,可 我答應,是因為他要買我的馬的緣故,總不能說因為我幫他看著傘。就說我 和他是一夥的吧?」官員問道:「那人走時,拿傘沒有?」緞鋪的夥計說: 「沒拿。」官員說:「那此人肯定是個騙子無疑了。他想騙你的緞子,並故 意裝著要買馬,先把陳慶騙來給他做人質,以別人的馬,來騙你的貨,這是 三十六計中『假道滅虢』的把戲。這是你自己上當受騙,怪罪不到人家陳慶。」 說畢把兩人都趕出了衙門,宣布結案。


作者註:這些騙子也實在是足謀多智,騙人有術。就說這買 馬的騙子,他實際上不是為了買馬,而是要借買馬之名,行騙錢之實。所以 先是滿身綢緞,讓人看了覺得他是個大富翁,接著又站在那裝模作樣地相馬, 使人覺得他是真想買馬;等到了緞鋪,又假稱有馬與同伴在外,令人信以為 真,以至拿了緞子席捲而逃,達到了目的。至於給陳慶丟下把傘,與緞鋪的 夥計討價還價,這也都是他騙術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府尹大人明察私毫,斷定這是騙子使的假道滅虢的把戲,豈不要連累清白好人?雖說陳慶還總算沒 落到吃官司的地步,但那緞鋪的夥計可是實實在在地被騙了一次。小人的騙 術,真是詭計多端,正人君子應該嚴加防範。如此騙子的騙術再多,也不能 愚弄到我的頭上。

[今解] 這騙子實際上玩的是「借花獻佛」的把戲,讓別人 將本不屬於他的東西,誤認為是屬於他的,並藉此行騙。這套騙術的關鍵有 二: 其一,製造錯覺,如上面這個騙子,讓緞鋪夥計誤以為賣馬的陳慶是自 已的「夥計」; 其二,迅速脫身,這是製造錯覺的目的。如脫不了身,僅是製造個錯覺, 也達不到騙子的目的。

據史書記載,清代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清朝的時候,北京騾馬市大街上淨是開騾馬店、鞍馬鋪的。一天,一個 穿著極闊綽的買主來到一家鞍韂鋪,讓夥計給挑上一副最好的馬鞍,講定價 錢 15 兩銀子,但買主叫夥計扛著鞍子跟他去買馬,合適了再給錢。於是夥計 扛著鞍子跟著這買主到了一家騾馬店,這人叫店裡的夥計挑匹好馬,又轉過 身對鞍子店的夥計說:「你把鞍子裝上試試。」夥計便把鞍子裝上。這人又 說:「我得騎上試試,就回來。」 那騾馬店的夥計尋思給他扛著鞍子的人一定是他的僕人,他雖然把馬騎 走了,有他僕人在也錯不了。便點頭答應了。這鞍韂鋪的夥計,見他跟騾馬 店的夥計又說又笑的,那馬能值幾百兩銀子,都叫他騎走了,一定是熟客人, 也點點頭。在他們彼此誤會之際,那騙子騎了馬飛也死去了。這兒等了半日 沒見回來,兩下一問,方知上當。

八十年代上海市發生的另一起案子,騙術就更加高明了: 黃埔江江邊,華燈初照,一位頭上有道刀疤的男青年,快步走近觀察已 久的一位摩登女郎。 「小姐,能請你幫個忙嗎?」 「幫什麼忙?」摩登女郎莫名其妙地問道。 「給我做情婦,2 小時 2000 元,不用陪睡覺,只是陪我到 A 賓館大廳坐 一會兒,會個朋友就行。你看怎麼樣?」「刀疤臉」開門見山他說道。 那摩登女郎臉色開始是陰,一聽到如此這般就能得到 2000 元,早已由陰 轉晴,喜笑顏開,不過她還挺有心眼,說:「說話得算數,先交錢,我才去。」 「刀疤臉」倒是挺痛快,也沒多說,就抽出 2000 元遞給那摩登女郎。 此後不久,「刀疤臉」己帶著「情人」坐在 A 賓館大廳中、與一位外國 男人輕聲交談起來。 「美金帶來沒有?」「刀疤臉」小聲用中文問道。 「兩萬元,全在這,你要不要點一點?」外國人拍了拍身邊的皮包,回 答說。 「不用了、貴國的人是最講信譽的。」 「人民幣呢?」外國人焦急地問道。 「刀疤臉」馬上說:「別急,錢在我叔叔那裡,他在底樓房間等候多時 了。」 外國人正欲起身,「刀疤臉」又按住他,改用英語說,「還是我自己去 吧、你在這等著,我妻子陪著你。」說罷又轉身對摩登女郎說:「夫人,你 留在這裡陪陪這位外國朋友,我去去就來。」邊說邊提著裝有兩萬美元的皮包走了。 摩登女郎邊嬌滴滴地答道:「拜拜!」便來了個飛吻,那外國人見了, 心想,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在這裡數錢也是太不方便,等就等一會吧。 「刀疤臉」一去不歸,摩登女郎頻頻看表,一看兩小時已到,立即站起 後來,衝那外國人說聲:」時間到了,拜拜!」就要走人。那外國人一把將 她拽住,說:「你丈夫拿了我兩萬美元,你要去哪裡?」 「什麼丈夫?」摩登女郎急了,「我還沒結婚呢,不過是陪他來坐一坐。」 「什麼,他不是你丈夫?」外國人一聽也急了。 在公安局裡,私自倒匯的外國人和貪圖便宜的摩登女郎,都低下了頭。

要防止這類騙局,就應牢牢記住一條: 底細不清,決不給貨。

相關焦點

  • 古代防騙手冊:《杜騙新書》系列之「假馬脫緞」
    其中一人,身穿彩緞,手擎雨傘,一副富家子弟模樣打扮。其人圍著馬匹佇立瞻顧,再三打量,躊躇幾番後,上前問道:「果然好馬,只是不知價值幾何?」陳慶見其衣著華貴,又買緞匹回家,想必是豪富之人,不虞有它,於是點頭稱可。陳慶在外等候,富家子徑直入綢緞店,選了幾匹上好緞匹。待付帳時,卻因緞匹價值與店主起了爭論,富家子以為貨價遠非所值,店家不允。富家子道:「我門外有同伴識貨,出門請他看過即付。」店家眼見陳慶帶了馬匹在外等候,便道:「看看即可,只是不可遠走。」
  • 看江湖奇聞《杜騙新書》,才發現昨天被坑,竟與古人被騙有所相近
    》以84個騙案,揭露騙子慣用的騙術; 《杜騙新書》是明代張應俞所撰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作者每敘述一則故事,均加按語加以剖析感嘆,以明其「杜騙」之意。 《杜騙新書》集中暴露了明朝社會生活中陰暗醜惡的一面,展示人性的邪惡與貪婪,不但警示世人杜騙、防騙,對當時的社會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而且開拓了詐騙題材小說的新領域。
  • 故事:杜騙新書之詐脫貨物劫當鋪
    九個大箱子,每個箱子裡藏著兩個人,加上那名客人一共是十九個人,把鋪子裡的男女老少掌柜夥計全部綁了個結結實實,並且威脅敢出聲就殺出了城後,這夥強盜還對守城的說:「可以關上城門了。」。半夜以後,店裡有人慢慢的解開了繩索。等掌柜的趕到城門口,城門已經關閉。問守城的有沒有看到抬著幾個大箱子的人出去,守城的說已經抬著箱子出城很久了。
  • 故事:杜騙新書之轎夫劫童生
    本故事出自明代張應俞所著《杜騙新書》。其實像這樣聰明伶俐又少年老成的孩子真的不少。十幾年前,某地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被人綁架。孩子不哭不鬧,趁著兩個綁·匪外出逃了出來。這孩子怕再遇到綁·匪,於是不敢直接回家,專門繞了一大圈。
  • 故事:杜騙新書之買秀才遭遇調包計
    故事出自《杜騙新書》中的一則故事,名為《鄉官房中押封條》。花銀子買秀才被騙這事還真不少見,明代僅僅是在福建建寧府一地就時時處處發生,極其普遍。
  • 故事:杜騙新書之牙行中介騙蠟還舊債
    這丘姓牙行經紀一貧如洗,對外卻裝出一副富貴模樣,欠下其他客商很多貨款銀兩。張霸的蠟運到之後,丘經紀找人假冒商人來賒蠟,約定以後把銀子還上。幾天後,張霸到街上遊玩,發現自己的蠟在城中各家商鋪出售,便問商家從誰手中進的貨,但報出的姓名與自己帳簿上的姓名卻不一樣。
  • 故事:杜騙新書之辟穀術都是騙人的
    褚縣令允許他帶著佛珠,專為僧人清理出一個乾淨房間,讓他在裡面辟穀,派人在外面輪流監視其一舉一動。褚縣令讓人每天開門探視一次,離開後又鎖上房門。一連兩天,僧人都老老實實的在那打坐參禪,臉色看起來一點事都沒有。等第三天開門探視,發現僧人臉上出了汗了,請求給一碗熱水飲用。褚縣令答應了他的要求,給了他一碗熱水,還把房門鎖上。
  • 故事:杜騙新書之遇裡長反脫茶壺
    故事出亦自《杜騙新書》。——END——
  • 明代小說 杜騙新書-名騙實搶豬故事分享
    又裝出一付驚恐萬狀的樣子叫道:「糟了,糟 了!」並忙起身去捉——其實他表面是追、實際是趕。 鄧招寶一見豬仔跑遠了,也忙跑去捉趕,豈不知如此正中那混混的調虎 離山計。那混混見鄧招寶越跑越遠,大約已離開豬籠有二三百步遠時,又迅 速從籠子裡拿過一頭豬仔,又一腳踢翻兩個豬籠。豬籠裡的豬仔都跑了出來。 那混混遂大聲衝著鄧招寶叫道:「多謝你了,你慢慢找吧!」說罷轉身逃去。
  • 故事:杜騙新書之詐無常燒牒捕人
    本故事出自《杜騙新書》。——END——
  • 故事:杜騙新書之妯娌誆油肉
    一溜煙跑出了村子。嫂子左氏知道賣油的發現簍裡的油被調換了,肯定還會回來,就站在門口等候。嫂子左氏從自己屋裡拖出兩扇肉來,對弟妹說:「你吃不吃肉呀?還要不要告訴你丈夫?」故事出自《杜騙新書》。——END——
  • 杜騙新書-丟包騙 故事分享
    前頭要分銀子的那人故意裝出一付同情的樣子, 說:「是這位納鞋的財主撿了你的錢,正要與我平分。既然你是個貧苦人, 我情願不分了,你就留一份錢給他,叫他把錢還給你吧。」江賢被人這麼一 說,也只得打開箱子,叫那丟銀子的把自己的銀包拿去。心想能得到一份「贖 錢」,也算是走運了。哪裡想到自己的銀子已被騙子用調包計換去了。到了 晚上走到烏石地區。
  • 杜騙新書-掉包計 故事分享
    姓汪的見了,裝出一付高興的樣子說,「這 不是九四五成色的碎銀子傾注成的麼?就這樣的銀子就挺好。」其實姓汪的 是故意高估孫滔銀子的成色,好讓孫滔樂意與他換銀子。 雙方談妥後,孫滔取出天平兩對,一一稱好。姓汪的就從箱中取出幾張 白綿紙,當著孫滔的面,把根子包成兩包。姓汪的故意站起身來,並轉過身 去,同時故意把原先他那錠真銀裝入衣袖中,口中說:」這包是我的了。」
  • 故事:杜騙新書之中介騙紙以女償
    前面的故事中曾提過,牙行是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擔保並從中抽取佣金提成的中間商。明代的牙行一般都要求經營者有一定的資產,必須得到官府批准並發放執業憑證和帳簿,還要依律繳納稅賦,所以通常情況下人員比較穩定。也就是說牙行是一手託兩家,做買賣的商人到了外地大都兩眼一抹黑,因此比較依賴牙行。
  • 長篇歷史小說《煙雨古堡》新書正式發行
    《煙雨古堡》在晉城博物館舉行新書發布會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張建軍、城區宣傳部副部長孟李善參加新書發布會據了解,長篇歷史小說《煙雨古堡》依託明代末年的社會背景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張建軍表示,「這部小說從明代開始寫到清代
  • 妙玉穿著青緞背心根本不是道姑她是誰
    我說過《紅樓夢》要用物件去尋找人,而不是用人去尋找故事!原來穿著青緞背心的丫鬟正是襲人,所以脂硯齋的批註就是正確的,林黛玉看見的,穿紅綾襖青緞背心的丫鬟就是襲人!這兩次穿青緞背心的人是一個人都是襲人!一面說,一面見他穿著彈墨綾薄綿襖,外面只穿著青緞夾背心,寶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摸了一摸,說:「穿這樣單薄,還在風口裡坐著,看天風饞,時氣又不好,你再病了,越發難了。」 哈,我們的「慧紫鵑」也穿著這件「青緞背心」,這樣,穿這件青緞背心的人一共有四位:鴛鴦、襲人、紫鵑還有我們的妙玉!
  • 杜騙新篇--窮人被騙蠟燭終尋回 故事分享
    這個中間商,家裡窮 得揭不開鍋,外表卻裝扮出一付有錢的樣子。欠了別人很多貨款。張霸的貨 一到,他便打發一個無賴用假名從張霸手裡領走了貨,約定先給貨,後還貨 款。過了些日子,張霸到街上遊玩,見到自己帶來的貨遍及各鋪,問是從誰 手裡拿的貨,回答卻與從自己手裡拿貨的人名不符。心裡懷疑這裡頭有鬼, 回到店裡,把中間商找來,說:「你是不是把我的貨騙去補以前的窟窿去了? 趕快一一從實給我報上帳來。
  • 愛潛水的烏賊經典小說典藏版上市,網友:烏賊不出新書竟是這原因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消息。近日閱文官方公布了愛潛水的烏賊前作《奧術神座》的典藏版上市了,六本套裝,還有隨書附贈的精美周邊。畢竟,網上連載只是看個故事,要是想要將故事留住,還是實體書比較可靠。若干年後,即使這本小說被網絡下架,也不會有找不到書的尷尬。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看過烏賊的這本小說呢?要知道,這本奇幻題材的小說,可是烏賊創作《詭秘之主》之前的一次有效地嘗試。
  • 《古董局中局2》結局:國寶明代柴瓷被藥不然炸毀?哪有那麼簡單
    故事主線《古董2》故事線路可以概括為許願一路追查「老朝奉」,從《清明上河圖》牽扯出「五罐」,再從五罐查到最後的終極寶藏——明代被許氏先祖擊沉的福公號上的十件「柴瓷」。劇方挖下的那些坑電視劇大結局,劇方給觀眾挖的最大的三個坑就是「老朝奉沈雲琛是否真的死亡」、「十件明代柴瓷是否真的被炸毀」與「預言第四代老朝奉是藥不然」,最後一個坑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分析過自己的看法,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下「十件明代柴瓷是否真的隨福公號一起被炸毀
  • 河北雞澤明代神醫蕭廷龍的故事
    蕭廷龍,明代北直隸廣平府雞澤縣人。廣平府是明清時期的行政單位,類似於今天的地級市,明代廣平府管轄九個縣,治所在永年縣,也就是今天的廣府古城。蕭廷龍到了後宮,又觀察了一下世子的病情,只見他拿著銀針往世子的咽喉處刺下,這一下把御醫嚇得夠嗆,沒想到一會兒的工夫冒出了很多的膿血,等膿血排乾,世子逐漸開始睜眼嘴裡喊著要吃飯,過了三天慢慢就痊癒了。德王大喜,賜給他許多金幣。蕭廷龍的醫術大都跟這些故事裡說的一樣奇驗無比,他的兒子蕭良臣也以醫術助人也是很有神效,府裡和縣裡都曾經給過匾獎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