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馬脫緞,顧名思義就是假借馬來騙綢緞。用此術行騙需要需要強大的素質。
話說明代江 西有個姓陳叫陳慶的馬販子,常常到南京承恩寺前三山街做買賣。當時他手 上有一匹銀色好馬,大約值四十兩銀子。一天,忽然來了個混混,打著把好 傘,穿著鮮豔的衣裳,神氣活現地走了過來,站在那看著這匹好馬,左看右 看,不肯走了。並問道:「這匹馬賣多少銀子?」陳慶說,「四十兩。」那 混混說:「我買了。但得回到家去訂約兌銀子。」陳慶問道:「您住在哪兒?」 那混混說:「就住在洪武門。」於是,那混混就騎上那匹銀色寶馬,陳慶也 騎著馬跟在後面。 走到半道,那混混見到一緞子鋪,就下了馬,把傘放在一家酒店前頭, 叮囑陳慶說:「麻煩您幫忙看一下,等我去買上幾匹緞子,一會咱們就走。」
陳慶心想:「想來此人必定是個有錢人,這筆買賣想必是能成的。」咬一口 答應了下來。 那混混步入緞子鋪,故意與夥計討價還價,等到賣緞子的夥計譏諷他不 識貨時,那混混立刻裝出一副氣惱的樣子、說:「我去找個識貨的看看,回 來再跟你說價錢,怎麼樣?」 緞鋪的夥計說:「我這貨絕對是好貨,你拿給誰看我都不怕,但不能走 遠了。」那混混說:「我的馬和夥計不就在酒店那待著麼?有什麼可擔心的?」 說著,把緞子拿過來,出門就逃之夭夭了。
緞鋪的夥計一看那人的馬和「夥 計」還在,心裡也沒什麼不放心的。 再說陳慶,等到都快到正午時分了,還不見個人影。心想肯定是上當了, 這人哪裡是個富翁,肯定是個混混。便丟下那人的傘,自己騎上那匹銀色寶 馬,又牽上自己騎來的那匹馬,準備打道回府。 緞鋪的夥計一看陳慶要走,忙三步並成二步奔過來。一把扯住陳慶的衣 服,說:「你的同伴拿了我的緞子去了,你要去哪裡?」陳慶一聽,真是驚 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驚異道:「誰是我同伴?」緞鋪的夥計說,「剛才和你 一塊騎馬來的不是你同伴?你裝什麼蒜?那緞子錢一定得找你要。」陳慶說: 「我知道那人是哪裡的鬼?他只是要買我的馬,叫我和他一起去他家兌銀 子,這才一起來的。走到這他說要在你店裡買緞子,待會就和我一起走。我 待了半天不見他回來,這才騎上馬要回自己的店裡,你胡纏著我幹嘛?」緞 鋪的夥計說,「要不是你同夥,怎麼會叫你看著傘和馬?我是因為看見你和 馬都在,才給他緞子的。你還想和他串通一氣,騙走我的貨?」 兩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執不下,遂扭成一團,來到應天府大堂。
那緞鋪的夥計先把事情訴說了一遍,並告陳慶欠了他緞子錢。陳慶申辯道: 「我是江西人,靠販馬為生。常在三山街翁春店做生意。怎麼會幹這種事? 只是碰上了這人,要買我的馬,但一定要到他家裡兌銀子。這才走在一塊。 那人半道下馬。列他店裡拿了緞子跑了。我這還一點不知道,怎麼就說我與 那混混是一夥的呢?」 應天府府尹聽了,道:「道:「也不必多說,先把你說的什麼翁春店的老闆叫 來問問,自會見分曉。」於是捕快去把翁春店的老闆拘了來,那老闆證實說: 「陳慶經常販馬,常在我店裡歇腳,是個老實本份的人。」那緞鋪的夥計聽 了,問道:」你說他是老實人,那為什麼要替那混混看著傘和馬?這我可是 親耳聽見的,他可是一口就答應了。」陳慶解釋說:「叫我看著傘不假,可 我答應,是因為他要買我的馬的緣故,總不能說因為我幫他看著傘。就說我 和他是一夥的吧?」官員問道:「那人走時,拿傘沒有?」緞鋪的夥計說: 「沒拿。」官員說:「那此人肯定是個騙子無疑了。他想騙你的緞子,並故 意裝著要買馬,先把陳慶騙來給他做人質,以別人的馬,來騙你的貨,這是 三十六計中『假道滅虢』的把戲。這是你自己上當受騙,怪罪不到人家陳慶。」 說畢把兩人都趕出了衙門,宣布結案。
作者註:這些騙子也實在是足謀多智,騙人有術。就說這買 馬的騙子,他實際上不是為了買馬,而是要借買馬之名,行騙錢之實。所以 先是滿身綢緞,讓人看了覺得他是個大富翁,接著又站在那裝模作樣地相馬, 使人覺得他是真想買馬;等到了緞鋪,又假稱有馬與同伴在外,令人信以為 真,以至拿了緞子席捲而逃,達到了目的。至於給陳慶丟下把傘,與緞鋪的 夥計討價還價,這也都是他騙術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府尹大人明察私毫,斷定這是騙子使的假道滅虢的把戲,豈不要連累清白好人?雖說陳慶還總算沒 落到吃官司的地步,但那緞鋪的夥計可是實實在在地被騙了一次。小人的騙 術,真是詭計多端,正人君子應該嚴加防範。如此騙子的騙術再多,也不能 愚弄到我的頭上。
[今解] 這騙子實際上玩的是「借花獻佛」的把戲,讓別人 將本不屬於他的東西,誤認為是屬於他的,並藉此行騙。這套騙術的關鍵有 二: 其一,製造錯覺,如上面這個騙子,讓緞鋪夥計誤以為賣馬的陳慶是自 已的「夥計」; 其二,迅速脫身,這是製造錯覺的目的。如脫不了身,僅是製造個錯覺, 也達不到騙子的目的。
據史書記載,清代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清朝的時候,北京騾馬市大街上淨是開騾馬店、鞍馬鋪的。一天,一個 穿著極闊綽的買主來到一家鞍韂鋪,讓夥計給挑上一副最好的馬鞍,講定價 錢 15 兩銀子,但買主叫夥計扛著鞍子跟他去買馬,合適了再給錢。於是夥計 扛著鞍子跟著這買主到了一家騾馬店,這人叫店裡的夥計挑匹好馬,又轉過 身對鞍子店的夥計說:「你把鞍子裝上試試。」夥計便把鞍子裝上。這人又 說:「我得騎上試試,就回來。」 那騾馬店的夥計尋思給他扛著鞍子的人一定是他的僕人,他雖然把馬騎 走了,有他僕人在也錯不了。便點頭答應了。這鞍韂鋪的夥計,見他跟騾馬 店的夥計又說又笑的,那馬能值幾百兩銀子,都叫他騎走了,一定是熟客人, 也點點頭。在他們彼此誤會之際,那騙子騎了馬飛也死去了。這兒等了半日 沒見回來,兩下一問,方知上當。
八十年代上海市發生的另一起案子,騙術就更加高明了: 黃埔江江邊,華燈初照,一位頭上有道刀疤的男青年,快步走近觀察已 久的一位摩登女郎。 「小姐,能請你幫個忙嗎?」 「幫什麼忙?」摩登女郎莫名其妙地問道。 「給我做情婦,2 小時 2000 元,不用陪睡覺,只是陪我到 A 賓館大廳坐 一會兒,會個朋友就行。你看怎麼樣?」「刀疤臉」開門見山他說道。 那摩登女郎臉色開始是陰,一聽到如此這般就能得到 2000 元,早已由陰 轉晴,喜笑顏開,不過她還挺有心眼,說:「說話得算數,先交錢,我才去。」 「刀疤臉」倒是挺痛快,也沒多說,就抽出 2000 元遞給那摩登女郎。 此後不久,「刀疤臉」己帶著「情人」坐在 A 賓館大廳中、與一位外國 男人輕聲交談起來。 「美金帶來沒有?」「刀疤臉」小聲用中文問道。 「兩萬元,全在這,你要不要點一點?」外國人拍了拍身邊的皮包,回 答說。 「不用了、貴國的人是最講信譽的。」 「人民幣呢?」外國人焦急地問道。 「刀疤臉」馬上說:「別急,錢在我叔叔那裡,他在底樓房間等候多時 了。」 外國人正欲起身,「刀疤臉」又按住他,改用英語說,「還是我自己去 吧、你在這等著,我妻子陪著你。」說罷又轉身對摩登女郎說:「夫人,你 留在這裡陪陪這位外國朋友,我去去就來。」邊說邊提著裝有兩萬美元的皮包走了。 摩登女郎邊嬌滴滴地答道:「拜拜!」便來了個飛吻,那外國人見了, 心想,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在這裡數錢也是太不方便,等就等一會吧。 「刀疤臉」一去不歸,摩登女郎頻頻看表,一看兩小時已到,立即站起 後來,衝那外國人說聲:」時間到了,拜拜!」就要走人。那外國人一把將 她拽住,說:「你丈夫拿了我兩萬美元,你要去哪裡?」 「什麼丈夫?」摩登女郎急了,「我還沒結婚呢,不過是陪他來坐一坐。」 「什麼,他不是你丈夫?」外國人一聽也急了。 在公安局裡,私自倒匯的外國人和貪圖便宜的摩登女郎,都低下了頭。
要防止這類騙局,就應牢牢記住一條: 底細不清,決不給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