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講述一位駝背老頭的故事

2020-08-29 燕南天工作室

看到附近有一位孤獨的駝背老人在撿破爛,便想起數年前,在一個靠近珠江邊的一個小村子裡,經常看到一位60多歲靠揀破爛為生的老頭,赤腳、彎腰馱背,骨瘦如柴,衣衫不整,塵土滿身,起居行走於路邊。開始還見他勉強能擔些行李,後來只能背點東西,再後來只能用雙手提些東西。

那時有一段時間很久沒有看到駝背老人了,很是擔心老人的健康問題。每次看到他就有一種親切夾著心酸的同情感,他讓我經常想起去世多年的駝背爺爺,爺爺是位勤勞善良的農民,因為幹農活勞累過度,腰背一天比一天駝,直到彎成了弓形,被村裡人稱為鐵人,最終還是因為積勞成疾而離開了人世,享年才69歲。

記得有一天去買報紙,聽一個當地賣報紙的講:駝背老頭年輕時是這個村的隊長,大學畢業後來村裡支援生產,家有住房,還有一位老母親。老頭文革時期因為正直善良和忠誠反而遭到批鬥,精神受刺激,思想就定格在了那個年代,成了當地的怪人,被人看成瘋子或精神病。老人雖然精神失常,但他頭腦清晰,一點都不糊塗,不打人、罵人,不要別人的東西和錢,買東西一分錢都不少人家,堅持不偷不搶,不拿別人一針一線;堅持自食其力,自己有房屋不住也不賣,說是國家的,過著流浪的日子。

也許正是這種淳樸的社會主義思想和信念,支撐著他生活的動力,尋找著自己心中的夢想吧。有時看到他艱難的步行,甚至無法抬頭看見前進的方向;有時看到他坐在路邊休息。我心裡在想:真是一位神奇的老人啊!最後一次看見他,是有一年的年底,走路比以前更慢了,腰背駝得也更厲害了。

有一次吃了晚飯去街邊散步,又看到了那位老人,心裡特別高興,老人依然健在,他頭髮已經全白了,緩慢的行走於街邊路口,當他坐下來休息時,才能看到他抬頭,雖然很瘦,但依然精神,我走上前去和他聊天,問:老人家,你怎不去敬老院?他說:這是農村,是生產隊,沒有敬老院。我又問他:老家是哪裡的?他說是增城的,大學畢業後,來這裡大煉鋼鐵,支援生產,是這個生產隊的隊長。我又問他:晚上住哪兒,怎樣吃飯?他說就睡路邊,吃飯就去市場買炒河粉,有時買點水果吃。看來老人真的不糊塗,只是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當我拿出錢給他時,他竟然真的不要!還說自己有錢花,並且很有禮貌的對我連說謝謝。

我想如果他不是精神受到刺激,也許現在已經做了高官,而且絕對是清官,就算不做官,也該是妻兒滿堂,在家安度晚年了吧。

人生總是充滿了曲折和坎坷,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屬於自己的追求和夢想,駝背老人雖然精神失常,尚且知道自立自強。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就更應該奮發圖強,珍惜過去和現在,為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馬路邊孤獨的駝背老人

相關焦點

  • 駝背爺爺的故事
    駝背爺爺是名副其實的駝背,我記事時他的背就彎成90度,靠一根拐杖支撐才能平衡走路。在我跟著爺爺割草的時候,爺爺自己告訴我他的駝背是因為八歲時在山上放牛跟小夥伴們調皮打鬧從牛背上摔下來斷了脊梁骨,那時候既沒錢在偏僻的山村也沒有地方可以醫治,他在家躺了幾個月以後就成了駝背,從那以後他就一直弓著腰走路,再也沒能站直過!因為成了殘廢,爺爺的父母想盡辦法給他娶了個童養媳。
  • 故事:古村駝背老漢病重,白蛇送珍寶參王,一夜後萬蛇屠村
    更糟的是,這年春上,駝背胡自強病倒了。孤身老屋,冷火冷灶,病懨懨一躺三四天,真可謂是晚景悽涼。唉,那駝背胡自強真夠可憐的,不知還能有幾個活頭?話說這日,幾個婦人聚在巷口,嘀嘀咕咕。突然,一婦人猶如活撞了鬼般,驚愕叫道:「快瞧,那是什麼?」眾人也是一驚,忙忙循聲觀望。是蛇!三條大蛇,一前兩後,旁若無人,逶迤入巷,徑直遊向了駝背胡自強家!
  • 疫情之下,講述一把舊吉他的故事
    在一個周末,我上網查找到一位紅棉吉他廠的老技師,業餘維修吉他,就打電話去了他家幫我修吉他,花了幾十元,這位老師傅60歲左右,已經退休,修吉他的水平非常高超,讓吉他基本恢復到能用的地步。 也許是緣分,其實我原本是不懂音樂的,更別說是彈吉他了,可是自從有了這把舊吉他之後,竟然又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業餘時間又多了一項愛好。
  • 桃河故事:駝背老黃
    這是時隔多年以後,李小樂第二次見到駝背老黃。他站在祠堂院子的一角,背駝得和地面平行,手裡拄著一根拐杖,站成了一個「刀「字。他的背後是他大哥給他安排的臨時住處。一間十平方不到的小房間。小房間沒有窗戶,只在西面的牆上留了一個一尺見方的小洞。
  • 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
    二馬路上,一位中年大叔騎車經過走過一串臺階,老太太問老頭有多少階,老頭先說「四百」,老太太「嗯?」了一聲,老頭立馬改口說是「四十」,那老頭看上去有點老年痴呆的樣子。我正好跟他們對面擦肩而過,順便也數了一下,沒錯,是四十。我們不但要活得身體健康,大腦也不要糊塗。
  • 一位瞎老頭
    那房裡來了一位瞎老頭,至於容貌是啥樣現在沒有影響了。只記得一隻眼睛或者兩隻眼睛有問題,反正扶著牆壁摸著走,很是可忴的,就是他一個人湊和著過著。不多久,不見了。挺奇怪的。 隱隱約約聽人說那老漢也是我們萬家山硬山三隊,後來不知何故搬到太京鎮的廟子去坐家,也是有兒有女一家人。分戶到戶後,那老頭思念老家就嚷著要回家,但沒有地方住就臨時安排在大隊的那房裡湊和。
  • 相親與結婚:一個鄉村駝背青年奇特的愛情故事
    村裡有一個青年,因為駝背,雖然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總是談不到對象。幸好除了駝背,其他沒有毛病。為這兒子的婚事,父母一天比一天的著急,可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逢人便拜託,請人家替他兒子多長長眼,幫忙找媳婦!日子不知不覺的又過去了兩三年,父母快要失去信心。
  • 澡堂偶遇我一直喜歡的老頭
    老頭瘦瘦的身材,略有些駝背,但並不明顯,頭上的白髮不多,臉上的皺紋也不明顯,但額角卻顯露出幾個玉米粒大的老年斑,他尖尖的下巴,眼睛小小的,一副滿臉嚴肅的樣子。一段時間裡,經常和老頭遇見,但我並沒主動和老頭打過招呼,本身來說,我是不太會主動說話的人,另一方面我覺得是我在注意他,而在老頭眼裡,我只是過路的陌生人,遇見過後便也就忘記了吧。
  • 小說:駝背老者變妙齡少女,一時驚呆眾人
    馮慎見狀,衝他們點了點頭,繼續跟在那駝背老者後面。又走了一陣,見馮全與查仵作離得遠了,馮慎這才略微心安。馮慎沒耽擱,猛運一口氣,便揮臂朝著那前面的駝背老者抓去。馮慎出手速度極快,眼瞅著就要抓在駝背老者的羅鍋上。沒想到,那駝背老者身後像長了眼睛似的,在馮慎指尖觸到的一剎那,竟將身子一直,縱向了一邊。「果然有問題!」馮慎冷笑一聲,站在原地未動。那駝背老者這會兒居然伸直了腰,身量陡然高起一截。他緩緩地轉過身來,衝馮慎道:「這位處心積慮的小哥,你可不似一般人哪!」
  • 疫情來襲,一位基層共產黨員的堅守
    他也是一位稱職的丈夫,家庭的脊梁。更是一名為民村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就在我們吃晚飯的時候、只聽見父親接到很多關於疫情的電話,我父親說不能輕視了這件事,我也知道這事很嚴重,當時心在想,再怎麼樣過年當天可以在家休息一下吧!
  • 我一直喜歡的老頭,沒想到在浴室遇見
    老頭瘦瘦的身材,略有些駝背,但並不明顯,頭上的白髮不多,臉上的皺紋也不明顯,但額角卻顯露出幾個玉米粒大的老年斑,他尖尖的下巴,眼睛小小的,一副滿臉嚴肅的樣子。一段時間裡,經常和老頭遇見,但我並沒主動和老頭打過招呼,本身來說,我是不太會主動說話的人,另一方面我覺得是我在注意他,而在老頭眼裡,我只是過路的陌生人,遇見過後便也就忘記了吧。
  • 春節手記·疫情之下的日子
    (1)因為疫情的緣故,村子裡封閉了爺爺是一位寡言的老人,你不主動去問, 他不知道如何給你提起話頭。問他冷不冷?他說:不冷,穿得厚,棉褲是小堂妹買的鴨絨服,暖和得很。問他鞋子合不合適?他說:好得很。好得很為什麼不穿呢?是從網上給他訂的一雙老人鞋,我打開包裝盒,仍是簇新的,沒有沾半點塵土。他笑笑,憨憨的,有些童真:家裡到處是泥土,不襯這鞋子。
  • 故事:老牛治駝背 善良小夥成富人
    按說這麼勤勞的小夥應該有姑娘看得上,只是牛二娃生來是個駝背,背上像是背著個鍋有些難看。老牛這天,牛二娃在外幹活回來,跑到牛圈裡抱著兩隻老牛傷心哭了一場,原來是有個親戚給牛二娃說親,結果那姑娘一聽牛二娃是個駝背便破口大罵
  • 疫情之下,請保持原本的自己
    二是微信群裡傳來一位醫學院朋友的分享,圖文並存,全是武漢醫院的現狀。這時候我開始重視了,但也僅僅只是開始重視而已。當晚收到朋友的微信已經是夜裡十點,群裡有八個人,我們都是高中同學,也是好朋友。我們的原計劃是第二天大家約一約,隨即也立刻取消了。當天晚上久久難以入眠,當時大概時間是農曆二十七八。夜裡翻來覆去的把網上的消息一遍又一遍的看完,越看越心驚膽跳,更是難以入眠。
  • 疫情之下,等候花開
    疫情之下,等候花開(一)李挺看著衛欣準備出門,便囑咐道:「晚上回來不必做飯了,我們去外面吃吧」。衛欣擰著眉頭,一股腦胡亂地綁了個馬尾道:「我沒有空,要去你自己去」。「剛剛還好好的,怎麼一會的功夫就渾身豎起刺來了」。
  • 疫情之下,一籌莫展的「宅」家運營總監
    自從疫情被關在家裡以來,她就再也沒有嘗過提拉米蘇的味道了,這對於一個吃貨而言,是多麼痛苦的折磨?您的心情我非常的理解,您先不要著急,我保證,我在家辦公效率絲毫不比在單位差,今天我就抓緊跟企劃部和銷售部的經理們溝通,研究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通過其他渠道將咱們的產品銷售出去……」
  • 退休老頭給我的感悟
    老頭站在路邊,遠遠地看去,蒼老的身影,瘦瘦的身體,一身灰黑色,肩上的包好像很重似的,壓得他有些駝背,他頭戴一頂帽子,這是老頭地標配,由遠及近,我將車停在了他的身邊。直到他上車時,我才仔細地看清他的樣子,瘦小的臉上一雙可愛的小眼睛,眉毛長長的,仔細看其間夾雜著幾根白色。
  • 奶奶👵講的故事——借菸袋的老頭
    那年舅爺像往年一樣進山狩獵,走了好久發現了一個靠近一條已經結冰的小河附近的木屋,進屋發現好像有人住過的樣子,沒有什麼灰塵,當時如果遇到一起打獵的做個伴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也沒在意,簡單收拾完,就生火,煮點粥吃點帶的大餅,準備在靠近門口的木板床上睡下,(既然覺得可能有人那主位肯定留給人家了)這時候就聽到外面窸窸窣窣的聲音在房子周圍,舅爺很警惕端著槍坐起來,聲音不一會就遠去了,他從窗縫看到一個彎腰駝背大屁股的老頭的人影
  • 疫情總會過去,生活也將繼續
    故事要從春節回家開始說起,因為武漢疫情的影響,這一個春節註定是平靜的她就像是一位年邁而安詳的老人,受不得一點兒驚嚇。 雖然家人們時有抱怨之聲,不能聚會、不能外出,整日閒在家裡不知該幹什麼。而我卻是樂此不疲,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醒來後除了吃,就是玩手機。除了每天會有固定30分鐘時間練英語,其他的時間基本都在歡樂鬥地主上消耗了。 放縱的日子雖然歡樂,但是時間久了,總會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 疫情封路之下,公公進城治療腰痛真是費盡周折
    所以疫情為大,萬事克服,能不出門絕不出門。可是偏偏在這節骨眼上出了意外,我那住在鄉下的公公,因為年前想要修建老屋被疫情耽誤了,所以在家心急火燎地自己開始了起步工作。他想把很多雜物重物先搬到一間不需要拆的屋子裡,可是不小心扭到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