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一百一十六:曹操在兗州爭奪戰中的得與失

2020-12-02 大錘說史

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系列,一直在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兗州爭奪戰。到上一章為止,大錘已經介紹了關於兗州的最後一輪爭奪,東漢末年士大夫階層的一員,臧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踐行了當時屬吏與故主之間的獨特依附關係。

而臧洪在經過這一次同歸於盡式的反抗之後,也徹底摧毀了黃河北岸的袁紹染指兗州的最後機會。到此為止,曠日持久的兗州爭奪戰,終於以曹操軍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這是一場空前慘烈的爭奪戰,並且給曹操帶來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從事後來看,大錘仍舊說,在這一場兗州爭奪戰後,曹操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這一場大戰對於曹操來說,慘重損失是毫無疑問的,這個損失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是軍事力量的淨損失。本來曹操在接替兗州劉岱之後,成功降伏了青州黃巾軍,這時候的曹操勢力可以說是春風得意,是當時黃河南岸中原一帶最龐大的一支力量,結果他的重要盟友張邈陳宮翻臉,不僅人馬被拉走了一部分,而且之後與呂布、張邈的連番血戰,持續一年多,幾乎消耗掉了曹操所有的軍糧,而且曹操軍的精銳也損失慘重,一度能夠拉上戰場的部隊只有萬人左右,即便事後有所恢復,也很難達到兗州變亂之前的水平了。

而更糟糕的是整個經濟實力的重創,曹操與張邈持續一年多的大決戰,基本上把之前比較富裕平靜的兗州給徹底砸爛了。雙方在交戰時幾乎都採用了刮地皮的手段,當地經濟遭到了戰亂的極大破壞。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在公元193年成功抵禦青州黃巾軍入侵之後,那個既有大軍又有充足經濟支撐的兗州霸業,已經因為這一場兗州爭奪戰而徹底喪失掉了。

第三個曹操的損失則是平時不太為人注意的,那就是骨幹人員的損失。由於張邈陳宮煽動兗州豪強反目,導致兗州地面上的地方官員成批叛逃,剩下不叛逃的,也一度被壓制甚至被殺死。比如曹操麾下將領李典的父親李乾,他本來是巨野豪族,帶人馬依附曹操之後,在兗州之亂期間奉命去乘[shèng]氏安撫秩序,結果被呂布方面的軍將所殺。

之前在敘述其他東漢末年軍閥的地方割據時,大錘曾經反覆說過,這些軍閥面臨的普遍問題之一,就是缺乏自己的行政官員隊伍,而聽命的有效的行政隊伍,能夠幫助徵稅徵糧、穩定社會秩序,所以說,在東漢末年的劇烈地方爭奪戰中,哪個軍閥先擁有屬於自己的穩定的行政官員隊伍,誰就能夠從地方更快地徵來糧草徵來士兵,從而更快地紮下根

而曹操在兗州最初建立的行政體系,是依託當地豪強建立的,而之後張邈陳宮一翻臉,整個兗州的地方官們幾乎全部叛變,就剩下三座城市還姓曹,其中還有一個城的長官的立場還發生過動搖,差一點就投降呂布,這也就是說,曹操在兗州之亂中,把原來爭取到的行政官僚隊伍幾乎全都丟掉了。這對曹操的短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但是在兗州大戰中,曹操也不是一無所獲。他也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首先的利益就來自於軍事力量的增長。雖然說曹操的軍隊在兗州戰亂中損失慘重,後來又在與呂布軍隊的作戰中每次都遭到重創,又因為軍糧嚴重短缺而軍隊秩序大亂,一度陷入吃人的慘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沒有軍校的條件下,軍隊的戰鬥力主要是靠打出來的,尤其是每次曹操雖然遭到重創,但是他的主力部隊沒有被呂布殲滅過,所以曹操一方面會遭到損失,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有戰力的老兵實際是在緩慢增加的。可以這麼說,有了呂布這麼一支并州勁旅的磨練,曹操軍雖然損失慘重,人數也不如公元193年剛剛吞併青州黃巾軍時那麼多,但是戰鬥力是徹底磨出來了。

另外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就是曹操軍的人才隊伍實際是增加了。因為在這次曠日持久的殘酷交戰中,能夠活下來並贏得勝利的將領,都是戰鬥經驗非常豐富的人才。而兗州大戰,正是曹操陳留起兵以來,其組建的軍隊遭受過的最長期同時也是最慘烈的戰事,曹操手下的一批核心將領,其實都是在兗州之戰中磨練出來的。

比如悍將典韋,在濮陽之戰中依靠帶領精銳護衛的戰術突擊,保證曹操脫出重圍,從此一舉成名。而于禁在歸順曹操之後,也是在與呂布的作戰中脫穎而出,連續幾次擊敗呂布軍的分支部隊。另外一位著名將領樂[yuè]進,在曹操陳留起兵階段就投奔而來,也是在兗州之戰中嶄露頭角,因為在濮陽之戰、雍丘之戰中多次擔任曹軍的衝鋒隊長,由此打出了名聲。

除此之外,大量叛逃的兗州地方人物雖然讓曹操的行政隊伍損失慘重,但是好處也是有的,這相當於被動地讓曹操實現了一次人才的優勝劣汰。留下來跟著曹操的人才,在政治上都是比較靠譜的,這等於讓曹操雖然人才隊伍受到重創,但是留下來的這些人更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比如程昱、呂虔[qián]、李典、滿寵等兗州當地名士,都是在兗州大戰中嶄露頭角,並成為曹操陣營中的著名骨幹。

當然,最大的收益其實是來源於曹操的。曹操之前的履歷,討董聯軍時遭遇過大敗,討伐青州黃巾軍的時候遭到過大敗,但是沒有哪次像跟呂布作戰這樣彈盡糧絕瀕於絕境,正是通過這樣巔峰時刻的針尖麥芒之戰,曹操的作戰意志和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才是一個統帥的成長之路。對於曹操來說,兗州雖然殘破,但是他和他的隊伍已經真正成為勁旅,爭霸之路從此將更加平坦。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一百一十七:陳宮留給後世的千古之謎
    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系列,一直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曠日持久且空前慘烈的兗州爭奪戰。在兗州爭奪戰以曹操勝利、袁紹遇阻和張邈呂布聯軍失敗的結局落幕之際,除了曹操、袁紹、張邈等這些兗州大戰中的主演之外,大錘還要介紹幾位在兗州之戰中出場的重要歷史人物。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一百一十八:陳宮「反覆無常」背後的秘密
    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已經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兗州爭奪戰。上一期我們提到,陳宮在兗州變亂的幾次重要關節中,都表現出了對東漢王室的全無顧忌,以及作為兗州地方勢力代表的野心勃勃。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一百一十五:臧洪為什麼要跟袁紹死磕
    上一期三國演義細節解密,大錘已經講到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關於兗州在東漢末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的最後一戰,也就是臧洪因為舊主張超被曹操圍困而求救於袁紹,袁紹不允,結果張超被曹操攻殺,臧洪激於義憤,據守兗州東武陽,並導致袁紹軍圍攻不可,雙方相持持續了一年多,東武陽才城陷而臧洪被殺,徹底打亂了袁紹在兗州的軍事布局。
  • 《三國演義》中「討董大軍」的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哪些勢力?
    曹操也在張邈和陳宮的全力幫助下獲得了第一塊地盤兗州,張邈和陳宮以為自己立下這麼大功勞應該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大臣了,結果陳宮地位不如郭嘉、荀彧、荀攸等人,張邈也不如早先投奔曹操的李典、樂進等人,這讓張邈有所不安,這時候曹操和袁紹還是結盟的,袁紹忙於對付公孫瓚,曹操要去報殺父之仇。
  • 《三國演義》中除了桃園三結義,還有哪些義氣兄弟情
    這也或許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給他們兄弟三人加了一場桃園三結義,讓他們在小說裡能真正的結拜為兄弟。關羽曾經在徐州之戰中,與劉備走散,投靠曹操,曹操對關羽又是封官又是重賞《三國志》中記載和《三國演義》裡面一樣,關羽對曹操說:「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 細數《三國演義》中謀略前十的謀士,"鳳雛"龐統沒進前十(下)
    在曹操回援兗州時,提醒泰山險路可能有埋伏。於下邳攻堅不下的時候,獻上大水淹城計,將呂布擊破,於白門樓擒之。後來在許昌勸曹操軟禁劉備,惜曹操未用其謀,劉備走脫。後來因為水土不服,在遠徵中病倒,被曹操送到易州養病。病危之際為曹操寫下剿滅袁氏餘黨的計謀,這就是遺計定遼東。郭嘉死後曹操傷心不已,手下諸將及謀士也都扼腕而嘆。赤壁戰敗,曹操更是痛哭郭嘉,感嘆若奉孝在,不至有此敗。這強烈地表達出曹操對人才的珍惜(也有慚愧眾謀士的意思),當然側面也表現出郭嘉對於曹操的重要性。
  • 一代奸雄曹操,有哪些值得中小學生學習的優點?品讀《三國演義》
    曹操在歷史上屬於能文能武的人才,《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為奸雄,而在《三國志》中被稱為梟雄。無論是奸雄還是梟雄,曹操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名人。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有哪些值得中小學生學習的地方?下面就探討一下。
  • 三國演義中呂布為何被黑的那麼慘?正史中的呂布應該是這樣的
    之前的黨錮之禍害了多少人吶,正所謂天下士人百姓皆怨之,就是說人民群眾都替這些人不值,覺得他們冤枉了,這種天下大冤,董卓一來大手一揮,一朝得雪了,這種事大傢伙兒看了當然也是很爽的,另外董卓還專門請來了蔡邕,,董卓儼然就是個賢臣的模樣,不但禮賢下士,還能納諫,也正是因為這樣蔡邕在後來董卓死了以後才嘆息一聲,這聲嘆息令
  • 三國演義軍師TOP10,看看是不是你心中的排名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三國演義》中,軍師謀士在亂世中紛紛大放異彩。本文從「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的謀士五境出發,以各位軍師的謀略功績、個人成就和對天下局勢的影響這三方面表現,對三國軍師進行排行。。
  • 《三國演義》冷門情節:袁紹與公孫瓚的河北爭奪戰
    演義中更無恥的是將界橋之戰,袁紹一方的「關鍵先生」麴義,被趙雲納了「投名狀」。在正史中,麴義並沒有在界橋之戰中,被趙雲所殺。在界橋之戰中,麴義以八百兵大破公孫瓚兩萬步兵和一萬騎兵。臨陣斬殺了公孫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斬殺千餘人,又乘勝追到界橋。公孫瓚企圖守住界橋,但再次被打敗了。
  • 賞經典連環畫《三國演義》美圖,品你可能不熟知的那些人和事(15)
    但秉承的基調是尊劉抑曹,書中劉備好的一面,自會多加潤色,曹操不好的一面,便有貶深。史實上,劉備兵少將寡,在曹操未遭遇赤壁敗績之前,一直被曹操打得狼狽不堪,東奔西跑。有後人說曹操就該在劉備依附他時下狠手,除了劉備。但誰又有前後眼?
  • 初中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哪一次戰役?請概述此次戰役的經過。細節點染。如「其酒尚溫」,化抽象為具體,顯示戰鬥速度之快,凸顯了關羽的神勇。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答:劉備為了防備曹操謀害,就在後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曹操為了探聽劉備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時邀其飲酒,請其指出當世英雄。
  • 你心目中高希希版新三國有沒有比94央視版三國演義好?
    此為質勝2.打鬥好,老三打鬥皆為全景,真實之餘缺乏觀賞性。新三一秒三切,展現打鬥的激烈,舞刀弄槍,虎虎生風。同時兩武將為靜態之姿,加快交手節奏,緊張氣氛撲面而來。詩云:兩軍陣前比高低,馬飛近來先駐停。待我看清敵方將,不教關公斬顏良。奉先單手梯雲縱,翼德失兵震城樓。
  •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你真的了解嗎?
    操納張濟之妻,繡恨之;又以金與繡驍將胡車兒,繡聞而疑懼,襲擊操軍,殺操長子昂。操中流矢,敗走,校尉典韋與繡力戰,左右死傷略盡,韋被數十創。繡兵前搏之,韋雙挾兩人擊殺之,目大罵而死。影視劇中的典韋形象宛城之戰中,因了一句&34;曹操便霸佔了張濟的妻子,也就是張繡的嫂嫂,
  • 三國演義中計謀誰排第一?曹操給出了答案
    大家好,至於三國演義中謀士計謀排第一的是誰,當然是郭嘉郭奉孝了,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最開始他是袁紹麾下的謀士,由於袁紹極度自負、剛愎自用;他野心勃勃,卻不幸志大才疏,經荀彧的推薦轉投曹操。後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後於曹操徵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 《三國演義》:如果呂布被俘後輔佐曹操,還有三國鼎立的形成嗎?
    首先,我再明確一下,我們聊的是《三國演義》。是以《三國演義》為背景的。那麼在下邳城,呂布兵敗被俘後,假如曹操沒有殺他,而是像張遼一樣,收為己用,對後來的魏蜀吳三足鼎立有多少影響?行吧,那就自己幹,於是又坑掉了劉備的徐州,又去偷襲曹老闆的屁股,曹操大怒,點起兵馬就來徵討,於是就發生了兵敗被俘虜這一段,縱觀呂布的一生,那是無處不在的展現自己背信棄義、反覆無常和貪得無厭的特徵。在劉備的勸告下,曹操也沒敢留住呂布,一代「名將」終被梟首。
  • 曹操為何殺高順,重用張遼?古人太現實
    至於呂布,身為一方諸侯又是反覆之人,殺了可以理解;陳宮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正史中,都記載了他與曹操有過反目成仇的事情發生,《三國演義》中記載的求死一段與正史中幾乎沒有差別,死了也合乎情理。殺過哪些人:張繡曾經在宛城之戰中差點殺死曹操,還殺死了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打散了曹操的青州兵。
  • 《三國演義》中那些「子虛烏有」的著名典故——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下文簡稱演義)的重頭戲之一,在書中劉備、關羽、張飛一戰揚名。《演義》中說「反董聯盟」共有十八鎮諸侯,但據《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則僅有「十一鎮」,分別為:後將軍【少將軍銜】袁術、冀州牧【河北省省委書記】韓馥、豫州刺史【河南省(大部)檢察院檢察長】孔胄、兗州刺史【山東(西部)檢察院檢察長】劉岱、河內太守【河南北部市委書記】王匡、渤海太守袁紹【滄州市市委書記】、陳留太守【開封市市委書記】張邈、東郡太守【濮陽市市委書記】、山陽太守袁遺【菏澤市市委書記】、濟北相【濟南市市長
  • 《三國演義》中,劉備只會哭、會跑,他真的是英雄麼?
    說到三國,大家不免想到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流傳之廣、影響之深更是不可估量,除了一版再版的小說,還有層出不窮的影視翻拍。大部分人所熟知的三國歷史有可能是來源《三國演義》。
  • 擁劉反曹的三國演義,可為什麼今天曹操的影響力還會大過劉備呢?
    《三國演義》是明清時期古典小說的傑作代表,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來,《三國演義》都被認為是「擁劉反曹」的具有一定政治立場與思想傾向的歷史小說。這給許多民間戲劇及小說提供了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在這些戲劇和小說中對曹操的「白臉奸臣」的形象刻畫曾一度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