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應該算是金庸筆下最為人所熟知的人物之一了,無論是他一手創建的武當派,還是其令人聞風喪膽的無上絕學,均代表著他那「一覽眾山小」的宗師級地位。不過,即便張三丰的武功再高,江湖聲譽再盛,可他依然是芸芸眾生中的一位凡人,依然會犯下世人皆會犯下的錯誤。縱觀張三丰的一生,他一共犯下了三次大錯:錯害一人,錯愛一人,錯放一人。
縱觀「射鵰三部曲」,張三丰登場的地方其實是不多的,但其所經歷的人生跨度卻非常的長。在其百年的人生之路上,曾有一位十分可敬可愛的高人因為他所犯下的錯,而失去了性命。這個人,便是張三丰的師傅覺遠。
在張三丰年輕的時候,曾在少林寺出家,跟隨師傅覺遠一起砍柴挑水管理藏書閣。本來,二人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又平靜。直到有一天,瀟湘子和尹克西逃難至此,並盜走了佛教經書《楞伽經》,這使得管理員師徒不得不長途奔襲找尋二人。由此,便引出了張三丰與郭襄的初識。
三年後,郭襄為了尋找楊過的蹤跡來到了少室山,再一次見到了張三丰,並將一對少林鐵羅漢送給了他。結果,恰好碰到了前來傳遞消息的何足道。何足道聽聞少林寺武學淵博,便想與覺遠打一場。
可偏偏覺遠不會武功,於是張三丰便自告奮勇代替師傅出戰。因為得到了鐵羅漢中的武功加持,小小年紀的張三丰竟擊敗了何足道,這令少林寺的高僧們頗為震怒。原來,早在多年前,自經歷了火工頭陀事件後,少林寺便已嚴令禁止門下弟子私學武功,張三丰此舉顯然觸犯了門規,將要遭受嚴厲的刑罰。
覺遠深知此門規,為了不讓弟子受難,他拼盡全力將張三丰和郭襄二人帶離了少室山。可因為用力過度,覺遠最終精疲力盡,力竭而亡了。我想,如果不是張三丰意氣用事,意外顯露出了自己偷學的武功,那麼覺遠便不用死了。所以,覺遠實則是被張三丰害死的。
這錯愛一人,毫無疑問便是郭襄。正如上文所言,在與郭襄的兩次相遇後,情竇初開的張三丰早已對她暗生情愫了。無論是華山絕頂的那一塊手帕,還是少室山下的那一對鐵羅漢,均印證了這一點。
可是,郭襄卻不喜歡他。所有人都知道,郭襄的心裡只有她的大哥哥楊過,為了楊過她可以不眠不休,可以遍尋各處。因此,張三丰只能默默將這份感情放在心裡,珍藏百年。百年後,等到少林寺面臨危機時,他曾默默將那對鐵羅漢拿出,以此來延續少林的餘暉。可是,那一刻,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現了那位明慧瀟灑的女子,那位他喜歡了一百年的郭二小姐。
如果不是愛上了郭襄,張三丰又怎麼會一輩子不結婚,一輩子孤單一人呢?人們常說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可張三丰又何嘗不是「一見郭襄誤百年」呢?
以張三丰的武功,能夠從他手底下逃走的,應當沒有幾人。不過,有一人卻是個例外,他便是百損道人。在張三丰年輕的時候,曾與踏足中原的百損道人有過一場大戰,結果自然是張三丰取勝。可是,因為仁慈之心,張三丰竟放走了身受重傷的百損道人。
百損道人雖說從那時起便再也沒有來過中原了,可他作為一個心高氣傲的高人,又怎麼會忍心吞下苦果呢?因此,他收了兩個徒弟,並將這畢生的絕學玄冥神掌傳授給了他們,讓他們為自己報仇。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倚天中的大反派玄冥二老鹿杖客、鶴筆翁。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張三丰放走了百損道人,那麼玄冥二老又怎麼會攪得江湖腥風血雨?又怎麼會差點害得張無忌曝屍荒野呢?因此,張三丰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