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皇上甚少駕臨皇后召開的妃子會議,但凡去一次,必有大事發生。其中一個頗為有趣:準格爾部落蠢蠢欲動,威脅到大清安定,趁機求娶大清嫡親公主。
雍正滿臉愁容現身妃子會議,稱自己親生的女兒溫宜公主尚且年幼,不足以和親,憂愁不已。皇后最為了解皇上心思,馬上提出朝瑰長公主可做嫡親公主和親,準格爾只是求娶嫡親公主而未講明是皇帝女兒還是皇帝妹妹。皇上假模假式的悲痛欲絕,勉為其難應允此事。甄嬛順勢提出,一切陪嫁事宜均由曹琴默辦理。
甄嬛此舉,意在令曹琴默推及己身,朝瑰長公主生母地位僅是貴人,對於和親一事完全沒有說「不」的權利。曹琴默同樣位在貴人,目睹朝瑰長公主慘狀,難免會聯想到自己年幼的女兒。
甄嬛這招攻心術效果顯著,曹琴默不負所望協助甄嬛扳倒華妃,而兩人的女兒,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曹貴人為替溫宜謀得一個好前程,心心念念要坐上妃位,拼盡了性命也未能實現,死後女兒卻直接有了一位妃位的養母,最後位及皇貴妃,溫宜公主因此而安穩一生。
反觀甄嬛,第一個女兒朧月公主,結局卻比溫宜公主悽涼了許多。
朧月公主原本是紫禁城最為尊貴的女孩,皇帝寵愛,生母寵冠後宮,養母協理六宮,兩位母親皆為貴妃之尊,四阿哥為討得甄嬛歡心亦是時常關照朧月,三阿哥相親宴上,對朧月也頗為維護,可見皇宮之中朧月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可惜,一切都在那一日發生轉變。
當日準格爾來朝,皇上攜後宮嬪妃及各位宗親王爺盛情款待,席間準格爾拿出九連玉環,滿朝文武居然無人能解,皇上面子頗有些掛不住。
最善察言觀色的甄嬛低頭淺笑,附朧月耳邊悄悄指點,朧月自告奮勇上前,揚手將九連玉環重重擲於地上。玉環碎,此局解。
準格爾首領急紅了眼,那可是準格爾的寶物啊!朧月此刻卻並未就此收手,反而走向準格爾首領面前口出狂言,譏笑準格爾小氣,雖說童言無忌,但小小孩童倚仗著的無非是皇上與熹貴妃,狐假虎威罷了。
熹貴妃的辯解,很是強詞奪理,準格爾敢怒不敢言,待到雍正離世新帝繼位,點名求娶朧月公主,新帝登基時局未穩,做出和父親一樣犧牲妹妹的抉擇。
尊貴如朧月公主,被和親遠嫁至準格爾受盡苦楚,命運多舛,焉知不知當日言行埋下禍根。
遙想當年,甄嬛在雍正許嫁朝瑰長公主後與眉莊閒話:用一女子便可擋千軍萬馬,皇上必然會同意,若有必要親生女兒都可捨棄何況只是異母妹妹。卻不想多年後此話應驗在自己和女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