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嫁得好是命好,這個謊言早該破除了。因為在決定嫁給誰這件事上,顯然現代社會裡這個決定權在女性自己手上。
《知否》裡四個姐妹,大姐華蘭嫁到伯爵府,但婆婆刁難,雖然華蘭百般周旋,也免不了受委屈;
盛華蘭
墨蘭處心積慮嫁到伯爵府,但梁晗本就是個花花公子,接連納了好幾房小妾,墨蘭日子的心酸可想而知;
墨蘭
如蘭低嫁,但婆婆也是嫌這嫌那,即使懷著孕還時不時被婆婆罰站規矩;
而當初最不起眼的明蘭,嫁給了顧廷燁,顧家是侯爵,家世顯赫不說,後來還被封了誥命,顧廷燁對明蘭是百般呵護,分分鐘把墨蘭氣吐血。
墨蘭恨恨地說:「也不知這六丫頭哪來的好命!」
好命?
明蘭的命其實是最不好的那一個。
古代女子講究什麼?出身、相貌、才學。這三樣明蘭哪一樣都不佔。
明蘭是庶女出身,不僅如此,還是家裡最不受寵愛的那一個。因為生母衛小娘本就是大娘子買來為了對付林噙霜的,但衛小娘本就不願爭這個,再加上是家裡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了,才把她賣到盛府,所以她對盛老爺,也就是盛紘沒什麼感情,所以更談不上爭了。母親不受寵,明蘭自然也不得寵。
論相貌,墨蘭應該是出落得最好看的,明蘭最多是乖巧,並談不上是沉魚落雁的美貌。
才學就更談不上了,墨蘭詩詞歌賦懂得很多,而且經常拔尖,明蘭無意於這個,甚至連字也總是寫不好。
所以總結一下,庶生還不得寵,姐姐不親,父親不愛,沒後臺,明蘭的命可真是慘到家了。
有人說男人的成長往往就在一夜之間,其實女人也是,經歷一事之後,才會瞬間成長。而讓明蘭成長的這個人,就是小公爺——齊衡。
齊衡和明蘭真是互相鍾情,我也一直覺得,小公爺其實才是明蘭心裡一直愛著的人。此時的明蘭天真爛漫,她根本還不曾明白人與人之間的複雜牽絆。雖然齊衡的母親郡主極度反對他們倆,但齊衡的真摯讓明蘭感動,齊衡也幾番與母親抗衡,但最後還是失敗了。
明蘭聽說小公爺已經和別人訂婚了,偷偷哭了一夜。但就是這一夜,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
1、看人不能只看這個人本身,還要看他成長的家庭背景,他有沒有主見。
單看齊衡這個人,沒得挑,可謂是樣樣好,家世好、才學好、人品好,還細心,懂得照顧人……但如果看他的家庭成長環境,問題就來了:他缺少主見,大事上作不了自己的主。
齊衡因為出身高貴,又是家裡的獨子,所以從小就是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人生可以說他那位母親平寧郡主早就安排好了,他只要乖乖按路線走就可以了。他沒有為自己的事拿過一次主意,哪怕是一件小事。所以,婚姻這麼大的事,他自然作不了主,只能全聽母親安排。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常見,很多男人看著樣樣都好,但就是媽寶男,只要媽媽一開口,兒子言聽計從,於是婆媳大戰瞬間爆發。都說婆媳之間有矛盾,其實是男人的問題,男人沒主見,所以分不清該怎麼平衡婆媳關係。
後來,祖母為了讓明蘭散心,便帶著她回宥陽老家走了一趟。這一趟還真沒白去,在老家認識了淑蘭姐姐,見識了淑蘭的遭遇,又使明蘭明白了第二個道理:
2、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失意時,還要看他得意時。
有個詞叫「得意忘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
一個人平時會把一些潛在的負面的東西隱藏起來,但一朝得意,便忘了形態,這些最本性的東西便會露出來。
孫秀才12歲就中了秀才,一時間在當地名聲大噪,也引得淑蘭家關注。覺得年紀這麼輕就中了秀才,以後肯定前途無量。雖然當時孫秀才家也是窮得叮噹亂響,但淑蘭仍下嫁過去了。這就又說到昨天的文章裡講的,只有蠢女人才會去提攜落魄的男人,孫秀才就是證明。
孫秀才自從中了秀才以後,就得意忘形了。不僅不感謝淑蘭,還對她百般折辱。而淑蘭呢,一味隱忍退讓,對方卻更加變本加厲。最後在祖母等人的幫助下,終於成功與孫秀才成功和離。
分析淑蘭的悲劇就在於,她一開始就沒有看清孫秀才,只看到他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便以為是個有為青年。
很多人往往只看到光鮮的那一面,但其實真正該看清楚的恰恰是光鮮背後的那一面。
後來,祖母為明蘭相中了太醫賀家的幼子賀弘文。賀弘文雖然沒有小公爺那樣光芒萬丈,但勝在人踏實,忠厚,本來好事將成,誰知這時殺出來一個賀弘文的表妹,硬是尋死覓活地要嫁與賀弘文當妾。
關鍵時刻,賀弘文沒了主意。他表面上拒絕著表妹,但話裡話外既不堅定,也不果斷,最後還竟然讓明蘭出面來解決。
這時候,明蘭又明白了第三個道理:
3、她說:看人,要看那品性最低處。
比如賀弘文,性格最弱的地方就是優柔寡斷,這往小了說就是心太軟,往大了說就是沒擔當。
但我恰恰以為有擔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什麼是擔當呢?
擔當不是指一個人能掙錢養家,或者幹了什麼英雄大事,而是說一個人對待一件事情明確的態度。
我們都是普通人,生活裡沒有什麼大事,都是雞毛小事,但恰恰就是這些小事,很多人就沒有擔當。比如賀弘文的表妹來找他,他嘴上說不能娶她,但從來沒有在他們賀家、盛家,以至於表妹家人面前有一個明確的態度。
有時候女人要的就是男人的一個態度,哪怕最後做不到。
生活中有些男人幹了件錯事,哪怕是件很小的事,結果因為怕丟臉,就推說是媳婦的主意。明明自己出軌,但不敢承認,甚至把離婚的責任全推到對方的身上,連勇敢面對和承認的勇氣都沒有,還有什麼擔當可言呢?
再反過來拿這3個標準來看顧廷燁,就發現顧廷燁才是上上人選。
第一,成長背景,顧廷燁雖然出身侯府,有過些壞名聲,但那些明蘭知道源尾,所以明白是怎麼回事。最重要一點,顧廷燁很有自己的主意和決斷力。也就是說,顧廷燁不會輕易聽別人擺唆。
第二,顧廷燁後來憑一己之力保護當今皇帝登基,成為滿朝大紅人,但顧廷燁沒有得意忘形,他明白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誰,該幹嗎。
第三,顧廷燁沒有太明顯的讓人忍受不了的短板。相反,他不優柔寡斷,也不心軟,很清楚誰對自己好,誰對自己不好,是非觀念很明確。
所以,明蘭最後選擇了顧廷燁。
但俗話說,嫁得好還不夠,過得好更需要大智慧。明蘭嫁給顧廷燁是高嫁,自己又是庶女出身,她是怎麼把日子過好的呢?關注我,且聽下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