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母親生病小夥走入深山中,老漢一笑指住瓦鍋:全喝光

2020-08-28 故事怪人


故事:母親生病小夥走入深山中,老漢一笑指住瓦鍋:全喝光

阿勞三歲的時候,父親下河捕魚,不幸淹死了。阿勞的母親沒有改嫁,獨自帶著阿勞住在山邊幾間破泥屋裡。母子倆相依為命,過著十分貧苦的日子。

好在阿勞是個好孩子,從小就十分懂事,七八歲起,就主動幫著母親分擔活計。到了十七八歲,阿勞更加的勤勞孝順。這時候,阿勞開始上山打柴了,賣柴有了些收入,日子慢慢好起來了。以前,家裡兩個月都吃不上一頓肉,阿勞砍柴掙錢後,總能十天吃上一次肉。

母親向來節儉,見阿勞常常買肉,她總是勸阿勞:「兒呀,現在你還年輕,還能靠力氣掙點錢,你應該把錢存起來,等將來娶媳婦用。肉很貴的,你不要這麼勤買肉,花費太多了。」

「娘,我看你瘦了,我是想讓你多吃些肉。」

母親聽得一嘆,但見兒子孝順,也不再說什麼。

過了不久,這一日,阿勞一早上山砍柴,到了下午,他挑著一擔柴歸來,還沒進門,就見母親倒在廚房門口,剛摘的菜撒了一地。

「娘!你怎麼了?」

阿勞嚇壞了,連忙將母親扶進屋中,請來大夫一看,原來母親得了大病。為了給母親治病,阿勞打柴所掙的那點微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沒有錢,大夫也不給開藥了,眼見母親受病痛折磨,阿勞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樣痛。

母親不忍阿勞難過,強忍著病痛,含淚道:「兒呀,你不要難過,娘這病只怕是治不好的,就別給我治了,讓我自生自滅好了……」

「娘,這怎麼行呢?」阿勞緊緊抓住母親的手,眼淚落了下來:「娘,你千萬不要想不開,我一定會想辦法給你治病的。」

安慰一番,照料母親睡下,阿勞抹光淚痕,茫然地出了門。他漫無目的地走著,心中想著母親的病,焦慮難安間,不知不覺走到了山中。正想轉身往回走,忽然聽到一陣「嚕嚕嚕嚕嚕」的聲音從樹林傳出,也不知是人是獸。

阿勞順著聲音尋到樹林中一看,只見一個老漢蹲在一棵大樹下,地上用石頭架著一個火灶,灶上一隻瓦鍋,鍋裡是半鍋稀粥,老漢正手捧一大碗粥,拼命地喝著粥。

阿勞肚子也有些餓了,看了一會,禁不住舔了舔嘴,但他不肯上前討吃,正要轉身離去。那老漢忽然放下大碗,衝他招手:「小夥子,過來,我有點事求你呢。」

「老人家,你有什麼事?」阿勞遲疑一下,走到老漢跟前。

老漢定定地瞧了阿勞一會,忽然一笑,指住瓦鍋求道:「小夥子,我看你是個老實人,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將這鍋裡的粥全吃光了?」

「你要我幫的忙就是這個嗎?」阿勞有些不敢相信,轉眼看去,見那瓦鍋中只有半鍋粥。

「正是,小夥子,你敢不敢答應呢?」老漢期待地望著阿勞:「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你要是答應了,就一定要吃光鍋裡的粥,不可半途而逃。」

阿勞心想這有什麼難呢?不過是三五碗粥的事,小菜一碟啦!他勾起胸中的熱情,一拍胸口,大聲答應道:「老人家,放心啦,我保證幫你吃光這瓦鍋裡的粥!」

「好!小夥子,這可是你說的,你可要說話算數!」老漢說罷,一躍而起,轉身就往樹林深處跑去,不一會就消失不見了。

老漢走後,阿勞坐到地上,瞧瞧瓦鍋裡的粥,笑著自語道:「我平時砍柴回家,別說這一點粥了,就是一鍋飯我也吃得下,這點粥根本不夠我塞牙縫!」

笑罷,他抱起瓦鍋,直接對著嘴就大喝起來。「嚕嚕嚕嚕嚕」猛灌一通,本以為三兩下就能將鍋中的粥喝光了,可不想,他大口大口地喝,但是鍋裡的粥卻是源源不斷,連喝了好一陣,放下鍋一看,只見鍋裡仍然是半鍋粥,一點也沒有少。

「這……」阿勞傻了眼,又抱起瓦鍋猛喝,直喝得肚皮鼓了,再也喝不下了,但瓦鍋裡仍是半鍋粥。

阿勞這下徹底傻了,他把瓦鍋放回灶上,想轉身離去,可走出兩步,他又停住了:「我既然答應過要幫老人家喝光瓦鍋裡的粥,我怎麼能言而無信呢?」

這樣想罷,阿勞又留了下來,坐在樹下等到傍晚,肚子再餓了,他又抱起瓦鍋猛喝。天黑了,他將瓦鍋放回火灶上,回家去照料生病的母親。到了第二天,他早早地又來到大樹下,抱起瓦鍋又開始喝粥,一直到了傍晚,他不知喝了多少粥。天黑時,他正要回家,忽然想到什麼,於是裝了一碗粥帶回去,餵給生病的母親喝。想不到的是,母親喝下粥後,病情慢慢地有了好轉,沒幾天就好了。

母親的病好了,阿勞沒有了牽掛,更不肯言而無信了,他將答應過老漢的事告訴母親。母親聽了,也對他道:「兒呀,你既然答應了人家,那就一定要辦到。」

阿勞點點頭,於是,從此,他每天都到大樹下喝粥,瓦鍋裡的粥不管怎么喝,始終喝不完,他卻從不肯放棄。

匆匆間,很快一年過去。這一日,阿勞一早起來,又來到大樹下,抱起瓦鍋正要繼續喝粥。這時,忽然聽到「哈哈」一聲笑,回頭一看,當初那個老漢從樹後轉了出來。

「老人家,你可回來了。」

「嗯。」

老漢走到阿勞跟前,看看阿勞抱著的瓦鍋,笑道:「小夥子,沒想到你真的喝了一年粥,你真是個誠實人。」

阿勞憨道:「老人家,我既然答應過你,我一定要辦到,這鍋裡的粥我還沒有喝光,我還得繼續喝。」

老漢哈哈一笑:「不必了,小夥子,你看看你抱著的是什麼?」老漢說著,伸手一指。

阿勞低頭一看,吃了一驚,他抱著的瓦鍋已變成了一塊石頭:「這……這是怎麼回事?」

「哈哈!」老漢笑道:「小夥子,不瞞你說,我是這山中的老山仙,在這山中呆得悶了,當初變了這個瓦鍋,讓你幫忙喝光鍋中的粥,其實是跟你開了個玩笑。當時我有事遠遊,開了玩笑也沒放在心上,我以為這世上不會有那麼老實的人,可想不到,你竟為了一個承諾,整整喝了一年粥。小夥子,像你這樣的人,世上恐怕是沒有了,你回家去吧。」

老漢說罷,忽然一轉身,腳下冒出一股青煙,眨眼又消失在樹林深處了。

阿勞看得呆了,等回過神來,低頭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沒想到他抱著的大石頭已變成了大金子。(本故事完)

註:這是作者想像創作的聊齋神話故事,僅供閱讀,請勿對號入座。

相關焦點

  • 故事:小夥打工三個月走入山中,阿婆微微一笑丟下大臘肉:嘻嘻
    故事:小夥打工三個月走入山中,阿婆微微一笑丟下大臘肉:嘻嘻阿幫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就去世了,父親王老漢既當爹又當媽,用番薯將他撫養大。王老漢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點住阿幫的鼻子,苦口勸道:「兒呀,你整天窩在家裡種地可不行呀,種地是種不出錢來的,趁著還算年輕,趕緊去打工吧,掙幾年錢回來,還有希望娶上老婆,否則這輩子你就要打光棍了!」「好吧,爹,我明天就去外邊打工。」在王老漢的苦勸下,阿幫點點頭,決定外出闖蕩。
  • 故事:老頭指住頭頂說吸一下,小夥點頭照做,老頭解下頭巾:真棒
    故事:老頭指住頭頂說吸一下,小夥點頭照做,老頭解下頭巾:真棒有個叫阿殘的小夥,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娶上老婆。老頭聽得一笑,忽然指住自己的頭頂,笑眯眯地對阿殘道:「小夥子,看見這個大膿瘡沒有?你要真的想幫我,就替我將膿瘡裡的膿血吸出來吧。」「這……」阿殘瞧著膿瘡,有些猶豫。「怎麼?你覺得噁心了?」老頭不爽道:「你不是說能幫一定會幫嗎?吸一下這膿瘡並不難啊,你為何遲疑了?」
  • 故事:母親大病兒子扛鋤頭上山,阿婆一笑留下瓦壇:有事先走
    ,阿婆一笑留下瓦壇:有事先走曾經有一個小夥子叫阿正,他從小沒了父親,是母親與他相依為命。阿正長大了,母親也老了,頭髮白了,腰駝了,手腳不靈了,每天拄著一根竹杆,站在屋門前,呆呆地等著阿正砍柴歸來。忽有一天,阿正挑著柴回來,看見母親倒在屋門前,嚇得他趕緊將母親抱回屋中,請來大夫一看,原來母親得了大病。為了給母親治病,阿正砍柴掙的那點積蓄沒幾天就花光了,但是母親還不見好。大夫見阿正母子可憐,就指點阿正到山中挖一種草藥。
  • 故事:母親生病兒子上山劈開一棵樹,老頭忽然睜眼:算是緣分
    故事:母親生病兒子上山劈開一棵樹,老頭忽然睜眼:算是緣分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有一個叫阿全的精神小夥,他的父親早亡,他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但阿全不肯放棄,為了治母親的病,他發瘋一樣天天到山中砍樹,風雨無阻,一連砍了一個月,依然沒有找到軟樹心。而此時,母親的病已經越來越嚴重了。這一日,阿全吃罷一顆番薯,又到山中找樹砍,在深山中轉了一圈,看到一棵水缸般粗的大樹,阿全於是就砍起來。
  • 故事:孤兒打柴走上山崗,老頭從石頭後跳出:精神小夥請留步
    說著,轉身就往深山裡走。阿更雖然疑惑,但還是跟在老頭身後。到了深山中,老頭四下裡看了看,忽然舉起手中寶劍,朝東邊的草地一指:「看,大野兔在那!」阿更不敢相信地看過去,果然看見一隻大野兔站在草地裡:「嘿呀!
  • 故事:老漢與女子正在院中暢飲,女子忽然滿面驚惶:時間到了
    宋老漢驚喜交集,一時還難以相信,但他已無心尋死,扯掉繩套,怔怔地望著女子。「我說的當然是真的。」女子說著,拉住宋老漢的手,一齊跪倒,當下拜天地結成了夫妻。宋老漢這才相信了,喜得拉著女子一同回了家,當晚就清出一間屋子,夫妻倆住了進去。屋中一無所有,只牆角里舖著一層枯草,女子緩步走過去,委身坐在枯草上。
  • 故事:小夥坐在院地裡發呆,老頭走入笑道:小友又見面啦
    故事:小夥坐在院地裡發呆,老頭走入笑道:阿攢看得大驚,連忙拋下柴擔,將母親抱回屋中,放到床上,見母親緊閉眼睛一動不動,神色微顯痛苦。伸手一探,母親的額頭燙得像一根烙鐵。「娘,你病了!不用怕,我馬上去請大夫。」
  • 故事:弟弟生病哥哥替老頭洗碗,離去時空中傳來老頭聲音:請收下
    故事:弟弟生病哥哥替老頭洗碗,離去時空中傳來老頭聲音:請收下狗子九歲的時候這日,狗子一早進山砍柴去了,弟弟留在山洞中削番薯皮。到了下午,狗子挑著一擔柴回來,卻見弟弟倒在山洞口處,番薯滾在地上。狗子嚇了一跳,連忙將弟弟抱回屋中,伸手一探額頭,原來弟弟是生病了。生了病就要花錢請大夫看病,可家中一點積蓄也沒有,這可怎麼辦呢?望著病痛中的弟弟,狗子急壞了,他在洞中踱來踱去,一咬牙便往洞外走去,打算去藥鋪求大夫賒藥。
  • 故事:孤兒抱著大瓦壇走上山道,男子指住老頭鼻子:把罈子放下
    ,男子指住老頭鼻子:把罈子放下孤兒阿義自幼父母雙亡,從慬事起他就住在一個山洞裡,像野人一樣活著,餓時吃野果,渴時喝山溪水。阿義輕叫一聲,彎腰撿起壇蓋,就是這一瞬間,男子眼睛大亮,已看見大瓦壇中滿滿的錢。「小娃娃,大瓦壇裡裝的是什麼?」男子心跳加快的樣子。阿義不懂撒謊,如實道:「這是我打柴十年存下的錢,我打算用來建房子的。」
  • 老漢深山冒死救回一條白蛇,第二天白蛇報恩,老漢一家卻出事
    (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其實李老漢心裡早就有了其它的想法,李老漢有個兒子,他是專門的蛇販子,平時就捕捉一些稀奇古怪的蛇銷往全國各地,因為有些有錢人喜歡這些玩意兒,也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李老漢看了看那條白蛇冷笑了一下,他看到那條白蛇還在昏迷中,於是他就用上山採藥時背的竹簍把白蛇裝進去救回了家,等著兒子回來給他個驚喜,剛好早上吃飯的時候他聽到兒子說有一個有錢的人需要一條白蛇做藥引子用,並且出了很大的賞金懸賞,誰捉到了就能拿到這些賞金
  • 故事:小夥好心背阿婆回家,阿婆一拍桌子輕嘆:你令我大失所望
    故事:小夥好心背阿婆回家不一時,一瓶酒被他喝光了,由於醒來還沒有吃過東西,阿狗只覺得肚子咕咕直響,十分難受。他於是站起來,朝山中走去,打算去挖點野番薯充飢。可是由於喝了太多的酒,走到一條山道上,他腳步不穩,眼前直冒金星,突然,一腳踩空,整個人滾落山谷中去了。「啊!」
  • 故事:小夥深夜跟老頭回家,老頭面帶微笑朝床底一指:大膽挖
    :小夥深夜跟老頭回家,老頭面帶微笑朝床底一指:大膽挖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叫阿竹的老實小夥。這一日早上,阿竹服待母親喝下半碗番薯湯,待母親躺下休息了,他又扛著鋤頭進山挖草藥。附近山上的草藥已經被阿竹挖得差不多了,他只得朝更深的山中走去。在深山中挖了整整一天,卻沒挖到幾顆草藥。眼見天色將黑,阿竹只得下山回家。剛走出不遠,忽然,抬頭間看見不遠處的山道邊有團黑影。
  • 故事:老漢醉倒山道邊,女子微笑一指大石頭:請你做吃瓜群眾
    故事:老漢醉倒山道邊,女子微笑一指大石頭:請你做吃瓜群眾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山村,村中有一個姓王的老漢。只見眼前站著一個女子,這女子年不過二十,美得如是畫中尤物,嘴角微揚,笑意迷人。「小姐姐,你叫我嗎?」王老漢看著女子,渾身如遭電擊,說話都不利索了,兩條口水一下子從嘴角流下來。見到王老漢這副蛤蟆樣,女子輕輕一笑:「老哥哥,這大山之中,就你我兩人,我不是叫你,難道是叫一條狗麼?」
  • 故事:母親生病兒子用治病錢買牛,多年後牛跪地流淚:再見了
    故事:母親生病兒子用治病錢買牛,多年後牛跪地流淚:再見了很久以前,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母親已經六十多歲,無法勞作了,每天除了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男子懶笑一聲,指住拾好的一擔柴禾,哀求道:「老弟,我的腰有點毛病,無法挑重物,你能不能幫我將這擔柴禾挑回家?」「好吧。可以的。」阿甘雖然心中記掛著母親,但還是答應了。男子見阿甘答應了,轉過臉去,暗自偷笑一聲:「我家就在樹林裡,老弟,跟我來吧。」「好的。」阿甘毫無心機地笑了笑,就挑上柴擔,跟在男子身後。
  • 《知否》:白大郎為何要與顧廷燁爭著引幡摔瓦,80%的人都沒看懂
    打幡又稱為揚幡,幡是指送葬中為死者招魂的旗幟,揚幡即打起招魂的旗幟。老人死後,由長子或死者最親近的人打幡,送葬時,走在最前頭,將死者的靈魂召回他的安葬之處。摔瓦,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叫&34;俗稱&34;,也叫&34;。
  • 老漢上山放羊,遇一醉漢問路,故意指錯了方向,因此救了六人性命
    01老陳本不擅長說故事,他的嘴很笨。但此刻,他卻滔滔不絕地說出來很多話。在說這個故事前,他先喝了一口酒,把所有的情緒都壓進了肚子裡。這麼多年了,老陳改掉了很多壞毛病,唯獨喝酒想來這輩子是不能改了。轉眼間老陳要結婚了,找哥嫂要錢,哥嫂說他這些年在家裡吃家裡住的,掙的那些錢早就花完了。可是,他們最開始明明說會把錢給自己的。再後來,老陳被趕出了家門。起因是哥哥的兒子去河邊玩,不小心掉進了河裡,老陳下水去救,恰好遇上哥哥回來。
  • 故事:父親生病兒子送小孩上山,女子在樹下含淚微笑:過得好嗎
    在他兩三歲的時候,母親就不在了,父親王老漢和他相依為命,住在幾間爛泥屋裡。從懂事起,阿蛋就發現家中屋梁下懸著一隻酒瓶,每一個下雨天,父親王老漢總要呆坐在屋梁下,仰頭望著那隻酒瓶發呆,時不時發出一聲怨嘆。
  • 故事:大姑娘騎大馬!老漢:100兩
    萬曆末年,廣寧吳生員去趕考,路過遼東馬市,見一個瓦剌老漢在賣馬。原是一匹普通草原馬,馬上卻坐著一個瓦剌姑娘,這姑娘膚色雪白,明眸皓齒,確實標緻。「大姑娘馬!大姑娘馬!100兩!」瓦剌老漢用生硬的漢話叫賣,引來眾多年輕人圍觀起鬨。一個矮胖子眯著眼睛打量姑娘,引得姑娘低頭含羞。「韃子老頭,100兩我要了。」矮胖粗聲粗氣地說。
  • 村裡年輕小夥,跟寡婦半夜私奔,在深山隱姓埋名成了一段故事
    村裡年輕小夥,跟寡婦半夜私奔,在深山隱姓埋名成了一段故事很多人都說: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是一生只愛一個人,這種情感就是執子之手,與之偕老,這樣的愛情往往都會讓我們現代人沉醉和嚮往,現在的社會生活的節奏非常的快,大部分的東西都變了味道,純潔的愛情都變成了一種工具。
  • 故事:砍柴小夥與狐仙美女
    ,滿洲過去大山動植物豐富,因此流傳很豐富動植物化為精怪的故事,今天就講其中的一個。小夥心腸好,就說:你在這呆著也不是個事,大雪封山,這裡野獸隨時出沒,很危險。這樣吧,你跟我走,住我家。把這冬天熬過,我也再幫你找找你叔,你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