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推薦小說,不管什麼類型的小說,隨口就能說出十幾二十幾部,這可是我十多年看小說的成果。從十幾歲開始涉獵各種類型的小說,從武俠到言情,從科幻到懸疑,不管多累,每個月都會看那麼1-2部,直到現在依舊保持著這個習慣。小說看多了,往往會不經意間回憶一些劇情,甚至會把自己代入情節中去「演繹」,也曾動筆把腦海中的想法記錄下來,卻發現寫著寫著就「爛尾」了,怎麼也編不下去了了,明明有很多場景和劇情,就是寫不下去。直到我看到《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才發現原來我所謂的寫小說,僅僅是促進睡眠的前奏,真正的小說不僅有著吸引人的主題、有趣的人物、生動的細節,更有著環環相扣的情節,步步緊逼的節奏和不可或缺的框架。
《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
能讓我對小說醍醐灌頂的這本書——《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記者保拉·穆尼埃,他曾經在F & W media等媒體巨頭工作,後成為高級文學代理及內容策劃師。擅長創作推理驚悚、科幻、奇幻、言情等類型文學作品,同時,保拉也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理事會成員,在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新英格蘭分會連任四屆會長。
在保拉·穆尼埃的筆下,寫小說變得容易了,他在書中為我們揭示了完成一部吸引人的小說所需要的步驟,通過情節的推進,節奏的把握和框架的構建教會我們如何捕捉讀者心靈的故事之網。
前段時間,「《慶餘年》的超前點播,騰訊被用戶起訴」的新聞登上了熱搜,究其原因在於《慶餘年》這個故事太吸引人了,大家每周都等著更新,在這部穿越劇中,一眾老戲骨飆戲誠然可以吸引到觀眾,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這個故事環環相扣的情節。
情節其實小說推進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生、發展,直至解決,因此小說一般有一個主線,也就是故事的主題,圍繞這條主線還需要有次要情節的填充以讓故事更合理、更吸引人。
比如在《慶餘年》中,主題是在講主人公與命運做鬥爭的故事,但中間穿插著感情——父子情、兄弟情、男女情等等,權力——皇位爭奪、監察院之爭、內庫之爭等等,這是吸引讀者讀下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節。
《慶餘年》劇照
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通過實際案例一一闡述了如何通過主題主題變奏、情節交織推進故事的發展,讓故事效果出奇制勝。比如主題A催生主題B、C、D……;用次要情節闡釋主題變體;融合主、次要情節等等
每一種方法在書中都有詳細的案例展示和經典小說賞析,更有簡單易操作的訓練方法,讓我們在情節的推進時,可以做到環環相扣,更有看點和吸引力。
《脫口秀大會》第3季已經完美收官,在這場語言的盛宴中,有很多新人脫穎而出,比如被譽為中國「音樂脫口秀第一人」的王勉,被李誕稱為「天才少女」的李雪琴等等,但也有很多老脫口秀演員,其中呼蘭留給人的印象最深,就像李誕說的,呼蘭脫口秀的常態應該是:高頻次輸出,一個梗接著一個梗,他是靠節奏帶動氛圍的演員。
吸引人的小說同樣如此。那什麼是小說的節奏呢?
其實這是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而且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對節奏的感知也不一樣,不過說得簡單點就是:情節推進的快慢。
太慢的小說,讀著讀著就失去了耐心和興趣,之前我追一部網絡小說,作者都寫了500多章了,男女主角愣是還沒統一全國,在某個犄角旮旯裡練兵呢,看得人是煩不勝煩,回憶看過的內容,愣是沒記住一個好的情節,節奏慢得堪比韓劇。
與此同時,看得另一部小說,從開頭起就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場景的次要情節、次要人物、正負電荷、主題以及主題變體,創造出了戲劇性事組的情節主線,步步緊逼,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就想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
如何把握讀者得興奮指數曲線,將小說得節奏設置到最佳?
節奏很重要
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作者從開頭、中間、結尾三個部分進行了詳細闡述。開頭部分直接給出了一部小說讓人讀不下去的十個理由,比如開頭枯燥無味、無法與任何人物產生共鳴等等,儘管後面的情節可能引人入勝,但開頭的這些弊端,已經失去了讓人讀下去的機會。
不僅如此,書中開對每一部分給出了禁忌以及一個備忘清單,可以讓作者自查每一部分是否行之有效。
不過小說的節奏並不是一味地講求快,你每分鐘都在吸引讀者,時間長了讀者也會煩,所以,對於小說的節奏來說,要做到張弛有度,當讀者想要刺激的時候,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打鬥,當讀者興奮後疲憊的時候,來一段花前月下,人約黃昏後,豈不快哉?
在主題情節和次要情節的展現中,總會有情節的發展脈絡,我們把這個發展脈絡叫做小說的結構,最經典的小說結構是三幕式:開頭、中間和結尾。而中間,我們又經常分為發展和高潮。
在《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對於小說的三幕結構做了著重講述,三幕結構曾被小說家稱為「所有成功劇作的必備特徵」,可見其對於一部小說的不可或缺。
在書中,作者講述了開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在不同文體中如何展開,更是給出了如何讓節奏更加精緻的兩條路線:情節關節點路線和英雄之旅路線。
所謂情節關節點路線指由事件驅動,差不多適用於每個故事;而英雄之旅則受人物驅動,適用於主人公需經歷一系列事件、成長變化的故事。我們平時看的穿越、言情等小說就是此類小說。在每一條路線下,作者還給出了兩種路線的寫法,以及經典小說案例,讓我們在練習時得以有所參照。
另外,在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中,還有很多小說細節方面的創作技巧,操作方法簡單實用。
寫小說並不僅僅是一拍腦門靠靈感創作的事情,它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深入掌握創作小說的技巧和方法。有人說:沒有寫過一篇完整小說的人,讀再多也體會不到真正的樂趣,希望這本《如何寫出「抓人」的故事》一書可以真正讓你提筆寫小說,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小說的「內行人」,在閱讀中找尋更多的樂趣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