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車夫住店

2020-09-25 今天故事會

清朝陽信縣距城五六裡的地方有個叫蔡店的村子,蔡店臨近官道。其中蔡店有個老翁,便和自己的兒子在大路旁開了家旅店,專供過往的行人必要時候留宿。當時有四個趕馬車販運貨物的車夫,經常在老翁家的旅店裡留宿。

話說某日這四個車夫臨近傍晚時分又來到老翁的旅店裡投宿,可那天非常不巧,旅店的房間竟然都住滿了。那四個車夫經常留宿於此,基本上已經都認識了。當時天色已晚,車夫們便懇求老翁給他們隨便歇腳的地方就行,條件不用太好只要有個能躺下休息的地兒就行了。老翁沒轍,畢竟都是老熟客了,而且那四個人出門在外的也不容易,所以他只好醒著頭皮想想給他們找個什麼住處好呢。

這想來想去還真有個可以讓他們睡個舒服覺的地方,只是那四個車夫敢不敢去就不一定了。於是老翁就先把情況跟那四個人說明了,那四個人也並無什麼異議於是在老翁的引領下就去了那個地方。那麼到底是什麼地方呢?原來啊是老翁兒媳婦的靈堂近處的一個房間。老翁的兒媳婦前不久才不幸去世,他兒子這兩天外出購置棺材去了。

靈堂搭設在老翁兒子的家裡,在靈堂的近旁有一間可供四個人同時睡覺的連鋪房間。那四個人經常外出,見得事兒多了去了,膽子早就練習出來了。他們毫不猶豫的住了進去,還為老翁的善意之舉感恩戴德了一番。於是就這樣四個車夫趕了一天的車了也累了,便草草的入睡休息了。因為明天還要急著趕路呢。

但四個人剛睡著吧,其中有個客人可能身體素質好所以還沒有沉睡,這時候只聽見房間外有啪啪作響的聲音。那個人睡的朦朦朧朧的,這時被這種異響立馬沒了困意,於是他抬起頭四處搜尋到底響聲發自哪裡?這不看不當緊一看還真就嚇了一跳,借著朦朧可辨的月光那個車夫看到臥室外靈堂的床上老翁的兒媳婦竟然坐了起來,並且慢慢的便四個車夫居住的臥室走了過來。

那個醒著的車夫可能膽子小一些,見狀也忘了喊醒其他的同伴而是又裝睡了起來。這時老翁的兒媳婦慢慢的走進了四個車夫居住的臥室,來到床鋪前俯身一一的向睡著的那三個車夫吹起。醒著的車夫擔心她也會向自己吹起,於是用被子蓋住了頭。等老翁的兒媳婦過來向那個車夫吹起時,一看沒什麼反應於是就慢慢的有離開回到了靈堂的床位上。這時那個車夫才想起來喊自己的同伴了,但那三個同伴根本沒什麼反應。

那個車夫已經等不及了,還是奔命要緊。於是趕緊胡亂尋找自己的衣服,但剛穿上上衣那邊老翁的兒媳婦又來了個回馬槍,嚇得那個車夫又蒙頭裝睡。等老翁的兒媳走後,那個車夫慌裡慌張的穿上褲子就發瘋似的往外跑。連鞋子都沒有穿,邊跑邊大喊求救。但卻沒有一個人出來,而老翁的兒媳被驚動於是對那個車夫緊追不捨。那個車夫看老翁的兒子緊追不捨,也沒個人出來救救他於是拼命的往城裡的方向跑去。

跑到城東差一步就到城門口時正好有個廟,當時廟裡該聲聲的穿出木魚聲。車夫想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樣,趕緊使出全身的力氣敲門。可廟裡的和尚不知道門外虛實,只是在門縫裡往外看沒有立馬開門。但老翁的兒子已經越來越近了,最後車夫無奈只好躲到了廟門外一棵柳樹身後。老翁兒媳從左邊抓車夫,車夫就往右邊躲,從右邊抓就往左邊躲。如此反覆很長時間,雙方也都精疲力盡了都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但過了一會兒,老翁的兒子突然向車夫撲了過來。

車夫見狀嚇得一下倒在了地上,而老翁的兒媳抱著樹一動不動。這時廟裡的和尚可能也看明白了虛實於是趕緊打開廟門把車夫拖到了廟裡。經過及時的搶救,昏死過去的車夫被救了過來。第二天天蒙蒙亮時,和尚們往外看老翁的兒媳婦還在那裡。於是趕緊報了官,縣令趕到命衙役使勁掰了半天才把那個老翁的兒媳婦的屍體從樹上扣下來。

縣令經過了解,大致了解了一些情況後便命衙役去了老翁旅店處查實情況。衙役們到了旅店時人們正為兒媳婦的屍體不翼而飛和死了客人喧嚷不休呢。後來老翁跟著衙役便去了縣城把兒媳婦的屍體抬了回去,那個倖免於難的車夫本來四個人如今只有他一人活了下來。他含淚對縣官說,他們四人一同出來,如今就剩他一個讓他如何交待?最後縣官給他開了個證明信,給了他一些盤纏打發他回了家。

這個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第二篇,題目叫:屍變。看似一個有頭無尾的故事,實則所宣揚和褒貶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所反應出的當時的一些社會風氣。宣揚因果報應的和尚也有害怕的時候,出了人命案縣官草草結案,因為肇事者是一具屍體,他也懶得去詳查了。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車夫住店,遇女子屍變,逃至郊外,差點喪命
    上篇給大家講了《考城隍》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屍變》的故事。說起屍變,自然就想到的就是殭屍,而一想到殭屍,自然也就想到了林正英的殭屍片。說實話,別說小時候,就是現在,我看到這類片子,也覺得比較嚇人。不過對於林正英片子中的很多情節,都和《聊齋志異》中的情節有些相似,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其實在林正英的片子中也是有一些相似的情節的。
  • 故事:聊齋中最恐怖的故事:女子屍變殺人,其實是一樁盜屍殺人的奇案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他寫的《聊齋志異》是一本奇書,裡面記載了很多非常奇怪的故事。其中有一篇相當經典恐怖,這篇故事就是《屍變》。縣裡有幾個車夫,經常來往運貨都住在這個小店裡。一天日落西山的時候,4個車夫又來住店了,但是那天客房已經滿員。由於附近就只有這個小店,4個車夫堅決要求住下,讓老翁想辦法。老翁見車夫態度堅決,於是便告訴車夫們,房間倒是還有一個,但是就怕車夫們不敢住。
  • 故事:車夫好心載老人,老人突然不見了,本以為是鬼,沒想到是人參
    車夫趙老四害怕極了,哪怕是回到了家中,他依然哆哆嗦嗦。媳婦問他怎麼了,他才把今天的遭遇講了出來。趙老四是個車夫,平日裡給當地的徐財主拉貨。今天是七月十五,趙老四套車馬車拉著徐財主去趕集買東西。靠著那人參換的錢,趙老四再也不當車夫了,日子也一天一天的過得紅火了起來。正所謂:車夫認勞又認怨,踏踏實實把活幹。回家路上遇老頭,好心帶他往家趕。老頭半路沒了影,嚇得車夫心裡顫。神情恍惚回家去,神秘老頭再出現。
  • 故事:聊齋故事:車夫推車上坡,卻被狼咬了屁股
    聊齋中一個短篇《車夫》。說有一個車夫,推著一輛載重的車子正在爬坡。估計貨重坡陡,比較吃力。這時候一條狼跑竄來咬住了車夫的屁股。車夫本能地想放下車子,驅趕狼。可是又一想如果鬆開車子,車子就會翻車毀了貨物,貨物還可能把自已壓在下面,只好忍住疼通繼續推車。一會兒上了坡,狼已經從車夫屁股上啃下了一片肉逃走了。這狼趁著車夫無能為力的時候,偷嘗他一片肉,也算是狡猾可笑了。
  • 故事:民間故事:六個強盜劫鏢,次日,三個人化為血水,三個人退出江湖
    駕車的車夫年近五十,身材高大,滿臉橫肉,絡腮鬍須,頭頂有一塊傷疤,而且說話很蠻橫,根本不聽陳舉人的吩咐。陳舉人疑心車夫是江洋大盜假扮的,害怕半路被車夫殺害,因此特意對車夫非常客氣禮貌,希望車夫能因此放過自己。每次路過酒店住宿吃飯,陳舉人都會請車夫一起吃肉喝酒,照顧地非常周到。車夫對此也有所察覺,他對陳舉人說:「您對我這麼客氣,是懷疑我吧?」
  • 故事:縣令大人住店
    此時妻妾們和兒女們都紛紛找了房間去住了,縣令則一人住在樓上的內屋裡,不一會兒外面下起了大雨,樓下突然闖進來一個痴傻的壯漢鬧著要住店,店家說:「 客官吶,今天店已住滿,勞您大駕去別處看看吧。」這壯漢手一指說:「 你們樓上不是經常鎖著嗎?今天我就住那裡了!」 縣令大人聽到了下面的叫嚷,心想這店家就是裝神弄 gui 呀!這麼好的房間一定是留給他那貴客住的,竟敢小瞧我這個縣令!
  • 故事:民間故事:尋人啟事
    車夫戴著一頂皮帽子,看不清長相,聽聲音也就二十來歲。由於周世富剛得到自己將要升遷的消息,心情大好,便直接給了車夫五倍的酬勞。車夫一興奮,加上年輕力壯,便跑得更快了,車子簡直像要飛起來。車夫倒沒什麼事,往前踉蹌了幾步,就停住了,可他並沒有去管周世富,而是趕緊拉著車跑掉了。 周世富借著月色,往身上一瞧,衣服褲子已是血跡斑斑,腦袋也暈乎乎的,過了很久才勉強站了起來。這時,他發現不遠處的路邊有一頂皮帽子。很顯然,這帽子是車夫掉落的。周世富將帽子撿了起來,然後艱難地朝醫院走去。
  • 大力神和車夫
    一名車夫趕著貨車沿著鄉間小路行進。途中車輪陷入了很深的車轍中,再也無法前進。這時,愚蠢的車夫嚇得茫然失措,一籌莫展,痴呆呆地站在那裡,凝視著貨車,不斷地高聲喊叫,求大力神來助他一把。大力神來到後,對他說:「朋友,用你的肩膀扛起車輪,再抽打拉車的馬。你自己不自力更生,盡力解決,僅靠祈求我,怎麼行呢?」這是說自力更生,自助自立是克服困難的最好辦法。
  • 民間故事:女子扮鬼來嚇路人,多數行人舍財保命,他卻將其娶回家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60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他心裡有些好奇,就問車夫:「怎麼這次不繞路了?」車夫笑著道:「其實,以前也不是故意要繞路的,只是情非得已。以前傳聞說這個地方有個女鬼,經常出來嚇唬人,為了不找麻煩,我們才避開她。不過,前幾天,這個女鬼嫁走了,現在也沒有什麼害怕的了。」張佩恩聽了更加奇怪了,就繼續問這車夫怎麼回事?
  • 故事:古代故事:崑山張潛文,保和真人,戴某,車夫
    車夫淮安太守趙公,曾經去徐州辦公事。途中看到一個推小車的人把客人的行李扔到路上,還面帶怒容,堅決不再給這人服務。客人驚訝的不知所措。趙公停車問是怎麼回事。車夫說:「他僱我推行李,從徐州出發已經三天,但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 故事:民間故事:會理怪物
    他於庚子年八月去豪州會友,中間錯走了路,到了會理縣,暫且住在了官道旁的一家旅店當中,當時住店的客人並不多,李子通打聽好去豪州的路程後,早早回到了房間休息,睡到半夜時,突然一陣急促的吵鬧聲將他從夢中驚醒,不一會院中有人燃起火把,並大聲照呼眾人仔細搜尋。
  • 聊齋故事:眾男子吹噓敢睡停屍間,結果去4人後只1人活著出來
    有4個趕車的車夫,常年奔波在外,辛苦自不必說,遇到兇險是常有的事。這年,遇到件大事!怎麼著呢,出去4個車夫,回來1個,沒回來的,都死在路上了……這是遇到啥事了,死這麼多人,大家圍著回來的那個車夫問,那死裡逃生的車夫一邊哭一邊說出了那恐怖的一幕:說這次他們趕車去山東陽信,日落西山時剛好走到陽信縣蔡店村,4人就投宿這村裡唯一的一家路邊小店。
  • 故事:她勾搭姐妹的夫君,後將姐妹流放,卻不想因此幫了姐妹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你找個車夫將她流放,多給車夫一些錢,越遠越好!」書生王才思忖良久說道:「好!就這麼辦!」第二日,金蓮將李氏騙至家中。倆人飲了幾杯酒,趁李氏醉酒之時,王才偷偷靠近,將李氏打暈在地。
  • 漸行漸遠的三輪兒車夫
    記得那天烈日炎炎,我走出車站,一群車夫便騎著三輪兒圍了上來。我習慣性地徑直走到路邊,準備擺手攔下一輛計程車。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天的車出奇的少,我沒站多久就開始汗流浹背。看時間還早,不至於誤了晚自習,我便打算坐三輪兒去學校,而車夫正是老楊。老楊皮膚黝黑,頂著平頭,兩鬢的頭髮微微泛白。他穿著白背心,灰色的大褲衩,脖子上還搭了一條毛巾。
  • 《聊齋》中的離奇故事:女子屍變殺人,竟是一樁被掩蓋百年的奇案
    我國古代民間有許多關於屍變的記載,清代傑出短篇小說家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中就曾描述過相關的故事。有幾個車夫是店裡的常客,出於運送貨物的需要,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到此地歇腳,因此這家便宜舒適的小店成為留宿的不二選擇。這天,幾位車夫再次來到店裡投宿,然而此時天色已晚,為數不多的客房裡早已住滿了人。眼看今晚就得露宿野外,車夫們紛紛向老翁求情,看看能否騰出一間空房。老翁拗不過態度堅決的車夫,只好如實告訴他們,空房的確還剩一間,但並不適合居住。
  • 故事:行路難(1935年12月23日)——從洛寧到洛陽
    這時,和靄的楊掌柜對我說:「少東,這幾天常下雨,路上一定難走,望一路上多加小心,早些住店為是。」一面並令徒弟給我取了一疊手紙,包了一包冰糖。同時,又取了盒紙菸給車夫,請他一路好好的照顧。……前面傳來一陣車夫的呼聲,我們同行的車夫,便高聲的向聾子說:「聾子哥,你聽,前面有車打住了
  • 古代奇聞:車夫招惹蛇蟲,良家婦女突然失常,原來是蛇蟲作祟
    導語:話說遼東一代,有一車夫,正值年少氣盛的時候。某一天,有人讓這車夫送貨,車夫送完貨後,駕著空車經過湖澤畔。此時正是夏秋時候,天氣十分的炎熱,這一熱便就容易心煩氣躁,這車夫便走到樹林時,便把馬栓好。車夫沿著聲響過去,只見兩條花蛇,如麻花狀糾纏。車夫叢林奇遇這車夫並不怕蛇,而且膽子極大,便躲在一旁旁觀,看這兩條蛇打架,可是看了好些時候,這兩條蛇還是難解難分。
  •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為什麼會說「打尖」?
    而在古裝劇中出現客棧的時候,通常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店小二出來招呼進店的客人,問一句:「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住宿)?」客人豪氣地來一句:「給我一間上好的客房。」這自然就是住店的意思,那麼,打尖又是什麼意思呢?
  • 故事:趕考書生住店,遇見怪物,店主:幸虧門上貼著武將門神
    走到半路上,晚上要住店,在集市上找了幾家旅店,都已客滿,住滿趕考的秀才。晏由命一直走到集市盡頭,那裡有一個小旅店。掌柜說道:「現在正值趕考的高峰期,客房都住滿了。不過,我有一個地方,不知你敢不敢住。」 晏由命滿不在乎地說:「只要有睡覺的地方,還有什麼不敢住的?」掌柜說:「你先聽我講完,再決定住不住。」
  • 民間故事:無上密寶
    半食門隱匿於酒樓住店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