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奇聞趣事:流浪兒起貪心禍害老木匠,最終遭報應

2020-10-22 鄉村黑嫂


  諸位,今天咱們講個跟木匠有關的故事。

  這故事是黑嫂聽大姑父說的,大姑父當了多半輩子的木匠,知道的事也都是跟木匠有關的。去年過年時,我去走親戚,吃過飯沒啥事兒,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故事並不複雜,但裡面的味道卻值得品味。

  古往今來,人犯貪心就會鋌而走險。快餓死時,給碗飯就感激涕零。但吃上飯後有些人並不知道感恩,反而會生出別的壞心思。

  咱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麼個故事。

  閒話少敘,開始。

  Ⅰ:老木匠救了個流浪兒

  說的是在民國那時候,我們這邊有個村子,村裡有個叫「鳳至」的老木匠。他的手藝也是跟別人學的,跟著師傅整整九年才出師,過去講究學三年、幹三年、師傅身邊伴足又三年。就是你學三年,實習三年,然後再幹三年,掙的錢給師傅,這樣你才能出師。

  鳳至這名字取得還挺好,估計是父母想要個女兒還是怎麼回事,具體也不知道個啥意思。他家裡窮,九歲時就被父母送給一個木匠學手藝,一直到十八歲出師,成了遠近聞名的小木匠。

  他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知道受苦人不容易,所以有時候給人做活常常是少要一些錢,而且活做得非常好。一來二去,他的生意是越來越好。

  這在過去的農村,要是有門手藝,那基本上是不會挨餓的,很多孩子撐不過學手藝時的苦,所以能真正學到手藝的也並不多,一旦學成,那以後的生活就不會太差。不過咱們這也是相對來說的,就是比村裡那些只靠種地的人生活好一些,跟城裡那些富商是沒有可比性的。

  鳳至靠著這個手藝掙了屋子,娶了媳婦,並且有了女兒,這生活過得遠近羨慕。

  以前做木匠活是需要出村的,就是誰家有活了,人家來告訴,看好活後,木匠早上去別村人家家裡幹活,晚上再回來。管飯不管飯是需要商量的,如果管飯,工錢就少一些,如果不管飯,工錢就多一些。

  鳳至給人幹活一般不讓人管飯,他出去就帶媳婦蒸的饅頭,有時候是雜麵的,有時候是菜窩窩,中午吃的時候,就著主家一碗水就行了。從小受苦,長大了仍然節儉,莊戶人就是這樣的生活習慣。

  有一年冬天,這天氣不好,飄著雪花還颳風,不適合出去幹活。但他答應人家的活給做了一半,而且主家是做棺材,估計家裡老人快不行了,這種活可不敢耽誤,所以他懷揣著四個媳婦蒸好的雜麵饅頭出了門。

  等走到半路野地裡天才蒙蒙亮,眼角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瞄到不遠處的乾草叢裡有個黑呼呼的東西趴著,他左右看了看,天也亮了,加上平時膽子也不小,所以就走過去看,一看嚇了一跳,這趴著的竟然是個人,是個小夥子,全身發抖,兩手上全是凍的血口子。

  鳳至懷裡的雜麵饅頭還熱著呢,本來就是媳婦蒸好的,加上他一直放在懷裡,聞著滿是味。那個小夥子可憐巴巴看著他,他這人心好啊,沒有多想就拿出來給小夥子,小夥子吃得差點沒把自己給噎死,四個饅頭吃肚裡,這才止住了哆嗦。

  鳳至起身要走,小夥子跪在地上拉著腿不讓,哭著說自己到處流浪,實在是不行了,討飯都討不到,求鳳至收留他。

  這個鳳至心軟,另外他看小夥子體格還行,自己也一直想收個徒弟,這不正合適嗎?所以他就答應了,讓鳳至先跟自己去做活的地方,晚上跟自己回家。

  Ⅱ:小村兇案

  這時光眨眼間過了快要三年月,這都快過年了。鳳至這天跟徒弟給人家打完了一個柜子,鳳至讓了主家一些錢,主家也地道,所以送給他一隻雞,都是自己養的,鳳至高興壞了,提著雞,帶著徒弟回家改善生活,路過鄉裡,鳳至還咬牙讓徒弟去買了點酒。

  兩個人回到村裡後天已經快黑了,到家趕緊燒水燙毛啥的。

  那時候吃肉的時候可不多,吃一回肉那是真正的享受,所以別說孩子了,就鳳至兩口子都直咽吐沫。

  雞子燉好,徒弟盛好碗,恭恭敬敬給師傅端到桌上,師徒兩個對臉而坐。這裡說一下那時候的吃飯,這徒弟在師傅家學藝,如果師傅家沒有女兒,那可以直接上桌吃,如果師傅家有女兒,則要看師傅個人,如果師傅讓上桌才能上桌,不讓上桌,徒弟需要一個人端著碗在一邊吃。

  鳳至這個人心軟,心眼好。自打這收了這流浪兒當徒弟,就一直當自己孩子,心裡對這孩子不遠。但家裡女兒也大了,這麼一起吃飯有點不好,所以女兒跟她娘一起吃飯,自己跟徒弟一桌吃飯。

  徒弟兩眼起淚,說了一些感謝師傅的話,要不是師傅,自己就要餓死或者是凍死了。

  鳳至把酒一口乾了,然後說這些都是緣分,只要好好學,以後學成了不愁吃飯,慢慢生活也就好了。說完後,他讓徒弟去把自己溫的酒拿來,邊喝邊吃。

  這邊說閒話邊吃,眨眼間,師徒兩個把各自的肉給吃光了,鳳至想著再盛點湯泡窩頭吃,但徒弟突然臉色大變,嘴吐白沫,倒在地上不住痙攣。

  嚇得鳳至一家不知道怎麼辦好,這徒弟眨眼間竟然斷了氣,看樣子是被下了毒。鳳至一個老實人,哪裡敢隱瞞這樣的事?趕緊就報官,當時的地方保安團派了人來,先抓了鳳至。這是正常操作,人是在他家裡死的,而且是中毒而死,他全家都沒事,就徒弟死了,他是最大的嫌疑人。

  鳳至又害怕又冤枉,被審時只知道哭和喊冤枉,斷斷續續把當天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過了兩天,保安團的人突然把他放了,告訴他徒弟是自己找死,他自己把自己給毒死了。鳳至雖然回了家,但是想不明白啊。原來,保安團的人按照他說的話原路調查了一番,在鄉裡找到了一個賣藥的,最後斷定這徒弟是自己把自己毒死了。到底是咋回事呢?

  Ⅲ:害人反害己

  鳳至是真心想收徒弟,所以那天他看到這個流浪兒時,心裡是真心想把這孩子帶身邊。因為這個,回到家讓媳婦好埋怨了一通,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很艱苦,養活一家都難了,再添一張嘴,這日子怎麼過?

  鳳至說服了媳婦,讓流浪兒留在了自己家,先跟自己學著手藝,雖然不給工錢,但是至少有了吃住的地方,不受凍和挨餓了。

  按道理說,這流浪兒該感激涕零吧?但鳳至不知道這個是個毒蛇。他先前的確挺感激鳳至救他,但僅僅是幾天飽飯吃下來,他就起了歪心。

  最開始他想打鳳至閨女的主意,可是思來想去,覺得太慢,而且師傅一家不一定同意。後來他又惦記上師傅的家產了。這傢伙打算得非常好,他想的是,讓師傅死去,這家裡沒有男人了,自己是他徒弟,正好可以在家裡擔起責任,慢慢的,這家裡的物和人都是自己的。

  就這麼著,他暗中找機會。

  正好做活時人家給了一隻雞,師傅回家要改善生活。他就在暗中打主意,師傅讓他買酒,他少買了一些,省下點錢買了藥,準備回家下到師傅碗裡。因為每次吃飯都是師傅吃第一口第一碗,他有這個機會。

  雞燉好後,他都沒有猶豫啊,直接就把藥倒進了師傅碗裡,然後端著到了師傅跟前。這鳳至心慈面軟的,想著孩子不知道吃過肉沒有呢,就想讓徒弟多吃一些,趁著徒弟給自己拿酒的功夫,他把自己的碗跟徒弟換了,因為他碗裡肉多。

  沒曾想這一換,徒弟把帶藥的肉吃了,鳳至吃的反而沒藥。這徒弟想毒死師傅,也是鬼迷心竅,他就不想想,如果鳳至橫死,會不聲不響埋掉?會有人調查的,他也是逃不掉。這人一旦被蒙了心,那就會失去理智。

  這麼個流浪兒,前面二十年也不知道在哪裡過的,到了這裡,鳳至給他吃給他住,還收他當徒弟,他幾天飽飯吃得就起了歪心,竟然想害死人家,結果反而害了自己。所以這人心最是看不透,要不人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時。這個徒弟可憐嗎?他一點都不值得可憐,想害人反而害了自己,這也算是報應了。

  好了,就此打住。出我口,入您耳,你也不要問是不是真事,就當個故事聽聽就行。諸位,這人得有良心啊,不能莫名生黑心,這人要是沒了良心,遲早會害了自己。您覺得有趣就給黑嫂點個讚,要覺得沒趣也沒有關係,咱們下次接著說!

相關焦點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奇聞趣事,少婦毒殺親夫,罪行敗露終伏法
    諸位,以上是我們今天故事的定調。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豫北農村。去年冬天去吃席,鄰桌一個人喝多了隨便講了個故事,我當時在一邊坐著感覺特別可悲,但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憐憫,一直想把這故事講出來,卻不知道怎麼開始和怎麼結束,所以就耽誤到了現在。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趣事,小媳婦回娘家被無賴糾纏,不料卻自食惡果
    諸位,黑嫂老講那些民國時期的兇殺案也煩  這故事雖然不像兇案那樣吊人胃口,但卻也有獨到的吸引人之處。其實這個故事我小時候就聽過,小時候我奶奶愛跟一幫老婆婆打牌,平時湊不夠人時,她們就會坐在院子裡聊天,聊來聊去也會講故事,當成一些趣事來說。這個故事就是聽她們其中一個講的。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奇事!無賴偷驢橫死,卻惹出一樁少婦失蹤奇案
    您先別著急,老規矩吧,咱們先給故事定個性,所謂:餓殍遍地人心亂,淳樸鄉村惡魔現。惡行敗露人皆驚,偷驢牽出案中案。  閒話少敘,開始!  一、月黑風高偷撬門,驢圈邊上現死人  話說在民國時期,具體年月日不詳,反正就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歲月裡,豫北這邊農村人的生活很是艱難,所以出現了不少去山西逃荒的人,當然這個是分著地方的,像是山東那邊多去關外,都是為了討生活。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發生中秋節葡萄架殺人案,其實一切罪惡在人心
    各位老少爺們兒,黑嫂今個兒又來講故事了。這個故事並不太曲折,但卻十分離奇。  他看我真要走,就說要跟我說個故事。我這人愛聽故事,一聽他要講就不想走了。他就跟我講了這麼一個離奇的故事。  具體是個什麼事兒呢?您別著急,好飯不怕晚不是?老規矩吧,咱們先來個開場,也算是給故事定下性,正所謂:人犯貪心神難勸,墮入深淵還甘願。大夢醒來悔不該,此事當為後人鑑。  閒話少敘,開始!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鄉村奇聞趣事,憋寶人算計鄉村少年,最後反害了自己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這樣。故事來源是我聽姑父講的。小時候經常在姑媽家住,為了哄孩子幹農活,姑父會靠講故事來吸引孩子。也可以說成是促進幹活的一種手段。  這故事不曲折,但是特別離奇,聽著玄奇莫名。主要是為了講人不要太過貪婪,否則就有可能惹禍上身。  究竟是個什麼事兒?
  • 故事:民國時期豫北農村雙胞胎替換奇案,自以為高明,反誤了自己性命
    各位,要說在民間流傳的故事,那真是幾天幾夜講不完,任何一個農村人都能給你講上兩段這在農村很常見,經常有走街串巷吆喝著,或者是換,或者是賣,反正都行。黑嫂想買些吃,但出去後人家賣完了,心裡正在沮喪,卻聽到這賣豆腐的在跟一幫小孩兒講故事。  我愛聽故事,於是就站在旁邊聽了兩耳朵。先前沒有太在意,不料越聽越驚奇,想不到這個賣豆腐的竟然說出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
  • 故事:民國時期農村奇聞趣事,頑劣少年出「活殯」,不料差點被奸人所害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故事也跟嬌慣有關。故事來源是別人,村裡有兩個孩子打架,最終變成了雙方父母互鬥,看熱鬧的人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我在旁邊聽著後暗中給記了下來。  今天咱們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明嬌慣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大害處。  這究竟是怎麼個故事呢?
  • 故事:婦人路上被馬賊掠走錢物,卻不想一柱香後,那馬賊卻遭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引以為鑑!
  • 王代軒:有關流浪兒姓名的趣事
    我在創作長篇兒童小說《三峽流浪兒》之初,就碰到了要給小主人公取一個名字的問題。我把孩子的姓名取出來了,用在了小說當中。然而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無意中給孩子取下的這個姓氏和名字,後來卻都碰巧引出了一些有趣的、甚至是叫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先說姓。 過去在我的兒童小說中,小主人公大多姓王,反正都是「我的孩子」——「王家班子」「王家軍」嘛!
  • 故事:財主欺人太甚,先是連累兩位夫人,最後自己也遭了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2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天筆者給大傢伙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大體講的是:一個橫行霸道的財主,常常欺負附近鄉民,結果惹了眾怒。兩位夫人得了急病相繼離世,因為隨葬品貴重,惹來盜墓賊,這下兩位夫人算是遭了殃,不僅被盜走隨葬品,還被橫屍野外了。
  • 故事:無賴欺負鄰居,使得父女倆遠走他鄉,5年後他則遭了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引以為鑑!
  • 故事:民國豫北農村奇聞:剃頭小夥好心做錯事,一錯再錯惹大禍
    故事是前些天給人家飯店裡端盤子打工時,聽一個一起打工的婦女講的。這事情本身並不離奇,但卻讓人感覺到可惜以及可恨,黑嫂認為還是有一定的警示意義的。咱們閒話少敘,開始!Ⅰ:鄉村剃頭匠,平時掙錢忙說的是豫北在過去的農村,只要學會一門手藝,這生活是要比別人好的。振全好賴有個剃頭的手藝,所以他生活還行,小夥子也勤快,也有心勁,合計著積攢點錢,給自己娶個媳婦,成個家。這天他剃頭回來,發現門口站了一個人,這個人他認識,從小的玩伴,非常要好,同村的叫「振生」。您看出來了嗎?兩人沒出五服,還都是振字輩的。
  • 故事:惡婆婆和壞丈夫百般刁難兒媳婦,5年後這二人遭了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老人們經常說一句老話,叫「善惡終有報」。就像今天我們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因為要不來孩子,婆婆和丈夫瞧不起女子,還百般刁難、打罵她。她實在無法忍受就尋了短見,那婆婆又請道人做法,結果5年後那娘倆都遭了報應。
  • 故事:女主家善待老木匠,木匠知恩圖報,保她家順風又順水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竹板這麼一打,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今兒小田要講的這則故事主題思想也是弘揚正能量:人要心存善念,還有牢記「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理!老慣例,閒言少敘,各位看官瓜子、飲料準備好,咱今兒個這則民間小故事就開講了:李美如,乃是古時候某個村子的一名婦女。
  • 民國時期《申報》刊登的兩則靈異事件
    最近搜揀民國時期的報紙,發現即使是《申報》、《東南日報》和《法令月刊》等權威大報,也經常能見到關於靈異報導的新聞。下面就摘取《申報》曾刊登的二則故事,供大家一閱。民國時期的算命先生且慢,瞎子怎麼會給人看相、看風水?這絕對是真的!別人是看,黎瞎子的絕活兒是用手摸,看相是摸骨,看風水是摸地基。
  • 民間故事:道士好言相勸,屠夫卻不以為然,最終屠夫遭了報應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對於文章中所影射的寓意,希望大夥能引以為鑑!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代,某鎮子上有一屠夫。這位屠夫姓李,單字一個猛。李屠夫有一個小兒子,因為不喜好讀書,便跟著李屠夫學些屠宰的手藝。
  • 莫斯科流浪兒
    小男孩坐到了我們對面的長椅上,蜷起了一雙赤腳,貪婪地吸起煙來,長長地吐出一口煙,不時地看著祖津科海軍制帽上閃著微光的海軍帽徽(所謂「蟹形徽」),說:「你,海員,長得帥氣……」「閉嘴,小傢伙!」祖津科打斷他說。
  • 故事:民間故事:說書先生愛吹牛,一句玩笑話害了別人媳婦,他遭了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開句玩笑,這在咱日常生活中也常見。
  • 故事:民國時期的五大真實靈異事件,你敢看嗎?
    小編要介紹的是關於民國時期的五大靈異事件,你敢看嗎?  1、繡花鞋民國三十二年,懷有身孕的娟,穿著紅通通的繡花鞋,在河邊送別了參軍的丈夫。5年後,娟依然一個人帶著孩子苦苦等待丈夫歸來…娟貌美,體態嬌好,丈夫下落不詳,一個單身女人帶著孩子,在村裡難免惹人非議。
  • 小說:一個農村老太的現身說法:做人一定要積口德,否則會遭報應
    農村講究多子多福,誰家能一下生了三個大胖孫子,絕對能得到大家的羨慕。可誰也不羨慕王梅蘭,因為她的三胞胎孫子,個個都是啞巴!三胞胎如今都五歲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王梅蘭也帶他們去醫院檢查過,聽力也沒問題,聲帶也沒問題,可偏偏三個孫子哪個也不開口說話,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王梅蘭愁的,整晚整晚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