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艾諾領導諾多族繼續前行,向北追擊魔苟斯。他這時才突然意識到,如果不藉助船隻,大批人馬根本無法渡過大海。於是,他帶著親信部隊匆匆趕往天鵝港,想說服泰勒瑞族幫忙。
精靈的第一次親族仇殺
費艾諾在澳闊瀧迪發表了和之前一樣的演說,然而泰勒瑞族始終不為所動,他們如今奉歐爾威為王,只想要埃爾達瑪的海濱這一處家園。歐爾威從未聽信魔苟斯的謊言,他始終堅信,大能者會修復魔苟斯造成的破壞,光明終會重現。
於是,費艾諾怒火中燒,憤怒地指斥歐爾威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背棄他們,他將泰勒瑞族稱為懦夫,說到如果不是諾多族開闢港口,歐爾威的子民們如今還生活在海邊的破屋裡。歐爾威卻冷靜地答道,譴責朋友的愚行才是朋友之義,況且他們的白船並非是諾多族的贈予,而是師從大海的主宰,這些船之於他們而言就如同寶石之於諾多族,泰勒瑞族絕不會因為任何盟約或者友誼將自己的心血結晶贈送或出賣。
費艾諾離開歐爾威,來到澳闊瀧迪城外等待大隊人馬集結。他判斷己方實力足夠,就派人前往港口,強行搶奪港中的船。泰勒瑞族反抗不從,衝突中把很多諾多族丟下海去,於是,有人拔劍了。
激烈的打鬥迅速發生,雙方都有很多精靈被殺。芬鞏率領芬國昐部屬的先鋒到來時,戰爭正酣,他發現自己的族人正紛紛倒下,不由分說就貿然加入了戰鬥。事實上,很多後來加入戰鬥的諾多族精靈都以為泰勒瑞族是奉了維拉的命令攔截他們。
就這樣,在澳闊瀧迪發生了歷史上第一次精靈之間的殺戮,諾多族兇狠且不顧一切,生活在澳闊瀧迪的大多數泰勒瑞族水手都被殘忍殺害。諾多族奪走了泰勒瑞族的白船,向北離開。歐爾威呼喚歐西求助,但他沒有來,因為維拉不允許神靈以武力阻攔諾多族離去。只有烏妮暗自為泰勒瑞族的水手哭泣,大海暴怒高漲、淹沒了很多船隻。
這場空前的親族殘殺,都被瑪格洛爾(費艾諾和奈丹妮爾的次子,精靈中最偉大的歌手之一)記錄在《諾多蘭提》(Noldolantë,昆雅語,諾多的墮落)中。然而諾多族的悲慘命運,才剛剛開始。
阿門洲與中洲北部(局部)
大海暴怒高漲,很多精靈葬身海底,但是大多數諾多族還是逃過一劫。他們在黑夜中行進了很久,終於到達了北方的邊境。就在這裡,他們看到有個黑色人影站在高處。有人說,那不是曼威的尋常使者,而是曼督斯親臨。
諾多族聽見一個莊嚴而又可畏的聲音,命令他們駐足聆聽,於是所有諾多族人馬都停步靜立,他們都聽到了這個聲音所說的詛咒兼預言,被稱為「北方的預言」,又被稱為「諾多的厄運」。
預言中說道,維拉的憤怒將始終籠罩著費艾諾家族和那些追隨他們的人,費艾諾與眾子發下的誓言將會驅逼他們,卻又出賣他們,讓他們始終與誓言中想要追回的珍寶失之交臂。所有好的開端都會以惡果收場,而且會經由親族間的背叛和對遭遇背叛的恐懼而實現,費艾諾家族和追隨他們的人將永遠成為「被褫奪者」。在場的諾多族精靈以不義的形式讓親族濺血,玷汙了阿門洲的大地,一旦離開,將永遠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雖然一如命定精靈不會衰亡或者受疾病侵害,但他們仍可被殺,如果他們現在離開,將受到詛咒、遭遇必死的命運:或死於刀劍之下、或死於折磨之中、或死於悲傷哀痛。
很多人聞言心生恐懼,但是費艾諾卻鐵定心腸要堅守誓言,因為他的靈魂依舊在熾烈燃燒。費艾諾大聲說到:「我們已經發誓,絕非兒戲。我們將會堅守這個誓言,繼續前行,而且我要加上這命定之事——我們即將創下的功績,將被歌謠傳頌,直到阿爾達終結。」
菲納芬則決定放棄遠徵,掉頭返回,他的內心充滿了哀傷與對費艾諾家族的苦恨,因為他的妻子是歐爾威的女兒,他帶領的子民走在最後,沒有參與海邊的屠戮,也有很多隨他回頭。他們在維林諾獲得了維拉的原諒,菲納芬被指派去領導所有留在阿門洲的諾多族。但是菲納芬的兒子沒有跟他一起回頭,因為他們不願意拋棄芬國昐的兒子,他的女兒加拉德瑞爾也繼續前行。
而芬國昐的子民全部繼續前行,一方面是為親情所縛,另一方面則是害怕回去面對維拉的判決,畢竟他們大多參與了澳闊瀧迪的親族殘殺,手上沾染了鮮血。此外,芬鞏與圖爾鞏也都是勇敢無畏又心烈如火的人,他們也不願意半途而廢。
因此,除了費納芬帶領少部分人折返,大隊人員堅持繼續前行。預言中的邪惡開始運作,厄運來臨之快,超越所有人的想像。
費艾諾燒毀白船
諾多族在北方受到了寒冷的痛苦折磨,許多精靈後悔上路,開始抱怨和咒罵費艾諾,那些追隨芬國昐的尤甚。費艾諾知道一切言論,他與兒子們商議之後發現,要逃離阿拉曼,只能徒步穿越赫爾卡拉赫海峽或者乘船離開。然而如果選擇徒步,海峽寒冷刺骨且布滿堅冰,難以跨越,如果選擇乘船,長途旅行中已經折損了不少船隻,餘下的船又不足以將全員一次性載運過海。費艾諾與眾子心中開始浮現奪取船隻、先行過海的念頭。
天鵝港的戰役之後,費艾諾就維持了對船隻的掌控,操縱船隻的都是曾經在港口參戰的費艾諾屬從,忠心不二。西北方吹起一陣強風,就如同是應了費艾諾的召喚,他帶領忠於自己的精靈悄悄溜走,上船出海。因為那裡的海峽很窄,他們毫髮無傷地度過了海峽,從多爾羅明(Dor-lómin,辛達語,回聲之地)地區的專吉斯特狹灣(Firth of Drengist)上岸,重返中洲。
費艾諾與屬從上岸後,費艾諾的長子邁茲洛斯問父親要分派哪些船返回,因為他與芬鞏有著深厚的友誼,急切地想要回去接朋友過岸。然而費艾諾聞言大笑,他說道,那些被他拋下的人都是累贅,就讓那些咒罵他的人繼續咒罵吧!讓他們哀號著回到維拉的牢籠中!然後下令燒毀所有泰勒瑞族的白船。
就這樣,在專吉斯特狹灣的出口,在那個被稱為洛斯加(Losgar,辛達語,含義不明)的地方,那些大海上航行過最美的船隻被燒毀了,熊熊大火映紅了海面,耀眼而又駭人。芬國昐與他的子民見到遠方的紅光,便知道自己遭到了背叛。
芬國昐帶領族人穿越海峽
芬國昐的心中充滿了苦恨,然而此時的他反而更渴望尋路前往中洲,再次見到費艾諾。在芬國昐和他的兩個兒子,以及芬羅德、加拉德瑞爾的帶領下,被拋下的諾多族精靈進入了北方的嚴酷極地,徒步穿越了寒冷嚴酷的赫爾卡拉赫海峽。
諾多族日後立下了諸多功績,但要說起堅毅和悲苦,再也沒有哪一項功績能與這場孤注一擲的旅途相提並論。很多人喪生在那裡,其中包括圖爾鞏的妻子埃蘭葳(Elenwë,昆雅語,星辰之民)。在漫長的跋涉之後,他們最終在太陽升起之前抵達了中洲。
參考資料:
The Silmarillion,J.R.R.託爾金著,鄧嘉宛譯,世紀文景2015年2月第一版
Losgar, The One Wiki to Rule Them All, https://lotr.fandom.com/wiki/Losgar
Dor-lómin, The One Wiki to Rule Them All, https://lotr.fandom.com/wiki/Dor-l%C3%B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