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始於做事沒分寸和做人太過分。
看完《隱秘的角落》,我對幾個配角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才有了昨天的周春紅,和今天的王瑤。
她們倆都是母親,一個的兒子心理扭曲,一個的女兒意外離世。
說不清誰比誰更慘,也說不清誰在教育上犯的錯更多,她們確實都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有時候,人在無意間會把孩子教壞,自己卻渾然不知。
相比周春紅之後的悔悟,王瑤到死都沒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實在可惜。
王瑤
周春紅
要想談王瑤,先得談朱晶晶,王瑤的獨生女。
從5樓摔下去的時候,朱晶晶只有6歲,花一樣的年紀,很多人卻覺得她咎由自取。
因為她簡直就是個自私的「惡魔」,年紀不大說的話卻句句傷人,把野蠻、驕縱、嫉妒演繹得淋盡致。
這樣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小孩,想要在危急時刻有人幫她,很難。
最終,她死在了自己的自私之下。
而讓她走上自私之路的人,正是她的母親,王瑤。
王瑤的家庭地位很高,從她不用顧忌朱永平的感受就能看出來。
朱永平開車帶兒子去商場買鞋,王瑤一個電話追來要求同去,不等朱永平回答,她的電話已經掛了,意思很明顯,「我」不是是詢問你的意見,只是通知你一聲。
朱永平面露難色卻不敢發難,只好給兒子編了個謊,說「阿姨想給你挑鞋」,可實際上,王瑤壓根不待見朱朝陽。
對王瑤來說,丈夫和前妻的孩子,就是個破壞家庭幸福的不速之客。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朱永平是賺錢的人,他為什麼不敢和不管生意的王瑤叫板呢?
原因其實劇裡說的很明白,王瑤的弟弟王立,是朱永平遠離暴力催收的關鍵人物。
正是因為有了王立的庇護,朱永平的生意才做得安穩太平。
所以,「閒太太」王瑤才是這個家裡最有話語權的人,她有資本霸道和強勢。
可這份霸道和強勢帶來的,卻是自私和佔有。
一門心思撲在小家庭裡的王瑤,根本不允許朱朝陽有一絲破壞家庭幸福的可能。
朱晶晶故意踩朱朝陽的新鞋,她有意無意說了句「別人又不像你一樣每天有新鞋穿」。
她不痛不癢地教育完朱晶晶,還要朱朝陽別把這當回事。
王瑤是聰明的,她表面上不做對朱朝陽不好的事,話裡話外卻在暗示朱朝陽的卑微和多餘。
這樣一來,朱朝陽更不喜歡粘著朱永平,朱永平也免去了「不陪兒子」的愧疚,而王瑤,也就不用再擔心有人會干擾他們的三口之家。
作為母親,作為二婚丈夫的妻子,王瑤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除了言語傷害朱朝陽以外,王瑤也沒有太過分的行為。
可是,王瑤卻犯了一個錯,她把這些自私的想法,傳遞到了不懂得掌控情緒的女兒身上。
年僅6歲的朱晶晶,不喜歡忍也不會忍,被寵愛的她,面對被排斥的朱朝陽,難以掩飾攀比和高傲的心態。
而這,也恰恰是害死她的罪魁禍首。
「她要掉下去了」,直到電視劇的最後一刻,我們才知道,朱晶晶原來是可以不用死的。
朱朝陽跑到窗邊的時候,朱晶晶還沒完全掉下去,這時候,只要朱朝陽伸出手,就能夠到掛在樹枝上的朱晶晶。
可此時的朱朝陽,卻狠心地回了頭,再也沒看窗外一眼,他被嫉妒衝昏了頭。
而硬生生讓他產生嫉妒之心的,正是情緒失控的朱晶晶。
在朱朝陽沒出現之前,朱晶晶其實是比較正常的。
面對普普的「恐嚇」,她雖然有些慌張,但也算隨機應變。
普普強硬的時候她服軟了,但一聽到動靜的時候,她又立馬大聲呼救,普普差點就被嚇跑了。
只可惜,從樓下跑上來的是,是朱晶晶的命脈朱朝陽。
一見到朱朝陽,朱晶晶就失去了理智,滿腦子都是「搶爸爸」的想法。
她情緒失控、口無遮攔,根本忘記了自己還處於無人的危險之地。
可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安全,因為朱朝陽從來都不還口、還手。
兩種心態的作用下,她越站越高、說話越來越過分、情緒越來越激動,滿腦子都是如何把事情鬧大,如何讓「朱朝陽欺負她」的事情公之於眾。
因為她知道,這會讓朱朝陽百口莫辯,不得不接受爸爸的嫌棄、指著和疏遠。
甚至於,「爸爸根本不喜歡你,他只喜歡我,他親口跟我說的」,也被她脫口而出。
朱晶晶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朱朝陽讓她有危機感,而她的危機感,則源自王瑤的錯誤引導。
朱晶晶對朱朝陽的敵意,在王瑤的縱容下與日俱增,最後,就根本藏不住了。
準確點來說,害死朱晶晶的是她自己,她不顧勸阻自己站到了危險的地方。
她給朱朝陽帶來的恐懼和嫉妒,又讓朱朝陽不肯伸手救她,她又一次失去了活著的機會。
可同時,害死她的又是管教不力的王瑤,因為是她把女兒培養的自私、蠻橫、霸道。
如果王瑤明白這一點,就會知道自己「到處造謠」的行為有多荒謬。
可是她不明白,也永遠不會明白。
王瑤看到監視器裡朱朝陽的第一眼,就跟朱晶晶一樣反應激烈。
她們倆一模一樣,不聽朱朝陽的解釋,不信朱朝陽的話,腦子裡唯一的想法,就是給朱朝陽「定罪」。
有人說,母親的直覺真偉大,我想說不是,因為王瑤的行為,叫「偏見」的力量真偉大。
我甚至敢保證,即使那天朱朝陽沒有出現在5樓,王瑤也會一口咬定是朱朝陽幹的,原因別無其他,就是她一直把朱朝陽當做眼中釘。
心理學有個觀點,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
這句話用在王瑤身上,就是她討厭朱朝陽,所以她覺得朱朝陽也討厭她和朱晶晶。
王瑤的這種心理,在朱朝陽出現在少年宮的時候,就起到了暗示作用。
她認定「朱朝陽就是殺人兇手」,然後她跑到朱朝陽的樓下,大罵朱朝陽是殺人犯。
她才不管自己是不是冤枉好人,她只想有人為自己女兒的死負責。
至於她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她根本不在乎。
又有人說,王瑤的行為是任何一個母親都會有的行為,我想說不,因為但凡是個有點善心的母親,都不會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對一個13歲的孩子下手。
朱晶晶曾經對普普說,「小心我媽打你」,一開始我以為是嚇唬人,後來發現是真的。
王瑤給自己人報起仇來,壓根不管對方年齡多大。
這樣的王瑤,真的能當為子報仇的母親代表嗎?
王瑤造謠朱朝陽不成,又去造謠周春紅,她把兩人的生活毀的稀巴爛,卻沒一絲愧疚。
她看似為女兒的死發瘋發狂,實際上是把喪女之痛,無腦地發洩在別人身上。
她只在乎自己的女兒有沒有沉冤昭雪,至於別人的死活,一概跟她無關。
王瑤停止造謠,不是她良心發現,而是朱永平父愛發作,拼命阻止。
她從不在乎王立在朱朝陽身上用了什麼手段,她只想讓女兒的死有個交代。
王瑤的行為,歸根到底,是披著「母愛」皮的自私,別人沒有自己重要的私心。
一:做人別太過分
王瑤也也許不會死,如果朱朝陽沒有再下手。
朱朝陽再心機,也一直都沒有主動殺人,王瑤是他動手的第一個。
奪走朱永平的妒,侮辱自己和周春紅的恨,威脅自己生命的怕,每一個都能成為朱朝陽起殺心的理由。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王瑤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她逼得別人對她心生怨恨。
二:做事有點分寸
到處造謠這種事,實在是沒分寸。
試問,誰願意跟一個到處造謠的人打交道呢?
今天造謠別人性取向,明天造謠別人是小三,每一件對別人名譽有損害的事情,都會讓被人心生怨恨,也會讓聽著的人心生反感。
日子久了,大家就不願意再相信這麼一個空口無憑的人,也不願和一個滿嘴假話的人交往。
造謠,不只害人,也害己。
對於《隱藏的角落》中許多隱晦的細節,大家想法各不相同。
我認為是朱朝陽殺了王瑤,而不是張東升,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文章。
你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