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有一半熱搜都是屬於《三十而已》的。
都說三十歲是拋物線的頂點,一旦過了這個點,所有的東西都會不可控制地往下滑走。
沒有了二十歲的灑脫肆意,四十歲的雲淡風輕。
三十歲,想想,的確是道不小的心理關卡。
事業的瓶頸、婚姻的平靜、生活的磨難,都在這一年到達一個頂峰值。
但同時,也像顧佳說的:
和教室裡那些二十歲的小孩一比才發現,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之後有萬難。
等到我們四十歲的財候,或許也覺得——
現在眼前的一切,不過三十而已。
除去劇情,《三十而已》或許還有這 4 件人生中,我們最應該看透的事情。
關於做人
① 「放壞人一條生路,就是在自尋死路。」
這個世界上,做什麼最難?
做人。
生活有一百種理由,逼著你無止境地往前走,強迫你強忍怒火去演繹雲淡風輕。
王漫妮,奢侈品店裡的高級銷售,為了業績和在上海立足,王漫妮起早貪黑地工作,業績在店裡一直都是遙遙領先。
但在得到上級主管肯定的同時,卻也得罪了與自己競爭崗位的同事。
同事為了搶王漫妮一個四百萬的單子,換走了她的唇膏,致使王漫妮過敏,沒辦法接待客戶。
王漫妮發現後,沒有忍氣吞聲,直接一杯水潑到她臉上。
這是王漫妮給壞人的第一次警告。
第二次,同事繼續陷害王漫妮把積分公為私用,差點害得她被辭退,這次,上級問王漫妮怎麼處理時,王漫妮只說了一句:
「當時你們怎麼處理我,就怎麼處理她。」
大快人心。
因為壞人不給教訓,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電影《黑名單》有一句臺詞:
「為什麼別人敢在你身上做壞事,是因為你讓人覺得在你身上做壞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
所以,好人可以做,但老好人不行。
善良可貴,把它留給那些配得上的人。
② 「唯一不擔心後路的方式 就是把前路走的更長。」
顧佳,是三個女人裡最清醒的一個。
就像王太太評價的那句話:
「這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能站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
原本,顧佳是劇裡最有資格享受的人,煙花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即使這種情況下,她仍堅持買下茶廠,努力經營。
為什麼?
四個字:居安思危。
顧佳做茶廠,說白了是為自己的未來兜底,未雨綢繆,哪怕煙花廠後來出了事,她也能憑藉茶廠,與兒子過上好生活。
就算後面發現茶廠帳目有誤,她也照樣不服輸。
敢於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重新出發。
顧佳身上的種種精神,正是現代許多年輕人所缺乏的。
好比王漫妮,八年的工作雖然拼命,但工作之外,從沒想過去學習新的知識,於是,一旦原來的崗位出了問題,便面臨著降薪或者離開上海的困境。
再想想我們,是不是每次職場上遇到不公與困難,就抱怨多於反思。
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但就像達爾文所說的:
「在叢林裡,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能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我們只有時刻逼著自己去成長,不以高姿態生活,才能在各種未知的困難來臨時,不為所動。
做人的成功,不外乎十二個字:
想得遠、輸得起、放得下、追得上。
關於愛情與婚姻
① 「都說婚姻是避風港,都想著避風,誰來當港。」
愛情需要經營,婚姻更是。
陳嶼絕對不是一個壞老公,他有責任感、有擔當、說得少做得多,但他也不算是一個好老公,因為婚姻的這攤死水,多半是他灌入的;
同時,鍾曉芹亦是有好有壞,好在於體貼,壞就像陳嶼說的「未成年」,把婚姻過成了愛情。
殊不知婚姻與愛情,從來就不是等號關係。
就像顧佳說的:
「其實夫妻之間,八成都是平淡日常,只有兩成是大起大落,這兩成要是走好了。就能抵消前面八成的不如意,要是走不好,感情真的很難挽回了。」
婚姻,褪去了愛情的高潮,剩下的是柴米油鹽的日常。
平淡。
但平淡,不等於理所應當的乏味。
一段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兩個人用心去過,從平淡中咂摸出甜味來。
有愛、有理解、有關懷,柴米油鹽也可以很浪漫。
② 愛你的人有一百種方式去找你,不愛你的人有一百種理由躲避你。
王漫妮在輪船上偶遇梁正賢。
這是一個完美得無可挑剔的男人,多金、體貼、大方、溫柔,還懂得製造浪漫。
唯獨一點,每次王漫妮向他要個兩人關係的答案的時候,梁正賢的回覆永遠是:自己是不婚主義。
而事實證明,梁正賢其實在香港早就有個相處多年的女友,王漫妮也不是他第一個出軌對象。
真是名副其實的「海王」。
王漫妮的遭遇,讓湯湯想起一段話:
「人有時候其實心裡完全知道答案,但總是替對方找藉口,其實是自己騙自己罷了,不過是太愛對方了,選擇性裝看不見不知道而已。」
不愛的藉口千千萬,但真正的愛其實沒有緣由。
真正的愛情,是不計回報地付出,替你著想好將來,給你足夠的安全感。
反著來說,一個人,連安全感都沒辦法給你,何來資本談論愛情。
感情裡最害怕的就是迷失自我,為了愛丟失尊嚴,一味地為了遷就對方改變自己的原則。
因為這樣的付出,到頭來多半會是一場沒人在乎的獨角戲。
關於生活
① 「比起情感的不安,物質的困頓才時時刻刻勒著你的脖子。」
三個女人裡,王漫妮是最接近大多數上班族的一個。
擔心錯過客人,她上班時間儘量少喝水,因為憋尿,她還患上了急性腎炎;
病床上,她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因為生病請的假;
職場的競爭、房租的壓力,她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過著每一天。
異地上班族的心酸,全在王漫妮那 90 度標準的鞠躬裡。
但即使是這樣,就像王漫妮說的:
「我來到這個城市八年了,我到現在真的都還沒有什麼歸屬感,也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比起房租漲價,讓人害怕的是不停不停地搬家!是你永遠沒法在這座城市紮下根來!」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放眼望去,每個人都活得好辛苦。
以前什麼事,都有父母撐著,現在自己就是自己的一片天,容不得一時半刻的休息。
就連崩潰都得挑場合、挑時間去進行,因為,沒有人有時間去等你。
大城市漂泊的人,最大的心酸就是:
城市留不下,故鄉回不去。
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到頭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② 「躺著有什麼難啊,我會堅持站著,走到底。」
雖說,成年人的世界是很殘酷。
但也像莫泊桑在小說《人生》中寫道的: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遭。
無論是好的,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
這個世界沒有走不到的終點。
命運也不會虧待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但是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只要我們咬牙堅持,增重自己的砝碼,就有機會在這個大城市裡的水杯裡沉到底,就有機會看到後天的美好。
關於自己
① 王漫妮:
人有權選擇安穩又平淡的生活,那我也有權不選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或平淡,或拼搏。
也像感情,單身或是結婚。
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人有資格去評頭論足。
人生,說到底最後能陪伴自己到最後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快樂才是第一位。
勉強去遷就別人,只會像王漫妮回老家的境遇一般,不自在、不舒服、不快樂。
生活是自己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
任何時候,也都要堅定自己的方向不被動搖。
② 鍾曉芹:
先把自己的日子過明白,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另一個人
鍾曉芹 30 歲以前,都活在別人的安排裡。
生活和婚姻到底是什麼,實際上她並不清楚。
她就是按著所有人所認為的生活步調去走,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樣的男人靠譜、什麼樣的工作最穩定。
但到頭來,耽誤了自己,也差點耽誤了別人。
年輕的時候選擇懶散和任性,不逼著自己走向成長、成熟,等到一定年紀,迎接自己的不會是穩當的幸福,只會是錯愕的迷茫。
於是,越往後走,枷鎖只會越來越多,連回頭路都沒有。
③ 顧佳:
我沒有靠山,我就是自己最穩的靠山
原本以為許幻山是劇裡唯一靠譜的好男人,老婆漂亮、能幹,家裡所有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但林有有的出現,還是打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看來人活著,始終不能高估自己與任何人的關係。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後。
縱使萬般無奈,縱使不情願,我們不得不感嘆:
生命裡,許多人都只是過客而已。
我們最終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