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電影情節,它用倒序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七月與安生的相識,兩個女孩因為愛上同一個男孩而相恨相殺,但最後,她們選擇原諒對方,包容對方,救贖自己。
這部電影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小說,這個作家的作品有著鮮明的辯識度,那些短促有力的句子把青春的感傷渲染得無處遁形。電影也延續了小說的風格,暗淡的冷色調畫面,文藝的獨白……
小說中,安生帶著七月跑向操場,宿命的手把兩個人推向對方。電影中,七月與安生的友誼建立在一次開學軍訓上,安生散著頭髮,褲兜裡藏著小松鼠,被放出來的小松鼠跑向七月,那一刻,安生的古靈精怪吸引了七月。
然後,兩個人做了一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她們把學校的消防報警栓砸了,在其它人慌亂的奔跑中,兩個人心照不宣地逃離了現場。
從此,七月與安生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猶如影片中說,她們喜歡踩著對方的影子,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
如果說十三歲只是七月和安生懵懂的開始,那麼,接下來才是兩個人互相取暖的青春年少。
七月的家平實而溫暖,父母對她呵護備至。而安生的家裡空曠無聊,只有一個保姆陪著她。因此,安生喜歡到七月家裡蹭飯,她喜歡七月家裡的氛圍,而七月也樂意收留孤單的安生。
在小說中,不再上學的安生獨自去了上海,七月去看望她時,發現安生過得並不好,沒錢的窘迫和頹廢讓人心疼。
電影把這段描寫改編成了安生不想生活在母親的金錢庇護之下,所以她自己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地上鋪了厚床墊當床;然後就有了兩個女孩睡一張床的鏡頭。
電影裡這個細節的處理非常成功!因為它讓我們想起自己的閨蜜,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少,那些睡在一起說悄悄話的過往,那些一起分享彼此秘密的曾經……
青春期的女孩子能聊些什麼呢?當然是那個讓人心生漣漪的男孩子!毫無例外地,七月向安生提到那個男孩的名字——蘇家明。
七月與蘇家明開始交往,但她不願冷落安生,於是就有了三個人一起爬山的情景。
小說中,七月和安生在山上各買了一個玉鐲,突發奇想的安生把兩個玉鐲戴在一起,要聽它們碰撞的叮咚聲,結果安生的鐲子碎了,預示了兩個人固如金湯的友誼開始破裂。
電影中,安生端詳蘇家明胸前的玉墜,空氣中瀰漫著曖昧的味道,這一幕恰巧被七月看到,但是她卻裝作毫不知情。七月小心地維持著這段友誼和愛情,安生也是如此,為了躲避蘇家明的感情,她選擇離開。
青春的疼痛和傷感在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七月是乖乖女,抓住愛情也不想放棄友誼,所以她放任閨蜜和男友的曖昧。
安生一直羨慕七月,甚至是嫉妒,因為七月擁有自己渴望的一切;當蘇家明向她示好時,安生內心是歡喜的,她同樣需要被愛,儘管酒吧裡的歌手向她表白,但她潛意識裡更想擁有像蘇家明那樣簡單純粹的男孩。
酒吧裡的喧囂和光怪陸離是成人世界的偽裝,誰不想擁有陽光明媚的真實生活?只是宿命的車輪從來喜歡南轅北轍。
七月坐上北上的火車,答應作那個歌手的女友。可能她認為選擇離開就是最好的成全!但是和七月揮手告別時,胸前露出來的玉墜出賣了她。
那一刻,七月是傷心的,隔著屏幕,我們都能聽到她心碎的聲音。
電影演到這裡其實就是一個轉折,這裡是七月與安生開始兜兜轉轉的人生起伏點。
安生漂泊在異鄉,為了生活,不斷地打工,變換工作和地點。但是每到一個地方,安生會寫明信片給七月,告訴她在哪裡,做著怎樣的工作;末了加上一句「問候家明」。
多年以後,這句「問候家明」也變成了兩個女孩對撕的理由之一。
林七月敏感地捕捉著閨蜜和男友的蛛絲馬跡,而她卻不明白,安生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成全她和蘇家明。安生的問候不過是對七月的嫉妒,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對再也回不去的友誼的眷戀。
安生生長的家庭環境讓她沒有安全感,她看起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其實都是在對抗這個世界給她的傷痛。她的愛卑微得只能低到塵埃裡,她越不露聲色,越是讓人難過。
當七月看到安生和蘇家明一起出現在蘇家明的住所時,七月終於爆發了,她用淋浴澆醒醉酒的安生,並且質問她,為什麼要搶我的男朋友?你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給你的,你跟我搶,你敢嗎?……
這一段不僅是電影的高潮部分,也是馬思純(七月的扮演者)演技炸裂的橋段。
這時候的安生有點手足無措,她說帶家明走吧,如果非要選出來,你和家明我選誰,我肯定選你!……下句話意思是:七月你別這樣,別這麼傷心,我還可以走開的,真的,為了你,我怎樣都行!……
看到這裡,真的很心疼安生,一面壓抑自己對蘇家明的愛,一面小心翼翼地維繫著與七月的情義。
小說中,安生懷了蘇家明的孩子,從加拿大回來生產時,因難產而死。此時的七月和蘇家明已經結婚,他們陪安生度過最後時光,並且養育這個孩子。
這樣的結局似乎更符合安生的悲劇人生,但是電影卻用了反轉劇情的手法,七月懷孕並且難產而死,安生一直照顧她,然後把她和蘇家明的孩子養大。
曾國祥導演這樣安排故事的結尾,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不想讓安生這個人物太悲情,她那樣的女孩子更應該被世界溫柔以待,所以最後安生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第二,我們看到七月在安生的小說中,活成了安生的模樣,這對閨蜜雙生花已經不分彼此。蘇家明和安生的再次相遇也為觀眾的聯想作好了鋪墊。
在最後,不得不提周冬雨對安生這個角色的詮釋,非常精彩。安生的表面有些壞,但內心善良而堅定。這些特質都被周冬雨表現出來了。
所以,《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讓周冬雨和馬思純一起拿下雙料金馬影后獎。
看過很多關於青春體裁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是讓我願意反覆刷的,因為它不僅讓我們想起曾經的芳華,它還治癒我們的青春;它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將那些糜爛的陳肉一一剜掉,雖然疼痛,卻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