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愚孝女」康允兒:你對娘家的態度,決定著婚姻的好壞

2020-11-16 情露相逢

今日,秋雅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知否》原著的書評,主角是康姨媽之女康允兒。

特地強調一下,康允兒這個人物在劇中未出場,本文是《知否》原著書評,不是劇評。

康允兒,是康姨母的女兒,也是被她害得很慘的一個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康允兒就應了這句話。

如果要評選出《知否》裡最讓人討厭的女性角色,絕對會有很多人會投票給康姨母。康姨母這個角色讓人氣得牙痒痒,讓人印象深刻。

俗話說,一個好女人可以旺三代,一個壞女人可以毀三代,康姨母就印證了後面這句話。雖然作為兒媳婦的時候她是什麼樣子在劇中沒有說,但是就衝她對母親不知感恩的態度就知道她不會是個好兒媳婦;作為妻子,她心腸歹毒,手段狠辣,苛待庶子庶女,跟丈夫的關係可以說是水火不容,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當家主母的形象;作為母親,她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害得很慘,毀了她們的一生。

01

康姨母的二女兒康元兒最聽母親的話,嫁給了王舅母的兒子為妻。在母親的挑唆下,康元兒不僅不孝敬婆婆,而且起了暗害婆婆的心思。最終,康元兒遭到了婆婆的報復,失去了生育能力,被終身軟禁,下場無比悽涼。

康姨媽的另一個女兒叫康允兒,是嫡長女。本來,康姨媽想要把她嫁給盛長柏,藉此把手伸進盛家。好在,盛紘和盛老太太及時阻止了糊塗的王若弗,給盛長柏說了海家的親事。為了讓王若弗不受親姐姐抱怨,給康姨母面子,盛老太太親自做媒,把康允兒許配給了盛長悟為妻。

康允兒結婚後,待遇一點兒也不差。經濟上,盛家靠做生意致富,錢根本不是問題;在夫妻生活上,盛長悟人品出眾,懂得疼媳婦;在婆媳關係上,盛長悟的父母很好說話,不但沒有為難兒媳婦,而且允許康允兒隨盛長悟赴京,遠離公婆身邊,過了一段肆意瀟灑的時光。

02.

康允兒是一個不幸的女子,遇到了康姨母這樣的極品母親。她也是一個不值得同情的女人,如果她不愚孝,拎得清作為出嫁女的主次,就不會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康允兒過了一段時間滋潤的日子後,她的母親康姨母就開始作死了。康姨母去盛家做客,不僅與小秦氏沆瀣一氣欺負盛明蘭,而且給自己的親妹妹王大娘子出了毒害婆母盛老太太的餿主意。

原來,王大娘子只想讓盛老太太在床上躺一段時間,自己好趁此機會拿到管家之權。沒想到,心腸歹毒的康姨母暗中換了藥,致使盛老太太有了生命危險。

危急時刻,盛明蘭趕了回來,加上盛長柏大義滅親的做法,康姨母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在原著裡,康姨母根本沒有機會刺殺盛明蘭,王家也沒有到官家面前控告顧廷燁。因為毒害盛老太太,加上王家理虧,所以康姨母被判了關入慎戒司做苦力的刑罰。

母親要被關入慎戒司,作為愚孝女,康允兒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她哭求婆家幫母親說情沒用,只好跑去找盛老太太求情,幸好被婆家攔了回來。

要知道,盛老太太可是最直接的受害人,怎麼可能願意給幾乎害死自己的罪魁禍首說情?萬一盛老太太誤會了,會因此看康允兒婆家不順眼,導致兩家失和。因此,康允兒的做法觸及了婆家的利益,遭到了婆家的厭棄。

最終,康允兒不僅失去了婆家的喜愛,連自己的丈夫盛長悟都對自己的妻子心存不滿,她的好日子走到了盡頭。

03.

作為一個出嫁女,你對娘家的態度,決定著婚姻的好壞,女人在與娘家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能觸及到婆家的利益,要格外注意這三點。

1、作為姐妹,要與自己的兄弟處理好關係,少給娘家添堵;

王家之所以答應把康姨母送進慎戒司,不僅是因為她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也是因為作為一個出嫁的小姑子,她沒少給娘家添亂。為了她,王舅父搭了不少錢進去,仕途也受到了影響,王舅母更是對這個老是欺負自己的小姑子恨之入骨。當她落難的時候,娘家人巴不得她被關起來無法添亂,怎麼可能願意救她?

作為姐妹,你要與自己的兄弟以及他們的配偶處理好關係,少給娘家添堵。尤其是面對嫂子和弟媳,你千萬不要在母親面前挑撥離間,製造婆媳矛盾,讓兄弟的配偶過得不順心。要知道,娘家早晚是你的兄弟當家做主,你得罪了他們的配偶,對你沒有半點好處。

2、作為女兒,對父母盡到孝心就好,不要愚孝;

作為女兒,無論你是否已經出嫁,都要記得,孝敬父母,不是愚孝。

父母正確的意見,要聽;父母對你合理的期望,可以去做;父母生病了需要你照顧或出錢,你要盡到一份自己的心意。然而,父母有些意見聽不得。

父母要讓你做扶弟魔,你要果斷拒絕;父母要讓你為惹是生非的兄弟收拾爛攤子,你要果斷拒絕。在經濟上,你一定要做到親兄弟明算帳,不給他們壓榨你的機會。

3、當娘家觸及婆家利益的時候,你千萬要拎得清。

當你出嫁之後,你尤其需要注意經濟問題。無論到什麼時候,錢都引來無數紛爭。在金錢面前,很多愛情和親情都會變得脆弱不堪。作為兒媳婦,如果你為了自己的娘家觸及到了婆家的經濟利益,給婆家造成了經濟損失,就算你的老公再愛你,你的婆婆再通情達理,都會看你不順眼,都會讓你的婚姻生活變得沒那麼好過。

康允兒愚孝的行為,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也給女人敲響了警鐘。做一個愚孝女,對你沒有半點好處。

END.

今日話題:作為一個出嫁女,你覺得女人該如何對父母盡孝?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知否》為康姨媽求情被厭棄的康允兒:出嫁女,該怎樣對父母盡孝
    雖然康允兒的嫁妝並不豐厚,跟盛維家的萬貫家財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盛維和妻子並沒有虧待康允兒,盛老太太又幫康允兒,在他們面前說了不少的好話,盛長梧在京當官,他們還允許康允兒跟著一起去,按照當時的習俗,康允兒是應該留在宥陽老家侍奉公婆的。
  • 知否:康允兒為何只能嫁長梧,不能嫁長柏?盛老太太真睿智
    在趙麗穎《知否》中長柏高中後,議親的事情被提上日程,大娘子提出想讓長柏娶康允兒,但是立刻遭到了盛老太太拒絕。不僅如此,在她的籌謀下康允兒嫁給了長梧,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嫁給長梧,盛紘一家不必經常和心思不純的康姨母打交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康姨母每次來盛家的時候,都是直接去找王大娘子。按照常理說,康姨母來到盛家應當要先去盛老太太那裡拜會長輩才對,之所以不去自然是盛老太太不讓她來的。
  • 《知否》原著:兒媳對婆婆的態度好壞,背後都是兒子對母親的態度
    這幾天又把《知否知否》翻出來看第二遍,看到第一章不過在紅狼心裡,他娶了小老婆,大老婆不高興很正常,王大娘子的娘家又是高官,可以給他打點一下仕途的道路,紅狼為了自己的仕途,讓不是親媽的盛老太太受點委屈,有什麼不可?
  • 知否原著:康姨媽的女兒們,因為惡毒的母親,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康姨媽因為惡貫滿盈,被顧廷燁刺死,她死了之後,她的母親王老太太不肯善罷甘休,被太后利用,最後王氏一族身敗名裂,王老太爺被移出名臣閣,她的哥哥也因為獲罪被流放,電視裡面王家人的結局太過悽慘。
  • 嫁入盛家的康允兒:烏鴉窩飛出的白鳳凰,終是被母親康姨媽連累了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康姨母除了有個兒子康晉,還有兩個親生女兒,大女兒康允兒溫柔賢良,小女兒康元兒刻薄跋扈,都被她坑害不淺。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康姨母毒害盛老太太東窗事發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她的禍事更累及子女,尤其是嫁入盛家的大女兒康允兒。
  • 知否:細看會發現,盛家最拎不清的人不是王氏,而是她外甥女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在兒女的婚姻上是非常成功的,他們家娶的兒媳都非常優秀,女兒嫁的女婿也都一個比一個成才,這是盛家越來越興盛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盛家卻有這麼一個人總與別人格格不入,在很多事上都拎不清,這個人就是盛太太王氏。王氏出身高貴,從小養尊處優,但心思單純,品性不壞,嘴上有些不饒人。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康姨母的壞,禍害了整整三代人
    電視劇《知否》中康姨母想要刺殺明蘭,結果被顧二殺了。原著中,她進了慎戒司。她的母親、兄長和兩個女兒都受到了牽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康姨母的壞,到底有多嚴重。也許,有人覺得康允兒是孝心。但是,一個人的孝心用不對地方,便是不義。康姨母害的人是盛老太太,於康允兒而言,盛老太太既是媒人,也是恩人。她想救自己的母親,那麼恩情呢?她想救自己的母親,母親害死的那些人命呢?她想就自己的母親,那麼盛家呢?康允兒不聽勸,一開始四處求人,從康家到王家,再到盛家。盛長柏已經明確表明自己態度,若是為康姨母的事情來,那麼不用開口了。
  • 重溫知否:男人對妻子的態度,看出他的一生
    去年趁著過年的閒時光,追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沒想到卻影響了我整整一年,至今還記得劇裡明蘭說的那些經典話。這個年,再來翻看,依然有話說。,知否》這部劇,以為主人公是齊小公爺和盛六姑娘,郎才女貌,兩情相悅。
  • 重溫《知否》後,終於明白婆婆對你的態度,都是老公允許的
    但還有一種男人,因為老婆的娘家家庭背景比自己家雄厚,為了掩蓋內心的自卑感,對老婆嫌棄不已。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的熱播電視劇《知否》裡,盛家遠房之女盛淑蘭的丈夫孫秀才便是如此。當初盛家父母把心頭之愛女盛淑蘭下嫁給孫秀才,圖得是他12歲就中了秀才,未來可期,卻不想好成績和人的品格無關,最終導致盛淑蘭所託非人,在孫家受盡折磨與苦楚。
  •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後續更新,如若喜歡,請點個讚,加關注,助力小編漲粉哦。原著《知否》康家一家的結局如何呢?原著中康姨母除了有個兒子康晉,還有兩個親生女兒,大女兒康允兒,二女兒康元兒。1、嫡親大女兒康允兒是非不分,被夫家(盛家大房)厭棄。康允兒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奈何康家頹敗之勢漸顯,嫁入高門無望。康姨母打算將允兒嫁給盛長柏,王大娘子也較為中意,然盛老太太和盛紘十分不中意。
  • 讀《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老人才是家中的寶
    就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中的盛家祖母,這樣一位有智慧,有經驗,且明事理的老太太,絕對是盛家一大寶藏。且衛姨娘又不是我家買來的丫鬢,她也是正經的好人家出身,原本在江南也是耕讀傳家的,她原是要做人家正房太太的,若不是家中遭了難,就是再窮也不肯為妾的,現如今她進門還不過五年就慘死,要是有心人拿此事作伐,攛掇著她娘家鬧事,參你個治家不力枉顧人命,你還能順順噹噹的升遷麼?」
  • 《知否》:盛家四個女兒面對婚姻的選擇,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這部劇中,有很多關於感情和婚姻的道理,如果你仔細體會,也會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比如盛家四個女兒,在面對愛情和婚姻的選擇時,每個姑娘給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雖說那個年代,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性格,這其中如蘭最為突出,她敢愛敢恨,所以也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雖然是下嫁,但也過得很幸福。
  • 知否:大娘子瞧不起海家,為了迎娶海氏,盛紘和老太太隱瞞王氏
    相信大家都看過了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知否》吧,這部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在劇中,長柏娶了海氏。
  • 知否:她酷似明蘭,但比明蘭更擅長經營婚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已經完結了好長一段時間了 ,但是我又重刷了一遍劇。明蘭從小聰穎貌美.、自立自強、善於經營,但是劇中不只明蘭會經營婚姻,她其實也不差。申和珍(以下簡稱申氏),在剛剛嫁給齊衡的時候,小公爺雖說並對她並無不好,但是對她總是冷冷淡淡的(當然了,當時小公爺心裡還是有我們的女主明蘭的);被小公爺一句「你不是她
  • 知否:盛家為何興盛?看看人家的兒媳婦們就知道了,尤其是長輩們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本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可後來卻越來越興盛了,為什麼?盛家原來是做生意的,這在那個社會背景下地位並不高,後來盛紘的親爹中了探花,盛家算是稍微改了下門風,可惜他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然後是盛紘靠著讀書崛起,很快盛家變得越來越強大,社會關係也越來越牢固,地位穩定。
  • 《知否》原著盛華蘭:女人,醒醒!別苦等愚孝男回心轉意,不值得
    看了袁文紹和盛華蘭的婚姻之後,我只想說一句:女人,醒醒!別苦等愚孝男回心轉意,不值得。盛華蘭生活在封建社會,婚姻大事無法由自己做主,她的婚姻與家族榮辱息息相關,因此,為了家族,她哪怕再寒心,哪怕再痛苦,也只能忍下去,不可能離開袁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婚姻的大權已經掌握在了我們自己手裡,如果男人依舊愚孝,女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一定要及時醒悟。
  • 知否:盛家的四個女兒告訴你,娘家給力是件多麼幸運的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小說以盛家的女兒為切入點講述了各種各樣女性的人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盛家的女兒都算是比較幸運的,四個女兒嫁得都挺如意,生活也都過得非常幸福,可是細看你會發現,盛家的女兒婚姻幸福,其實與娘家的實力與日俱增是有著直接關係的。如果盛家不給力,那這四個女兒在婆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今天我們就通過盛家女兒的婚姻一起來看一下,女兒出嫁後娘家給力是件多麼幸運的事兒!
  • 《知否》中有許多關於人生、教育和婚姻的道理,你可知否?
    我覺得,有人的地方就有爭論,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也承認,《知否》這部電視劇會有它的問題,可是總的來說,還是瑕不掩瑜的。《知否》通過古代官宦家庭少女盛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等,講述了一個家宅的興榮和古代禮教下的女性奮鬥傳奇故事。
  • 故事:婚姻中婆婆對你的態度,完全取決於你是什麼態度
    一類是有背景的,比如我們是鎮上的,自然是自持有優渥感的,畢竟外村的孩子將來上中學,只能選擇到鎮上,這樣的先決條件決定了他們會縮手縮腳。背靠著鎮上的名號,這種打架就沒有什麼懸念了,就是打人如同打木偶,對方不會還手。
  • 《知否》:王氏三次「拎不清」差點害了長柏,家有靠譜的人很重要
    在《知否》中,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原著,盛長柏這個人無疑都是最優秀的存在,他好學上進,為人正派,就連夫妻關係,也是琴瑟和鳴,是為數不多的好男人之一。盛長柏的一生很順暢,從小讀書,考舉人、秀才、進士、做官都是一次到位,在適婚的年紀娶了清流人家的高門貴女,夫妻恩愛,強強聯手,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