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威鏢局被青城派滅門,少鏢頭林平之走上了復仇之路。
但他的復仇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在去五霸崗的路上,餘滄海被桐柏雙奇、張夫人、嚴三星、仇松年、西寶和尚、玉靈道人包圍,逼他交出闢邪劍譜,轉眼就有性命之憂。這時候是林平之出來制止了這些人,並明確表面身份:我就是林平之,闢邪劍譜是我家的,確實不在餘滄海身上。這才讓餘滄海免於一死。
林平之這麼做道理也很簡單,餘滄海是他家大仇人,死在了別人手裡,他就不能自己親手報仇了。如果餘滄海被別人所殺,那將是他畢生恨事,並且永遠無法挽回。
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林平之的復仇並不是簡單的要仇人死。他的復仇是有標準的:親手。
必須親手殺死仇人,是林平之給自己定的標準。而這明顯不是小人物的復仇標準,而是大丈夫的復仇標準。
有個仇人欺負了你,你恨他,但是你沒有能力親手報仇,很憋氣。但有一天這個仇人突然倒了黴,你躲在家裡很開心,這就是小人物的復仇。就像前年巴黎聖母院著火,很多人聯想到火燒圓明園的深仇大恨,不禁拍手叫好,很開心。但這是拿不上檯面的。我們必須要記仇,也要惦記報仇,但這個仇也只能是自己親報,才有價值,才有開心的資格。
你打了我,我是一定要親手打回去的,這才叫報仇。某一天你被別人打了,這和我沒關係。
林平之逃到長沙分局,發現那裡也已經被青城派的人佔了。於是他半夜偷偷的進去,聽見屋裡一個姓申的和一個姓皮的青城弟子聊天。最後二人都睡了,林平之跳進屋裡,手裡有劍。這時候他可以悄無聲息的殺掉二人,但最終還是放下了劍。他覺得偷偷的殺掉這二人,讓他們稀裡糊塗的死了,不是大丈夫行徑。
這就是他第二條復仇標準: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復仇,讓這些仇人死的明明白白。也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他自己親自報的仇。
如果單純的要報仇,要仇人死,辦法其實有很多,譬如下毒、放火......但這樣的報仇依舊是小人物所為。這樣做最大的弊端是即便是仇人死了,他也不知道是誰幹的。殺人誅心,他不知道是你報的仇,他對你的怨恨不起來,這個仇報的就沒啥意思。
親手,光明正大,讓仇人死的明明白白,這樣的復仇標準就挺高了,完全稱得上大丈夫,但還是不完美。林平之還有另外一個標準:必須用他林家的闢邪劍法報仇。
復仇很完美,很痛快,但這樣做是有代價的,就是:太過艱難。林平之為了這個完美的復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果他放把火,下點毒,偷偷的幹掉幾個人,去了華山派安心學華山武功,然後鼓動師父、師娘、老婆以及師兄弟,再聯合外公家,他也能復仇。雖然沒他自己設計的完美,也說得過去。
但林平之沒這麼幹,而是選擇了最艱難最危險的路線。為什麼?因為他一直對自己有個定位:英雄。
林少鏢頭功夫不咋地,但從來都是以英雄好漢的標準來看待自己。沒出事以前,就要行俠仗義,毆打一下當地的小流氓。在小酒館餘滄海的兒子調戲嶽靈珊,林平之也是看不過去,出來打抱不平,最後失手殺人。
林平之拿自己當英雄,所以他只能選擇英雄的復仇方式:完美。他不能容忍自己用小人物的方式去復仇。
我非常、非常敬佩這種人生觀,所以我也一直都很喜愛林平之這個角色。
多少年來我也一直有個觀點:人,要對自己有一個定位,而且這個定位要高。簡單的講,自己要看得起自己,不要自甘下流。我要給自己定一個位置,將來,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位置定的高一些,然後堅持向這個目標前進。
但英雄好漢是要遭罪的,給自己定位高是要吃苦的。英雄好漢基本上都是悲劇落幕。蕭峰那樣的本事,當大英雄,最後都落得自盡。以林平之的起點,想當英雄,付出的成本,是普通人無法承擔的。如果他把自己看的稍微低一點,把復仇的標準降低一下,他也就不會有那麼悲慘的結局。
但優秀的人,只能給自己定一個很高的位置,然後走難走的路......
林平之的完美復仇,一路上誅滅青城派的瀟灑,是幾年來忍辱負重、勤學苦練,冒死和餘滄海、木高峰、嶽不群這些人周旋,在華山派的山崖邊無數個日夜的堅忍,乃至揮劍自宮換來的。
這個世界過的苦的人,往往都是把自己看的很高的人。也有這樣的人:可以忍受苦,但不能忍受自己把自己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