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弘曆:出身卑微、備受欺凌的四阿哥,憑什麼逆襲成皇帝

2020-11-13 白姐宮鬥

《甄嬛傳》裡,有人愛恨糾纏,有人姐妹反目,也有人抱憾而終,而最終登上帝位的,卻是開始並不被看好的四阿哥弘曆。

憑什麼?

聰明人能替自己找到靠山

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只有梯子搭對了牆,努力爬才有意義。

弘曆區別於其他皇子的特別之處,也是他成功的第一步,在於獨具慧眼,也就是找對了靠山,甄嬛無疑對他的登帝之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

初遇之時,弘曆便給甄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弘曆從小就是個不簡單的孩子,據他自己所說,他的出身並不好,知道皇阿瑪不喜歡他,把他扔在離權力中心十萬八千裡的地方。

甄嬛第一次見到他,便是跪在圓明園求見皇帝,據蘇公公所說阿哥在外頭跪了大半日,就足可見弘曆的堅韌。他懂得皇上是自己的親阿瑪,見到了皇上,說不定才能夠重獲寵愛,他先是想求皇阿瑪做自己的「良木」,但皇阿瑪並不見他。

此路不通,他又想別的辦法,那便是一入宮就被聖上另眼相待的莞娘娘。

弘曆隨即向莞貴人和安答應請安,雖是二位小主都在場,但他直接上前給甄嬛磕了個大頭,並說「莞娘娘與兒臣有緣」,收穫了甄嬛的喜愛。他知道甄嬛是寵妃,而安答應不是,只是在甄嬛介紹安答應後才向她請安,尚且年幼便能做出這樣的判斷,可以說是勢利,又可以說是聰穎。

他也並沒有選錯人,甄嬛識大局,聰慧過人,確實是他的「良木」,在日後也給予了他許多的幫助,太后死後,甄嬛更是教弘曆如何把握皇上的心。弘曆小小年紀遙遙一見,即為自己選對了人,更是為自己選對了路,一路直上。

先有野心,後有未來

弘曆與常人不同之處也在於其從小顯露出的勃勃野心。

弘曆在圓明園初見甄嬛時,便說出要幫皇上處理政務的「狠話」,嚇得甄嬛連忙讓他小心。

「別人如何輕賤你都不要緊,重要的人自己不要輕賤了自己,來日別人自然不敢輕賤你分毫。」

甄嬛當日對他的開解,他的的確確做到了,將不可能轉變為可能,靠的是他的敢想敢做,心懷野心。

他不因自己出身不好,被皇阿瑪冷落而鬱鬱寡歡,他相信自己有天賦,能成大事。

孟子曰「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便是弘曆。

他小小年紀便看清了自己的境遇,也顯露了他勃勃的野心。

他是個野心家,因此與生俱來的不利條件並不能擊垮他,而是磨練他,使他成為更好的人,成為一代帝王。

有個說法叫「好好利用那份恨,因為它可以使你更強大」。支持弘曆一路開掛走到最後的,一定是他童年不幸經歷給他帶來的堅韌。

他的野心支撐他挺過了每一場狂風暴雨。

先有疑心,後有帝王

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弘曆成功的第三點,在於懂得防備身邊的人。縱觀甄嬛傳全劇,多少「反面教材」因錯信他人跌落深淵或是命喪黃泉。懷疑這件事情,他可是從小幹到大。

疑心,即猜疑之心。拜倫曾說「我什麼也不否認,但我懷疑一切」。弘曆就是這樣的人。

剛開始見到甄嬛,想和她單獨說說話,他便支開了身旁的嬤嬤,並稱「我與莞娘娘有話要說」,甄嬛問他怎麼連嬤嬤都要支開,他卻是沒有正面回答,懷疑別人的種子從幼時就開始生根發芽。

一個是初遇,一個是大結局,兩人通力合作,掃平了一路的阻礙,失去了共同的敵人,同盟關係便產生了危機。弘曆登上帝位後,曾與甄嬛來過一場談話。

弘曆稱恐果親王一脈無子嗣,而當甄嬛問起意下如何,又不直說,只是說「到時候再挑好的」繼承便是。但終究是忍不住猜疑之心,想一探甄嬛的內心,借鄭伯克段於鄢,姜氏寵愛幼子,苛待長子,而弘曆是甄嬛的養子,六弟確是親子,這話裡話外的言外之意無需明示。而甄嬛也是聰明人,順理成章將六阿哥送回果親王身邊,也算是個好歸宿。

每個皇帝都擁有著旁人無可匹敵的權勢與至高無上的榮耀,但相應的,他們也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信任和真心。弘曆從「凡是額娘不喜歡的人,兒臣都討厭」變為連甄嬛都懷疑,可見他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了。

敢愛敢恨的人與眾不同

弘曆的性格在宮中也是十分特別,他不趨炎附勢,不唯唯諾諾,也不心高氣傲,而是愛恨分明,這也是他能使甄嬛幫助自己,並在最後能成功繼位之因。

祺嬪爭寵,假借夢魘從欣常在那裡請走了皇上,皇后等並不做出什麼行動,弘曆聽了第一反應是恭喜甄嬛,甄嬛並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繼而他解釋道:「祺嬪是在為你立威鋪路。」

甄嬛派人送祺嬪糙米薏仁湯,弘曆隨即反應強烈,「要送五個海碗那麼大的」,並說不必煮熟,要她全部喝完,其狠勁可見一斑。

甄嬛又問他是不是很討厭祺嬪,他的回答也充分體現了其個性「那些仗勢欺人的人,額娘不喜歡的人,兒臣全都討厭」。這個回答體驗了其少年心性,也表現了愛恨分明的性格。

他受盡屈辱,只有莞娘娘對他好,看得起他,他自是知恩圖報。後祺嬪背後中傷甄嬛,弘曆暴跳如雷,反倒是甄嬛來寬慰他,活脫脫是一個護著自己額娘的少年。

在登上帝位後,他與甄嬛生了嫌隙,弘曆也毫不偽裝毫不掩飾,直接找甄嬛借典故表達了自己的忌憚。

敢說敢做,敢愛敢恨,弘曆就是這樣的人。

弘曆的一生可謂是逆襲之路,由人人唾棄的小阿哥變為天之驕子,其原因在於他本身的與眾不同,但少了任何一點,弘曆都不會是最後的贏家。

弘曆像珍珠貝一樣,將生命的創傷轉化成了美麗的珍珠,最終使自己的人生閃耀著光芒。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甄嬛:19歲侍寢43歲守寡出身長相普通的她憑什麼逆襲
    《後宮甄嬛傳》甄嬛的出身。到了甄嬛父親這一代,甚至淪落成一介白丁了,其父凌柱,最高官職也不過是「四品典儀」。父憑女貴。《後宮甄嬛傳》皇帝為了撫慰甄嬛,給了甄遠道一個四品典儀的虛職,讓年邁的甄遠道得以休養。《後宮甄嬛傳》甄嬛改姓鈕祜祿氏,是皇上為了重新迎接甄嬛入宮而給她抬旗改姓了,從此不是罪臣甄遠道之女,而是身份顯赫的鈕祜祿氏,並將四阿哥弘曆賜於甄嬛為子。
  • 甄嬛傳一一四阿哥弘曆的心機和手段比甄嬛還高?看看他做的三件事
    其中,有一位阿哥,生母是卑微的宮女,自己也不得皇上喜歡,卻攀附上甄嬛,最後成為新皇,他的手段和心機連甄嬛都要甘敗下風,他就是四阿哥弘曆。,奈何宜修嫌棄他的出身而沒有接受他。甄嬛誤以為四阿哥可以作為將來的依靠,卻不知她只是四阿哥弘曆的跳板而己。當甄嬛將四阿哥扶上皇位,才發現他的自私和多疑。
  • 《甄嬛傳》| 弘曆逆襲成功,只因為甄嬛有這四個教子秘籍
    說起《甄嬛傳》,都知道它是一部紅了數年熱度不減的宮鬥劇,其中甄嬛的養子四阿哥弘曆,從開始的不招人待見,到最後逆襲當了皇上,究其原因,離不開甄嬛的這四個教子秘籍。,四阿哥弘曆是個沒媽疼沒爹愛的小孩子,他說欽佩莞娘娘,因為她能得皇上寵愛,連華妃都不怕,最終道出了「兒臣敬佩有勇有謀的人」。
  • 端妃放棄前途無量的四阿哥,偏偏收養溫宜公主,究竟為了啥
    端妃出身將門之家,家世高貴,但也難逃此劫,成了後宮爭鬥的犧牲品。想當年,端妃是奉了太后的旨意,給有孕的華妃喝了滑胎藥,致使華妃流了產。端妃收養的孩子是溫宜公主而不是四阿哥,這便讓人產生了不解之處。a、溫宜公主的生母是襄貴人曹琴默,眾人皆知曹琴默是華妃的幕後「高參」,與華妃有著深仇大恨的端妃為什麼會收養華妃的黨羽的女兒?b、當時養在圓明園的四阿哥弘曆,也無人照顧。
  • 甄嬛傳:弘曆身份低微,為何宜修非要毒害他?幸好三阿哥沒聽懂
    導語:甄嬛傳:弘曆身份低微,為何宜修非要毒害他?幸好三阿哥沒聽懂!四阿哥的身份比不上三阿哥,放在以前,宜修是不會對他動手的,可如今宜修已經飄起來了,一點都不擔心會被抓到把柄,才敢對四阿哥隨意下手。,就問三阿哥他們兩個誰更優秀,三阿哥直言自己比四阿哥要優秀,但宜修卻要三阿哥要向四阿哥學習。
  • 《甄嬛傳》結局:弘曆即位,甄嬛晉太后,甄嬛到底是贏了嗎
    ,因為生母卑微,從小不受待見,境遇孤苦。三阿哥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品性學識都不堪其用,為大清和天下百姓著想,四阿哥確實是最佳帝王人選。扶四阿哥上馬也是為國舉賢。弘曆曾經也擔憂甄嬛會把自己的兒子六阿哥扶上帝位,而且雍正曾經也是屬意六阿哥。但是甄嬛於公於私都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扶持四阿哥當皇帝。甄嬛最後的選擇,四阿哥算是鬆了口氣,也是心滿意足。他的內心是感激甄嬛的。
  • 甄嬛傳:甄嬛無疑對他的登帝之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
    《甄嬛傳》中,大多數人都輸得一塌糊塗。宜修皇后為了後位,算計一生。但,這裡面有一個特別的人,他出身卑微,卻笑到了最後,成為了一國之主。他是誰呢?他就是開始並不被看好的四阿哥弘曆。四阿哥弘曆,出身卑微,只能和養母生活在一起,從小骨肉分離
  • 他是《甄嬛傳》裡最大的贏家,一朝翻身,反制甄嬛
    他是《甄嬛傳》裡最大的贏家,一朝翻身,反制甄嬛網上有個問題,《甄嬛傳》最大的贏家是誰?作為勝利果實的保障,也是甄嬛的屬意,弘曆繼位成了皇帝。如果是甄嬛的兒子弘曕繼位成了皇帝,那麼我就不會認為弘曕是最大的贏家,生而為寵妃的皇子,繼位為帝,可謂順風順水。弘曆不同。弘曆雖然也是皇子繼位為帝,算是正統。只是生母實在低微,是醉酒後的產物。他生母李金桂,皇帝甚至都不願意想起來她,想起來就覺得難堪。他能繼位,完全是因為甄嬛做了他養母。他繼位才真正說得上是翻身。
  • 甄嬛為何阻止四阿哥安慰剛剛喪母的皇帝?嬛嬛真的很懂四郎的心思
    甄嬛復寵即將回宮之時,宜修皇后為了阻攔,特地聯合了一些前朝大臣在皇帝面前提出反對意見,可鐵了心要接甄嬛回宮的皇帝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嘴,想出了給甄嬛抬旗賜姓送兒子的方法,把她從身份上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宜修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親自把這潑天的富貴送到甄嬛手上了。
  • 甄嬛傳:新皇登基,為何甄嬛能當上太后?看她收養弘曆時說過什麼
    導語:甄嬛傳:新皇登基,為何甄嬛能當上太后?看她收養弘曆時說過什麼甄嬛這一生有不少孩子,除掉兩個沒出娘胎就死掉的孩子,還剩下兩女一男,外加甄嬛收養的四阿哥,這在後宮還是很有福氣的。但很多人就會好奇說,甄嬛明明有六阿哥了,為什麼還要扶持弘曆上位呢?
  • 甄嬛為什麼不推自己的親兒子做皇帝
    甄嬛傳》中,甄嬛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呢?以當時甄嬛在後宮的地位,讓自己的兒子六阿哥弘曕做皇帝是很輕鬆的,自己做皇太后徹底掌管後宮,豈不是更好?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她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養子四阿哥弘曆,很多人就說自己親生的不香嗎?非得用一個收養的!
  • 甄嬛傳:為什麼最後登上皇位的是皇四子?這才是最狠絕的報復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中,甄嬛都沒有在掌控了後宮的時候讓自己的兒子登上太子、皇帝之位,而是選擇將養子推上皇位。小說中是眉莊與溫實初的兒子,四皇子楚王予潤,電視劇中是收養的宮女之子弘曆。電視劇中甄嬛選擇推四阿哥弘曆上位,一則是因為自己與果郡王的兒子太小,無法獨立參政,而已經成年娶妻的弘曆則已經參與日常政務中
  • 甄嬛傳:大結局貴妃為何對甄嬛說「皇宮只有一個皇后兩個妃子」?
    其養子四阿哥繼位為皇帝。四阿哥還是阿哥時就娶親。最先娶的是皇后的表侄女,小字青櫻。皇后本想把她嫁給三阿哥,以為三阿哥作為長子會繼位為皇帝。然後侄女理所應當成為皇后,這也是太后一直堅持的,皇后之位一定要在烏拉那拉氏手裡,關係到滿族榮耀。
  • 弘瞻在甄嬛傳中的結局很安逸,但現實中他又是如何的?
    看過《甄嬛傳》的我們都知道,甄嬛在宮外懷孕後回宮,當上了羨煞旁人的熹妃,並且在電視劇裡甄嬛懷的是果郡王的孩子,並非雍正皇帝親生,甄嬛最後選擇扶持四阿哥弘曆當皇帝,與六阿哥弘曕的身世這一層原因是分不開的。
  • 《甄嬛傳》四阿哥: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的超強王者
    四阿哥的生母李金桂是一個低賤醜陋的宮女,當年的皇上因為寵幸李金桂被康熙皇帝訓斥,所以他也只是讓人照顧李金桂生產,李金桂生下四阿哥就撒手人寰了。李金桂不受待見從而連累了四阿哥,四阿哥一直被寄養在圓明園,從未得到過重視。可就這樣的一個處境,他都能逆襲成為日後的君王,可見他的智慧和心機。
  • 甄嬛傳:此人因為酒量耳得寵,後被華妃陷害,最後卻成皇貴妃
    甄嬛傳:此人因為酒量耳得寵,後被華妃陷害,最後卻成皇貴妃​其實甄嬛傳中的端妃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人,也是非常強大的人,並且也是一個神秘感最強的人,她這個人最初的時候也是因為出身武家,所以當時作為王爺的他也是不能留她的,就用一碗安胎藥讓
  • 《甄嬛傳》:甄嬛回宮後生的雙胞胎,有多少人知道不是皇帝的
    《甄嬛傳》劇中,甄嬛因為皇帝把甄家一家下獄流放,又因為知道了自己在皇帝心裡不過就是純元皇后的替身,灰心失望之下,生下朧月就自請出宮修行。在宮外甘露寺受到寺裡的姑子欺負,大冬天生著病還被趕到荒無人煙的凌雲峰。便是在這個時候,果郡王趕到,救了甄嬛。
  • 雍正皇帝的最愛,到底是誰
    中規中矩,備受雍正皇帝敬重的皇后歷史上的孝敬憲皇后,並沒有所謂的姐姐,也非側福晉「轉正」變成的嫡福晉,而是經康熙皇帝親自指婚,當時的皇四子胤禛明媒正娶的正妻。對於孝敬憲皇后,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她究竟有何特殊能得到康熙皇帝的親自指婚,還能被指婚給當時頗受康熙皇帝喜愛的皇四子胤禛?這裡,我們需要對孝敬憲皇后的高貴出身予以說明:其父,費揚古,曾被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親自「於內廷養育」,歷任三等侍衛、二等侍衛、前鋒侍衛、內務府總管、步軍統領和內大臣。
  • 甄嬛傳:弘曆登基後,槿汐為何總是滿臉愁緒?原來她這麼在乎甄嬛
    導語:甄嬛傳:弘曆登基後,槿汐為何總是滿臉愁緒?原來她這麼在乎甄嬛在甄嬛傳中,要說最忠心之人,就不得不提槿汐姑姑了,她是能力出眾的掌事宮女,貼身侍奉女主人公甄嬛,受到不少網友追捧,她不僅經驗豐富,看透宮中是非,還頗具智慧,成為甄嬛的好老師,最後結局是和蘇培盛結婚
  • 《甄嬛傳》三阿哥調戲瑛貴人,為何皇帝處死瑛貴人而不是三阿哥?
    《甄嬛傳》中很多女人的命運,是由不得自己選擇,瑛貴人,正是其中最為悲慘的存在。她原名彩萍,無父無母,孤女出身,家世清白,性格溫婉和順,不惹事生非,也不挑釁鬧事。一個毫無出身的侍女,她的箏彈的皇上都為之讚賞,可見瑛貴人本質上是舒太妃為果郡王準備的。浣碧既然已經入了果郡王府,又怎能容忍府中有如此美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