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書評了,今天要給大家分享這本書名字有點傻氣。
《傻子的一生》
提起作者芥川龍之介,他應該是日本文壇上的一道光吧! 他與森鷗外、夏目漱石並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三巨匠。
或許是天妒英才,芥川龍之介的一生非常短暫,35歲那年,他因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選擇服安眠藥自殺。
但在他短暫的創作生涯裡,他留給了後人多部作品,代表作有《羅生門》、《鼻子》等等,《傻子的一生》一書就收錄了芥川龍之介生前最後的幾篇遺作。
他已被雨水打溼了,在柏油路面上向前走去。雨更加猛烈了。他在水沫中感到了外套上的橡膠味。在他眼前出現了一根電線桿,上面正閃動著紫色的火花。
他突然被感動了。
他上衣的口袋裡 正放著他準備向他和他的朋友們創辦的雜誌上發表的稿子。他在雨中行走著,卻再一次回頭 望向身後的電線桿。電火花還在綻放。此時的他已看破人生,毫無所求。
但是,正是這紫色的火花,----這在空中無根而又悽美的火花卻令他感到:
即使以他的生命來換取一次觸摸它的機會,他也在所不惜。
這是《傻子的一生》的其中有一段文字,在芥川龍之介文字中我感受了濃濃的悲觀、痛苦的情緒。
就算偶爾透出對生活和未來的美好嚮往,也都是曇花一現,全書瀰漫著痛苦、迷茫、悲觀的主旋律。芥川龍之介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會寫出這樣的文章。
通過翻閱資料芥川龍之介短暫的一生並不太平~
他在自傳中寫道「自己一次也沒有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過像母親一樣的關懷。」芥川龍之介的母親在生他不久後就精神失常了,從此他和瘋母在一起待了十年之久。
芥川龍之介的父親是個向洋人賣牛奶的生意人,跟芥川龍之介的母親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也就是龍之介。出生後不久阿福就發了瘋,兩人離婚。
從孩童時期就被生父拋棄,後遇上母親發瘋早逝一系列事件,給芥川龍之介留下的厚重的陰影。「自己是不是繼承了瘋狂的基因」這種疑慮伴隨芥川龍之介一生。或許《傻子的一生》就是他對自己瘋狂人生的一個總結吧~
待他稍長大些,龍之介被舅父芥川家收為養子,因芥川家是延續十幾代的士族(武士),門風高尚,文學、演藝、美術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
或許是環境使然,再加上天資聰穎,他閱讀的書籍涉獵極廣,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
對歐美文學也興趣濃厚,喜讀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萊爾、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紀末文學的影響。這使他日後不但成為傑出的作家,更是個博學之士。曾經芥川龍之介也有過一段美好的感情,但因為受到家裡人的反對,這段短暫的愛情只有破碎的結果,他的一生都是生活在巨大的壓抑和痛苦之下。
他執筆的手已經顫抖。連口水也開始不受控制。頭腦只有服用了0.8克的吡克酸之後才能變 得清醒。即使這樣,清醒的時間也只有半小時至一小時。他在永遠陰暗的時光中苟延殘喘。卻把一把崩毀鋒刃的細劍當成是手杖來支撐自己。
這是《傻子的一生》中,芥川龍之介患病時的自述。自小體弱多病的芥川龍之介在成年後得了「神經機能障礙症」,他總會時不時的感受到灼燒疼痛或者麻木。同時,濫用藥物的他,還飽受腸胃炎,皮疹,痔瘡等病的折磨。最終年僅35歲的芥川龍之介自殺了。
從小到大,每當他看到美好生活的光亮時,無形之中卻總有那麼一隻手會把那僅剩的一絲光亮給掐滅了。終其一生,他也無法逃出這個黑暗的現實。
芥川龍之介的人生是晦暗的,他沒有溫暖的家庭,也沒有美好的愛情,強壓之下,他不得不用異樣的眼神去看著這個黑暗的世界,去觀察著每一個無法抽身其中的人們。或許這就是《傻子的一生》中濃濃的悲觀感的原因吧~
有些人平庸地活了一輩子,有些人如電光石火般一閃而過,卻留下了萬丈光芒,芥川龍之介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