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拍岸之三(花絮):豬八戒與諸葛亮的故事
豬八戒是個很經典的人物,貪吃,好色,形象呼之欲出。
楊慎遭流放雲南永昌郡(今雲南省保山市),保山西莊村流傳的豬神故事便是豬八戒的來歷起點。
豬八戒又名「豬剛鬣」,法號「悟能」,渾名「八戒」,會三十六天罡變,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的上寶沁金鈀,前世為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惹禍,被貶下凡塵,錯投豬胎,受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取經人,功成後封為「淨壇使者」。
在前面拍岸中,我們說了豬八戒的主要原身是明太祖朱元璋,又參入其他歷史人物標記,這一回單獨談一下他的另一個符號人物:諸葛亮。
一,豬剛鬣。
豬八戒的官名為:豬剛鬣,見:(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聖除魔)
……那怪道:「我雖是有些兒醜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願意方才招我。今日怎麼又說起這話?我家住在福陵山雲棧洞。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他若再來問你,你就以此話與他說便了。」
這裡說的「官名」,一指正統的稱謂、學名、大名等;二也可指官職,或者官方的稱呼。
「豬剛鬣」這個名字來得蹊蹺,「剛」與「鬣」都見過,單獨剖析無異,兩個字組合乃「剛鬣」,是指硬毛,堅硬的長毛、長刺之意。但是楊慎不會輕易放個這八竿子不著調的事,定有暗指。
頭疼呀,誰也不是能如X戰警能產生腦電波讀懂對方思維,或者穿越一把問個真相。
追根溯源,文學創作來源於生活,我們來看看楊慎生活的地方,果然有發現。
在雲南,老百姓最崇敬的三個人或神是:觀音菩薩、諸葛亮、楊慎。
觀音菩薩、諸葛亮都在楊慎之前,觀音菩薩在書裡已經大書特書,是一等一厲害角色,把武則天都融入進去了,那諸葛亮會不會也有戲份?
諸葛孔明的大名不僅僅在蜀地,因為《三國演義》的流傳,整個華夏,甚至世界多地都是大名鼎鼎。
武侯祠遍布全國,在四川成都、重慶、河南南陽、陝西寶雞、漢中、甘肅禮縣、湖北襄陽等都有,在楊慎長期居住的雲南保山就有一座,還是嘉靖年間建的。
後人常將唐代詩聖杜甫的《蜀相》與《武侯廟》對比,《武侯廟》這首詩得以傳世便是得益於楊慎,其次是《杜詩詳註》的編者仇兆鰲。楊慎在《升庵詩話》裡對《武侯廟》一詩作了很高的評價,仇兆鰲引述楊慎的觀點,並且作了附議。
可見,楊慎本人也是對諸葛亮很嚮往的,畢竟諸葛亮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先玩玩古代文人喜歡的切音遊戲,將「剛鬣(ganglie)」的韻母對調一下,是「geliang(葛亮)」,加上「豬」(即「諸」),便是豬八戒的官名:諸葛亮。
史傳諸葛亮羽扇綸巾、英姿颯爽,可謂美男子,其妻黃月英卻極醜,《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引《襄陽記》之言:
···襄陽記曰: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裡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書中豬八戒說:「我雖是有些兒醜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願意方才招我。今日怎麼又說起這話?……」
正好反語相合,史書上說的是男俊女丑,這裡是男醜女美,史書上是女的有才,這裡八戒也是十分能幹(才堪相配)。
再明白的說,豬八戒「若要俊,卻也不難」,只須恢復老豬官名豬剛鬣就可,沒辦法,咱官名叫「諸葛亮」。
呵呵了,再印證一下。
二,悟能。
「悟能」的名字來自: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菩薩才與他摩頂受戒,指身為姓,就姓了豬,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豬悟能。遂此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悟」字,有感悟、領悟、覺悟的之義,代表修煉、修心。悟,是心靈實踐,或稱「修證」「體證」等。
「能」字解為兩層:第一層,通過實踐修行,獲得超常法術、特異功能等;第二層,即守戒,亦是一種能,唯守戒能滅諸欲,唯守戒能獲智慧,守戒即是悟能。
正史記載,諸葛亮在劉備入川前,尚未有什麼重大表現,待劉備坐定西蜀後,他的治國威力開始發揮,中途蜀國國力多時佔據魏、吳、蜀三國之鼎,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一人挑盡蜀國重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天下無雙。
豬八戒在取經路上挑擔十萬八千裡,與諸葛亮何其相似;
諸葛亮治國理政可稱「能」,真「悟能」也;
諸葛亮一向以身作則,善始善終,後世奉為楷模,守戒呼。
三,八戒。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葷三厭,我再與你起個別名,喚為八戒。」那呆子歡歡喜喜道:「謹遵師命。」因此又叫做豬八戒。····
「八戒」真的是指五葷三厭?
絕對不是,「五葷三厭」出自《冷眼觀》第二三回:「你自從進我理門,須守我規矩……便拿手望天上一指道:『天上不吃雁鴿鳩』,又朝地下一指道:『地下不吃犬馬牛』。復行望空中一指道:『水中不吃鱔鱉鰍。三葷五厭,一概不準入口。』」
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
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列為教條。認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湧幢小品》)。
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
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即八條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瓔珞、不習歌舞伎樂。
楊慎拿五葷三厭作擋箭牌,與雲南保山西莊豬神傳說中的「戒酒、色、貪、財、嫖、賭、淫、逆」八條戒律是相合的。
楊慎的用意很明顯,明朝皇帝中,只有明太祖朱元璋當得這「八戒」,也用以警示與譏諷明朝後來皇帝。
所以「八戒」是褒義詞,如今豬八戒的貪吃好色形象直接反轉,成貶義詞了,河東河西呀。
諸葛亮一生兢兢業業、克己守忠,吃喝嫖賭都不沾邊,《誡子書》千古流傳,以身作則,真正的「八戒」者也。
諸葛亮附身到豬八戒身上,毀三觀,難以接受呀!需要大家腦洞大開,看著不是的就是,非常是的可能不是,懸疑片···
四,人生如戲。
人生如戲,天蓬元帥來個豬投胎,腦洞大開,世人唏噓!
楊慎羨慕諸葛亮逢其主,可以大展經綸手,做治世之功,心嚮往之;
同時又感嘆諸葛亮生不逢時,其才應生帝王家,阿鬥劉禪太讓人揪心呀!
其實何嘗不是楊慎自己悲憤難鳴,生不逢主,才高八鬥卻無處安放,有心為民卻報國無門,嘉靖帝朱厚熜這隻孫猴子真叫楊慎鬱憤難填呀!
所以,楊慎也是在自嘲,恨自己與諸葛亮同病相憐,生不逢時投錯胎也。
謬乎?神乎?整人不用刀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