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今年70歲,是陝西華縣一名獨居老人,老伴早逝。這天夜裡,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原來是離家多年的兒子回來了。
父子多年未見,老楊並沒有盼子歸來的喜悅,反而留下一句「不是死在外面了嗎?」便轉身進了屋。
隨後進屋的兒子,還帶回來一個洋媳婦,以及媳婦與她前夫的美國孩子——布魯克斯。
受傳統觀念衝擊的老楊,當場就將兒子劈頭蓋臉數落了一番。在他看來,兒子娶了一個帶著拖油瓶的洋寡婦,這會讓老楊家在村裡人面前丟臉。
第二天,老楊剛起床,就發現家裡少了人,桌子上留著幾百塊錢和一個孩子的書包。他拿出書包裡的人偶擺弄了一下,卻被一個孩子喝住了。
他頓時問孩子,你怎麼還沒走?男孩遞給他一封信。信上說了,兒子和兒媳遠赴西西可裡工作了,暫時將孩子託付給了老楊。
面對眼前這個」洋娃娃「,老人滿是不情願,他讓孩子好好待著,自己則去追兒子他們,可惜終是沒追上。
等老楊回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因一時找不到被子,布魯克斯將鍋蓋當成了棉被。老楊嘆口氣,上前拿走了鍋蓋。
漸漸,老楊沒有那麼排斥孩子了。偌大的空院子裡,自己和樹上那個鳥窩,不知相伴了多少個春秋。家裡有些聲音,有人走動,總能給老楊內心一點點熱鬧的。
外國人的名字,對於老楊來說,有些拗口,他總是記不起布魯克斯的名字,只好改口叫他「布斯」。
這天老楊一覺醒來,就發現布斯不見了。老楊急得焦頭爛額,好在沒過一會兒,土房的二樓就傳來了布斯用英語打招呼的聲音。
老楊拿雞毛撣子嚇唬孩子趕緊下來,布斯卻嚷嚷,要吃漢堡包才肯下來。老楊不懂什麼意思,什麼是漢堡包?
他跑去小賣店,居然沒得賣。好心的老闆娘告訴他,那是外國人喜歡的東西,最後在老闆娘的指點下,老楊總算弄出一個像模像樣的中式漢堡。
看著布斯吃著肉夾饃漢堡,老楊感嘆:」我還以為是啥高科技產品,不就是把我們中國肉夾饃的麵餅子,換成你們的麵包而已。「
吃了漢堡包還不夠,布斯還想喝新鮮牛奶,可惜村裡的小賣部同樣沒有賣。
在小店老闆的指點下,老楊找到了養奶牛的鄉文化站王站長。王站長是外地人,當過幾年兵,懂得很多。他一邊擠奶,一邊和老楊說起了事。
最近,上級要在當地辦一個皮影戲培訓班,而老楊作為出名的皮影匠人,自然受到邀請。可老楊想都沒想,就一口拒絕了。
他拿著王站長擠好的奶,匆忙走了。老楊熱好牛奶,放在門前的石凳上。布斯剛好在他進屋時,走了出來,抱著昨晚尿溼的被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
老楊很生氣,說了布斯幾句,誰料布斯就要離家出走。老楊強行把布斯抱回了家,安撫好他後,只好又拿著盆子去了王站長家,再要了些牛奶。
離開前,王站長又說起了皮影班的事,並說大致的流程已經安排好,只要老楊能帶頭出山,其它師傅,自然會跟著參加。萬萬沒想到,老楊還是拒絕了。
下午,老楊在和老友的聊天聲中,終於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原來,村裡之前也辦了幾次推廣傳統文化的活動,可剛有點成績,他們官一升,便撒手成爛攤子了。
老楊認為,現在的人連電影都看不下去,哪裡還有心思去看皮影戲?說到這裡,老友提醒老楊,你可得把那套《大鬧天宮》的皮影行當看好了,日後,是要代代相傳的。
晚上,布斯躺在床上剛睡著,一陣奇怪的聲音把他吵醒了。他拿起手電筒,來到爺爺床前,幫老楊合上打呼的嘴,然後睡在爺爺的身邊。
布斯睡著了,老楊卻醒了,他望著洋孫子,心中有了一股別樣的情愫。
幾天後 ,老楊帶著布斯去了城裡。給他染了一頭黑頭髮,布斯氣得大喊大叫。作為補償,老楊帶著布斯吃了一碗羊肉泡饃。這味道,可比方便麵好多了。
吃完東西,老楊領著布斯去看了老腔表演。回家路上,布斯被一個蜘蛛俠的頭套吸引了。老楊這才知道,布斯書包裡的人偶就是它,叫蜘蛛俠。
看著花了30塊錢買來的頭套,老楊對布斯說,」這在我們中國,它就是個妖精。「直到天黑,老楊才背著孫子回到家。
剛準備開門,就遇到了送奶牛過來的王站長。布斯的事瞞不住了,為了孫子有奶喝,老楊收下了奶牛,並答應了皮影班的事。
很快,皮影培訓班就開起來了,老楊在課堂上授課,布斯就待在外面聽。
這天,布斯趁老楊午休,悄悄拿走他手裡的核桃,換成了兩個生雞蛋。布斯想用石頭砸開核桃,但總是滑走。於是,布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把核桃放進門縫,再用力推門,清脆的一聲,核桃碎了,接著沉重的一聲,門也爛了。
老楊驚醒,一把捏碎了雞蛋,看著雞蛋,看著破門,老楊頓時火冒三丈。他站起來追著布斯滿院子跑,卻一不小心,踩爛了布斯最喜歡的蜘蛛俠人偶。
布斯不跑了,老楊看著孩子失落的表情,他知道這個玩具對於孩子的意義。
下午,老楊託王站長去城裡買了一大堆美國人偶,但唯獨沒有蜘蛛俠。
布斯看著桌子上各種各樣的人偶,面無表情走進房間,抱起被子,摔門而去,留下一臉懵逼的老楊。
夜裡,布斯好奇摸了一隻蜘蛛,卻不幸進了醫院。老楊在醫院急得不行。
晚上,等布斯睡著後,老楊亮起了檯燈,在工作檯前,帶起了眼鏡,一筆一刀地刻畫,認真仔細地描繪,既然買不到蜘蛛俠,那就乾脆動手為孫子做一個蜘蛛俠。
當布斯醒來,看到身旁疲憊的爺爺與皮影蜘蛛俠,那樣的笑容,甜進了老楊的心裡。
布斯問爺爺:「過年是什麼?」
老楊解釋:「過年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節日,家裡人不管在哪裡,都要回家團聚,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布斯說:「我也想吃一頓團圓飯。」
老楊點了點頭:「乖孫子,咱們春節見。」
隨後兩人拉鉤約定。
皮影班要在村裡辦一場表演。但這天,老楊遲遲未到,他正與布斯在家門口的井邊聊天。
老楊說:「這口井深得很,等你回到美國,想爺爺了,就朝院子裡喊爺爺,我就能在井裡頭答應你。」
隨後,爺孫倆在井口前喊了起來。布斯喊著「爺爺」,老楊喊著「布斯」,一聲接一聲。
老楊和布斯正準備出門,遇到了回家的兒子和兒媳。兒子告訴父親,他和美國妻子離婚了,布魯克斯今天就要離開。
老楊呆滯了許久,才開口說:「這件事不要和布斯說,一會兒,我帶他去看表演,看完了你們直接走,我怕布斯鬧。」
老楊將孩子帶去演出的地方。半路上,他問布斯 ,「你喜不喜歡爺爺?」「喜歡。」「爺爺也喜歡你,你以後有機會來中國,不要忘了來看爺爺。」「記住了。」「記住了,過年我們一起吃飯。」
表演開始,老楊拉開幕布,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布斯。他賣力地唱著,揮舞著手中的皮影,希望能讓孫子高高興興看完。
演出快結束時,兒子走到老楊身邊,對他說,「爸,我們走了。」老楊沒有理會兒子,旁邊的人遞給兒子一個東西。
兒子打開一看,是老楊那套最珍藏的皮影《大鬧天宮》。是老楊送給布斯的禮物。
早在之前,布斯偷偷拿出來玩時,可把老楊氣得不行。但今天,他用孫悟空回應了布斯,孫悟空和蜘蛛俠能成為朋友,更能一起保護地球。
老楊聽到汽車遠去的轟鳴聲,他知道,布斯走了。瞬間,一行熱淚悄然滑落。
一晃半年過去了,老楊的身邊,多了兒子買的大電視機和冰箱,但家裡依舊空蕩蕩的。
父親缺的不是那個說話的大箱子,而是陪伴在身邊的親人。
這時,電話響了,爺爺聽出是布斯的聲音,忙坐起身來。
突然,門開了,門外站著重歸於好的兒孫一家三口。老楊走過去,一把抱住了布斯。
下雪了,老楊一家過年了。
結言: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當孫悟空遇上蜘蛛俠》。影片裡,爺孫倆衝破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的障礙,逐漸變得親密無間。
不過溫情之下,儘是空巢老人孤獨的縮影。
老楊的狀態也是數千萬空巢老人的真實寫照——年紀大了,不再被人需要,也不願再去麻煩別人,生命進入一種社會性死亡的停滯狀態。
隨著中國獨生子女一代人的長大,整個社會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人是群居動物,長久的陪伴缺失對於空巢老人來說是致命的。
在此呼籲,社會上更多的人關心「空巢老人」,讓老人們不再孤單寂寞。同時也希望老年人能積極樂觀面對生活,活出老年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