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曾冒充明教教主攻上武當山,那她手下哪些人是左右使和四法王

2020-08-30 天天一葉書

倚天中,趙敏曾冒充明教教主攻上武當山,在張三丰面前,她甚至還自稱張無忌。可見,趙敏模仿明教算是到家了。既然如此,如果我們把趙敏的部隊真的當成明教的話,哪些人是光明左右使和四大法王呢?

先看左右使。其實左右使一目了然,當然是玄冥二老。首先,玄冥二老是趙敏手下武功最高的兩個人,而且平日跟隨趙敏左右,既是保鏢,又是得力幹將。玄冥二老的作用不僅僅是打手那麼簡單,像十香軟筋散這樣重要的道具,趙敏也安排玄冥二老保管,可見這兩人在趙敏心中的分量。

明教中,楊逍和範遙論武功未必比四大法王高多少,但這兩人論智謀,論手段,似乎都比四大法王要強一些。而這一點,也是玄冥二老在趙敏軍團中的優勢。

再看四大法王。趙敏手下的高手,除玄冥二老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阿大三兄弟了。阿二和老三都是金剛門弟子,外家功夫登峰造極。老三徒手殺空性,這個戰績已經足以使他的實力排在一線行列了;阿二比師弟內功深厚,綜合實力甚至更強一些。阿大方東白劍法無雙,曾得到張無忌的稱讚,而且論內力,他不在阿二之下。

可以說,阿大三人單獨挑出任何一人,論絕對實力,都不在明教四大法王任何一人之下,至少也是同一檔次的高手。所以這三人可以位列假明教的四大法王。

那麼另外一個呢?別忘了用金剛般若掌重創張三丰的剛相。此人也是金剛門弟子,和阿二老三是同門師兄弟。論實力,他即便不及兩位師兄,恐怕也差不了太多吧?而且,一般來說我們都願意說張三丰一掌擊斃剛相這個事實,但剛相重創張三丰這個角度似乎容易被刻意迴避。的確,剛相是偷襲,但以張三丰的百年功力和內功深度,即使是偷襲,想重傷他也是非常難的吧?所以剛相絕不是泛泛之輩。

因此,假明教的四大法王最後一位,就是剛相。

最後再說兩個人,一個是成昆,一個是範遙。這兩人之所以未參與排位,都是有原因的。先說成昆,成昆其實並非趙敏手下,別忘了他是直接為汝陽王效力的,而且他從未和趙敏合作過,也從未接受過趙敏的調遣。因此,趙敏的軍團中,並沒有成昆這一號人物。再看範遙,範遙就更容易理解了,他以苦頭陀的假身份潛伏在趙敏身邊,真實身份則是明教的光明右使,因此,他只是一個臥底,當然不能算作趙敏的真正手下。

綜上所述,趙敏這個假明教中,光明左右使就是玄冥二老,四大法王就是阿大,阿二,老三,剛相。

相關焦點

  • 明教逍遙二仙➕四大法王,能否打得贏趙敏麾下六大高手?
    趙敏手下六大高手是: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空相。最後,紫衫龍王黛綺絲雖然名列四大法王之首,但卻是因為她有代陽頂天出戰寒潭的功績,令謝遜、韋一笑等人都深為佩服,推讓所致。論其武功,應是四大法王之末。
  • 如果武當山一戰張三丰無傷,張無忌不來,趙敏能滅了武當山嗎?
    想踏平武當山的趙敏郡主,自然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無疑。她之所以敢上武當山,完全是事先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謀劃,連環布局。她先讓阿三帶人圍攻空性,殺了空性之後,割其首級。之後與成昆裡應外合,血洗少林,喊出&34;的口號。接下來讓西域剛相假扮成空相求救武當山,伺機接近張三丰暗下毒手,成功重傷了張三丰。而趙敏則是率眾尾隨而至,欲趁張三丰重傷之機,滅了武當派。
  • 張無忌是明教第34任,其他教主,歷史上都是什麼身份
    金庸先生根據《明教與大明帝國》寫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是以元朝末年天下紛爭,江湖動蕩不安為背景,講述了武林中人為奪取倚天劍和屠龍刀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明教的發源地並非中國,而是於公元三世紀左右誕生于波斯帝國,外國教名叫摩尼教。
  • 倚天中,他讓張三丰都害怕,曾差點滅了明教,陽頂天因他當上教主
    說到這玄冥二老,大家都很清楚,這兩位高手實力很強,就連明教四大法王和光明左右使者都深感震驚,陽頂天還因為百損道人當上了教主呢?,百損道人就想吞併明教,而那個時候明教教主柳嘯天儘管實力不弱,但是與百損道人相比,卻差的很遠,經過一番大戰,百損道人將明教教主柳嘯天打成重傷,當時百損道人要殺了柳嘯天,眼看著明教就要被百損道人給滅了,結果柳嘯天的女兒柳芯茹告訴百損道人,要殺就先殺她,當時百損道人看上了柳芯茹的美貌,於是奸笑著說道:「殺了多可惜啊,帶回去當小妾多好啊!」
  • 明教四大法王和左右使者這六大高手,為何只有白眉鷹王創業成功?
    明教四大法王和左右使者這六大高手,為何只有白眉鷹王創業成功?另一個我們知道白眉鷹王殷天正出身江湖顯赫一時的明教四大法王,自大老闆陽頂天神秘死亡之後,光明左、右使者,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再加上五大散人,為了爭奪教主之位鬧得四分五裂,幾乎分崩離析。
  • 明教「光明使者」和「護教法王」誰更厲害?網友:看楊瀟就知道了
    在《倚天屠龍記》中,「光明使者」和「四大護教法王」可以稱得上是明教的兩大法寶了,明教之所以能成為當時江湖上的最大教派,除了倚杖歷任教主的高深武功之外,這兩個團體的功勞也足夠大,他們在教內的地位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了。
  • 作為明教四大法王之首,武林第一美女,她為何選擇離開光明頂?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在陽頂天教主領導時期,達到空前繁盛階段。自陽頂天以下,有逍遙二仙作為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旗使等英雄豪傑。其中有四大法王分紫白金青,有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尹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紫衫龍王作為一介女流,為何能夠排名第一?紫衫龍王年紀輕輕就位居明教四大法王之首,武林第一美女,位置尊崇,為何在巔峰時期選擇離開光明頂脫離明教?
  • 張無忌為何選擇了趙敏,從趙敏對張無忌的稱呼便可知曉
    在倚天中,有四個女子都喜歡張無忌,這四個女子對張無忌的稱呼都不一樣,張無忌最終選擇了趙敏,其實,從一開始的稱呼,便可知曉,趙敏定會是張無忌要選的意中人。但是,最後事與願違,靈蛇島上一行人被波斯總教追殺時,小昭為了顧全大局,擔任了波斯總教的教主,成為了聖女,連公子身邊的丫鬟也沒機會當了。
  • 四大無名高手功力,在明教法王之上
    趙敏手下四大無名高手分別是:魁梧大漢、丐幫高手、和尚、中年婦女,個個非同小可,為「滅武當」的先鋒,這四個人從趙敏身後瞬間移動至張三丰周圍,將張三丰團團圍住,張三丰毫無反抗能力,以四人身法觀之,或凝重、或飄逸,
  • 這幾人不及二仙四王,卻遠勝五散人
    ,都讓張無忌感慨草莽間藏龍臥虎,不知隱伏著多少默默無聞的英雄好漢,本文就盤點一下倚天書內介乎於五散人和二使四法王之間的高手。既然是盤點介乎於法王級和五散人之間的高手,首先要確定一下四法王和五散人的差距。
  • 朱元璋曾是張無忌手下,那朱元璋稱當皇帝後,張無忌結局如何?
    這個人甚至到後面還當上了皇帝。這個人就是朱重八,還是曾經是身為明教教主張無忌的手下。張無忌到最後放棄了教主之位和趙敏浪跡天涯,朱元璋還曾經篡奪教主之位,對自己人肯定是能夠做得出心狠手辣的行為。並且,朱元璋卻在40歲的那一年當上了皇帝,成為了明朝的統治者。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四法王紫白金青,他們真正的武功排名如何?
    甚至於說丐幫的核心還是以傳統門派傳承維繫的,而明教的核心還是沒有傳承關係去維護關係。他們更多的是靠著利益和教義去維護幫派的一個團結,在規模上有傳統門派難以比擬的優勢。但是在團結性方法就難以和傳統門派比較的,不過這也不影響明教的強大就是了。
  • 楊逍韋一笑接不住玄冥神掌,明教四法王聯手,能否擊敗玄冥二老?
    楊逍和韋一笑為了救傷勢不明的張無忌,情急之下直接選擇跟玄冥神掌硬拼,結局非常明顯,楊逍、韋一笑兩人根本接不住玄冥神掌。楊逍和韋一笑撲上前去,那兩個老者又是揮出一掌,砰砰兩聲,楊逍和韋一笑騰騰退出數步,只感胸口氣血翻湧,寒冷徹骨。兩個老者身子都晃了一晃,右邊那人冷笑道:「明教好大的名頭,卻也不過如此!」
  • 金庸筆下,哪個門派的內部結構和明教最相似?
    倚天中,明教是天下第一大教,在江湖上有絕對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而明教作為一個教會,內部的結構也是非常複雜的。教主以下,設立光明左右使者,再往下是護教法王。其實護教法王的數量未必是固定的,但由於倚天中的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太有名,所以這裡暫且按照四個法王的數量算。
  • 明教「紫白金青」四法王武功排序,獅王、鷹王誰能位居榜首?
    今天,「史書凌軒閣」用這篇文章來聊聊明教四法王的武功排序,金毛獅王謝遜,白眉鷹王殷天正,誰才能排第一?這並不奇怪,在原著中明確寫過,紫衫龍王之所以能夠排第一,並不是因為她武功高,而是教主陽頂天的意思,其他三位法王也願意讓給黛綺絲。陽頂天這一招很高,不然謝遜和殷天正不得爭個你死我活?當然,黛綺絲也絕非酒囊飯袋,靠顏值上位,她是有硬實力的。韓千葉為了給自己的父親報仇,匹馬單刀闖進光明頂,指名道姓要找陽頂天單挑。韓千葉也不傻,他知道自己打不贏陽頂天,就把場地選在了碧水寒潭。
  • 明教高手如雲,為何會被丐幫壓制60多年,還戰死了兩任教主
    古史新談/文《倚天屠龍記》中武林中實力最強的幫派無疑是明教,從頂級高手的數量到整體實力,都能力壓各派。即便是四分五裂的明教,還需要六大門派來圍攻,可見實力之強。但是少有人知的,有一個幫派力壓明教60多年,幾次大戰均佔上風,還先後擊殺明教兩任教主,奪走聖火令。
  • 倚天屠龍記:為什麼張無忌能夠成為明教教主,你看他都做了什麼。
    對於張無忌成為明教教主也令人嘆為觀止,但其實都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張無忌十五歲時,楊不悔之母被滅絕師太所殺,一路護送楊不悔到光明頂交給了光明右使楊逍,從那以後便和明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現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相認,自己的外公又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
  • 淺析倚天屠龍記,為何明教四分五裂,到底有何原因
    首先分析明教鼎盛之時,此時教主為陽頂天,由他掌管明教。其實陽頂天擔任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令明教上下一心,共同抵禦外敵。其武功深不可測,當年打瞎渡厄一隻眼睛,而渡厄正是三渡神僧之一,後期與張無忌難分伯仲之人。可見在陽頂天的帶領之下,明教如日中天,使其各派不敢進犯,只能伺機而動。我們且看明教之中,除了武功超群的教主之外,還有哪些厲害角色。
  • 金庸筆下的潁州豪傑:趙敏原是阜陽人,紅顏薄命令人唏噓
    而根據史料記載,張三丰落腳迎祥觀時,曾收潁州人張古山為徒,後召為武當山提點。明《敕建大嶽太和山志》載:「張古山,潁上人,居太行王屋山天壇。養素葆和,勤修至道。永樂十五年,朝庭聞其道行,賜大嶽太 和宮提點。永樂十六年秋,於清微宮解化。葬於檜林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