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是否真實存在?朱元璋和明教是什麼關係?

2020-09-21 歷史偵探君

周末閒來無事,又把90年代的香港武俠電影翻出來看了一遍,其中《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真的是太好看了,雖然當時票房不高,但偵探君個人覺得改編的很好,更是被趙敏的一個回眸驚豔到了,唯一可惜的是沒有第二部。小時候看《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就對明教十分好奇,明教為什麼這麼強大,四大法王、逍遙二仙、五散人個個都是一頂一的武林高手,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都能立於不敗之地,單論教派整體實力比六大派強的不是一點半點。那麼明教究竟從何而來?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明教和朱元璋又是什麼關係呢?今天偵探君就來扒一扒。

關於明教的來歷,《倚天屠龍記》中有一段解釋,說張無忌當上了明教教主後,有一天看到光明左使楊逍在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明教流傳中土記》,書中講明教源于波斯,本名摩尼教。波斯有個貴族叫摩尼,在公元三世紀中葉(大致相當於中國的魏晉時期)創立了摩尼教,自稱光明使者,相當於歐洲的耶穌吧,降臨世間是為了驅除黑暗,趕走仇恨,為世人帶來光明。所以摩尼教最開始跟基督教差不多,是一個純粹的宗教勢力,跟武林搭不上邊。那是怎麼傳到中國,形成明教的呢?

時間來到隋末唐初,由於中原版圖的擴大和唐帝國海納百川的胸懷,很多西域人士都來到中土傳教,其中就有摩尼教。摩尼教傳入中國後一直很小眾,因為當時中國本土的道教最鼎盛,其次是佛教,根本沒有摩尼教的容身之地,但到了武則天執政的時候情況不一樣了。因為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在男權社會中女人是不能登堂入室的,何況是當皇帝,所以武則天必須給自己做女皇找到理論根據,但當時佛教和道教都沒有女人當家作主的案例,而恰巧摩尼教中有&34;這個概念,紫衫龍王不就是是波斯總教的聖女嘛,於是武則天就命令手下根據摩尼教教義編了本書《大雲經》,記載天女化身為菩薩作為女主統領天下,而武則天就是這樣的女主,給自己登基坐殿找到了合法根據,而摩尼教也在此期間發展壯大。

其實歷朝歷代皇帝都會給自己尋找合法性,比如說陳勝吳廣往魚肚子裡塞紙條,劉邦斬白蛇,包括宋江從井裡挖出大石頭,寫著一百零八將下凡,都是玩的這一套。在武則天執政的15年間,摩尼教廣建寺院,接納信徒,進入到了鼎盛時期。摩尼教傳入唐朝的同時,亦於之後不久地傳入回紇,更被後者定為國教。安史之亂後,摩尼教徒在回紇的支持下,得以在唐朝傳教。據《佛祖統記》載,唐代宗大曆三年,敕準回紇摩尼教徒在長安建摩尼寺──大雲光明寺。自此以後,摩尼教寺滿布中國境內。而到唐武宗時期,開展滅佛運動,摩尼教也遭受嚴重打擊,轉而成為地下秘密宗教,開始慢慢吸收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後來因為信奉日月,加上摩尼連讀和&34;相似,就改名&34;,而明教的領袖就是&34;。

明教將世間一切現象都歸結於善與惡,善與惡是對立的,而善就是光明,惡就是黑暗,要驅走黑暗,光明就要主動進攻,這個教義很有煽動性,加上強調鬥爭,所以從北宋後期開始就和很多農民起義掛上鉤,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方臘,北宋稱方臘和明教為&34;,也就是吃的是素菜,侍奉的是魔王,認為他們是邪教。元朝時期,雖然明教努力將自己向佛教道教靠攏,但佛教內部人士卻對明教已十分了解、也十分嫌惡,取&34;與&34;諧音,再加上明教成員總組織各種反政府運動,故稱其&34;,並對其多有詆毀,這就是金庸筆下江湖各名門正派為何圍攻明教的原因。

其後明教與彌勒教、白蓮社結合,形成白蓮教,由於元末社會混亂,部分明教教徒面對元朝混亂不堪的局面紛紛參加起義,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就打著&34;的旗號組織紅巾軍,領導起義。據史記載:&34;明王&34;1352年,湯和邀請兒時的玩伴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義軍,但書信內容被朱元璋的師兄得知,要去告官,朱元璋被逼無奈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也成了明教一員。

後來朱元璋成為了紅巾軍最大的一股勢力,等到韓山童死後,朱元璋又將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奉為小明王(韓林兒也是張無忌的原型),此時朱元璋借著小明王的威望四處招兵買馬,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等到朱元璋羽翼豐滿的時候就製造了一起交通事故害死了韓林兒,後來建立了大明王朝。那麼大明的國號究竟和明教有沒有關係呢?偵探君認為還是有的,一方面是為了紀念&34;為其出生入死的兄弟,一方面也證明自己的君權神授,與早年的&34;相結合,將自己宣傳成那個出世的明王。但朱元璋稱帝之後很快就開始對明教進行了打壓,並將明教定義為了邪教!

可見,朱元璋作為曾經的明教一員,深知宗教的厲害,還是說他害怕有人練成明教頂級奧義&34;?

相關焦點

  • 明朝的國號和明教有什麼關係?《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真實存在嗎
    作為武俠大師金庸的代表作,《倚天屠龍記》中的很多橋段和背景故事都和當時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本書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明教一個分壇的壇主,在其中戲份雖然不多,但是不由得會讓人產生一些疑問,那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真的是明教的弟子嗎?歷史上真的有明教的存在嗎?以及朱元璋真的是藉助明教的勢力登上皇位的嗎?
  • 明教、朱元璋以及明朝的歷史關係
    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佔了相當的篇幅,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係。那麼,真實的明教到底什麼樣呢?
  • 張無忌的原型是朱元璋?明朝的國號和明教有沒有關係?
    朱元璋也是生於元朝末年,建國之後並將其稱為明朝。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隱秘的關聯嗎,明朝與明教之間有沒有關係呢?明教實為摩尼教 金庸小說中的明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但不是一個武林中的門派,而是一個宗教流派。
  • 歷史上的明教到底真實存在嗎?
    ,最後張無忌離開了明教,朱元璋順利成了明教的教主,最終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朝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 這只是存在中小說中的,那麼歷史上的明教真的有嗎? 實際上歷史上的明教是確實存在的,明教確實是起源于波斯,在公元三世紀的時候傳入中土,當時是由波斯人摩尼傳入中土的,在唐朝的時候正式建立了摩尼寺,但是在唐武宗的時候,由於滅佛運動,明教也受到重創,開始分散發展,成了秘密的教會。
  • 如日中天的明教為何在倚天后就突然消失了?和朱元璋有關
    明教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整本書不僅涉及明教的恩怨,還涉及朝廷的利誘,除了纏綿的愛情故事,大家甚至認為明朝之所以被稱為「明」與明教有很大關係。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後來引入中國的明教實際上是中亞的摩尼教。早在公元6世紀,摩納哥教團宣布在撒特·奧爾米茲的領導下與巴比倫的摩尼教教會分離,並獨自成立了中亞教團,總部設在撒馬爾罕。因此,中土的明教與波斯明教關係不大。在《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是波斯總教分部的說法純屬虛構。中亞摩尼教獨立後不久,波斯的摩尼教迅速滅絕。
  • 朱元璋的大明到底是不是來自《倚天》的明教?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他的明教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朱元璋、陳友諒這兩個元末農民起義軍的大BOSS起初全部在明教打醬油。只是在後面才利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分別獲得了明教東路軍和西路軍的兵權。從此之後,天下霸業之爭,變成了明教的一次內鬥。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一方面繼承了明教的名稱,叫國號定名為"明",另一方面,為了鞏固權力,又大肆屠殺了很多明教教徒。
  •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成為大明的天子後,其之前所依附的明教去哪了?
    很多人都喜歡看《倚天屠龍記》,但大多數人都是把它當成小說來看,可實際上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跟明教是分不開的,從上下級關係來看,朱元璋屬於明教的下屬單位,並且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徐達還有常遇春等人也都是明教中人。那麼在朱元璋成為大明天子之後,其之前所依附的明教到哪裡去了呢?
  • 為啥張無忌是明教教主,手下朱元璋卻當了皇上?金庸這樣寫沒毛病
    而三際指的是世界發展的三個過程,簡單地講這三個過程分別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但是多年來朝廷並沒有放開對明教的限制,因此明教始終是作為一個民間秘密的組織存在的,時間一長這個組織漸漸演化成了宗教與朝廷相抗爭的組織,正因如此明教開始被朝廷稱作是邪教。
  • 朱元璋當皇帝後要滅明教,張無忌為何不阻攔?
    ,更不知道楊過和小龍女去了哪兒,為何郭襄會一生不得再見他一面,還有就是《倚天屠龍記》結尾提到朱元璋當皇帝之後反過來剿滅明教,為何張無忌沒有站出來阻攔他,前幾個問題也許很難得到答案,不過最後一個,倒是可以解釋解釋,本文就聊一聊這個問題。
  • 朱元璋登基後,是如何對待明教十二大高手的?楊逍下場最慘啊
    在倚天這本小說中,明教無疑是江湖中勢力最為龐大的,加上張無忌在內、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總共擁有十二個一流高手,更兼下屬五行旗教眾可與元朝官兵正面作戰。在性格上來說,他單純善良,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因此在追逐利益方面他倒是無任何追求,儘管是面對著朱元璋的壓迫,也不能阻止他最後選擇與趙敏隱退江湖。在歷史上真有這麼一個原型存在,他就是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最後他被朱元璋用計害死。
  • 朱元璋當皇帝後要滅明教,張無忌為何不阻攔?金庸借郭靖說出答案
    ,更不知道楊過和小龍女去了哪兒,為何郭襄會一生不得再見他一面,還有就是《倚天屠龍記》結尾提到朱元璋當皇帝之後反過來剿滅明教,為何張無忌沒有站出來阻攔他,前幾個問題也許很難得到答案,不過最後一個一、《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可以說是大團圓,也可以說是一個悲劇,要看讀者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書末的張無忌的確是抱得美人歸,和趙敏一同隱居大漠,可以說是圓滿了,但對於張無忌的明教卻是悲劇,他們雖是與六大門派和解,卻沒逃過朱元璋的追殺
  • 倚天末張無忌歸隱朱元璋稱帝後,明教十二大高手結局如何?他最慘
    小說之中張無忌退隱後曾經教主傳給了他,不過後被朱元璋從教主之位上趕了下來,金庸給他的評價語是「年老德薄」,朱元璋登基之後曾下令對明教中立過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楊逍作為最有競爭力的對手,新版給他的結局是被下毒而死,還是較為悽慘的。
  • 張無忌是明教三十四代教主、方臘是第八代教主、那明教如何來的?
    》是小說故事不足為信,但歷史之上方臘與明教卻是真實存在過的。但像佛教和摩尼教卻頑強生存下來。散於民間的摩尼教出現了一個中國化名稱出現:明教、不過因為本土化並不像佛教一樣得到官方承認,不能在社會公開傳教,轉而在民間秘密流傳,在宋、元時期進一步和中國本土文化結合起來,成為下層人民和江湖人士對抗朝廷的鬥爭形式,由於明教長期受到朝廷壓抑,行事極為詭秘,有時也為江湖「白道」所誤解,比起一般的江湖人士,明教徒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因此反抗朝廷也更堅決,在歷史上幾次掀起大的波瀾。
  • 明教為什麼失蹤了
    明教從唐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土,到了明教第33代更是成為天下第一大教。那為什麼明朝建立之後明教就沒有出現了呢?就把教主的位置傳給殷野王,楊逍則上了武當山整天和殷梨停的兒子,楊逍的外甥玩樂去了。 過了幾年朱元璋見天下已經穩定,想著明教歷史悠久,勢力龐大。
  •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散人是否歷史上真有其人?
    當五散人與楊逍、韋一笑在光明頂被圓真(成昆)突然襲擊,同時受重傷倒地後,彭和尚想到今日命喪圓真之手,平生壯志,盡付東流,不禁慨嘆:「我早就說過,單憑咱們明教之力,蒙古韃子是趕不了的,總須聯絡普天下的英雄豪傑,一齊動手,才能成事。。。。。。」他在垂危之時,尚念念不忘驅除韃虜之事。金庸如此刻畫彭和尚,是比較接近歷史真實的。
  • 金庸筆下的明教在福建,晉江草庵,世界上現存唯一的摩尼教遺址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曾經多次提到明教,比如「光明頂」、「聖火令」、「乾坤大挪移」以及「四大法王」等等。我很喜歡這本小說,也讀過很多次,包括身邊的很多朋友也喜歡看,有不少朋友和我說,他覺得小說中的「明教」是杜撰的,在真實的歷史中並不存在。
  • 金庸筆下的明教是後來的日月神教嗎?
    金庸武俠小說中多,但在其中各部之間多有一些聯繫,加上以歷史為背景,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武俠世界和熱血江湖。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在《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演變來的嗎?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儘管日月神教也因行事詭異,殺戮眾多而被江湖中人稱為魔教,並且組織架構和明教也大致差不多,但這個魔教和明教並沒有任何的關係。金庸先生也曾經專門指出過,張無忌的明教並非後來的日月神教,日月神教的日月二字並非由明字拆分而來。
  • 張無忌隱退後,明教成了什麼樣?楊逍竟成一大罪人
    曾幾何時,武俠小說是風靡整個時代的存在,在那個年代,武俠小說就如同今時今日的電子遊戲一般流行,是每個時髦年輕人的精神食糧。沒有錯,對於心懷武俠夢的中國人來說,武俠小說中的種種元素滿足了太多幻想,無論是那些神奇酷炫的武功內功,還是充滿兒女情長的恩怨情仇,都是那麼精彩而令人難忘。
  • 金庸小說裡為何崇敬明教而貶低少林和峨眉,與明朝有關嗎
    ,筆者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六大門派與明教的對抗,其實是佛教、道教與明教的對抗:少林派、峨眉派是佛教;武當派、崑崙派、華山派和崆峒派則是道教;明教不用說了。瑣羅亞斯德教二元論宗教——認為世間有光明和黑暗兩種神,光明神是正義的,而黑暗神則是邪惡的;主張崇拜光明神以及崇拜光明的代表——火,因此又稱「拜火教」。摩尼在其,創立了摩尼教,延續了其崇拜光明的教義,所以傳至中國,叫「明教」。摩尼教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邊疆地區,再傳入漠北之回紇,而盛行於該地。
  • 明教的潛流:張無忌始終未能解決的重大問題
    熟悉《倚天屠龍》結尾的就知道,張無忌退位之後,明教發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整個光明頂的高層集團很快失勢倒臺,朱元璋等地方上的大區域老總上了位,掌控了明教。金庸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楊逍「年老德薄」,萬萬不能再和朱元璋相爭。不少讀者問我,楊逍怎麼就「年老德薄」了?堂堂光明左使,武功資歷均高,又有偶像氣質,怎麼會不能和朱元璋等一幫人相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