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癌症晚期最後的日子真實記錄
我翻了翻聊天記錄似乎這個小家群沒有必要存在,只有我一個人在不斷地說話,發一些日常,沒有人回應。一種消沉的感覺湧上來。我們家依舊不善言辭。2.醫院 這次回家,爸的病情已經發展到吃一口稀飯都會吐出來,每天掛著營養液、打嗎啡來維持生命,不能下床活動,無法自己處理生理問題。
-
故事:父親生命中最後的日子
於是,我馬上網上預約,接著訂了預約之前日期的車票,由於姐姐身體羸弱,最後決定由哥哥和妹妹陪同一起去上海,我離上海近,先去打前站,先去了解情況,準備在醫院附近租房子打持久戰。姐姐和妹妹住在一個縣城離得近,也能隔三差五的去陪伴父親,我只能偶爾從網上買些自認為父親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我們都竭盡所能的以自己的方式疼愛著父親。 這兩年可能就是父親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了吧,每天午飯後就去和一幫老人打牌,打牌的快樂讓他暫時忘卻了自己的疾病。
-
父親最後時光記錄12
人有時候想著沒有意思一樣,那麼剛強的父親,現在要受這樣的折磨,他自己肯定更難過,今天就寫到這裡吧。
-
羅成跟新文禮沒有交手記錄,他二人的父親,卻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看到「羅成跟新文禮沒有交手記錄,他二人的父親,卻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主線故事的朋友,應該對這幾位隋唐好漢不算陌生,羅成位列隋唐十幾條好漢第七位,新文禮雖說在不同的版本中,排名不一樣,但也出不去第十到第十二這個範圍。
-
父親最後的歲月
父親最後的歲月頭年臘月二十五侄子婚禮我回家了。父親的臉色很暗淡不愛說話,偶爾說一句話嘴唇抖動得厲害。外面很熱鬧,父親也勉強起床坐在火箱裡,他的表情告訴我,這是在努力的撐著。我端了小半碗紅棗與桂圓湯,父親很吃力地吃完了,他是怕我不開心或者怕我擔心。考慮到自己事多,第二天,我就又趕回自己的家。
-
小說:父親留70萬遺產,兒子4年沒猜出密碼,孫子一句話兒子跪下
我父親去世4年了。他給我留了一張卡,裡面有70萬,算是他最後留給我的遺產。但是他還沒來得及告訴我密碼,他就去世了。我試了很多次密碼,沒有一個是對的。就這樣,4年過去了,我始終沒法動這筆錢。我想,也許父親當時是隨便設置了一個密碼。六位數字的組合多到數不清,我是不可能猜對了。
-
《我用木雕記錄異常》:普通木雕化身須彌芥子,收納一切荒誕離奇
》,夜行狗,4級作者。【黃金五章】第一章,陌生的父親。主角沈星穿越了五個月,從事木雕製作,接到同學的訂單。可是沒多久對方跑來店裡,聲稱父親出現異樣,似乎變了個人。主角去對方家裡看過,有異常可是不明顯。結果主角自己回家的路上,撞上了同學的父親。第二章,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
因肺癌走了的爸爸,最後的日子4
最後這兩天疼到基本一分鐘也不能休息了。到了24號左右,就開始有點迷糊了,睡覺的時間稍微變長了,可以睡一下午,而且特別沉,但是晚上又開始疼,折騰一晚上,看著他痛苦的不行!
-
記錄一個中年屌絲離異後的生活(5)
最後我們聊到了12點多,朋友說讓我住酒店明天再回,我堅持要回杭州,因為第二天還要上班。上海離杭州很近,高鐵最快只要40幾分鐘,開車也就2個多小時就到了,上海我去過很多次,但是每次都是匆匆來匆匆去,從來沒有駐足過它的美景。外灘不擁擠的時候,夜景還是非常迷人的,在這樣一個夏天,吹著黃浦江的風,對我來說還有一種治癒的感覺。
-
父親走後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裡也逐漸從父親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家裡還是生活照舊,也沒有個喜慶事衝淡一下家裡的氣氛。再加上爸爸的去世,我們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和別的孩子起衝突,也不敢調皮搗蛋了。慢慢的,村裡來幹小買賣的多了。收破爛的,賣框子賣盆的,賣燒餅的,賣豆腐的…就感覺出和別人的孩子差距了,同齡的人有新衣服穿了,鄰居家有肉吃了,並且開始有人要蓋新房了。
-
最後一次的愛,你們的父親有做過這種事嗎?
七歲的女兒盈盈住進了醫院,盈盈的父親跟繼母吵翻了天,盈盈在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為癌症離開了她,在她五歲的時候,父親找了現在繼母,繼母對待盈盈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甚至有時候有些厭惡。現在的她面臨著跟自己母親一樣的命運,躺在了醫院的床上,父親對盈盈很是關愛,每天都會在醫院裡面細心的照料盈盈,讓她什麼都不要想,安心的治病。
-
小說:妻子生下4胞胎,4個都是兒子,丈夫哀嘆:這日子沒法過了
每一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我的鄰居阿美,一個堅強的妻子,前一段時間就生下了4胞胎,而且4個都是兒子。但是她的丈夫卻在旁邊哀嘆:「這日子沒法過了!」事情是這樣的!當時,阿美剛生下4胞胎,我去她家看望她的時候,她正給床上的4胞胎餵奶,臉上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
-
那些年 那村 那時的「中元節」記錄(二)
這個點,平靜一些,慢慢來記錄。 7月13天黑了以後,女人們(那會是奶奶和媽媽)就留在家裡。家裡的男丁,那會是我的爺爺、父親帶著我跟我弟,拿著一堆東西提著煤油燈出門了。(提的東西有紙錢,紅燭、大公雞等等)。我們出門了,奶奶和媽媽在家會先把家裡的燈都關上了。爺爺提著只大公雞走前面,我們在這條家門口這條蜿蜒的小路上,慢慢的走著。
-
小說:父親去世,留給兒子4套房,女兒1封信,兒子:父親太偏心
老父親去世,留給兒子4套房,只給女兒一封信。照理來說,兒子明顯佔了大便宜,應該高興才是呀。但最後兒子卻說:父親太偏心。這是到底怎麼一回事呢?事情是這樣的。這天,李原賓還在上班,就接到了姐姐李鳳娟的電話,十萬火急,帶著哭腔:「原賓,快回家來,咱爸要不行了!」
-
患癌老爸最後的日子
我想利用頭條記載患肺癌老爸最後的日子,以期留下一些什麼印記,在我和我的親人世界裡。 昨天,剛做完肺拴塞手術出院三天的老爸,又和憔悴的老媽打車去了中心醫院。上個月還騎電瓶車穿梭在城市街頭的他,這時候不得不打車。我知道後,連忙把電瓶車充好電,也趕到了住院窗口,他們剛交完一萬塊錢,老媽對我說老爸哭了,心疼錢都流進了醫院,可實在疼痛難忍,就又得進醫院。
-
最後的日子與葬禮
三爺爺還能說話的時候大爺爺經常去陪他,剛開始三爺爺不理他,最後兩個人還是和解了。「你爺爺現在不喜歡你大爺爺,也不喜歡你三爺爺,生死都不喜歡。」奶奶頓了頓,「你三爺爺讓我照顧著你三奶奶,他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三奶奶了,說以後多陪陪她,讓你三奶奶有事就找我。臨老服軟了,為了你三奶奶。」「剛開始能吃的時候也沒給他做點特別的,一輩子就這樣,也不說。後來也吃不進去了。」
-
回憶父親會說話的日子
家裡沒有爸爸的聲音,也就沒有了歡聲笑語,十分想念爸爸會說話的日子。小時候父親忙於工作,工作之餘還要做零工貼補家用。和我們姐妹之間的交流並不多,但是有時間會給我們講古今中外的故事,讓我們沉浸在故事情節中不能自拔。
-
我想記錄下作為一位母親、一個孩子、和一名妻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唐先生說:「咱們兩家的人,就是太安逸了,不管是我父親這邊,還是你父親那邊,守著一條路,守著一份工作,就這樣,一輩子過去了。」可是,十幾年過去了,那份工作還是那份工作,那樣的日子還是那樣的日子。有多少人在這中間經商下海,最後功成名就。又有多少人遠赴他鄉從零做起,最後衣錦還鄉。
-
父親第一次坐火車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考上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父親陪我,他也是第一次坐火車。我迄今保持我們村上大學的年齡最小記錄,16歲9個月。另一個不到17歲的是我妹妹。那時候考上大學還是鯉魚跳龍門,天之驕子的時代。考上大學在家裡請老少爺們喝酒,父親第一次把我當大人看待,允許我喝酒了。那時候還是綠皮火車,幾乎逢站必停。
-
和父親一起洗澡的日子
於是,我用輪椅推上父親去那裡洗木桶浴。 這麼多年,我還沒有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過父親:我幫父親脫去衣服,他的臉頰皺紋縱橫交錯,頸部如揉皺的摺紙,腰腹部也疊加了許多皺褶,原先直挺的脊梁已經彎曲,雙腳有些浮腫。我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父親進入大木桶,父親半躺著,溫柔的水波拍打著他的身軀。老人家在兒子面前赤身露體略顯羞澀,但臉上洋溢著舒適愜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