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甄嬛傳》23:後宮博弈的藝術

2020-10-23 小野綠

我們平時總說做人的格局。
那格局是什麼?
就是既要有戰略方面的宏大目標,又要有戰術方面強大的執行能力。
皇后、曹琴默、安陵容在戰術方面都是有一手的,但是在戰略方面,她們輸的一塌糊塗。
墮胎、殺人、陷害、離間……
為了一己的私慾和榮華富貴,滿腦子都是一些什麼上不了臺面的事情?
怎麼和甄嬛、端妃這些有宏大戰略目標的人鬥呀?
所以,最後甄嬛的勝出是必然,而不是僥倖。

松陽縣丞安比槐運軍糧失誤被牽連一事,其實是一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
就是因為安比槐是安陵容的父親,而安陵容當時看似是甄嬛小團隊的一夥。
所以這件小事就好比風暴眼一般,引的宮裡三股勢力風起雲湧,鬥的天昏地暗。
本來安陵容還做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揚眉吐氣的美夢,現實就立刻將她不切實際的幻想擊得粉碎。
在宮裡,人家的母家都是嬪妃最堅實的靠山。
再不濟,也不會給嬪妃拖後腿。
但是,安陵容的母家卻總是成為她無盡的拖累。
父親被捲入西北運軍糧失誤被牽連一事,生死未卜。

安陵容此時人微言輕,只得來哭求甄嬛和眉莊。
但是這件事不是當時她無意中得罪了夏冬春的小事。
這可是軍機大事。
你讓別人幫你這個天大的忙,你能拿什麼人情還給人家?

在為安比槐求情這件事情上,暴露了安陵容很多人情練達上不成熟的地方。
雖然玲瓏覺得安陵容入宮之後處境十分糟糕,有些比較陰暗敏感的心裡也比較正常。
但是玲瓏真的想說一句,跟這種做朋友真的挺危險的。
因為安陵容有時會不知輕重,不分界限地向你提一些過分的要求。
她覺得你做得到,為什麼不做。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是不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為她而做,又是另外一件事。
何況這件事,眉莊的父親真的能幫忙嗎?
這件事雖然由眉莊父親濟州協領審問,但是眉莊父親是朝廷命官,吃的是朝廷俸祿,碰到這種事也只有依法辦理,怎麼可以因為女兒求情就徇私枉法?
安陵容這裡暴露了她在見識上與眉莊甄嬛的巨大差異,這個差異都是畢生難以彌補的。
所以眉莊想了個辦法婉拒了安陵容。
她說是去皇上那邊探口風,其實只是去裝裝樣子,然後裝作知難而退的樣子來打發這件事。

為什麼眉莊去皇上探口風這件事我覺得她是去走個過場呢?
因為一開始蘇培盛攔住她的時候,只是說皇上和張廷玉、隆科多大人商量軍情要事,請她多等一會。
眉莊卻突然冒出一句:「可是和安答應的父親有關?」
顯然是說給蘇培盛聽的。
蘇培盛一聽:呦,難不成你是來求情的嗎?這事你最好別管。
眉莊說:還請公公賜教?
其實,從頭到尾看完《甄嬛傳》我們知道,沈眉莊就是一個「不聽勸」的人。
當時,甄嬛提醒她,那求子的方子可能有問題,她不聽。
失寵之後,太后讓她把心思多放在皇上身上,她也不聽。
甄嬛因為故衣事件被打擊,她在全宮裡亂轉找救兵,誰勸都不聽。
為什麼這次就單單肯聽蘇培盛這個太監的「賜教」了?
很顯然,蘇培盛要說的話,也就是沈眉莊心裡想的話。只不過她自己不好意思說,就想找個人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

蘇培盛開始說啦:皇上不喜歡後宮管政事,而且這是軍情大事。
這話才剛起頭,眉莊就是一幅深以為然的樣子:公公說的對,公公繼續說。
眉姐姐只要願意,演技一向是不錯的,而且演起戲來萌萌噠。

這裡,蘇培盛的話說的特別明白。
他想說的,也就是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這個忙,眉莊就是不能幫。
蘇培盛久伴聖駕,對於前朝和後宮的爭鬥規則都十分熟稔,他這麼說,肯定是根據的。
眉莊雖然有時候行動有些急躁魯莽,但是大家閨秀的見識還是有的。
我不認為蘇培盛說的這些關竅,眉莊會事先沒想到。

此時眉莊的心理就是,犯不著為了安陵容這個人拿著自己的榮寵去犯險。
但是眉莊若要真的想幫安陵容,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若是甄嬛的父親出了事需要幫忙,眉莊還會這麼瞻前顧後,猶猶豫豫嗎?
說不定這個時候早就闖進養心殿了。
說到底,就是安陵容這個人沒有這個分量,不值得為你去冒這個險而已。
所以她就走走過場,然後就回去了。
眉莊也不怕安陵容對她起嫌隙。
獅子從來不會真正考慮綿羊的想法。

安陵容此時才感覺到,在宮中不得寵的嬪妃,是如此的無力無助。
家裡出了那麼大的事情,她除了哭泣和祈求別人幫助以外,什麼都做不了。
其實這件事,後來還是甄嬛設計救了安陵容的父親。
但是甄嬛救的比較巧妙,為免打擊報復,她要裝出其實她並未直接幹預此事的樣子來蒙蔽華妃。所以她才會對安陵容說,我們去求求皇后。
其實求皇后只是甄嬛放出的迷霧彈,她想讓皇后唱正方,華妃自然會去唱反方,甄嬛這時候就可以坦然出場,從中斡旋了。
玲瓏以前分析過甄嬛對安陵容的感情,雖然有施捨的成分在,但是安陵容受過甄嬛三次大恩,那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次是安陵容得罪夏冬春,甄嬛解了圍。
第二次就是這次,甄嬛用比較巧妙的辦法救了安陵容的父親。
還有一次就是華妃把安陵容當歌姬取樂,那次要不是甄嬛一起去了,安陵容還不知要被羞辱成什麼樣呢。
所以甄嬛後來知道是安陵容背叛她,才會說:人更叫我噁心!
這句話。
我們不能用我們的視角,而是要用甄嬛的視角去看。
如果一個人你以前或多或好幫過她不少忙,就算後來漸行漸遠,做不成朋友,你可能也很難想到這人竟然會用非常陰毒的手段會來害你吧。
一旦得知真相,那心情可真是:徹底對人性感到失望。

這幾張圖要合起來看才有味道。
為何甄嬛會最後勝出成為太后?
因為甄嬛是政治家,她有政治家精準的眼光和對形勢走向判斷的能力。
這裡,甄嬛對宮裡的權力分割看的很清楚。
在她和眉莊沒入宮之前,皇后和華妃雙峰並峙。
皇后的手裡有皇后身份、純元親妹妹、太后娘家人幾張牌。
華妃的手裡有皇上的盛寵和哥哥年羹堯會打仗這兩張王牌。
其實依我看來,就長遠來看,皇后絕對是佔上風的。
因為君恩如流水,仗也不是天天要打,華妃又不可能有孩子。
皇后只要沉住氣,拖個十年八年,等華妃年紀大了,年羹堯又沒有什麼仗好打了,你都不需要對華妃做什麼,華妃自己就會消停了。
但是皇后偏不,好好的康莊大道擺在那裡不走,她偏要走那奇險無比,荊棘遍布的羊腸小道,皇后還自以為得意,覺得這樣做是聰明人。
但是皇后一時又鬥不過華妃,處處被華妃掣肘,所以甄嬛眉莊這些拔尖的新人進來,皇后是很期待的。
基本上從第二集開始到現在的十三集,皇后都是隱藏在幕後,看著甄嬛眉莊和華妃鬥的昏天黑地,她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現在這個形勢有所改變。
因為皇后知道,沈眉莊已經踏入假孕的陷阱,不日就要失寵。甄嬛獨木難支,怎麼對抗華妃?
所以皇后像借著安比槐一事,拉攏甄嬛和安陵容,形成統一戰線,繼續對付華妃。
而甄嬛此時,也看出了皇后的心思。
她知道皇后比她更心急。
幹嘛?
華妃是紫禁城裡的嬪妃公敵,為什麼什麼事都我來一肩挑,你皇后也稍微出點力嘛。
你若是公然站出來和華妃對著幹,我才好在皇上面前裝出一副公允的樣子為安陵容拉偏架呀。
反正這一幕戲也是精彩紛呈,雙方各自有心裡的小九九,還各自認為自己佔了便宜,糊弄了對方。
不過最好笑的是,這件事其實是安陵容的事。
但就是安陵容,沒有把這件事看的很透徹。
以後被利用也是遲早的事,你自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自然會被其他人用假象來糊弄你。

我這裡要借用一下《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第三集中夏洛克在男廁所中對那個冒充粉絲假裝和她親近的女記者說的話。
如果你觀察夠仔細的話,你根本不需要採訪我,事實就在你的眼前,你只要把你看到的說出來就可以了。
這裡也是一樣的情況。
剪秋只說了一句話。
安陵容只是很天真地認為:皇后娘娘好快的消息,皇后娘娘是幫自己的,皇后娘娘去為自己的父親說情,自己的父親就有救了。
你們看倒數第三張甄嬛那所有所思的眼神,她心中所想的事情完全不同。
皇后一般是不會管這種閒事的,這次不僅頭風沒發作,還主動跑到勤政殿去見皇上。
無事獻殷勤,必有所圖。
看來今天這一關,不是那麼好過的。
有時候事實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差別只在於人心而已。

剛剛提到做人的格局問題。
那麼如果一個人明明很聰明,但就是缺乏格局,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曹琴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曹琴默智商之高,宮裡很難有人能出其右,但是最後為什麼她輸在端妃和甄嬛的手裡,卻連自己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因為曹琴默太沉溺於自己的「奇技淫巧」了,她覺得靠著她那些小聰明小手段就可以稱霸宮中,其實遠遠不夠的。
有戰略目標的人,所有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服務的,多餘的事情,一步都不肯多走,一句也不會多說。
為什麼?
力氣用在刀刃上,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可以浪費在其他無關的事情上。
有時候,懂得無為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而曹琴默呢,人生沒有一個統一的戰略目標,整天有事沒事瞎折騰。
挑撥離間她最擅長,每逢有機會,她不挑撥她就難受。
你每次挑撥離間都對你有好處嗎?
沒有好處你挑撥幹嘛?
她就覺得這樣顯得她智商高,其實這樣做才是最愚蠢的行為。
曹琴默路走到最後,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特別諷刺的是,很多「不義」都不是非做不可,而是曹琴默故意為之。
對她本身沒好處,但是別人倒黴了,她自己就高興。
這樣歹毒的心思,怎麼瞞得過皇上太后,又怎麼能讓皇上太后放心你一直活下去?

曹琴默說甄嬛眉莊和安陵容情同姐妹,倒引來華妃娘娘發表了一通「高論」。
前面倒還說的不錯。
但是華妃娘娘,說曹琴默勢弱,依附您勢強這我同意?
您不會真的以為您比曹琴默還聰明吧?
不過嘛。
世人就是這樣。
愚笨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愚笨,所以他才會一直愚笨下去。
無知的人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無知,所以他才會一直無知下去。
華妃娘娘您……
算了,看在您貌美如花的份上,玲瓏就不苛責您的智商了。
不過後面華妃說的話,倒是一語成讖。
今日是姐妹,明日是仇敵。
前面是笑臉,後面是刀子。
這話和華妃娘娘說的「賤人就是矯情」一樣精準。
這既是說的安陵容和甄嬛,也是說的曹琴默和年世蘭。

再說一下沒格局,或是格局狹小的人的幾個特點。
一就是不會看人。
你們看華妃這裡說的幾句話: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耍心眼掉眼淚,扮笑臉說是非。
華妃自己是這樣的人,她就認為全天下的女人都跟她一樣。
這就是眼光短淺,胸襟狹小,不知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的廣博與豐富。
這樣的見識,有本事的人當然都不屑投到她的麾下。
華妃和皇后見識不高,所以手下收的都是些什麼歪瓜裂棗。
唯一有點才能的曹琴默還是個不忠心的主。
還有華妃絲毫沒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宮裡明明就是她肆意妄為,罔顧法紀最厲害,她卻丈八的燈籠只照見別人,不照見自己。
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是個致命傷,人要進步,就要靠孔夫子所說的一日三省吾身來提點自己。
像華妃娘娘這樣從來不知自己有錯的人,二十歲是這樣的見識水平,八十歲說不定還達不到這樣的見識水平,如果她也能活到八十歲的話。

皇后終於從勤政殿求情回來了。
我覺得這件事,皇后根本就沒有用全力求情,只是到皇上面前做做樣子而已。
一來皇上一向不喜歡後宮幹政,皇后不會做的太明顯,只是去略提兩句。
而來,皇后本來就是收買人心,就不是真的想去救人,如今表面功夫已經做到了,也就是了。
只要甄嬛和安陵容感激不盡,她的目的就達到了。
她才不在乎安比槐的死活呢。

以安陵容現在的見識,她當然看不清其實皇后是像嶽不群那樣的偽君子。
還在說什麼皇后娘娘母儀天下,垂愛後宮。
等富察貴人懷孕,皇后問她要投名狀的時候,她就知道皇后是怎麼「母儀天下,垂愛後宮」的。
不過,這裡皇后並不稀罕安陵容的感激,安陵容現在力量還太弱小,皇后根本看不上。
她在意的是甄嬛是否真的「感激不盡」。
甄嬛也真是極聰明的人,她知道,皇后這時候不就是在要「投名狀」嗎?
那就大家把話都說的亮堂一點,她也好準備去弄這個「人頭」呀。
看見沒有,甄嬛是知道「投名狀」這件事的。
安陵容上次逼死餘氏,只是甄嬛裝糊塗而已。

這死灰復燃就是指華妃復寵。
皇后也真敢獅子大開口,不過就是隨口求個情,於她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幹甄嬛什麼事?
她竟然用甄嬛要華妃的人頭當投名狀。
這不相當於你花了兩元錢買彩票,卻硬是要彩票公司讓你中五百萬嗎?
可見皇后這個人極端自私,吝惜付出,她出一分力,就要你用性命償還。
安陵容跟著這樣一個人,以後有的苦頭吃了。

甄嬛也是爽快人。
你不就是要華妃的人頭嗎?
給你就是。
反正現在華妃擋在甄嬛上位的道上,甄嬛遲早都是要把華妃處理掉的。
那麼不如現在順水做個人情,和皇后結成聯盟,以後辦事也好方便些。
我覺得甄嬛這種人,皇后只要有些見識,她應該感到後怕才是。
華妃是什麼樣的實力?
甄嬛竟然也能下決心說滅就滅。
沒有劉邦這樣心懷天下的胸襟,你用得了韓信這樣能夠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
反正皇后估計越到後面越發現,她根本hold不住甄嬛這樣的人。
所以,華妃一被撂倒,馬上純元故衣這件事就發生了。

甄嬛話也說的極其漂亮,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來表示願意臣服皇后。
皇后此時好得意呀,在說什麼宮裡只有她一棵樹,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罷了。
宮裡當然只有一棵樹,不過那是皇上,不是皇后。
皇后以前連一個餘答應都不敢處分,還妄稱什麼樹不樹的。
甄嬛心裡明鏡似的,只是也不戳穿皇后,但是甄嬛此時一心想依附的,真的只有皇上一人而已。
不過甄嬛還是很盡職的,有一段時間,甄嬛做了皇后的打手,將華妃膈應的滿地找牙都來不及,此事後話。
還有,這段對話,安陵容全程都是一臉懵懂的樣子,嘛事沒聽懂。
我說,好歹也是為你父親的事來求情的,人家甄嬛都在地上跪著表忠心半天了,你還這樣坐著,真是替你著急。
以安陵容的條件,真的還是走走欣常在的路比較好,寵冠六宮這條路太危險,不適合她。

相關焦點

  • 重溫《甄嬛傳》2:皇后與華妃的首輪博弈
    《甄嬛傳》看到一半,我們就會發現,皇后其實是一個非常陰狠,手段毒辣的女人。  但是樓主要說,其實導演在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皇后是這樣一個人了。  只是我們一開始不夠細心,忽略了很多細節而已。  且看玲瓏慢慢扒,皇后是如何步步為營,引華妃入局的。
  • 重溫《甄嬛傳》3:甄嬛為人處世的藝術修養
    論女神十動然拒的藝術修養《甄嬛傳》是以甄嬛為主角的,編劇在設計這個人物的時候格外精心。這裡其實隱隱點出了浣碧身世,《甄嬛傳》在這種小細節方面做的特別好,幾乎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實初哥哥來啦,手裡還拿著個玉壺,準備求婚。他表示知道甄嬛其實是不願進宮的,既然不願意進宮,那不如就嫁給我吧,我一直都很喜歡你,巴拉巴拉的。你們看甄嬛此時的表情,孫儷的演技還是很到位的,臉色平靜中帶著一點不屑,應該是在考慮怎麼拒絕溫實初比較合適。
  • 重溫《甄嬛傳》18:曹琴默的挑撥藝術
    《甄嬛傳》妙就妙在,幾乎沒有閒筆,每一個鏡頭都有一定的意義。至於能領會多少,那就要看觀眾的悟性了。因為王爺對後宮嬪妃,的確是要避嫌的!就是說,後宮嬪妃,對於王爺也是要避嫌的!但是甄嬛第一次見到冒充果郡王的皇上,一點都沒有避嫌!不僅不避嫌,還品曲談笑,還約著一同品曲譜,還一起玩鞦韆。那時候皇上在熱戀,沒有想到這一點。現在曹貴人一提,皇上一想,我cao,當日甄嬛為何沒有想到避嫌呢?嬪妃在御花園這樣和王爺私會,真的好嗎?
  • 後宮小喇叭 說話藝術家《甄嬛傳》裡的這些隱藏細節,你知道嗎
    後宮的小喇叭到底是誰?她和他是如何將說話的藝術演繹的淋漓盡致?《甄嬛傳》裡的這些隱藏細節,你知道嗎1.封建迷信要不得甄嬛向菩薩祈求撂牌子夏冬春領盒飯的全過程得罪教習姑姑惹得華妃生氣於是教習姑姑沒有認真教導,導致夏冬春認不清後宮&34;的現實
  • 《後宮甄嬛傳》:沈眉莊與甄嬛的神仙友誼,說白了都是「利益」!
    重溫《後宮甄嬛傳》這本書後,我對其中兩位主角:甄嬛與
  • 9年後重溫《甄嬛傳》,終於看懂:安陵容可恨,更可憐
    新劇興味索然,不經意間又翻出了9年前播出的「下飯神劇」——《甄嬛傳》,本是俗套的後宮爭寵劇,卻處處刻畫著人性,值得重溫,南柯一夢浮生盡,誰又不是無邊命運的一葉扁舟?甄嬛和眉莊家世相仿,自幼一起長大,她們見過世面,廣讀詩書,有獨到的見解,即便到了宮中,也不求什麼榮華富貴,只願能有一人相知相愛,在對君恩徹底失望之後,她們接受現實,互相取暖,唯一的心願便是活下去。
  • 《甄嬛傳》:沈眉莊和溫實初睡了一晚,為何後宮一點動靜也沒有?
    文/米夏夏《甄嬛傳》裡面的女人個個都是狠角色,看起來溫婉端莊的沈眉莊縱觀76集《甄嬛傳》,沈眉莊似乎就幹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假孕事件,第二件就是和溫實初睡了一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第二件事。很多觀眾或許和我一樣迷惑:為何沈眉莊和溫實初睡了一晚,宮裡卻沒有一個人知道?9年前初看不知緣由,如今重溫這部劇,也能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 重溫《甄嬛傳》:沈眉莊的一生,灑脫並不悲催,她才是人生大贏家
    文章/楠希(原創文章,抄襲必究)《甄嬛傳》是一部深受女性朋友們喜愛的後宮爭鬥電視劇。我非常喜歡《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每看一遍都會得到不一樣的啟發與幫助。提起《甄嬛傳》劇中的沈眉莊,不得不讓我非常佩服,她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沈眉莊的一生經歷,真的是非常坎坷。
  • 感慨《甄嬛傳》,唏噓眾女命(原創)
    《甄嬛傳》我看了多遍,每次重溫,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甄嬛傳》裡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長相各異、不同背景的美女命運 都深深地吸引著我,不停地去追逐故事情節,直到劇終。第二遍觀摩成功女主。《甄嬛傳》裡眾女各個都是長相美、出身高、才華出眾、自身素質強的,而甄嬛因何脫穎而出最終成為終極大boss?我認為善用自己的長處、懂得審時度勢。第三遍重看皇后、華妃。
  • 甄嬛傳:她在無情的後宮,活出了自己的本心!
    敬妃在後宮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敬妃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不一樣的敬妃。敬妃是《甄嬛傳》中一個別樣的存在。當別的嬪妃都千帆競發,百姿爭妍時,她素衣白裳,偏安一隅。在慘烈的後宮,華妃、皇后都一一自高處跌落,連一向進退有度、思慮周全的眉莊也因驚嚇而造成血崩,遺憾離世。
  • 甄嬛傳:端妃是後宮克制皇后的不二人選
    在《甄嬛傳》裡,祺嬪會進宮應該是家裡的功勞,她會依靠皇后,恩寵也可以,但是不會有孩子,如果上面假設華妃沒死成立估計她和華妃就是死敵…兩個人相互掣肘,大不起來,皇后樂見。葉瀾依能不能進宮取決於華妃死沒死,華妃活著皇帝不會找這麼個替身,華妃死了她才可能入宮,但按照她的心性不喜歡後宮爭鬥,估計皇后也懶得管她…祺嬪沒事找找麻煩也就讓她放貓嚇回去了
  • 重溫《甄嬛傳》發現,端妃計謀不輸甄嬛,但卻敗在一件事上
    文 | 拾光樹下圖 | 來源網絡2011年大型宮鬥劇《甄嬛傳》首播的時候,我把關注點都放在了主角甄嬛身上,9年後,重溫《甄嬛傳》,發現,其實,劇中每個人物其實都值得人細細推敲,除了出場沒幾集就被華妃賜一丈紅的夏冬春,其實後宮的每個女人,都不簡單。
  • 甄嬛傳,她是後宮小主中唯一讓太后付出真心的人
    甄嬛傳是一部值得反覆追劇,反覆推敲的好劇,今天想圍繞著後宮各位小主聊聊後宮上一代大魔王最終的勝利者皇太后,在兒子成為皇帝的後宮中,在餘生中,誰讓皇太后付出了真心,是皇太后真心要保全的宮嬪。因此,康熙朝的後宮,要比甄嬛傳中雍正皇帝的後宮還要烏煙瘴氣,這裡應該說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可能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不能平復後宮,所以隆科多決定讓十四歲入宮做宮女的皇太后烏雅氏去參加秀女選秀,並偏說皇帝不喜歡粉藍色的衣服,然後對隆科多傾心的烏雅氏就可以在一起了。但結局可想而知,隆科多利用了皇太后烏雅氏的情竇初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鞏固了他姐姐孝懿仁皇后在宮中的地位。
  • 甄嬛傳:沈眉莊進宮只是一個貴人,皇帝為何就讓她學習管理後宮?
    甄嬛傳:沈眉莊進宮只是一個貴人,皇帝為何就讓她學習管理後宮?在後宮之中地位最高的是皇后,她是皇帝的正妻,天下的國母,母儀天下。也只有皇后是皇帝明媒正娶的妻,其他妃嬪即便高貴也不過是妾罷了,當然皇宮之中也不缺寵妾滅妻的存在。
  • 《甄嬛傳》:趣談紫禁城如何住得下後宮佳麗三千
    《甄嬛傳》中,各個小主住的宮殿有什麼講究呢?以乾清宮為中軸,乾清宮以南稱為前朝,以北稱為後宮。而後宮內,又有壽安宮,慈寧宮和壽康宮都是太后級別住的,(除了慈禧就賴著儲秀宮不出來),寧壽宮是太上皇住的。乾西東西五所,是給阿哥住的。然後剩下是東,西六宮,一共十二個宮是住後宮嬪妃的。東六宮指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指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啟祥宮(太極殿)。
  • 甄嬛傳原著:後宮險惡,為啥敬妃端妃欣貴人能全身而退?
    即便處於四面危機的後宮。《甄嬛傳》原著中不很得寵卻挨到了最後,得享天年的敬妃、端妃、欣貴人的經歷,告訴我們善良而不軟弱的人,無敵。《甄嬛傳》這部宮廷大作,主線不是波瀾壯闊的家國政事,而是後宮嬪妃的勾心鬥角,但足夠精彩。
  • 甄嬛傳:麗嬪曾比華妃還受寵,為何突然失寵?後宮有個潛規則
    導語:甄嬛傳:麗嬪曾比華妃還受寵,為何突然失寵?後宮有個潛規則說到《甄嬛傳》,估計大家對裡面的人物和劇情已經熟透了,像是甄嬛和皇后這些,一手玩轉後宮,博得了不少眼球。那大家對麗嬪有沒有印象呢?她和華妃可是如出一轍的妃嬪,一開始深得雍正的恩寵,後來看都沒眼看她。不過她沒有華妃的大氣和膽量,被甄嬛一嚇就嚇傻了。
  • 《甄嬛傳》奪嫡四大疑局番外:四阿哥與甄嬛的最終博弈(上)
    自我發布了《甄嬛傳》奪嫡四大疑局之後,有讀者天天在後臺催文。哦,那個,原本孟靜嫻到底死在誰的手上?是四大疑局的最後一篇,不過看見讀者那麼熱情,我就再寫一個番外:四阿哥與甄嬛的最終博弈。另外,四大疑局雖然已經寫完,但是品評《甄嬛傳》其他主題的文章我還是會繼續寫下去,這個不用擔心。因四大疑案前後各有關聯,閱讀此文之前,請先重溫:四大疑局一:瑛貴人為何一定要死?四大疑局二:宜修輸的冤不冤(上)四大疑局二:宜修輸的冤不冤(下)四大疑局三:朧月為什麼要撒謊?
  • 細說《後宮甄嬛傳》,甄嬛華妃首次交鋒,他的苦衷無處訴說
    讀《後宮•甄嬛傳1》若只見宮鬥,猶如讀《紅樓夢》只見情愛、讀《西遊記》只見神通、讀《天龍八部》只見武功,殊非正解,讀此書當見「眾生皆苦、悲天憫人」八字,作者亦有傳詩文之意。細說《後宮•甄嬛傳1》:第十六章《池魚》細說《後宮•甄嬛傳》的文章,三個月前,我寫了19篇,今天開始繼續更新。上次寫到了第十五章《嬛嬛》,大家可以點擊右邊閱讀→_→題解這一章講的是眉莊落水的故事,是甄嬛與華妃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 9年後重溫《甄嬛傳》,才明白華妃為什麼鬥不贏甄嬛
    《甄嬛傳》中的後宮女子不計其數,少有像瑛貴人這般秀麗的解語花,無意參與紛爭,從性格和容貌來看是最讓人舒適的一位。最近又在網上刷到了《甄嬛傳》,看到華妃自盡,我還是會意難平。華妃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嗎?不是,整個後宮就屬她鬥得最起勁,她的負面事跡多了去了。她心胸狹隘,手段殘忍,除了不害皇室子嗣的性命,只要一出手基本招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