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有一個口號,叫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紀律。
這樣的人見過不少,但真正刷新我們三觀的,卻是在一部武俠小說裡,那個叫慕容復的人。
慕容復其人,文武全才,律己嚴格,不好女色,勤勤懇懇,一心只為興復大燕國而奮鬥。
但他還是失敗了,建國不成,下屬星散,自己還發了瘋。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條是——他總是用貶損他人的方式標榜自己的「崇高」。
比如在酒館中與丁春秋大戰,他將丁春秋的毒藥、毒酒、化功大法全部轉移到星宿派弟子身上,一連葬送了十幾人性命,而後他還暗自腹語,反正都是旁門歪道,死了又何妨,我可是名滿天下的慕容公子,他們的性命怎能與我相提並論。
比如在西夏招親被王語嫣得知後,他大言不慚的說,三宮六院有你一席。或許在他看來,我可是未來的天子,給你一個妃子的地位,還不夠你感激的嗎?
比如在燕子塢認段延慶為父,他為表忠心,將自己的舅媽殺死,甚至在家臣包不同指他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時候,他還居然一掌將其打死。
總之,按書中的說法,在慕容復看來,除了中興大燕,天下更無別般大事,若是為了興復大業,父兄可弒,子弟可殺,至親好友更可割捨,至於男女情愛,越加不必放在心上。
或許,唯一值得「讚揚」的是,他沒有爆粗口,直罵別人不懂他的「理想」。
不得不說,慕容復的理想很偉大,自己也很努力,所以其未出場就已經鋪墊了他的出類拔萃。
白道大哥喬峰只見過慕容復的馬仔,就在杏子林力挺慕容復,宣揚他是大英雄、好漢子,並直接言明,慕容公子胸懷大志,自己不敢與之相提並論,毫不加掩飾他對南慕容的景仰之情。
高富帥段譽未曾與之會面,僅僅知道他是王語嫣的青梅竹馬,就對他羨慕嫉妒恨,完全失去與其競爭愛情的勇氣。
總而言之,慕容復可謂盛名空前。待他在珍瓏棋局上首次現身,段譽的想法代表了眾人和讀者的想法: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龍鳳,果然名不虛傳。
可即是如此,他還是落個眾叛親離,一蹶不振的下場,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為「理想」不擇手段的結果。
大家都不傻。你理想遠大,關我屁事。你聲名遠赫,何必貶低我甘於平凡;你飽讀詩書,為何貶低我醉心茶酒;你潛心研武,何必貶低我草命如芥,更何況你那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功夫並不是天下無敵。
為什麼要拿我當你的墊腳石?你的理想為什麼我要懂?你的理想為什麼要我買單?有本事把你的一身技能讓天下信服,自己做不到,還要侮辱我們,憑什麼?
估計這樣的靈魂拷問,慕容公子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或許他想的和他父親一樣,犧牲區區幾條人命,算得了什麼。
這才是大忌,才令江湖所不恥。
所以最後,志存高遠的慕容復同志既失去了群眾,又得罪了精英,放眼望去,全是仇人,全是鄙視。從這個角度上講,慕容復的「大燕復國公司」就是個典型的失敗案例。
這令人深思:理想本身是中立的,但實現理想是有價值取向的。如果選擇的方式是錯的,即使理想再遠大,也是難以抵達,這其中的奧秘就是不要輕易得罪人,尤其是你要爭取的那部分人。畢竟,後來能傲嬌站著的大佬們,都會平視,甚至是仰視群眾和同行的。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你還想罵著就把錢掙了?慕容復沒有成功,你以為你能嗎?
再貶損別人,喬峰對慕容復的從景仰到不屑,就是結局:蕭某堂堂男子漢,與你這卑鄙小人齊名,簡直是天大的恥辱。(採寫 |汽車有智慧 王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