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人生勇氣的四種真相,永恆魔法的真正奧秘

2020-09-22 VIP影視頭鐵號

快開學了,我怎麼還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霍格沃茨已經忘了我嗎?

很遺憾,確實忘了。

這個魔法世界的創造者,JK·羅琳,曾經解釋過:

&34;

然而,不幸中的萬幸,我們等來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

圖片來自網絡

前些日,喜歡懷舊的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當輕快的bgm響起,當霍格沃茨學院恢弘的鏡頭漸漸拉近,

除了喚起久違的觀影體驗,我對魔法的記憶也迅速甦醒,

看到最後結尾,我不禁會心一笑:

哈利波特,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回來了!

《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的開端,

講述了一個小男孩,身世坎坷,在霍格沃茨結識了良師益友,在好友赫敏和羅恩的幫助下,保護了魔法石,阻止了反派Boss伏地魔復活的故事。

當年的我,沉醉於這個魔法世界天馬行空的奇思構想,以及Harry和赫敏、羅恩一起對抗邪惡巫師的勇氣。

如今,我已步入社會,經歷了一些風雨,也為生活和夢想忙碌奔波,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重溫時,我竟然被劇情中的一些不算主線的劇情所吸引和打動,得出了不一樣的感悟:

除了對抗邪惡,關於人生的勇氣,還有4種真相。

(1)

沒有一勞永逸的舒適圈,

卻有無往不利的勇氣

影片中,在霍格沃茨的分院儀式前,來自貴族的馬爾福暗示Harry,自己可以帶他進入高級巫師的圈子,這樣他就能比別人&34;。

然而,Harry毫不留情地回絕了馬爾福。


圖片來自網絡


這只是影片中一個不起眼的小插曲,

但對於18年後重溫影片的我們,多少已經有了一些閱歷,

我們非常明白馬爾福口中的圈子意味著什麼,

所以我們更能體會Harry做出這個抉擇需要多大的割捨。

這種跳出舒適圈的勇氣,不就是我們心生嚮往卻又怯於行動的嗎?

我一個在體制內的朋友和我說過,他現在最討厭聽到自己同學跳槽的消息:

有的放棄了穩定的國企工作,拿起書本,重回學校讀博,

有的雖生於富貴之家,卻用很多人不屑一顧的微商把自己做成了女強人,

有的放棄家鄉穩定的生活圈子,背起行囊在上海獨自打拼,

而自己,雖衣食無憂,工作體面,卻活得像個窩囊廢。

這讓我想起了微博一句超燃的畢業演講詞:

&34;

剛剛火了一把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有一個女主角叫顧佳,

她費勁心思地想融進富太太們的高級圈子,卻被一個富太太欺騙,接盤了一個瀕臨倒閉的茶廠,接著又接連遭到丈夫出軌,自家煙花廠爆炸的噩耗。

最後,顧佳不得已,獨自扛起茶廠的生意,結果卻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而原來那個富太太圈呢?

冠著夫姓而活的富太太們終究慘敗於生活的不幸,最終分崩離析。

圖片來自網絡

可見,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一勞永逸的舒適圈,

只有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你才能知道——靠,我原來可以那麼牛逼。

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說——你的墓地。

(2)

千萬條路在前,

若有勇氣,善良便是唯一的路

霍格沃茨有一頂髒兮兮、打著補丁的老舊帽子,叫分院帽。

這頂帽子能看出學生具備何種才能,由此將學生分到格蘭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勞以及斯萊特林四個學院。

在大禮堂上,分院帽認為Harry在斯萊特林會有了不起的成就。

可是Harry得知所有邪惡巫師都出自斯萊特林時,便一個勁地請求分院帽:

不要斯萊特林!不要斯萊特林!

圖片來自網絡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有人能抵擋得住&34;的誘惑。

也許有人會搬出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物種理論,

也許我們會找到&34;的怯懦推諉之辭,

甚至還有人會貼上&34;的標籤來威逼就範。

可真正的勇敢,是千萬條路在前,如有善良,那便是唯一的路。

電影《奇蹟男孩》裡有這麼一句話:

如果要從正確和善良中做選擇,請一定選擇善良。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生活中很多所謂的正確,無非是功利主義們抄小道的捷徑,

然而,從來沒有萬能和永恆的捷徑,但跨過人生坎坷必然需要善良的勇氣。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

主人公阿米爾因為嫉妒,曾經深深地傷害了他忠誠的夥伴哈桑。

後來,阿米爾前往美國,成為作家,和將軍的女兒結婚,

看上去這是多麼美好的道路!

但是他內心始終無法平靜,他最終選擇回到故鄉贖罪,救出哈桑的兒子。

&34;

圖片來自網絡

也許我們曾經選錯了,傷害了曾經美好的戀人,忠誠的朋友,

但是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岔路口,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善良的路就在腳下。

(3)

對抗朋友的勇氣,就當一首糟糕的歌吧

三小隻為了保護魔法石,不得不再次違法校規。

不明原因的納威,在公共休息室憤慨地阻止三人,卻被赫敏抱歉地施下了石化咒。

在期末學院杯儀式上,校長鄧布利多因為納威的行為,特地獎勵格蘭芬多決勝的10分,並說道:

&34;

圖片來自網絡

納威讓我想起了與其相反的一群人,心理學上叫做&34;,

這類人有著極強的救世情懷,永遠不會 Say No,

並不是他們真的有求必應,只是他們害怕失去,害怕孤立,害怕被拒絕後的未知境遇。

其實,如果你連自己知根知底的朋友都沒有勇氣對抗,又何談那些充滿未知的敵人和險阻呢?

可以說,拒絕自己的朋友,是一種肯定自我、不懼孤立與失去的勇氣。

盧思浩在《離開前請叫醒我》裡寫道:

不喜歡一首歌我們都會切歌,不喜歡一個人或許我們都該學會拒絕。

所以,勇敢地去拒絕吧,哪怕是再親密的朋友,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切一首不喜歡的歌!

(4)

勇氣的山頂上有你真實的精彩人生

厄裡斯魔鏡能夠讓人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真實迫切的願望。

當Harry沉迷於使用這面魔鏡時,鄧布利多教授告誡道:

&34;

圖片來自網絡

確實,幻想,把生活的懦弱者圈在了蹉跎歲月的牢籠裡,卻為勇者插上一對自由的翅膀。

這讓我想起另一部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

有一天,主人公楚門,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自己是一部真人肥皂劇的唯一主角,身邊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好友,都是被安排好的演員。

為了找回自己真正的生活和所愛之人,楚門不惜一切代價逃離這裡。

在即將逃離時,楚門被告知,如果他選擇留在這裡,他將繼續是這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明星。

然而,楚門不為所動,毅然走向自己的真實人生之路。

圖片來自網絡

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腦袋埋到沙子裡,

可這樣真能安然無恙嗎?

人生不如意之事何止十之八九,生活的真相,往往慘澹得令人觸目驚心。

可是沙子裡虛幻的安全感和快樂感,並不能帶給你任何跨越人生磨難的知識和進步。

只有勇於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活出真實的精彩。

就像《楚門的世界》裡的一段經典臺詞:

即使一拐一拐,也要爬上山頂。

我想去斐濟,但那不可能說走就走,但我一定會去。

相關焦點

  • 永恆的經典《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大門永不關閉!
    電影把我們帶進魔法的世界,向我們展示魔法的魅力。對我來說《哈利波特》是最令我嚮往的魔法世界,不僅僅是因為裡面有著神奇的魔法,更是因為它記錄了我們的童年,每次重溫《哈利波特》我們都能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初次接觸《哈利波特》真的是被震撼到了,也可能是因為我第一次接觸西方魔法文化,承受不住整個文化的衝擊,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能夠飛天遁地的光環2000。
  • 哈利·波特-真正的勇氣,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向前
    幼年之時,對《哈利波特》這套影視作品曾是很不感冒的,與周圍小夥伴們的津津樂道不同,我自己委實卻提不起任何興致來,這樣的狀況著實延續了很多年,都不曾改變過。直至一個暑假,依稀記得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在百無聊賴之際,耐著性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點開了《哈利波特》這部電影,到現在我都記得很清楚,那是哈利波特的第一部「魔法石」系列,瞬間,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下便被這個精彩、神奇的魔法世界吸引了,那奇幻奧妙的魔法、跌宕起伏的情節,以及波特、
  • 哈利波特,四十而已
    獅子座的哈利波特迎來了自己四十歲的生日,陪他一起長大的讀者也大多步入了而立之年。,由此踏上他的魔法之旅……2011年,31歲的哈利及其小夥伴們,在魔法大戰倖存後,同時送孩子們前往霍格沃茲上學。2020年7月31日,40歲的哈利早已事業有成,兒女雙全,作為一部影響了一代人經典小說,成為像哈利波特一樣的魔法師幾乎是每一個哈迷的夢想。
  • 哈利波特四十歲了,你還愛他嗎?
    2020年7月31日,是哈利波特四十歲的生日,在魔法的平行世界裡,他和金妮的三個孩子分別是17、15和13歲,最大的詹姆差一年就從霍格沃茨畢業。回想起書中四十年前,那個在與食死徒的戰爭中被放在女貞路4號的嬰兒,他收到了屬於自己魔法世界的入場券,在同樣長大成人這條路上,我們是否也曾感受到魔法的降臨。
  •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最棒的哈利波特同人,神奇自洽的魔法世界
    然而因為機緣巧合,我看了這本哈利波特同人……真香!她是那種對原著中的細節設定了如指掌,比羅琳還了解魔法世界的人。在故事中可以看出來作者不但熟悉哈利波特的整套小說,還了解後來衍生出來的其他作品。最神奇的是,她居然還十分神奇地給幾乎每個原著的bug給予了恰當又合理的解釋,使得整個魔法世界邏輯上形成自洽。
  • 2020年,我們還在等魔法學院的通知書|《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小編腦海裡想起來的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我覺得這對於很多90後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回憶。有的可能沒看過《哈利波特》,但也有可能聽說過其中的小精靈多比的名句:「Dobby is free!」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主要舞臺,描寫的是主人公——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本描寫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戰中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 哈利波特40歲了,我們的青春也散場了,是時候把那些秘密說出來了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原來《哈利波特》小說已經完結12年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霍格沃茨之戰落幕,也已經是8年前的事情了……」 是啊,不知不覺中,距第一本「哈利·波特」系列面世已經二十三年了
  • 《哈利波特》中赫敏的四大經典片段
    導語《哈利波特》中赫敏的四大經典片段​改變了她和父母的記憶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中,有一段赫敏和母親十分溫馨的對話。這不僅需要強大的魔法能力,還需要情感的力量。無法想像,赫敏當時的心情有多悲傷,多難過。
  • 《哈利波特》斯內普就是用這個咒語割開了哈利父親的臉
    導語《哈利波特》斯內普就是用這個咒語割開了哈利父親的臉。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哈利波特》吧,那個陽光帥氣又可愛的哈利。上個月的7月31日哈利波特已經整整40歲了。陽光少年和40歲的中年大叔,這個反差還是有點大啊!
  • 安利四本現代魔法系列奇幻小說,霍格沃茲、克蘇魯元素,一網打盡
    安利四本現代魔法系列奇幻小說,霍格沃茲、克蘇魯元素,一網打盡。大家好,我是心矢,本期給大家安利四本奇幻小說,均為現代魔法類,有霍格沃茨、靈氣復甦、克蘇魯和朋克蒸汽類型的小說推薦,希望大家喜歡!01.系統流現代魔法系列奇幻小說,無敵流學霸文,巫師系小說,這本是從讀者的主觀角度改編的《哈利波特》同人文,本書充分的尊重原著且讓哈利波特粉體會到不一樣的現代魔法系列小說。02.
  • 臺灣繁體版《哈利波特》在這裡
    十一歲的哈利波特,從小被阿姨一家當成怪胎,經常得滿屋子躲避表哥達力的追打。他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個平凡的小男孩,直到一封又一封神秘的信,將他帶入這個充滿神奇魔法的巫師世界,而他的身世之謎與魔法石的秘密也將同時解開。
  • 哈利波特為什麼如此迷人?
    哈利波特自重映以來,票房已經破億,這個自2002年以來就一直熱度不減的作品,現在的成績依舊沒有讓人失望,電影重映票房超過2002年的首映票房,創造了影院復工的新紀錄。轉眼之間,20年過去了,我們隨著書中的故事一起長大,逐漸認識著現實世界,但是心裡一直有一塊地方,留給了這個神奇的魔法世界。隨之一起留下的,還有孩童時代的奇思妙想。
  • 哈利波特復映,那個被誤解最深的人,10年過去了,終於讀懂他
    這幾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影院復映,我想許多小夥伴和我一樣,都被羅琳阿姨塑造的魔法世界深深吸引。記得上學的時候,班上的同學買了整整一套哈利波特的書籍,立刻受到全班同學的追捧,自習課上偷偷傳閱,現在回憶起來,仍然覺得非常美好。
  • 《DNF遇上哈利波特》:DNF和HP雙同人文,展示非凡腦洞,強人!
    因為我很少遇到有人寫關於DNF和哈利波特同人文。主角慣例是一名穿越黨,穿越到90年代的英國,這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主角自帶了DNF系統,可以選擇角色、職業和技能。由於他是在8歲的時候獲得了系統,達不到轉職要求,所以他果斷地又晃悠了三年,到11歲的時候。
  • 二十年後,為啥要再看一次哈利波特?
    第二句還是鄧布利多說的,「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要挺身而出反抗朋友卻需要更大的勇氣」。當你覺得人生不會有比啥啥更重要的事的時候,那些更重要的事就會站出來好好教育你。教育到你暈頭轉向。2三個月前,我在愛奇藝上又看了一遍哈利波特,不是4K版3D的,只是普通的2D世界。
  • 《哈利波特》淚點來了,最後一個哭到爆
    就這樣,那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與他的魔法世界自此誕生。 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正式登陸大銀幕,那個存在於文字間的魔法世界,就此擁有了具體面貌。這麼說來,在《哈利波特》幕後,還上演過一出蝙蝠俠大戰超人呢。
  • 《哈利波特》:你等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了嗎?
    前段時間華納兄弟宣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那些熟悉的片段,那些經典場景,都一一浮現在眼前。是的,《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系列,陪伴我們一代人的成長,溫柔了時光,驚豔著歲月。在霍格沃茨學習魔法是多少人的年少夢想「十九年後」的哈利和金妮、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主線,你發現了嗎?
    導語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主線,你發現了嗎?《哈利波特》對於每一位看過的小夥伴來說,都有著不一樣的回憶與感受。十幾年的光陰,《哈利波特》系列陪伴了很多人走過了整個童年,整個青春。八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每一部都獨具特色,每一部都會讓人回味無窮。JK.羅琳天馬行空的想像,給世人帶來了一部部神奇魔幻的優秀作品。
  • 從哈利波特中學寫作之《密室》剖析
    其實,看的第一部哈利波特紙質書就是密室,對其印象尤其深刻,所以我就直接跳到密室啦。雖然描繪的是魔法世界的故事,但作者真正讓這個故事的可信性很高。激勵事件的規律:基本上每3章出現一個激勵事件,完成對故事價值取向的反轉。高潮和懸念的設置:全書設置了四次高潮,兩個懸念。伴隨著每次高潮的出現和懸念的揭曉,將故事的緊張刺激感遞進一個層次,步步逼近真相。
  • 哈利波特電影簡介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國作家J·K·羅琳(J. K.Rowling)所著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共7部。該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5億,是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之一。該系列主要描寫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整個故事圍繞著哈利與伏地魔的鬥爭展開,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瑰麗的魔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