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將「玉帝」演活的人,清明祭祖時才發現,自己被印在了冥幣上

2020-09-18 育才園

相信86版楊潔導演的《西遊記》是80、90、00大多數人的童年回憶,當時只有一臺攝影裝備,技術條件、人手、資金都相當缺乏,但是眾多老藝術家在這樣的環境下依舊兢兢業業,拍攝六年多的時間才為我們獻上了這樣一部史詩級的電視劇。

西遊記》是一本神魔小說,在此之前我國也還沒有拍攝過真人版《西遊記》,而日本拍攝的西遊記也對原著進行了許多的歪斜扭曲,沒有人知道師徒四人、天宮、佛界應該是什麼樣的。而經過老藝術家們的精彩演繹,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那麼的鮮明,仿佛那些角色就應該是長這樣。

三十多年過去了,只要說起孫悟空,大家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六小齡童老師在劇中的表演形象(雖然根據小說中對孫悟空的描述,黃渤在《西遊伏魔篇》中飾演的妖王孫悟空更符合原著),只要說起玉皇大帝,大家也都會想起劇中王衛國所飾演的玉帝。因為表演的太過生動傳神,王衛國在現實生活中還遇到了一些麻煩。

王衛國老師是國家一級演員,除了玉皇大帝之外王衛國還塑造了很多生動傳神的角色,例如94版《三國演義》中的魏國五子良將之首張遼;98版《水滸傳》中的梁山第一猛將玉麒麟盧俊義等等,也就是說四大名著王衛國就參演了三部。

2009年王衛國在《寶蓮燈前傳》中再次飾演了玉皇大帝,王衛國也因此被稱為「玉帝專業戶」,被評為唯一將虛擬人物玉皇大帝演活的人,但是在王衛國眼裡這樣的榮譽反而為他的生活帶來了麻煩。在王衛國一次清明回鄉掃墓的過程中,他竟然發現有人將自己印在了冥幣上。

神話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和電視劇《西遊記》中所表現的懦弱怕事不同(原著中的孫悟空僅僅才到南天門),通過對道教典籍、儒家經典的研究,玉皇大帝原為昊天上帝,被人視為道的化身,經歷三千兩百劫難之後成就金仙之位。

玉皇大帝是統領天地的眾神之主,天界、人間、地府等都是玉皇大帝的管轄範圍。在古代人們對於玉皇大帝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很多君王每年都會舉行祭祀形式來祭拜玉皇大帝來求得國運昌盛,在民間也會有百姓向玉皇大帝祈雨祈豐收。

所以在冥幣上印玉皇大帝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人們的心中玉皇大帝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影像,王衛國所飾演的玉皇大帝實在是深入人心,冥幣製造廠商便將王衛國在劇中的形象動畫化之後印了上去。

看到這種冥幣之後王衛國自然氣憤不已,這是多麼不吉利的一件事啊,他立馬找到了買冥幣的商家想要找到冥幣的製造商。追蹤許久之後王衛國依舊沒有找到「真兇」,漸漸的他也就釋然了,這次事件不正象徵著人民對他演技的認可,對他勞動的讚賞嗎?

相關焦點

  • 當年他出演的玉帝讓人難忘,如今被人印到冥幣上,本人直言很頭疼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明朝時期吳承恩寫的一本神話小說,我們大家應該都是非常喜歡看的,在1986年,拍攝了一部非常經典的《西遊記》,這部《西遊記》陪伴了所有80後和90後的童年,是我們童年時期最喜歡的電視劇,這部《西遊記》也以超高的收視率霸佔了各個電視臺的黃金時間,重複播放次數達到了3000多次,這時任何電視劇都辦不到的,因此在西遊記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讓人難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西遊記中玉帝這個形象
  • 又時一年祭祖時
    今晚,看到很多人發帖,說去掃墓,祭祖。在老家的三叔,也帶了一大幫的侄子、侄女、外甥女、孫女,女兒。最大的二十五六,最小的也就兩歲多。看著他們從墳頭拍來的照片,家人群裡都頓時,活躍起來。紛紛問這問那,家人群裡幾十口子的人,並不都在老家生活。
  • 小說:清明祭祖,朝陌生墓碑吐口水,回家後,我卻接二連三遇怪事
    今年清明,張夢玲本來是不打算回來的,但讓他們家就她一個孩子呢,這也沒得辦法。接到父母電話後張夢玲是極其不耐煩的。「小玲啊,清明得回來祭祖,知道嗎?」母親在電話那頭說。正在整理衣服的張夢玲皺眉頭不爽的說:「祭祖?有什麼好祭祖的,這我們家年年都祭祖我也沒見這老祖宗保佑我們家發大財啊!所以啊,祭祖有什麼用,還不如我多上天班來的實在。」「呸呸呸!
  • 看完《西遊記》才發現,玉帝最恨的人應該是許仙
    天庭曾有兩次機會可以招攬悟空為自己賣命。但是最後都呵呵了。 第一次是悟空剛出道的時候,那時候他經紀公司也沒有,住在漏水的地下室,正是需要人幫助的時候。 天庭抓住機會,找上門和孫悟空籤了勞動就業合同。如果說第一次是天庭集團體察不到位,那第二次就純粹是玉帝自己 zuo 的。
  • 假作真時真亦假,清明掃墓出奇葩。(幽默笑話故事)
    家中上有年近七旬的老母一個,下有已念高、初中的兒女一雙。吳一德、毛良新倆夫妻可謂志同道合,半斤八兩。尤其是在孝順唯一老母親的事情上,兩個共褲連襠,一窯貨。有一天,他在給母親換洗時,沒好氣地說:「娘老子,你這樣子下去何時是個頭哦,會把你崽伢子磨死去哩。」大年正月初二,吳一德盛了滿滿一碗大年夜剩下的飯菜送到母親的床頭,就帶著妻子兒女去本村嶽家拜年了。初三一大早,吳一德還是趕回家看一看母親。推開門,發現母親死了。依據現場看,母親是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的。桌上母親還留下一張銀行卡,旁邊一張紙條,上面寫著5萬多,142833。
  • 我陪兄弟清明祭祖,知道了什麼是擔當
    清明節前,聽說康康(這裡隱去主人公的名字)想回老家祭祖康康清明回鄉祭祖,我突然想去,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情結?或許漂泊的累了,想出去走走,給自己解壓,釋放一下鬱悶康康的家,還在遠處的山上,如果去墳上還要走很遠的路,康康很小就沒了父母,有兩個姐姐,但都沒在一個城市,往年都是約著一起回來的,今年姐姐家相繼有了孫子,就沒能回來康康從老鄉那裡借了一把鐵鍬和一把柴刀,我不解的望著他,他把鐵鍬給我說「拿上每年的墳上都要培土的,路不好走,我要在前面開路」,說完在車上拿下一背包背在身上走完一段山路,我已經累的不行,康康邊說小時候的事,
  • 清明祭祖時善心發作打掃孤野荒墳,當天晚上夢到古裝女子下跪謝恩
    王貴是一個苦命的人,從小就是個孤兒,靠著鄉親們的救濟吃百家飯長大。長大後生活貧苦的他以做「山工」為生,就是類似挑山夫那種的苦力活,當時廣大農村地區土葬很普遍,就是幫人家修墳、挑棺材之類,雖是經常跟死人打交道,但也好歹是一份收入,能夠勉強餬口度日。
  • 清明掛墳(原創)
    又指著另一個土堆堆說:這是你婆婆和後爺合葬的墳,以後不管你們在什麼地方,不管你們的工作有多忙,每年的清明節前都要記到回鄉下老家掛墳,墳上該壘土時一定要在清明節壘土...... 記憶中,沒有爺爺婆婆的印象,聽父親說爺爺是解放前的人,一輩子很勤勞辛苦,做完自己家的農活,還要去幫別人家做農活,爺爺是因為勞累生病去世的,爺爺去世後的第三年,婆婆因為生活困難招了一個後爺上門,後爺很關愛體貼我的婆婆,婆婆去世時給身邊的人留下話,說後爺以後老了同她合葬一地,後爺去世以後父親他們按照婆婆的遺囑,把後爺和婆婆合葬在了一處,合葬的墳是一個稍微大的黃土堆堆。
  • 讀《水滸傳》,了解宋朝清明節|故鄉的清明儀式感教我敬畏生死!
    宋朝清明祭祖,本來是有點黯然神傷的節日,由於弄起各種各樣的豐富多樣的小節目,化解了一些憂傷的情緒宋朝大詩人陸遊有詩云: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可見蹴鞠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由此可見,在宋朝清明節已經有些成為娛樂的載體!02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祭祖,緬懷祖先是一直不變的主題。
  • 故事:民間故事:守靈人之白影從墳墓裡飄出來,看著燒冥幣
    他望著院外的景色,時不時的遙望遠處,把這村莊圍繞起來的山丘頂,直到太陽高高升起,氣溫變熱,熱得他受不了了,他才艱難的回到房子裡。我不知道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我們村裡的守靈人,也不知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去守靈了,一種莫名的好奇心使我想要了解他,他姓李,我們都叫他李爺爺。
  • 短篇鬼故事:網購的冥幣
    網上說,做這個工作的人,一個月收入五六萬不是問題!職業差評師,顧名思義,就是給別人差評的人,如今網絡購物很發達,各種購物網站更是多的如同牛毛,賣家從網站上賣出東西,通過物流,最終送到買家手裡,正常的買家都是收到貨物後,付款,然後給個好評,如果東西有問題,也是先和賣家協商,協商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 清明回鄉祭祖,兒女陪我乘火車出行,中途去趟廁所,乘警敲門找我
    我叫賈秀全,今年65歲了,我是一個命運坎坷的人,我曾經是一個農民,22歲的時侯娶妻生子,後來我的原配妻子生孩子的時侯難產死了,孩子也沒有保住。本以為人生就這樣了孤苦,沒想到老天爺眷顧我,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今省城當了工人。
  • 2020清明紀事
    不過堵車也無所謂,就比如穿街時的那段堵,我正好可以去看看街邊賣花賣樹的,開放的茶花、梅花正「喜滋滋」地吐露芬芳,棍子似的桃樹、杏樹、蘋果樹子等都一捆捆的擺放著任人挑選,其中青翠的松樹尤受歡迎,因為很多人家愛在清明的時候給祖墳墳前栽上松樹,喻意松柏長青。有時還堵在田野之間,只見那油菜田和麥田交錯分布,一片黃一片青煞是好看。
  • 清明上墳記
    下午三點母親回來了,說沒能去墳上。雖然藉此機會見到了因疫情春節也未能聚會的兄妹,但能看出來她心裡還是有些悵然。原來是本家姊妹告訴他們說村裡不允許上墳,等傍晚街上人少時弟兄們去就行了。其實村裡的喇叭裡也早宣傳文明祭祀,不讓燒紙,以防汙染空氣,引起火災。讓大家獻花,栽樹。不過這在農村不大現實。
  • 她是唯一把「觀音菩薩」演活的人,香客見她跪拜,老天見她雨停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萬霞….」一首《敢問路在何方》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一座不朽豐碑《西遊記》,充實著多少人的青春記憶。重播三千多次的《西遊記》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如何翻拍,86版的西遊記已經是一座不可超越的巔峰之作。
  • 清明雨上,把根留住
    上完喜墳,結婚的所需要的程序就算結束了。一起去上墳的還有老公二叔一家,他們住在外地,回來上一次墳不容易,趁著這一次回來,也想著親自去墳上,給老人送點紙錢。由於是喜墳,所以我還是穿著結婚時的紅衣服,長輩們說,不用介意,喜墳就是這樣的。
  • 玉帝和如來,到底哪個更厲害?
    01電視裡演的,玉皇大帝被孫悟空嚇得鑽到桌子底下這件事,純屬謠言。玉帝不是一般人,凡是能坐到那個位置上的,草包領導必有過人之處。如來佛祖親口說過:「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按照如來的說法,玉帝共修行了2.268億年。收拾個修行不過幾百年的野生猴子,不是個問題。
  • 清明上河圖繁華之下烈火烹油,多舛命運背後王朝更迭,歷史謎中謎
    張擇端在宣和年間的時候是翰林待詔,據《清明上河圖》上金代人張著的跋文,「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我們可以知道他擅長畫街市上事物,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一鏡到底」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明人李東陽的題跋考據)。
  • 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被嚇到鑽桌子?也不看看他餐桌上擺了啥?
    86版《西遊記》這部電影堪稱中國之經典巨作,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也在其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去偷取定海神針當自己的金箍棒,暴打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情節讓人不為稱快。大鬧天宮的情節給人也留下深刻的印象,玉帝在這部電視劇中被刻畫成膽小如鼠,孫悟空大鬧天宮他都嚇得鑽進桌子下面,可實際上玉帝並不是所謂的「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