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正陽山就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破爛兒山頭,無論短時間內增加多少上五境都掩蓋不了其內部散發的那股子腐朽氣息,外人都騎自家牆頭上放肆了,有些人還只想著但凡自己的小屋子沒事就行,人心至此一句話,正陽山沒救了!故這樣一個爛心的宗門根本配不上落魄山的大舉壓境,可陳平安偏就鄭重其事地搖人拜山,這絕不會是無的放矢!
亦如先前猜測的那般,陳平安就是想通過這一次的聲勢浩大徹底打響落魄山的名頭,為其日後的處處落子減少阻力。但沒猜對的是,陳平安此舉並非早有預謀,而是一個臨時決定,而這個舉動也直接掛鈎落魄山未來建立下宗之計劃,從姜尚真的話中可以看出陳平安此舉就是要加速建立下宗事宜的一個信號。
要知道先前落魄山正式晉升宗門之後,山頭上帶腦子的都聚在祖師堂開了個會,共議落魄山未來之發展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桐葉洲下宗的落成一事。而當初商討的結論是先合縱連橫、再快刀斬亂麻,換言之就是先花時間和幾個幕後的大莊家還有地頭蛇盤好道兒,然後再找幾個硬柿子捏爆了立威,順勢便站穩腳跟。
而這樣做雖能省去很多麻煩,卻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畢竟幕后庄家主要來自寶瓶洲、北俱蘆洲和皚皚洲三個地方,有些人先前就沒打過交道,想要坐下來談買賣沒那麼容易;況且當時山水邸報又被禁絕,有些消息的傳遞沒有那麼便利,真要想實現所謂合縱連橫不是一件易事。如果貿然直入已經被嚴重滲透的桐葉洲很可能會被人聯手抵制,到時候也許會舉步維艱,那為什麼剛剛返鄉的陳平安會突然決定為下宗之建立提提速呢?
我想原因大概和兩件事有關,第一就是陳平安在文廟議會期間的聲名鵲起。兩座天下議會上的豪言壯語、鴛鴦渚上戲耍仙人、整治蔣龍驤、和鄭居中漫步閒談……陳平安的種種舉動在山上之人眼中最多看一個熱鬧,可山巔之人卻從他的行事風格上看到了崔瀺的影子,甚至某些方面猶有過之,再加上左右親切的問劍,陳平安這個名字實際上在很多人心中已經被列入不可招惹的行列,而某些心思活絡之人已經在想著結交一事了,而這其中就包括了皚皚洲的老大、也是桐葉洲幕後大莊家之一的劉聚寶。
劉聚寶倒不至於怕陳平安,只是二人之間七拐八拐地總能攀上點交情,而這一次前者對陳平安出手也極為大方,再加上早先劉聚寶和鬱泮水之間的交談也能看出他對陳平安的介入持開放態度,所以皚皚洲就算是搞定了;而寶瓶洲這邊宋長鏡、祁真等人同樣如此,至少不會持抵制態度,當然也未必敢;至於說北俱蘆洲,陳平安已經溜達了一圈不說、隱官之名也不說,單就火龍真人「借」用了風鳶,他好意思裝聾作啞?
再加上這一次觀禮正陽山時落魄山故意暴露出的強大底蘊和實力,此時早已通過鏡花水月傳遍四方,再加上山水邸報解禁後有關陳平安身份信息的透明化,插手桐葉洲的各方勢力在面對落魄山時要選擇的態度就值得商榷了。所以早先祖師堂議會的決議已經不再適用,這就是實力帶來的好處,而且隨著文聖的歸位,落魄山又披上一件官家外衣,更是如虎添翼。
而第二件事我想和禮聖給陳平安的回答脫不開關係。陳平安說如果有萬一就必須打,而禮聖回答不是萬一,賈生肯定會回來,這也就意味著第二次兩座天下大戰要打,第二次人神之戰同樣要打,而既然要打,就一定要先做好準備,佔住了先機才能更有勝算。而桐葉洲本就是浩然九洲的大洲,底蘊深厚,未來如果真到了全面開戰的時候它就是一隻不可缺少的力量,如果一直放任它這麼亂下去,只會讓力量白白流失,而落魄山越早介入就能多整合一股力量,這對於未來的戰局有不小的影響。
再者桐葉洲似乎也有些奇怪的地方,就比如飛升臺一事,當年石柔曾提過天人相通的道路,分別是一臺、一樹、一山,臺是飛升臺,也就是螃蟹坊;山八成就是指託月山,也就是另一座飛升臺,那麼樹呢?書上曾說過它指的應該是桐葉洲的那一棵梧桐樹,那麼這也許意味著這棵梧桐也是天人相通的道路之一,只不過它不是所謂的飛升臺而已,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通道。所以陳平安想要儘快建立下宗就是要將其掌控起來便於監控,以便來日發生意外可以及時應對。
所以說陳平安此舉很可能已經把目光放在了蠻荒天下、甚至放在了天外的那座天庭中,所以他才要儘快將桐葉洲下宗之事促成,以便將意外納入掌控之中,佔一個先手,為人間多增加一份勝算。但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戰爭的腳步已經很近了,不單單是兩座天下之戰、更是能決定人間未來的人神之戰,到時候戰火一起勢必席捲五座天下,又是一個大世即將到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