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終究敵不過那權利的尖刀

2020-11-08 春風解語

太平公主的一生,並不太平,也許武則天的心中是想她擁有幸福與快樂的,可偏偏她出身於皇家,皇家公主看似擁有普通人沒有的榮華富貴,站在權利的中心。可是身在皇家,又如何不與政治掛上勾連。

在電視劇《知否》中,小公爺的母親平寧郡主,看起來無比高傲,滿城之人無不羨慕她擁有的地位,可是大家只看到她擁有的富貴榮華,卻沒有看到朝堂之上的暗流湧動,只要身在權利的中心,就勢必被權利夾裹向前。

在20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大明宮詞》,裡面提及了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故事,當然這只是電視劇,不是真實的歷史。電視劇中的太平公主在元宵佳節與少年韋氏出宮遊玩,結果不幸走失,遇到一位翩翩公子薛紹,太平公主對他一見鍾情,可是薛紹家有賢妻,無法接納別的女子。

於是武則天就出面了,她為了女兒的未來,賜死了薛紹的原配妻子慧娘,這麼演繹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還原史實,而是增加劇情的矛盾衝突。

歷史上真實的太平公主與薛紹其實恩愛無比,也並沒有妻子被逼死,反倒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妻子被處死了。

太平公主與薛紹不同的人生

太平公主長得與武則天很像,又是武則天的小女兒,肯定受到的寵愛更多,更重要的是,這個女兒還很漂亮。

她八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號。

在《大明宮詞》中對這段歷史也有提及,不過是說她的性格過於乖張,武則天想把她送到曾經出家的「感業寺」去磨鍊於她,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太平公主是出家修行過的。

薛紹和太平公主是姑表兄妹,薛紹的母親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女兒城陽公主,也就是太平公主父親唐高宗李治的同母胞妹。城陽公主先嫁給杜如晦的兒子杜荷,後因杜荷捲入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殺,就改嫁高門大姓河東薛家薛瓘,生下3個兒子,最小的就是薛紹。

表親結婚,在古代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太正常不過了,這也正暗合中國古代的「親上加親」。

薛紹的命運有些坎坷,雖然出身於富貴之家,卻屢次被捲入政治紛爭,麟德初年,城陽公主因參與巫蠱,連累丈夫薛瓘從中央的左奉宸衛將軍貶到房州當刺史,薛紹隨全家遷居到房州。

後來城陽公主、薛瓘在房州相繼去世,薛紹和哥哥薛顗、薛緒護送父母靈柩返回長安,此後應該由哥哥撫養長大。

薛紹的人生並不順遂,生在了錦衣玉食之家,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沒有遇到太平公主之前,他的人生充滿著變數。

薛紹正經歷著人生低谷,而太平公主正承歡在武則天與唐高宗的膝下,她享受著這人間的潑天富貴,她的人生如鮮花綻放,錦繡繁華。

據說太平公主的美貌驚動了吐蕃,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她。武則天與唐高宗怎麼捨得這麼玲瓏剔透的「小棉襖」離開自己,於是就拒絕了吐蕃的求婚。

鶼鰈情深,恩愛無比

隨著歲月的流逝,太平公主長大了,鄰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她身穿武將服飾在父王母后的面前翩翩起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

太平公主非常機智的說,我做不了武將,但是可以招一個駙馬來實現這個理想啊。

於是唐高宗意識到,女兒已經長大了,開始為她挑選駙馬,太平公主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掌上明珠,加上聰明可愛,所以唐高宗在青年才俊中挑選了一個遍。

挑來選去,發現還是薛家門當戶對,薛紹又是高宗的親外甥,和太平公主年齡也相近。當然,高宗此舉,也有告慰妹妹城陽公主在天之靈的考慮。太平公主對薛紹也非常滿意,薛紹也是喜歡這個可愛的姑娘的。

這本是一場「王子公主」的浪漫故事,可偏偏中途又出了岔子。

太平公主與駙馬薛紹的婚禮很盛大,婚姻也很幸福,少年夫妻鶼鰈情深,恩愛無比。 結婚時,薛紹21歲,太平公主16歲,後來他們生下一兒一女。

可是政治風雲變幻,他們也無力去改變現狀。

終於在陰陽兩隔,心灰意冷

公主的命運總是與政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不是和親,就是政治聯姻。

太平公主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公元688年,薛顗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武則天下令將薛顗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

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可是這一切又有何用處呢?給再多的東西,與夫君陰陽兩隔,太平公主的心中該是多麼悲痛。

不知道武則天對於幸福的理解是什麼?難道僅僅是權利,金錢與地位嗎?她把自己認為的幸福,強加給了女兒太平公主,不知道武則天想沒有想過太平公主當時還懷著薛紹的孩子呢?

後來根據薛紹墓出土墓誌記載,「兇臣薛懷義、周興等用事,倉卒遇害」,可以推測薛紹冤案乃薛懷義操盤構陷,酷吏周興審理結案的,可是幕後最大的推手呢?那一定還是武則天,要不然誰敢動她的女媳呢?而且死得那麼慘,被活活的餓死。

也許從那一刻起,太平公主看到了權利帶來的好處,如果沒有權利,她連喜歡的人都留不住,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於是在武則天日漸昏聵之時,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手除掉了奸佞之徒,逼迫武則天退位,扶持起唐中宗李顯。

她親手結果了薛懷義,不知道這是不是為了給亡夫報仇。

太平公主的一生並不太平,本想與薛紹白頭偕老,可是卻在半途之中陰陽兩隔,後來她迷失於權利編織的陷阱之中,把自己送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

她與薛紹的鶼鰈情深,並沒有換來一世太平,卻讓自己顛沛流離了半生。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此生至愛,再帥氣英俊也只是政治祭品
    那時的太平公主,天真而熱烈;那時的薛紹,面容明亮,笑容柔和。於是,太平公主十四年生命所孕育的愛情嚮往,終於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見的形象。「一見薛紹誤終身」,這也是《大明宮詞》給觀眾的經典愛情啟蒙。薛紹的悲劇,從他被賜婚那一刻,就已露出端倪。
  • 《大明宮詞》3:對太平來說,遇上薛紹是幸運還是不幸?
    韋娘戴著一副崑崙奴的面具,所以太平就把所有戴著崑崙奴面具的人都認作韋娘。就在這時,太平遇見了薛紹。當揭開面具的那一刻,是整個世界都在面前點亮。從此對於太平來說,薛紹英俊的面龐,就是絕世美男子的代名詞。太平的明眸發亮著,好似愛情就在眼前。我一直無法搞清楚,太平遇見薛紹,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以太平的眼光之高,也許沒有遇見薛紹,她一生都不知道愛情是什麼滋味,也許遠嫁突厥,也許在朝中找個穩妥的名門嫁了,不知愛情的波瀾壯闊,平平淡淡的過完自己富貴優裕的一生。
  • 《大明宮詞》4:這就是太平的婚姻?
    ,她坦然開始陳述她第一次和第二次遇見薛紹的情景,毫不掩飾對於薛紹的愛慕與渴望,她說她只是長安城裡一個最普通的追尋愛情的少女,只是恰巧披著公主的衣冠嫁入了薛家。太平以為公主的身份只是一種便利,方便她毫無阻礙的嫁給薛紹。但其實她公主的身份對於薛紹來說卻是一種災難,如果太平不是公主,他與太平的偶然相遇就會成為太平美好的記憶,幾十年以後心心念念壓箱底的回憶,而不會演變成現在血淋淋的事實。所以薛紹一開始憎惡的是太平的身份,他倒是不討厭太平這個人。
  • 《大明宮詞》7:薛紹真的愛上太平了嗎?
    為了打消太平的疑慮,薛紹謊稱葉兒是故人的孩子,故人就是那對同生共死的採藥人,而採藥人是朝廷的欽犯,所以葉兒只能躲在寺廟中。太平因為已經懷了孩子,母性泛濫,加之她對葉兒的「父母愛情」非常憧憬和欽佩,所以決定收留葉兒,將他養在自己的府裡。
  • 《大明宮詞》9:武則天與太平反目成仇
    武則天用政治家的圓滑和狡詐來處理太平的婚姻,希冀用自己的容忍來換來薛紹的妥協,可惜薛紹不肯用功利化的角度來看待他與太平的婚姻,所以他破壞了武則天的「計劃」,以一種最不計一切的方式傷害了太平,所以武則天才說薛紹是個「迂腐之極的狂徒」。
  • 尊貴的大唐公主,嬌貴的白家大小姐,為愛痴情一生,卻不值得同情
    很多時候,我們對那些為愛情奮不顧身、痴情一生的人,都抱以憐愛和同情的目光,甚至為她們歌頌和讚揚。但是,並不是所有為愛痴狂的人都值得同情。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是一個痴情的人。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因為一次美麗的邂逅,就無可救藥的愛上那個一眼萬年的男人——薛紹,之後更是對他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立誓非他不嫁。最終,憑著她尊貴的身份,以及父母無盡的寵愛,她如願以償了。
  • 《琅琊榜》如何評價蒞陽長公主的一生?
    ,在愛情遭遇挫折,自身喝下情絲繞嫁給本不喜歡的謝玉,幼子更是多遭磨難後,她選擇退出政治鬥爭的舞臺,不管外事。那一個雨夜的暗殺,終究有了蕭景睿的身世,她瘋狂地守護著這個孩子。當謝玉想要殺害他時,她就提前調包,使得蕭景睿順利活下來,謝玉的計謀未能夠實現。也為了讓這個孩子安全長大,在後續的幾年中,她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唯恐他出了什麼事情。拋卻一切的陰謀和算計,謝玉對蒞陽長公主的這份愛意,是真心的。
  • 《清平樂》:公主與太監,會產生愛情嗎?
    由小說《孤城閉》改編的電視劇《清平樂》,主線由宋朝公主徽柔與太監梁懷吉之間的愛情,變為皇帝宋仁宗趙禎和第二任皇后曹丹姝帝後之間的愛情。公主與太監的感情成為了副線,隨著大徽柔公主的上線,這對CP的情感展示會越來越多,劇情也會越來越虐。那麼,公主與太監,會產生愛情嗎?盤點電視劇《清平樂》中,以太監為視角的愛情,寫了三個人。
  • 小說《孤城閉》中公主和懷吉之間是愛情嗎?
    在《清平樂》當中梁懷吉和公主之間的感情,我認為可以稱作是愛情,也可以認為它不是愛情的。而之所以說梁懷吉和公主之間的是愛情,這便是在於很多人都是將這兩人之間的感情當做愛情來看的。並且在原著《孤城閉》的故事當中,這兩人便就是主角,因此梁懷吉和公主他們必是一對cp的。
  • 咱大宋的公主不快樂
    劇裡澄清了狸貓換太子的典故由來,為劉娥洗了千年之冤,那是一個「有呂武之才,卻無呂武之惡」的德才兼備的賢后和大女人啊。但拖沓的劇情,和毫無邏輯的混剪,還是讓此劇撲大街了。徽柔的感情線在劇裡整的頭重腳輕,想表達衝破封建婚姻追尋自我自由的價值觀,但給觀眾看到的卻是一個「作」字,因為有些情節跳轉太突兀了。
  • 《琅琊榜》蒞陽長公主誤喝「情絲繞」失身謝玉,太后為何如此設套
    《琅琊榜》裡,蒞陽長公主和謝玉的愛情最讓人唏噓。因為一次「情絲繞」事件,蒞陽長公主被太后下套,嫁給了謝玉。太后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蒞陽長公主當時未婚先孕,懷了南楚質子的孩子。曾經覺得太后強拆情緣,算計蒞陽長公主的做法有點過分。但思來想去,太后能做的已經是當時做好的選擇了。一,感情再好敵不過現實殘酷桃花馬,石榴裙,飛揚颯爽,性如烈火。
  • 異性相吸的自然法則,終究敵不過真愛「姐妹情」
    因為財產,因為愛情,發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1小姐。一個日本貴族,生活在朝鮮京都的一座豪華莊園。
  • 《武俠帝女花》周世顯和長平公主:無緣生白頭,但求死同穴
    也許在公主眼裡,他不過是一個卑微的臣子,可是在他心裡,她卻無人可比。 如果不是江山危機,公主想出使清廷議和,他是不敢提議,以駙馬之名代替公主出使的。因為他知道,這是一項很危險的使命,沒有人能活著回來,他寧可自己去吃苦受罪,也不能讓公主去受辱。
  • 宋仁宗三步逼死徽柔:過分寵溺、剝奪權利、息事寧人
    熱播劇《清平樂》中福康公主趙徽柔與內臣梁懷吉的悲慘愛情故事,刺痛了很多觀眾的心。原本是舉國上下頭一位皇帝骨肉,出生時便享受皇長子尊容,如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其實縱觀宋仁宗趙禎對徽柔的養育方式,徽柔會有這樣的下場,是不可避免的。
  • 北宋一代公主與宦官的悽美愛情絕唱把人看瘋,有愛無性的愛情可嗎
    而懷吉在官家面前說,臣只是希望不要公主看著臣離去。因為他怕看到徽柔的眼淚,也因他深知公主如果看著他離去,那才是對她最大的殘忍,懷吉何嘗不也是這樣,所以寧願痛苦讓自己一人承受就好。懷吉對徽柔說:臣離公主遠一些,或許能陪公主久一些。
  • 慶餘年:慶帝為葉輕眉對長公主下手!是真愛還是另有圖謀?
    那時慶帝率領大軍徵伐西蠻,司南伯範建隨侍軍中,京都內由皇太后及元老會執政。最開始在澹州的初見時,慶帝便對葉輕眉一見鍾情,回到京都後,更是寧願天天挨五竹的打,也要翻牆進入太平別院,對葉輕眉發起猛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