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多一份知足,少一分虛榮,就不會搭上一生的幸福

2020-10-03 蝶翼雙飛

世上總有這樣一些女子,她們美麗迷人,卻非常不幸地降生在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

這是莫泊桑《項鍊》小說中的第一句話。

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感嘆。何嘗不是呢,估計有不少女子也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貌美如花的我卻沒有一個好的家境?貌美如花的我,為什麼沒有嫁給富豪,只過著平庸的生活?

她們不甘於自己的現狀,總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和自己的長相不匹配。

現實生活呢?往往很打臉。

認識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在朋友圈裡炫耀自己的生活,二婚的她看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其實她過得很憋屈。

她的第一任丈夫長相一般,但對她的愛可以說勝過她的父母,家務活都包攬,把她寵成了公主,還是不能填補她心裡的那份虛榮。

因為她老公賺錢不多,滿足不了她的虛榮心,看到別人買品牌衣服,她也買,別人買化妝品,她也跟著買,老公賺的錢,還不夠她花。

虛榮心作梗的她有了外遇,喜歡上了一個高富帥的離婚男人,她也提出了離婚。

婚後的她在家裡什麼都不做,老公也會給她錢花,可生活是兩個人過的,不是一個人獨守空房。

婚後不久的她,老公經常藉口忙,不回家,給她的錢也越來越少,想要買什麼東西還要請示老公,看老公的臉色。

朋友住在大的房子裡,卻沒有了以前90平的小房子裡過的快樂,她現在覺得空虛無助,想出去找份工作,彌補自己的空虛。

朋友因虛榮種下了惡果,她警醒了,決定努力成長自己,與自己現實的生活相匹配。

《項鍊》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就是一位美麗、風姿、魅力並存的女性,可她為嫁給一個小科員,過著清貧的日子而感到痛苦。


一. 她的虛榮,使她痛苦的活在幻想中

瑪蒂爾德自從嫁給丈夫後,一直在幻想生活,她總覺得自己應該匹配高標準的生活。

就像文中所說「她原本認為自己生來就是為了與所有精美的和豪華的事物相伴,因此一直感到痛苦。」

瑪蒂爾德總是為自己感到哀嘆和痛苦,卻從沒想過用什麼方法去改變這一切。

吃飯時,在幻想中度過,看到家裡的擺設,也是幻想著富人的日子。

她一直覺得自己生來就是為了享受這一切。她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人們的焦點,能夠被人羨慕,能夠有吸引力而且讓人愛慕有加。

她的虛榮已經滲透到骨子裡,即使有一個有錢的同學,她都不想去看她,感到自己傷心,遺憾,懊惱和憂慮。會連哭好幾天。

瑪蒂爾德其實一直在做夢,在做一個毫無邊際的夢,一個富人的夢。

有夢是好的,但她卻沒有找到實現夢的方法,只是沉迷於痛苦和幻想之中,越走就越迷失了自己。

直至丈夫駱舍爾讓她去參加晚會,她的虛榮心更是上升了一層。

二. 有因就有果,項鍊一丟,夢醒了。

瑪蒂爾德總覺得:世上最丟臉的事情,就是在許多有錢的女人中顯露出自己的窮酸相。

為了舞會,丈夫把僅有的四百法郎讓她拿去做了一件漂亮的裙子。

她還不滿足,還想要佩戴一件首飾,丈夫提議插幾朵鮮花,而她卻覺得那樣會更寒酸,於是想起和朋友借首飾的事情。

瑪蒂爾德在朋友那裡精挑細選了一串項鍊,再加上新做的裙子,讓她在晚會的現場奪目光彩,更讓她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她用陶醉的姿態迎接著所有人的注視,她盡情地跳著舞;她沉浸在歡樂之中;沉浸在自己美貌取得的勝利之中;沉醉在一切阿諛奉承的甜蜜之中;對每個女人來說,這都是一種多麼完美的、甜蜜的勝利。

瑪蒂爾德得到了滿足,使她在光環下無法自拔。

在回去的路上,項鍊丟失了,使她的心情一下子陷入了困苦之中,她也一下子清醒了,不再去想那虛幻的夢。

她只好和老公,直面現在,趕緊借錢,甚至借高利貸花了將近4萬法郎去買一條項鍊還給朋友。

瑪蒂爾德虛榮的作梗,讓她承受了沉痛的代價。

為了還清高利貸和借款,她搬到了更破舊的地方租住,開始每天幹粗活,賺錢,就是為了早一天能還清借款。

十年,整整十年,她們夫妻倆終於還清了,但她們的容顏蒼老了很多,直到朋友見到她,認不出她。

可當朋友問及原因時,她說出了真相:為了還那款項鍊的錢,拼命的勞累所致。

說完,她用一陣輕鬆而又天真的神情微笑著。

瑪蒂爾德釋懷了,感覺到心理上沒有了壓力,更沒有了過往的虛榮心在作梗,覺得一身輕鬆。

朋友說出了事實,那串項鍊只不過只值500法郎的假項鍊而已。

十年時間,瑪蒂爾德賺到了不僅是一串項鍊的錢,更是虛榮的清醒,她們賠上了一生的幸福。

瑪蒂爾德應該知足丈夫對她的好。多一份知足,少一分虛榮,就不會搭上一生的幸福。

法國哲學家柏格林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著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瑪蒂爾德用了10年時間,才把原來那顆膚淺的心,成長為成熟的靈魂。

就像朋友說的一句話:表面光鮮內心空虛的人是輕飄飄的,而內心厚重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魅力之人,前者來說是糊塗而膚淺的,而後者是真正的不枉此生,不需而行。

相關焦點

  • 莫泊桑《項鍊》:10年辛苦,一邊償還虛榮的過,一邊收穫誠信的果
    如果瑪蒂爾德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就一定會多一份知足,少一份虛榮了。晚會上,瑪蒂爾德出盡了風頭。可是,在瑪蒂爾德還沉浸在被晚會上的眾男子垂涎欲滴的興奮中時,她突然發現,自己借桑娜的那條項鍊丟了。多方尋找未果,瑪蒂爾德四處借錢買了一條項鍊還給了桑娜,然後和丈夫過起了節衣縮食的生活,默默地攢錢還債。10年之後,借款還完了,瑪蒂爾德卻發現,自己曾丟失的那條項鍊,原來是條假項鍊。
  • 《項鍊》:瑪蒂爾德的悲劇人生,可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虛榮
    所以當丈夫給她晚會的邀請時,瑪蒂爾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沒有可以在晚會上大放異彩的衣服,當衣服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她又開始苦惱首飾的問題,這一苦惱,就把自己和丈夫的下半輩子都搭了進去。瑪蒂爾德是注意到了這個細節的,但她擔心的是朋友打開了盒子會不會發現項鍊不是原版的,她的心很虛,如果當時她因為這份心虛而向朋友說明真相,那她以後的人生會輕鬆許多,畢竟說不說明真相,項鍊是在她手上丟失的,她都要賠償,不論項鍊的價值是多少。
  • 《項鍊》中女人的虛榮
    《項鍊》是法國著名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經典之作,講述了美貌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被邀請參加一次晚會,因為虛榮向朋友弗雷斯傑太太借了一條鑽石項鍊。晚會結束後,卻發現項鍊弄丟了。只好四處舉債,買了條真的鑽石項鍊還給朋友。她與丈夫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把債務還清。
  • 從《項鍊》看馬蒂爾德的錯與罰,虛榮不是原罪,偏見才是
    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總是說,作者寫這樣一個故事,主要是想批判19世紀80年代,大資產階級生活的腐朽,以及小資產階級愛慕虛榮的心理。似乎,馬蒂爾德一直是大家批判的對象,活該她有如此下場,大家嘲笑她的過程中,恨不得再踩上幾腳。多年之後,再閱讀這篇小說,反而陷入了沉思:作為一個生活寒酸的少婦,馬蒂爾德難道沒有做夢的權力嗎?難道不可以有小小的虛榮心嗎?
  • 莫泊桑《項鍊》:窮人為了「虛榮」,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一位小職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了在難得參加的舞會上出風頭,花了丈夫打算買獵槍的400法郎做裙子,但沒有與之相配的珠寶,就找有錢的朋友佛來思節夫人借了一條鑽石項鍊。有了這條鑽石項鍊,瑪蒂爾德在舞會上大放異彩。可是舞會結束後,項鍊卻不見了蹤影。
  • 《安娜·卡列尼娜》|感情裡,強迫自己多一分理性,便少一份不幸
    書中的安娜、吉娣、陶麗,無一不讓我覺得:女人在面對感情問題時,多一分理性,便可少一份不幸。安娜有常人拼盡一生所不能及的美貌、金錢、地位,卻沒有常人都有機會正大光明擁有的美好愛情。正因如此,我不同情安娜,也沒資格同情安娜。本書開篇講「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頗為經典。可是,家庭,真的有明確的不幸和幸福之分麼?
  • 《項鍊》:你以為是諷刺愛慕虛榮?其實是女主人公重塑自我的過程
    她的虛榮心徹底爆發了出來,她雖然很想去參加舞會,但她又為沒有新衣服和首飾而哭泣,最後,丈夫給了她400法郎做了新衣服,又從她的好朋友福雷斯蒂埃太太那裡借來了鑽石項鍊。在舞會上,她出盡了風頭,「她比一般的女賓都要漂亮、時髦、迷人」,她高興地發狂,而且有不少男賓都在打聽她的情況。那一晚上,她高興、自豪,甚至感覺到了許久未曾得到的幸福。
  • 王曼妮的真實命運是《項鍊》的瑪蒂爾德:圖一時虛榮卻葬送後半生
    》中的瑪蒂爾德,因為一時虛榮而葬送後半生。後來,她偶然得知了她丟失的那條項鍊不過是一條價格低廉的人造鑽石項鍊,而她賠償的卻是一掛真鑽石項鍊。就這樣瑪蒂爾德白白辛苦了10年。這一切,換了另一個與她同階層的女子,也許根本就不會在意,但是卻讓她痛心疾首,怨憤難平。
  • 莫泊桑的《項鍊》告訴人們 虛榮心有多可怕
    》,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內容講述了一個法國婦人瑪蒂爾德追求虛榮的故事,她的丈夫是一個很普通的小科員,她們雖不算富裕,但也還過得去,可是她整天幻想著能過上那種上流社會富太太的生活。雖然小說中沒有描寫瑪蒂爾德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的表現,但我們可以想像到,當她聽到這個壞消息後,該有多麼悔恨、多麼懊惱,為了一條假項鍊竟搭上自己十年的青春,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 《項鍊》:一個人物的兩個自我,我們不能總盯著她的缺點不放
    從晚會回家的路上,瑪蒂爾德丟失了項鍊,她人性中潛藏的正面力量顯現出來了。她沒有逃避丟失項鍊所帶來的巨額債務,而是&34;,和丈夫一起辛苦勞作、緊衣縮食、一分一分地節省,用十年還清了所有欠款。十年的艱苦勞作,讓瑪蒂爾德失去了青春與美貌,,她真正成為一個貧苦的婦人,然而瑪蒂爾德卻獲得了內心的充實和婚姻的幸福。
  • 《項鍊》| 成年人讀懂了瑪蒂爾德的不幸,都遠離了它
    瑪蒂爾德大出風頭,她舉止優雅,是晚會上最漂亮的女人。盧瓦瑟爾打了很多借條,承諾了可能導致破產的條件,把自己後半輩子都搭進去了,冒險籤了借約,根本顧不得能否有力償還。就這樣,他把錢湊齊了,買下了那串鑽石項鍊。瑪蒂爾德還了項鍊,女友並沒有打開項鍊盒看。從此,夫婦倆開始了十年節衣縮食的還債生活,瑪蒂爾德的手變得粗糙了,容顏衰老了。玫瑰色的手指甲被磨壞了,她也變成了窮苦家庭裡的婦人。
  • 小說:少之刺傷洪天流,天流無奈放棄奪回項鍊
    洪天流心底頓時咯噔一聲,慌了,額頭頓時一陣細細的汗溼,他真不知道少之手裡怎麼突然就多了一把匕首,此刻正抵著他的肚子,刀尖甚至都刺穿了他的襯衫戳破了他肚子的表皮層。他想立馬直起身,可他胸口的領帶在他還沒反應過來時,就被少之剛拿掉繃帶的手掌給牢牢地抓住了。可惜他不知道少之的這隻手受了傷,他只知道少之半身不遂,卻忽略了她的胳膊,沒想到這卻恰好鎮住了他。
  • 《項鍊》:如果你還在批判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說明你還年輕!
    此時此刻,我突然感覺瑪蒂爾德是那麼的無奈,她愛慕虛榮,她貪享富貴,她做夢都想能夠與有錢有地位的人結識,可是在丈夫為她爭取到了這樣的機會時,她又因為強大的自尊害怕自己獻醜,而決絕地拱手相讓。人們說她虛榮羨富,可那只是莫泊桑讓人們很容易看到的一面,其實她內心更是一個自尊自愛甚至自知的一面。
  • 莫泊桑《項鍊》:被誤解為虛榮拜金女的故事,背後還藏著這些細節
    某次,她為了能在一場高級宴會中撐場面,向朋友借了條「昂貴」的項鍊,結果不慎把項鍊弄丟,用了足足十年時間才償還清債務。讀書時學到這篇課文,只曉得瑪蒂爾德是個虛榮至極的女人,整日做白日夢,妄圖得到從天而降的尊榮,才讓她陰差陽錯地背上巨額債務。
  • 《項鍊》不僅是女人為虛榮付出的代價,更是勤勞、踏實帶來的價值
    依稀記得以前讀過《項鍊》,當時只感覺馬蒂爾德罪有應得,為自己的虛榮付出了代價,現在卻有一點不同的想法。馬蒂爾德固然虛榮,也遭受到了因為虛榮所帶來的厄運——十年的青春消磨,但是她卻實實在在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後果。
  • 《項鍊》|一條項鍊毀了他們十年的青春,但沒破壞掉他們的勤懇
    有很多人都在說一條項鍊毀壞了這個漂亮的、年輕的、又美貌的瑪蒂爾德小姐。我對此觀點並不表示贊同。這種觀點單方面抹殺了她丈夫盧瓦澤爾也奮鬥了十年,也為了幫她還清項鍊丟失之後的欠款。他們中的十年日夜勞作沒有其他活動,只是為了還上欠款。本該安穩舒心的過著僕人照顧他們的日子,以及沒有憂愁的平靜生活,被這項鍊丟失統統打碎。這十年中他們都在勞作並沒有幸福可言。
  • 畢飛宇把羅瓦塞爾換成「王寶強」,小說《項鍊》露出奇怪有趣的臉
    《項鍊》這篇小說,也背過老師們從教參上抄來的關於這篇小說的分析要點。看過他對《項鍊》精彩的分析,才發現原來同一篇小說,真正讀懂的人還是少數,而他們的閱讀心得,總是充滿智慧和樂趣。一個偉大的作家,除了寫作,一生中都在找這樣的讀者。
  • 小說:少之把項鍊給天流,再見了天流
    因為她不會想到是有人故意藏了起來,無奈之下陪護也只能端著少之吃完了的水果盤子去洗,事後更是忽略了此事兒。而現在這把匕首還在她的身上,只為做最後的防備,也許過了明天她與那人便從此站在對立面,生或死都不會讓那人好過。六個月,她何時才能站起來,哪怕坐起來也是好的,但,似乎命運依舊喜歡捉弄她,她離她的渴望還差的遠。
  • 小說:老婆脖子上戴著一條價值不菲的項鍊,成了現場的女神
    神秘大禮終於露出真面目,是一條鑲著鑽石的純金項鍊,所有人都吸了口冷氣,主持人絕對在說謊,這條項鍊至少也值五萬元。當劉偉親手把這條價值不菲的項鍊戴在白蘭脖子上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白蘭,而戴上項鍊的白蘭仿佛也變得耀眼奪目,不可方物,那一刻她就是全場男人眼中的女神。
  • 《牽手一生》第2章送她白金項鍊
    辰辰對買禮物送給安安,他的心情也是一臉心疼,他跑了幾條街也不知道要買什麼送給她,反正想來想去他要送一份屬於給他的溫暖,這份溫暖和親情是任何人都沒法代替的。七月初七的日子很特別,所以他買的東西也比較特別,辰辰跑了幾條街,最後在一家花店買了玫瑰花準備送給安安的,但他今天晚上還特意打造浪漫滿屋的一個場景,是他為安安親手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