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有一秀才,曾經也是富戶人家,怎奈家道中落,身邊只剩下一張姓老管家。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身無片瓦遮身,也無一技之長,故落得當街要飯的下場。
那日正在街上要飯,卻見一衣著乾淨、頜下微須的中年男子尋來,問他可是姓何,秀才與管家不由一愣。
隨後便答道,確實姓何,不知尊駕有何貴幹?那人滿面歡喜,口稱終於找到何公子,問他可曾記得,你有一姑父乃是富甲一方之巨賈?
何秀才不敢隱瞞,稱確實有一姑父,乃是商家巨賈,可是姑母早於一年前得病而死,所以這層關係,已經是名存實亡。
那男人忽然笑道,稱何秀才你小瞧你那姑丈,我乃是你姑丈府上管家姓孫,正是他叫我來此處尋你。
雖然你姑母早已病逝,老爺也有續弦。但他時常惦念你這侄兒,只是你家中自覺關係名存實亡,才斷了聯繫。
老爺知道你父母仙逝,想叫何公子去府上居住,方便照料於你,也算對得起你仙逝之父母與姑母,哪成想你如今要了飯,莫要多言,快與老奴前往客棧換洗吧。
來到城中客棧,清洗後,換上乾淨衣衫。徐秀才就不再是那要飯乞丐,而是俊俏文生公子。身邊老管家,也一同換洗乾淨。
孫管家說,應立即啟程,以解老爺思念侄子之情。徐秀才問道,我去姑丈府上,那續弦夫人可有同意。
孫管家說,夫人得知老爺信念侄子,甚是擔憂,老奴前來時千叮萬囑,一定要尋公子回去。徐秀才這才放心,若是那夫人不同意,自己也不好前去叨擾。
又問道,那我家老管家怎樣安頓。張老管家道,少爺不用擔憂,孫兄弟剛才給了我錢財,我便在這做個小買賣,到時少爺回來也有住處,何秀才這才與孫管家啟程。
何秀才來至姑丈家中,那姑丈盛情款待,晚間更是同住一屋,噓寒問暖。何秀才雖有張老管家不離不棄,但自父母仙逝,這還是頭一次在感受到親情,不由滿面淚水。
在姑丈家居住了約有半年,姑丈細心照料,更是為其找來不少書籍,說他是讀書人,定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這才對得起爹娘在天之靈。
將來姑父百年之後,才會死得瞑目,到時在黃泉路上,碰見他們問及此事,也好對他們有個交代。
何秀才說姑父身子骨健碩,樂善好施,積攢不少福報,定能長命百歲。如今他已無父母,就把姑父、姑母當作爹娘照顧。
姑父甚是欣慰,讓其好好溫書,不用想其他瑣事。何秀才期間認真溫書,也常同其他文人探討學問。
春闈之時,筆走遊龍中了個二等榜眼,朝廷任命其為內閣中書,在朝為官員。後何大人將姑丈與續姑母,還有那位不離不棄,張老管家都接到京城。
將三人視作父母對待,已報老管家不離之情誼,報姑丈念及親情尋找之恩,但姑丈還有家業,只是小住半年便回到家中,臨走前囑咐其好好對待老管家。
何大人在朝為官雖剛正不阿,但也知曉過剛意折的道理,故自薦回鄉為縣令。何大人帶老管家回鄉為官後,由姑丈做主,娶了一房妻子。
為官八載清似水明如鏡,不亞於紗罩萬盞明燈,明亮如白晝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