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兒童眼中光怪陸離的世界,才是最美的存在

2020-08-28 小西看影娛

文/小西

著名作家餘華曾寫過一部短篇小說名叫《十八歲出門遠行》,講述的是十八歲的主人初次出門遠行,卻在旅途中遇到了一系列荒誕的故事。而《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與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講述了旅行途中發生的事,也透過旅行讓人們看到了一次關於心靈的成長與救贖。

《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導演北野武於1999年執導的喜劇電影。與普通的公路喜劇片不同的是,北野武在影片中注入了描繪人生百態的場景,多了淡淡的苦澀與溫情,並賦予了影片更多的教導意義。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學生正男尋母的故事。為了幫正男找到自己的母親,鄰居大叔菊次郎受妻子委託帶正男踏上了尋母之路,在這過程中兩人經歷了許多或荒誕或暖心的事,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最終完成了自己心靈上的升華。

一次看似普通的尋母之旅,卻展現出了許多人最真實的內心。相異於過去作品的暴力與血腥,此次北野武注重探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為影片營造了輕鬆而又溫馨的氛圍。本文將對影片的人物形象刻畫、敘事方式以及影片背後體現的現實倫理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細細品鑑這部讓人笑中帶淚的作品。




01

人物形象:破蛹成蝶,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影片有兩個中心人物:一個是尋找母親的小男孩正男,一個是無所事事的中年男人菊次郎。影片通過對這兩個人物形象進行不同的刻畫,以「破蛹成蝶」的方式來表現人物的成長,並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心靈的救贖。

1. 正男的成長:一次認識世界的旅程

對正男來說,每年的暑假都是無聊又漫長的。與他交好的同學們都在暑假與家人一起出門度假,而父親早亡、母親常年不歸家的正男只有守著空房間度過暑假。在暑假又一次來臨時,正男再也無法忍受一個人的寂寞,選擇獨自出門去尋找從未見面的母親。

鄰居阿姨擔心正男一個人出門,因此叫自己的丈夫菊次郎陪伴正男一同前往。跟隨著菊次郎的腳步,正男在旅行過程中逐漸對世界有了更真切的認知,他的內心也得到了成長。

在此之前,正男一直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家庭的原因造就了他孤僻陰沉的性格,這讓他不善於與人交際,對旁人傳達出的善意會感到不知所措,這是每個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會有的表現。

因此,在旅行開始之前,正男一直是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而在旅行中他見識到了許多超出他認知的東西,內心開始發生轉變。

由於菊次郎前期「不靠譜」的照顧,正男被迫面對了一些成人世界才會接觸到的陰暗面:被菊次郎帶進了賭博場所、贏錢之後又被菊次郎帶到了陪酒場所,還險些被戀童的變態男子欺負,讓人忍不住為他捏了一把汗的同時又心疼這個孩子所面對的。

正男過去一直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中,而此次旅行他一次性見識了太多的社會陰暗面,這讓他內心對世界的認知產生了強烈衝突。他開始對一切產生迷茫:不明白為什麼大叔會執著於賭博;也不明白為什麼陪酒女對自己尋找母親的行為無動於衷反而極力稱讚自己猜數字贏了一大筆錢的行為;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相信的陌生人會對自己露出猙獰的一面。

其實,正男認識世界的過程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只知道陽光是燦爛的,世界是光明的。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我們開始看到太陽底下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我們的世界觀受到衝擊,從而對自己以前的認知產生懷疑。

正男的幸運之處在於,見識了社會的陰暗面之後,菊次郎與其餘好心的陌生人用笨拙的方式告訴正男生活終究是美好的這個道理。而我們大多數人的這個認知是通過自我安慰而建構的,甚至很多人沒有這個認知。

最終,正男坦然接受了成人的世界,並在成長蛻變後,學會了發掘生活中的快樂。這是這次旅行帶給正男最大的收穫。

2. 菊次郎的成長:老男孩的自我蛻變

菊次郎,一個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頹廢中年大叔,本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渾渾噩噩過去了,卻沒想到因為一次旅行而出現了重大轉折。

在影片中,菊次郎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體現了菊次郎作為一個老男孩自我蛻變,破繭重生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的菊次郎處於憤世嫉俗的狀態。彼時的他滿口髒話、見錢眼開、沉迷賭博、小偷小摸,人的劣根性在他身上展露無遺。在旅途過程中做的壞事一籮筐:趁計程車司機下車方便時偷偷把車開走、用石頭砸壞了拒絕搭載他們的司機的車玻璃、偷竊與自己一同等車的同路人的食物、拿圖釘試圖戳爆過路汽車的輪胎……難以想像以上行為會出現在一個四十多歲的成年男人身上。

菊次郎的所作所為同樣源於他的成長環境。他的母親同樣在他小時候拋棄了他,缺乏母愛孤身一人,為了生存他沾染了社會的不良習氣。他不懂社會的規矩,因此常常做出不合理的行為;他不懂人情世故,向人求助都是粗聲粗氣甚至夾帶髒話。這樣的人正應了那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第二個階段表現了菊次郎內心的猶豫與掙扎。在童年時期,菊次郎的母親拋下了他另覓別處,這對他內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當菊次郎與正男發現正男母親已經建了新家庭時,原本想上前確認的菊次郎卻猶豫不前了。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經歷,害怕再次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被一個新家庭趕出來,另一方面卻又不想正男失望,因此內心左右為難。

最終菊次郎還是沒敢上前確認,而是選擇編織一個善意的謊言來安慰正男。當正男忘記悲傷玩耍時菊次郎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因此去了母親所在的養老院。當他站在養老院門口時再一次經歷了內心的掙扎,猶豫是否現身去看望母親,但他最終也沒有上前與母親相認,而是透過玻璃觀望了母親之後獨自離開。

之後的菊次郎陷入了長久的沉思,雖然不知道他究竟在思考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階段的猶豫與沉思為他之後思想的轉變做了鋪墊。

而在第三個階段,菊次郎終於放下了過去所背負的一切負面情緒,重尋快樂並學會與世界和解。為了讓正男忘卻母親帶給他的悲傷,菊次郎與旅行中碰見的流浪作家、胖仔和光頭一起與正男做遊戲,盡力想為正男帶來快樂。而菊次郎在遊戲的過程中也尋回了童年所缺失的快樂,釋放了一直被壓抑的內心,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

這個夏天不僅對正男影響深遠,也同樣改變了菊次郎長久以來麻木頹廢的生活。這兩個人都在旅行的過程中實現了「破蛹成蝶」式的成長並發現了世界的美。




02

敘事方式:兒童與成人視角雙線敘事

在《菊次郎的夏天》中有兩條敘事線,一條是從正男的兒童視角出發的,另一條則是從菊次郎的成人視角出發。

孩童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純粹的,在他們原始的認知裡,世界是美好且充滿想像的。他們對善惡沒有太過清晰的認知,但卻能夠輕易地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中判斷出善意或惡意的成分。

在正男的視角中,他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心理活動是通過夢境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影片中正男的夢境有四段:

第一段夢境發生在菊次郎帶正男去酒吧喝酒消遣後,夢境中陪酒女的臉被不斷放大,伴隨著賭博的敲鐘聲不停迴響,該段夢境反映出正男對於成年人戀慕金錢的迷惑不解;

第二段夢境是正男被變態男子欺負後,夢境中的他依舊面臨著被男子欺辱的境地,夢境所折射的是正男內心對此事極度的恐懼,也側面反映了此類事件對孩童的傷害之深;

第三段夢境源於兩個小混混對正男開的惡意的玩笑,夢境中兩個小混混化身為妖怪,跳著荒誕怪異的舞蹈,從中可以看出成年人不經意開的帶有惡意色彩的玩笑對小孩子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

最後一段夢境則是菊次郎、流浪作家與胖仔光頭四人,在夢境中陪伴正男做遊戲,由此可以看出正男已經完全放下了戒備,修復了內心的創傷。

兒童的視角將一切過度美化或醜化。這種帶有誇張色彩的敘事方式能夠放大正男內心的情感活動,讓觀眾更易感受到身為孩童的正男的內心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兒童的眼中,世界才是最美好的存在。

而在菊次郎的視角中,世界回歸正常,以最真實的姿態展現在觀眾眼前。

菊次郎所代表的成年人的視角摒除了任何修飾,赤裸裸地展現最真實的一面。比如,菊次郎用粗魯的話嘗試搭車卻遭到車主拒絕,車主說了這樣一句話:「以你那種說話態度誰肯載你啊」。

這句話點明了成年人世界交往的基礎之道:當你有求於人時,放低姿態是最基本的態度。如果說小孩子不懂基本禮儀,別人還可以看在年齡上對他寬容一些,但成年人不守社交規矩是沒有人會遷就他的。這就是成年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理性的近乎殘酷。

同時,成人的視角將一切都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很難輕易對善與惡進行定性。

為了不讓正男挨餓,菊次郎將同路人的食物與自己的橘子進行了調換,這種類似「偷竊」的行為初衷卻是不讓正男餓肚子;為了讓正男擺脫母親給他帶來的打擊,菊次郎威逼利誘用「搶劫」的方式拿來了胖仔的幸運符「天使之鈴」,只是為了讓正男能夠開心一些;還有射擊遊戲、撈金魚中的佔小便宜也是為了把贏得的禮物給正男。

我們很難通過這些事對菊次郎的人格進行草率評判。成人的視角不加任何主觀情感,只是將現實擺在眼前,其中冷暖由觀眾自行體會。




03

隱藏在影片背後的社會倫理問題

《菊次郎的夏天》這部影片看了讓人笑中帶淚,因為影片中隱含著許多社會倫理層面的倫理,與現實密切相關,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下社會所存在的「痛點」。

1. 成人的所作所為影響兒童的未來

「成人的行為是兒童觀察世界的一面鏡子」,影片清晰地體現了這個道理。對孩童來說,他們認識世界、接觸世界的方式之一是觀察成年人的行為,並對此行為進行自我評估,以判斷是否自己也能夠進行同樣的行為。

影片中,正男就是以孩童的眼光默默觀察著菊次郎的一舉一動。在菊次郎去賭場賭博時,正男用好奇的眼光看著菊次郎下注的舉動。他對於「賭博」這一項行為並沒有清晰明確的認知,只是以孩童的眼光覺得隨便猜兩個數字是很有趣的行為。

然而跳脫出正男的視角,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菊次郎把正男帶進賭場、酒吧等成人場所無疑是一項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在兒童未建立起成熟的世界觀之前,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有強烈的模仿行為。而菊次郎的所作所為,完全建立了一個負面的模範,極容易讓未成年人沾染上這些不良習俗。

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充斥著許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聞,曾經有統計顯示,大部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都是出於模仿行為。那麼他們是從哪裡模仿的呢?顯然是模仿的成年人的行為。

當然,犯罪畢竟屬於極端事件。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成年人正在用自己的不良舉止去「教壞」孩子。譬如曾經看到過的一則新聞:某婦女教唆自己的孩子去商場進行偷竊。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錯誤「教導」無疑會影響他的一生。

影片正是用菊次郎與正男的互動,向熒幕前的觀眾傳達了這一道理:成人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孩子的未來,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都應學會謹言慎行。

2.老齡化與留守兒童並存的日本社會

《菊次郎的夏天》這部影片,折射出了日本社會普遍存在的兩個問題:人口老齡化與留守兒童問題。

影片中正男的家庭背景非常簡單: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常年不歸家,家中只有正男和年邁的婆婆相依為命。這種以老人與小孩組成的家庭單位在日本並不罕見。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就已經達到了38.5%,隨著這一代人的不斷生長,這個數字也在不斷增加。正男的婆婆,按國內標準看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為了供養家庭依舊選擇去小賣部做店員。

正男的婆婆達到了退休年齡卻無法在家頤養天年,雖然是因為家中勞動力缺失的原因,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日本的社會扶持與救濟存在問題。這一問題是亟待改善的。

與老齡化問題相比,留守兒童的問題無疑更加困擾當下社會。不止是日本,在我國也有許多地區存在著大量的留守兒童,這一問題似乎已經成為了國際性的。而留守兒童的問題,不是簡單地發放社會補助就能解決的。

《菊次郎的夏天》這部影片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看了影片就能立即意識到留守兒童的身上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影片中的正男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這讓他養成了陰沉孤僻,不愛與別人打交道的性格。

儘管遭遇不幸,但正男的內心依舊保持著積極善良的一面,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與正男有著相同際遇的孩子,他們同樣保持著堅強樂觀、懂事的一面。這樣的孩子讓人看了感覺心疼又欣慰。

留守兒童,因為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關愛,便很容易走入兩個極端。他們既有可能早早成熟,「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成長。然而這是難以改變的現實,而我們能做的大概只有影片中關心正男的阿姨一樣,對他們投入更多的關注,儘可能地為他們送上一份善意。




結語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許多尋親的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主角找到了他的親人,從此與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菊次郎的夏天》則打破了我們關於童話故事的幻想,殘酷卻真實地告訴我們生活不是童話故事。

影片傳達了許多寓意,但最讓人感動的的地方卻是成人對孩童內心世界的保護。雖然正男並沒能如願與自己的母親相認,但他卻從旅行中獲得了無可替代的快樂與寶貴的人生體驗,並成長為一個熱愛生活的孩子。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菊次郎與那些友好幫助他們的路人。《菊次郎的夏天》告訴我們一個作為成人必須要明白的道理:藏起生活中充滿汙穢的一面,只將美好展現在孩子面前。

每個人從孩童長為成人,在這過程中或許會見識社會的真實殘酷,但不能因為見過社會的黑暗就否定光亮的那一面。像影片中的成人那樣保護孩子的內心世界,教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才是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肩負的責任。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網內人》:光怪陸離的都市裡還有正義嗎?
    "在這光怪陸離的都市裡,每個人都是被現實追趕的獵物"低頭族、網民、職場精英、低收入者……被困縛於生存的困境之中,作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的學生,他在這本小說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很少能見到一個如此技術型的作家能把網絡世界通過文字寫的如此透徹。這篇小說的全篇主旨——正義到底在哪裡?
  • 《隱秘的角落》:請給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多留下一份溫暖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在《隱秘的角落裡》,那個看似平常的暑假,三個不幸的少年,在罪惡與救贖邊緣上筋疲力盡的掙扎,成人世界的冷酷和複雜,使他們心理上有了跟年齡不匹配的成熟,那隻搖曳的小白船也成了他們埋葬在心底的童話。
  • 是夏天啊,是三亞
    擁有1 HOTELS的是私人投資公司喜達屋資本旗下的SH Hotels & Resorts酒店品牌管理公司,世界上最具開創性和活力的酒店品牌推手。在這篇文章裡,提及品牌時我使用「1 HOTELS」,提及全球各單體酒店時我使用「1 Hotel」,提及三亞酒店時我使用「海棠灣陽光壹酒店」或「壹酒店」。
  • 光怪陸離,心存敬畏
    開篇的語言有些輕快而調侃,有點現在坐在聽書的茶園子裡,說書先生拿著木板搖著就聽「啪」一聲,拍桌敲來,摺扇一開,下面我們就來,道一道這故事是怎樣的滌蕩起伏,光怪陸離。 這樣的故事適合夜晚,開一盞昏黃的檯燈,最好來點小茶小酒。 隨著故事捲簾的打開,跟隨一首天津城的順口溜,走進天津衛,看故事從水上警察隊的由來陸續浮現,看看這「河神」到底所謂何方聖神。
  • 狐狸和烏鴉 兒童睡前故事 伊索寓言
    兒童睡前故事烏鴉還是沒有回答,它心想:」我才沒那麼笨,才不會上你的當呢!「狐狸見烏鴉還是不上當,它想了想,又說:」親愛的烏鴉,我可愛的鄰居,您的羽毛是最美的,其他鳥都沒您漂亮。「烏鴉聽了更高興了,它想:「平時大家都說我的聲音難聽,這隻狐狸才懂得欣賞我的聲音。」於是烏鴉很高興地唱起歌來。但它一張口,肉就掉了下去,狐狸立即叼起肉跑了。
  • 哈爾的移動城堡:彼此守護,不懼衰老,或許這才是愛情最美的模樣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在《千與千尋》後,於2004年推出的另一部動畫電影,這部影片改編自英國兒童小說家黛安娜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影片講述了魔法師哈爾躲在城堡中,四處流浪,躲避荒野女巫和莎莉曼夫人,而帽子店的小姑娘蘇菲,卻因為一次偶然的邂逅,引起荒野女巫的注意,打破生活的平靜,開啟一段奇異的魔法人生。
  • 崑崙山為何成為大家眼中的「異世界」?原來與這些事情密不可分
    除了作者在小說中利用誇張的手法進行對崑崙山進行描述之外,崑崙山在現實生活中還發生了很多神秘的怪事,所以在人們眼中,崑崙山就成了神秘的「修仙之地」。在古代神話中,西王母就是生活在崑崙山裡面的,所以,崑崙山也就成為了一種神聖之地,是所有凡人都為之嚮往的地方,不少人想要走進崑崙山,尋找長生不老的秘密,也有不少人想要找到「得道成仙」的方法。但這樣的想法都不科學不切實際,卻總有人信以為真!
  • 中年人眼中的世界,是油膩的
    中年人眼中的世界,是油膩的原創作者:美迪婭的讀書世界年輕人,和中年人,看待這個世界的觀點、和立足點,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年輕人,帶著夢想,帶著熱望,以為這個世界是清純透氣的。一心想要最好的,一心想實現自我的願望。中年人,早已因為歲月、磨去了稜角;早已因為挫折、學會了妥協;中年人不會想要成為最好的人,看到最好的東西也會害怕,只要不太差,就行了。第二梯隊,遠比第一梯隊要風光。
  • 小說:夏家大小姐夏天星的葬禮?
    那人當場就有些愣了,可是在沈墨廷凍死人不償命的目光下,只能哆哆嗦嗦的回覆道:「夏……夏家大小姐,夏天星的。」轟——沈墨廷整個身體一軟,幾乎癱坐在地上。夏家大小姐夏天星的葬禮?怎麼可能!他才不相信。「誰給你們的權利咒她死?!」沈墨廷忽然吼了一聲,可是那人卻嚇得臉色都變了。
  • 修真世界文明或許是存在的
    國外網絡文壇的同類書籍跟我們的玄幻故事厲害程度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在國內,我們的玄幻動輒就是超脫,跳出五行外不在輪迴中,與天同壽,翻江倒海這樣的小威能已經弱爆了,最起碼也得動輒可以 打爆一顆星球,一擊功法立滅 萬億生靈;反觀國外的,無非就是幾個有點特殊能力的人打打架,威能也是小的很,連打爆一座高山都少見 ,與我們的玄幻世界簡直是原始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差距,這一點,國內玄幻文壇真的是做到了全球第一,真正掌握了
  • 樂隊的夏天,中年人淪陷的夏天
    什麼讓中年人在這個夏天淪陷?樂隊的夏天,第一輪的比賽就是大家排排坐的排名賽,別管你是不是老炮還是菜鳥,這是一個拉出來溜溜的環節。click#15的ricky和楊策click15那個在舞臺上騷到無邊的ricky,在排練現場因為30塊的場地費而斤斤計較;「六指琴魔」楊策說只有在站在鍵盤旁邊才覺得自己像個人
  • 種族衝突背後,不僅有文化因素,還有兒童
    獅仔是吉普賽人寶貝,他們開車橫衝直撞找到「市長」,後者維護全區穩定,也管理兒童。不同的是,這是一群還未塑造的兒童,他們激烈暴戾,他們反對不公,而手上有的唯有暴力。,因為他知道,兒童世界長大了就是成人世界,腐蝕是從根先爛掉的,治理也需要從根開始。
  • 兒童科幻系列小說《噓!我們的秘密王國》好看嗎?
    我們的秘密王國》,這個系列故事在我的腦海中已經存在了足足十二年之久。這十二年裡,它像一隻頑皮的猴子,會時不時跳出來騷擾我,提醒它的存在。哪怕我裝著若無其事,故意不去想它,它卻總是不肯放過我。到了後來,甚至睡覺時也會在夢中出現。
  • 小姑娘,你懂事的樣子讓人心疼—留守兒童小梅子的故事
    初次接觸到小梅子,還是一年前夏天的一個下午。那天由於我兒子有點拉肚子,我推著嬰兒車帶著他去六中的兒童診所看病,看完醫生,醫生說沒什麼大礙,給拿了點藥,於是我就推著我兒子往家走。走著走著突然聽見後面有人喊:「姐姐,姐姐,你兒子的娃娃掉了。」我回頭一看,只見一位穿著很舊但是很乾淨的衣服的小姑娘手裡拿著娃娃正在往我這裡跑。
  • 林海音《城南舊事》:童年的純真,才是人生最美的地方
    在這本小說之中,最美的地方就是在於那處童真,電影之中塑造了一個童年人物「英子」,以純真質樸的眼光審視著這世間的種種萬象,在童年的眼光中,這個世界的善惡全部回歸於善良,這個世界的複雜也全部沉澱為簡單。英子也因為這一次淋雨而大病一場,當她醒來之後才知道,秀貞和妞死在了火車下面。媽媽對她說:「沒事,過去的事慢慢就會忘的。」而這一段或許會忘的回憶,也成了英子童年第一個深刻回憶。
  • 我所講述的光怪陸離的故事,只是為了掩飾我的痛苦
    我所有光怪陸離的故事,只是為了掩飾這是個從潮溼的佛羅裡達沼澤地打撈出來的故事,還帶著絲絲溼氣。生活在佛羅裡達州沼澤的大樹家族,豢養鱷魚,為遊客做表演。他們的生活詭奇刺激,家族充斥著詭異傳說。然而,當家族頂梁柱母親因病去世,來自現代世界的遊客日漸稀疏。
  • 那年夏天的「我愛你」是一輩子的諾言《戀戀筆記本》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電影在唯美的夕陽,滑翔的鷗鳥,舒緩的鋼琴聲中拉開了序幕。那年夏天,豆蔻之年的艾莉一家到北加利福尼亞的海布魯克度假。艾莉與好友玩起了碰碰車,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了一個男孩----諾亞。諾亞不顧一切地愛上了這個笑容爽朗的女孩,為了引起她的注意,他跳上她坐的摩天輪,懸在杆子「勒索」一次約會的機會。
  • 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裡的十個太陽真的存在嗎?或許與史前文明有關
    你看夏天一個太陽的時候我們就熱得受不了了,如果真的有十個太陽的話,后羿是不是還沒有等他把太陽射下來,就先被曬死了呀,地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人也都被烤化了。」「所以說它是神話故事啊,神話故事就可以用誇張的寫法。」「誇張得好奇怪啊!」 奇怪嗎?
  • 《更大的希望》:猶太兒童眼裡的死亡遊戲,只為尋找更大的希望
    《辛德勒的名單》和《鋼琴家》,讓我們從成人的角度看到了納粹黨對猶太人的屠殺;《美麗人生》裡,我們看到了納粹營裡猶太父親為兒子打造的美好世界;那麼從猶太兒童的角度看,這可怕的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從《更大的希望》裡我們可以看到,猶太孩子眼裡不僅僅存在著恐懼與掙扎,還有對未來的希望。
  • 世界本來就很瘋狂了之《天氣之子》
    東京本是海,被人們圍海造陸才變成了陸地,東京的夏天在800年前,就經常是很多雨,只是有天空與人類連接的晴女治療著天氣,才會偶然有晴天,天氣的變化多端本來就是上天的心情。1 當神選擇你為天選之子的時候,你也有選擇拒絕當天氣之子,拒絕成為那個為了天氣而犧牲的獻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