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草莽英雄李雲龍(上)

2020-08-26 曉書齋

作為《亮劍》電視劇的主角,小說中重點刻畫的人物,李雲龍的個性特徵是全劇中最具鮮明特色的。在戰爭年代他和他所帶的隊伍受到多方面的倚重和高看一眼,不管是他的對手日軍方面的筱冢義男,還是國民黨方面的楚雲飛,還是他的上級旅長(陳庚),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左權),還是二野總指揮(粟裕),包括他的好搭檔趙剛的肯定和讚許。李雲龍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他帶的隊伍士兵一個個都是嗷嗷叫的,團結,戰鬥力極強,充滿感召力。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對李雲龍及其隊伍試做剖析。


一 李雲龍是個什麼出身

據李雲龍自己交代,他本是個篾匠出身,上過幾天私塾,鬥大的字還認識幾個,這說明李雲龍本身就是個實打實的鄉下人,文化水平有限。這也難怪楚雲飛的黃埔幾期裡面沒有這號人,筱冢義男將軍要的李雲龍的資料闕如,人家李雲龍本是泥腿子出身,非高門大戶出身,也不是學歷出眾的高材生,更不是在黃埔,莫說是黃埔,也不是保定軍官學校出身。李雲龍完全屬於在戰鬥中野蠻生長的一類,對於像國軍,日軍普遍具有較高學歷的軍官來說,李雲龍確實不算是一號人物,最起碼沒有在正規教育系統裡面成為眾人欣羨的天子驕子。這方面的反例可以看看楚雲飛的黃埔五期,還有被俘的暫七師師長常乃超的德國軍校畢業。李雲龍在共產黨軍隊裡面,個人覺得傲人的資本是二七年參加黃麻暴動的老革命,共產黨建軍也是二七年,如果按照當兵的年齡來看,這可是共產黨開始建立獨立武裝的一期老兵,絕對的老資歷。當然這跟他的上級旅長陳庚沒法比,陳庚將軍黃埔一期出身,這甩了李雲龍幾條街,關鍵是陳庚將軍參加的革命經歷也是遙遙領先,李雲龍還是篾匠的時候(估計還沒有做篾匠),陳庚將軍就投筆從戎,進入湘軍魯滌平部,東徵打過陳炯明,然後是北伐,南昌起義,後面長徵什麼的一樣沒落下,自然這樣的旅長李雲龍只有服氣的份。李雲龍參加革命就跟孔捷,丁偉一個鍋裡面刨食吃,教過陳瞎子打槍,紅軍長徵時期就是團長了,要不是縱兵搶糧,以李雲龍的戰鬥能力,估計能混個副旅什麼的(改編後八路軍的領導都是牛人)。對於李雲龍這種几上幾下共產黨老團長,那些新任後進的團長確實不算什麼,李雲龍是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歷有資歷,要文化都沒有文化,老李這確實有吹牛的資本。

二李雲龍的性格特徵

李雲龍是一身草莽英雄氣。為什麼這樣說呢?李雲龍是個有仇必報,舉止粗野,敢想敢幹,兼具市井的狡黠,以及對知識分子和文化人有著本能的排斥與偏見,而又重情重義的人,身上的那種重利的本位主義特徵也是一點不少。李雲龍的這些特質讓我想到了李自成,朱元璋一類的人物,他們確實是造反一類的草莽英雄,唯一不同的李雲龍不是有組織無紀律但不弒殺的人。魏和尚死,李雲龍綁了孔捷,也要剿滅黑雲寨謝寶慶,明知道會被處分也要幹,這是重情義,突圍的時候重新殺回去救張大彪也是重情義的表現,更不用說跟趙剛那種簡直如夫妻一般的感情,還有對秀芹等等。李雲龍說話時這種「你他娘的,幹他一炮」這種算是常規操作,是鄉下人慣用的語言,這種語言方式,也正是李雲龍與下面的兵的共同的話語方式,所以特別的能激勵下面的兵,因為他們本是一群人,都是泥腿子出身。紅軍時期強行徵糧,打平安縣城,從正面突圍等等各種出格的事情,這正是李雲龍敢想敢幹的一面,用孔捷的話說,「就沒有李雲龍你小子不敢幹的」,當然這也反應出李雲龍不拘一格的一面,體現在戰場上尤為明顯,這種性格的負面性就是政治素質不過硬,這點孔捷的紀律性和政治原則性就比李雲龍強太多,也為李雲龍的最終命運埋下了伏筆。楚雲飛說,李雲龍不光能玩大手筆,也能搞點偷雞摸狗。這一點正是李雲龍來源於底層生活的狡黠,是個絕不吃虧的人,這點丁偉也是行家。不管是用幾挺槍換新一團的孫德勝,還是在被服廠捲走幾百套鋪蓋,還是扣留楚雲飛的軍需,還是王有勝守倉庫一節,總之是不吃虧的主,充滿了現實利益的討價還價。當然這種現實的利益算計都是立足於發展自己隊伍的實力,李雲龍才不會幹有肉不吃留給別人這種事情,所以還有點山頭主義的傾向。這一點當然令趙剛感覺愕然,讀書人的那種清高氣適不適合那種討價還價的方式的,也更習慣從全局考慮問題,何況都是共產黨的部隊,怎麼可以跟友軍這樣以商人的方式來往呢。這也是李雲龍不喜歡政委的原因,政委都是文縐縐的,搞思想工作的,有點飄忽不切實際,在李雲龍眼裡可不就太娘們了嗎,想法也是太多,跟李雲龍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可不就是不搭嗎。李雲龍正是這種重實利,狡黠,不蹈常規,草根氣質濃重的八路軍將領嘛。

三李雲龍的隊伍特質

李雲龍的隊伍最大的特點是團結,敢於亮劍,戰鬥力強,重實力。團結用李雲龍的話說,我獨立團就沒有丟下一個弟兄。亮劍就是敢於跟敵人正面交鋒,不懼死亡,孫德勝就是這方面的代表。戰鬥力強是因為獨立團在李雲龍的精神品質深深的感染了這支隊伍,李雲龍是個不吃虧,重實利的人。那部隊的武器裝備當然也要靠各種打獵擴充裝備,裝備不好可不要吃虧麼,何況李雲龍是既能亮劍,又充滿狡黠,亮劍是敢幹,狡黠是絕不硬幹,比如掘土推進殲滅山崎聯隊,比如打敵人指揮部等等。同時還對隊伍裡面的有各種特長的人,進行選編,比如投擲組,還有騎兵連,還有實戰訓練,當然本事大的有肉吃。這種實戰不光是戰士訓練,他自己也是個積極參與在其中,兵與兵練,營長與營長練,在這樣的訓練和講武尚武的氛圍中,手底下的兵當然是提升了技能,還加深了與士兵之間了解和交往,把人融入到一個團隊裡面了。李雲龍就是這樣提高隊伍作戰能力,不會讓有用的人埋沒,鄙夷孬種。精神的感召,戰術的靈活,過硬的訓練,恰當的激勵,較好的裝備,這就是李雲龍帶出來的隊伍的基本盤,具有戰鬥力的基本盤。

正是在李雲龍的帶領下,獨立團才成為了一直戰鬥力極強的部隊,李雲龍就是這支部隊的靈魂,這支部隊的總代表。草莽英雄李雲龍的個人特質深深的影響了這支隊伍,讓隊伍充滿活力,野性,戰鬥精神。用田雨的話說,就沒有見過這麼野的兵,這兵可不就是李雲龍帶出來的嗎?這就是李雲龍草莽影響的結果。


相關焦點

  • 亮劍:李雲龍為什麼不殺謝寶慶?網友:不是不殺,是追不上
    電視劇《亮劍》大家都看過,這部劇非常精彩,其中很多畫面讓我們印象深刻,比如魏和尚犧牲的時候,大家是不是也跟著哭了呢?魏和尚死了之後,李雲龍就發誓要報仇,於是帶著部隊就去攻打清風寨,之後李雲龍砍了土匪二當家山貓子,可李雲龍卻沒有殺掉謝寶慶,這是為什麼呢?
  • 李雲龍為什麼被誤解了這麼久?真實的李雲龍是什麼樣的?
    電視劇《亮劍》對李雲龍是個誤解,為了吸引觀眾眼球,創造草莽英雄典型,強調李雲龍沒文化,大老粗,老打莽撞仗,老犯軍紀,老受處分。編戲湊熱鬧可以,票房價值高,真人真事不能這樣,否則李雲龍一天也混不下去。真實的李雲龍是個文化人,文化水平還不低,否則當不上團長。光憑小聰明、小機靈、二桿子精神,最多當個排長,連長也當不上。李雲龍後來到軍事學院學習軍事科學。
  • 三國志11番外篇:亮劍人物集結會發生什麼呢?(李雲龍篇)
    所以就誕生了以經典電視劇《亮劍》人物為原型的mod,作為一個以電視劇為背景的mod,在其中的人物也是擁有著和其影視形象非常接近的特技和五維屬性,本期文章就帶小夥伴們了解一下這個非常有趣的三國志11——亮劍mod。
  • 《亮劍》李雲龍的九型人格分析
    李雲龍是一個標準的8號,領袖型(又叫控制型)。李雲龍的特點:有英雄氣概(亮劍精神)、重情重義、喜歡挑戰、熱衷鬥爭、好勝心強、粗中有細、有勇有謀;不喜歡循規蹈矩、比較固執己見、容易衝動。,軍人一定要有「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明知對方是天下第一次劍客,也要敢於亮劍,就算不敵,死在對方劍下,也雖敗猶榮。
  • 《亮劍》:李雲龍究竟搶了楚雲飛幾次裝備?
    我記得小時候,爸爸愛看亮劍,那時候的黑白電視機,總共就三個頻道,也沒啥看的,所以我也就跟著看。現在我都30了,我還是很喜歡看亮劍,就像孔捷的口頭禪:過癮,過癮啊!只是,雲飛兄啊,你難道忘了李雲龍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了嗎?你忘了你那一個營的裝備了嗎?你怎麼還往李雲龍眼裡插棒槌,你就不怕你的這個步兵營、炮營,連人帶槍都姓了李?
  • 《亮劍》|李雲龍的結局,為初心亮劍
    》的電視劇時,誰都會被李雲龍那嗷嗷叫的、狼性的亮劍精神點燃。所以,當文革亂起來的時候,他的軍區所在的城市中,兩派混戰,連軍隊的軍火也被搶走,坦克機槍都用上了。李雲龍開始有點興奮。可是他馬上涼了下來。他覺得不對呀。都是一幫小孩子,文鬥還可以,玩玩槍也就得了,竟然連大炮都用上了。一城老百姓不得安寧。
  • 不再被忽悠,真正了解《亮劍》李雲龍是誰?
    其實《亮劍》中李雲龍是嫁接的,拼湊的,是作者根據我軍將領中幾個性格鮮明,富有傳奇色彩人物的合成體,其中有二野第12從紀律上而言,129師的幾個團長可能性都不太可能,也只有王近山更符合影片中的形象。從戰鬥的情節看,這些個戰鬥基本上都是王近山將軍指揮的。因此,基本上可以確定,李雲龍的原型是以王近山為基本的素材的。除了打仗的經歷,在感情的經歷上也非常象。
  • 《亮劍》王副軍長對上師長李雲龍,卻為何退讓了?
    本期話題【《亮劍》王副軍長對上師長李雲龍,卻為何退讓了?】在戰爭劇《亮劍》中,觀眾最討厭的人除了獨立團叛徒朱子明,就是李雲龍晉升師長後在醫院療養時遇到的王副軍長了吧?看了李雲龍和王副軍長的恩怨後觀眾都有個疑惑,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王副軍長對上比他官小一級的李雲龍,卻為何選擇退讓了呢?
  • 亮劍:楚雲飛暗罵李雲龍「塑料兄弟」?你瞅李雲龍搶了他多少裝備
    我記得小時候,爸爸愛看亮劍,那時候的黑白電視機,總共就三個頻道,也沒啥看的,所以我也就跟著看。現在我都30了,我還是很喜歡看亮劍,就像孔捷的口頭禪:過癮,過癮啊!只是,雲飛兄啊,你難道忘了李雲龍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了嗎?你忘了你那一個營的裝備了嗎?你怎麼還往李雲龍眼裡插棒槌,你就不怕你的這個步兵營、炮營,連人帶槍都姓了李?
  • 《亮劍》新解讀
    可能和平期太長,沒有英雄出現,正應了當下中國人的英雄饑渴症,所以《亮劍》一經出爐,火遍全中國。後來拍成電視,幾十家電視臺轉播,出現「家家看《亮劍》,人人談雲龍」的熱鬧景氣。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不多見的。李雲龍傳奇的一生,分六個階段:第一階段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抗擊日寇,會同國軍358團團長楚雲飛重創日軍,名振晉北。第二階段,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在戰場與楚雲飛相遇,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第三階段,金門戰役失敗後,率部開進山區,過了幾年極不適應的和平生活。
  • 《亮劍》那些出現穿幫的鏡頭,嚴重懷疑導演沒有經費請人
    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鬥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故事內容是講述我軍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自殺,到1980年予以平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 揭秘《亮劍》李雲龍的三個歷史原型,一個比一個生猛
    《亮劍》作為一部抗日「神劇」,一直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這裡的神劇是褒義)其刻畫最精彩最傳神的人物,莫過於男主角李雲龍了。其實李雲龍這一角色並不是憑空創造,也是有歷史原型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李雲龍的三個歷史原型,你會發現他們一個比一個生猛!
  • 《亮劍》| 當亮劍的狼性精神被煽動,李雲龍的結局就已註定
    》的電視劇時,誰都會被李雲龍那嗷嗷叫的、狼性的亮劍精神點燃。所以,當文革亂起來的時候,他的軍區所在的城市中,兩派混戰,連軍隊的軍火也被搶走,坦克機槍都用上了。李雲龍開始有點興奮。可是他馬上涼了下來。他覺得不對呀。都是一幫小孩子,文鬥還可以,玩玩槍也就得了,竟然連大炮都用上了。一城老百姓不得安寧。
  • 亮劍:同樣是李雲龍帶和尚去赴宴,舊版狼吞虎咽,新版卻難以下咽
    《亮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講述了李雲龍和楚雲飛之間的故事,劇情跌宕起伏非常有趣,如今已經播出十多年了,依舊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基本每年都會在電視上循環播放。其實《亮劍》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除了劇情吸引人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演員有非常出色的演技,雖然這部劇後來也被翻拍了,但依舊沒有舊版經典,這一點從「李雲龍帶和尚去赴宴」這場戲中就能看出來。
  • 《亮劍》李雲龍對獨立團的預謨
    看亮劍的朋友都知道李雲龍最早是新一團團長。李雲龍打仗勇猛狡猾老是違抗命令,但是打仗都能打的非常漂亮。第一集的時候李雲龍一炮幹掉坂田聯隊的指揮部後,部隊開始突圍李雲龍帶的一部分人衝出重圍可是一營長張大彪被圍,衝出來的新一團長李雲龍說:兄弟們 咱們獨立團從成立那天起,就沒丟下過自己兄弟。但是我都都知道那時他是新一團團長,何來的獨立團可見一開始李雲龍就想去獨立團一不小心說出來了。
  • 《亮劍》中李雲龍,正面全殲山崎大隊?歷史真相併非如此
    在《亮劍》中,李雲龍正面全殲山崎大隊,確實是大快人心。特別是李雲龍在前期參戰部隊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創造性的使用土木作業抵近日軍前沿陣地,從而向山崎大隊陣地近距離投擲手榴彈。密密麻麻的手榴彈,看著也確實是過癮。其實,山崎大隊是有歷史原型的,即百團大戰最後一戰關家腦中的岡崎大隊。
  • 《亮劍》裡李雲龍的副手邢志國,1955年會被授予少將嗎?
    這個問題裡有兩層意思,其一是假設邢副團長一直跟李雲龍職務同步上升,最後也當了副軍長,其二,作為副軍級幹部授少將,理論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當年授予少將軍銜,職務是一個要素,但不算決定性要素,最注重的還是資歷,邢志國資歷上也不差,同樣是老紅軍,要是李雲龍授中將,那麼他很有可能授少將。但李雲龍也只是少將,邢志國的將軍夢,就很可能涼了。
  • 亮劍:為什麼魏和尚一定要死?如果他活著,李雲龍晚年會名聲掃地
    為什麼魏和尚一定要死,首先是年齡問題,按原著來的話,段鵬首次出場是在五十年代丁偉介紹給李雲龍的一個新兵,他這個年紀幹特種部隊是合適的,但和尚確實實打實的抗戰老兵,而且38年就入伍了(假設這一年十八歲),等到組建梁山分隊的時候已經三十好幾,更不要說到68年的時候快五十歲的人了,還在不在軍隊裡都不好說了
  • 《亮劍》李雲龍最看重的一個手下,本該前途無量,最後卻不知所終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便是『亮劍』精神,也是李雲龍的一生寫照。李雲龍性格非常鮮明,幾乎沒有文化,性格粗暴愛說髒話,但又極為豪邁善於指揮,擁有乎常人的作戰想像力,直率、粗糙、無掩飾。
  • 《亮劍》李雲龍說的義大利炮,到底是什麼型號?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率部憑藉一門「義大利炮」,攻下了平安縣城——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義大利炮」的正身,是法國M1897式75mm野戰炮(Canon de 75 modèle 1897),生產商為法國著名軍工企業施耐德公司,通常稱為「法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