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第一次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踩著單車去城裡,找到那所重點高中,一個人報到完便拉開了繼續求學的序幕,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
由於離家較遠,中午她和其他家離得較遠的同學留在學校,等到傍晚放學再一起回家。高一的課程不算很緊,中午的時候,她會和幾個比較要好的同學一起溜出校園,去書店看書,或者去音像店找碟,在零花錢充裕的時候,也會結伴去喝鮮榨果汁、吃肯德基麥當勞。
還有第一次喝到了咖啡,她覺得這小小一杯苦澀的東西,怎麼可以花掉她一周的零花錢,但她學著周圍的人,皺著眉頭喝完了。
天空澄澈碧藍,白雲時卷時舒,日子就這樣悠然自得地慢慢翻頁。
離開父母,又看了一些書,她感覺自己渾身充滿正義感。
比如說,排隊時被別人插隊,她總會大聲地質問「為什麼插隊」,而不再像以前只會躲在媽媽後面,然後媽媽通常都會對她說:「算了,可能人家有急事吧。」
青春肆意,年少張狂,大抵也不過如此。
後來,她又離開家鄉,來到省會城市讀書、工作,遇見了和她一樣滿身稜角的他。
兩個人,從一開始的互相欣賞不已,到不能忍受對方身上的刺,最後,又因為愛,漸漸學會將自己的刺小心翼翼隱藏起來,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裡擁抱取暖。
只是,在面對外人的時候,她依舊是那個很容易就豎起滿身刺的人。
後來,她和他有一個小小的孩子。孩子天真浪漫,對於不喜歡的人或事情,總喜歡當面就叫喊出來,很多次,她雖然覺得十分尷尬,但內心其實羨慕小孩可以如此率真。
某天,她看見各種新聞報導裡,說原是路人,卻因為不小心的碰撞引發劇烈的衝突,而後,有人將小孩舉到高處摔下來,小孩送醫搶救無效…… 那個新聞對她的觸動太大。
她忽然就變得小心翼翼,甚至有次開著小電動車,被旁邊的車子磕碰摔倒在地,雖然屁股很痛,但自我感覺問題不嚴重,連報警都省了,也就那樣算了。
小女孩無法理解媽媽的「懦弱」。
有天,她在家裡看書,聽見小女孩拿著電話手錶在和外公外婆通電話時說:「婆婆,媽媽膽子太小了,被別人撞倒了都不出聲。你看我好勇敢,樓下小胖欺負我,我就狠狠地打了他一頓。」
她忽然覺得這些場景似曾相識。
那時候,她也曾經覺得媽媽太懦弱了,每次別人欺負到她頭上了,她都笑笑說:「還好,人沒事,那就算了吧。」
多年後的這一天,她忽然頓悟,所謂為母則剛,還常常伴隨著「為母則慫」,也許有一天,當小女孩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會忽然之間變「慫」。
這個社會,物質越泛濫,內心越匱乏,誰也不能預計,會不會當你正氣凌然時,恰好遇到一個戾氣很重的人,然後事情忽然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為人父母之後,便再也不敢賭,即使這概率很低,一旦發生,就是百分之百。 其實,我真的不是教你「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