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佩服張賢亮,不管是他寫的書也好,還是他首創的賣黃河水也好,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把他定義為一個作家,他是合格的,定義為商人,依舊是合格的。他賣的黃河水,歷經歲月還掛在家中,而他筆下的人物,時至今日還是讓人津津樂道,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顯得暗淡了。
其實《靈與肉》在張賢亮眾多小說中,並不是最出彩的一個,甚至稍顯普通。但是隨著郭諞子的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朱時茂的許靈均和叢珊的李秀芝,就牢牢的抓住大眾的心。
老電影翻紅的並不意外,在一切向錢的今天,在人們經歷了一切向錢看四十年後的今天,人們才發現,原來在「錢」的背後,是我們丟失的美好。
在人們感慨一套房子掏空了祖孫三代的積蓄,一場豪華婚禮是隱藏的眼淚時,人們才發現,在不久的從前,房子可以是土坯的,媳婦也可以的「撿來的」。、
李秀芝一個四川女子,為了吃飽飯來到了茫茫的草原,不想素未謀面點的結婚對象卻沒有。她哭泣了,不僅是擔心自己未來的生活怎麼辦,更是感慨自己的命苦,為了吃飽飯怎麼就這麼難。
許靈均,生於鐘鼎之家,卻絲毫沒有享受過家庭帶來的奢華,這個家庭帶給他的只有受不完的苦難,在苦難面前他不敢奢望家庭,更不敢奢望愛情。
郭諞子,一個牧場裡熱心人。當他看到李秀芝暗暗垂淚時,憐憫之心驟然升起。三言兩語問清了情況,他想給李秀芝找一個家。可是瘦小的李秀芝在當時的審美條件下,註定不是媳婦的最佳人選,人們喜歡豐滿的,潑辣的女人,只有這樣的女人,再能生多多的孩子,才能把小家庭建設好。
許靈均這個與世無爭,無欲無求的老男人,就成了李秀芝最佳人選,一個是瘦小的小女人,一個是被放逐的老男人,多合適的組合, 於是在大家的起鬨下,郭諞子說了那句著名的臺詞:老許,你要老婆不?
老婆?這個詞對許靈均是陌生的,是他從來都不敢想的,回到家裡,有人等,有飯吃,這最簡單的要求對許靈均來說,都是不敢想的。在那個年代背景下,像他這樣的人,能活著,就是很不容易的。對於郭諞子的問題,他自嘲的說:要。怎麼可能有女人跟他,他都是自身難保了,難道真有瞎了眼的女人跟他一起生活?
當李秀芝怯生生的站在門口時,許靈均亂了,他原本以為的玩笑,居然是真的?破爛不堪的的土坯房裡,只有一雙筷子,一個小鍋,連一個像樣的碗都沒有。一根樹枝折成的筷子,一個豁口破爛的碗,兩張忐忑的臉龐,因為一個玩笑,就這樣組成了一個家。
作為四川女人的李秀芝具有四川女人的善良,勤勞,能吃苦,不管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面對知識份子的老公,她沒有自卑,也沒有放棄自身的學習,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來充實自己,來提高自己,就連看一場電影,也要學習寫字,學習表達自己的內心。這樣的女人,不管和什麼樣的人生活,最後收穫的都會是幸福。因為她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幸福。
對許靈均而言,李秀芝的到來,對他的生活是積極的是陽光的,以前只能對馬說的話,現在有人願意傾聽,願意分享他的世界,也許不是很懂,但是願意參與。
生活對他們兩個來說很簡單,一個去放牧了,一個就在家裡建設家,生活很簡單,內心很豐富。李秀芝抱怨道:馬都知道想家了,人都不知道想家。面對小妻子嬌憨點的抱怨,許靈均只是輕輕的笑了問道:我不在家的時候,學文化了嘛?
我想《牧馬人》之所以能在現在翻紅,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而是那個時代所呈現出來的單純,簡單的愛情。結婚就是兩個人心連心的生活,而不是現在這樣,都為離婚做準備。那個時候的婚姻兩個人呢都在努力,努力的去適應對方,努力的去適應婚後的生活,努力的為對方去做些什麼。
反觀如今的婚姻,一切都是算計,生怕對方佔了便宜,從將結婚的事宜提上討論日程開始,也就開始了為離婚做準備。
人們總是感慨從前的婚姻車馬慢,人心暖。那個時候的人,一旦結婚了,很少將目光再投向別處,如今總覺得婚姻是一件功利的事情,相互攀比,相互擠兌,什麼都能做,唯一做不到的就是靜下心來,安安心心的過自己的日子。
婚姻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的,就算現在郭諞子送一個老婆,多半也是以離婚收場。
牧馬人,真正打動我們內心的,卻是李秀芝那單純的愛情觀。
愛一個人,就愛一輩子,跟一個人,就跟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