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名著,和其他名著一樣也有不少謎團。由於是古典名著,古人思維和現在不一樣,導致謎團千千萬。然而其中有一個是參一生也參不透的難題!
是什麼呢?就是病尉遲孫立的座次之謎。
現在很多人不理解描寫是天罡級別的,戰績是天罡級別的一個好漢為什麼座次不是天罡級別的?
要知道作者當年排座次用的是《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而孫立都赫然在列,而且兩個版本位置都不低。不僅如此,孫立在民間還有著像《石頭孫立》這樣屬於自己獨立的民間故事,比好多有名無事的好漢強很多。這裡上圖:
按理說,輪誰進地煞也不可能輪到孫立。但最終結果就是孫立進了地煞。
雖然知道孫立進地煞有著實際意義,象徵著明朝孫子輩的皇帝,表達了作者對明朝皇帝的立嗣的理解。
但是,施耐庵拿到兩份名單的時候真的是一開始就這麼想好了意向嗎?假如在兩份名單中沒有叫孫立的人,那是不是作者就不會這麼想了呢?
私以為作者當時排座次的時候並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單純的選出三十六人,並且定下哪些人在天罡,哪些人在地煞,之後再思索意向。畢竟兩個版本的人物加起來可不止36個,那就要有所取捨。
曾經嘗試過幾種方法從兩份名單中取捨,最後發現有多種方法還真就有方法選出了孫立,雖然說不一定是施耐庵先生用的方法,但是也是有些道理的。在這裡就列出一種選出孫立的方法。用來解釋孫立是怎麼被選進地煞的。
下面就開始看看孫立到底是如何被選進地煞的。
首先先要明確《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哪個為主,哪個為輔?由於施耐庵《水滸傳》的故事可以說是《大宋宣和遺事的拓展》,那麼就讓《宣和》為主藍本,《三十六人》為輔助藍本。
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到兩個藍本中的天罡人物略有不同,但是兩個版本相同的也就是共有的人物有32個。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這32個共有人物全部進入天罡。估計施耐庵也是這麼想的。畢竟看現在的天罡名單,除了孫立其他共有人物都在天罡。
這32個人暫時保持不動,將裡面不是共有人物的拿出來。他們分別是:宋江、晁蓋、林衝、公孫勝、解珍、解寶、杜千、李橫。一共8人。
前面說了共有人物32個,那離36還差4個。在這8個不同的人物中選出4個進天罡,其餘的進地煞。
根據《大宋宣和遺事》裡面的記載,宋江上梁山之前晁蓋已經去世,那麼晁蓋就不計入排名,也就是說是以上8個人除去晁蓋就變成7個。
在這7個人中可以先定下來幾個地煞,怎麼定呢?首先先拿掉李橫進地煞,為什麼先拿掉他?因為在《大宋宣和遺事》中他是呼延灼帶來的用來頂替晁蓋位置的一個替補,也就是說他不具備天書官方定義中的合法地位,因此拿到地煞。李橫拿到地煞就變成了一丈青扈三娘,連性別都變了。
第二個是杜千,也拿到地煞。理由很簡單,若要從天罡拿人進地煞,是從最前面選還是從中間選還是最後呢?當然是從排名最後幾個的挑。而杜千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排名第36,是7個人中最低的,不選他選誰?摸著雲杜千拿到地煞變成摸著天杜遷,綽號名字都變了。
7個人又拿掉了李橫、杜千還剩5人。5人爭4個名額。宋江肯定要有,而從現在《水滸傳》中作者也選擇了林衝和公孫勝,那麼林衝和公孫勝也各有一個名額。這樣5人就變成2人,4個名額還剩1個。
剩下的是解珍和解寶,兩個人爭一個名額。那這樣就犯難了。這兩人一看就是兄弟,都存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還都有贊詩。可以看成是一個整體,要進天罡一起進,要進地煞也一起進。一個天罡一個地煞似乎不妥。那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兩人一起塞進天罡。那這樣天罡就變成37人,多一人。那還要再拿出一人進地煞,而非共有人物進天罡的不能再拿出來,那麼意向很明顯,只有從共有人物中選一個。
共有人物32個,選一個是很有難度的,如果不給一些限定條件,是很難篩選的。那定什麼限定條件呢?
那就看看和天罡相比,地煞少什麼?天罡有好多人有屬於自己的民間獨立故事,地煞沒有;天罡有好多人有龔聖與給的贊詩,地煞沒有。那為了公平,統籌兼顧,地煞也應該有一個人具備這些條件。
所以限定條件可以這樣定:
1.武將
2.擁有屬於自己的民間故事
3.要有贊詩
(以上三點全都滿足,才能進地煞)
下面對這32人也可以採用排除法。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得知晁蓋和宋江分別是梁山前任老大和現任老大。那麼和晁蓋宋江有著直接聯繫的人排除掉。
先來說和晁蓋有著直接聯繫的人,和晁蓋一起劫生辰綱的是7人,吳用、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秦明、燕青。那這7個人排除。
接著和宋江有直接聯繫的人,宋江直接帶到梁山的9人,朱仝、李逵、戴宗、李俊、雷橫(明寫的)、武松、史進、石秀、張順。(以上為推測)那這9個人也排除。
經過宋江舉薦的3人,張橫(回家遇到的)、索超(犯事躲藏的)、董平(抓捕晁蓋等人失敗的)
一共加起來19人。還有13人,他們分別是盧俊義、關勝、楊志、柴進、李應、穆弘、孫立、徐寧、楊雄、花榮、張清、呼延灼、魯智深。
剩下的這13人可以用上面定義的3個限定條件。
首先魯智深排除掉,因為他是和尚,不符合武將定義。
盧俊義是晁蓋死後宋江上梁山之前的梁山寨主,他當過梁山老大,不可能進地煞,所以盧俊義也排除。
關勝的贊詩中涉及到關二爺,而關二爺的地位不可能進地煞,那麼和關二爺有關的也要排除。所以大刀關勝和病關索楊雄也排除。
這樣還剩楊志、柴進、李應、穆弘、孫立、徐寧、花榮、張清、呼延灼。9個人。
花榮和張清一個號小李廣,一個號沒羽箭。都和飛將軍李廣有關。而李廣在古代地位很高,那和他有關的不可能入地煞,所以花榮和張清排除。
楊志是主線人物,沒有他其他人不可能上梁山,也不可能進地煞。
徐寧號金槍手,金再現在社會都很珍貴,更不用說古代,「物以稀為貴」。綽號中帶金的都在地煞,別的沒有金值錢的就更沒臉在天罡呆了。而且這36人只有徐寧帶金,因此徐寧更不可能在地煞。所以徐寧也排除。
呼延灼能讓人想到呼家將,是歷史上的名將家族,和關二爺的後代一樣,名將世家是不能進地煞的,因此呼延灼也排除。
柴進可能作者因為他的姓想到了柴世宗。也就是說皇族後裔,沒落貴族。天罡剛好缺這樣一個人物。沒落貴族也是貴族,因此柴進用這個方法也排除。如果不用這個方法,柴進在那三點限定條件中,獨立的民間故事不符合,因此也可以排除。
最後就剩李應、穆弘、孫立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帶進前面的三點限定條件。看起來都像是武將,又都有贊詩。
穆弘在《水滸傳》成書之前並沒有找到什麼屬於自己的故事,李應雖然在元雜劇《梁山五虎大劫牢》中出現,但他是個配角,主角叫韓伯龍。李應雖然有故事,但這並不符合獨立的民間故事定義,不是以李應為核心。那李應也不滿足其中擁有獨立的民間故事的條件。
那就只剩下孫立了。號病尉遲,尉遲恭本來就是武將,那孫立自然也是;他出現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自然有贊詩;他有屬於自己的民間獨立故事《石頭孫立》。
限定的三個條件,孫立全都符合。那進地煞這個名額只能是孫立了。
病尉遲孫立進地煞還是病尉遲孫立,無論是名字還是綽號,作者都沒有改動。
既然選了共有人物孫立進地煞,自然要給進地煞的理由,這裡自己總結4點:
宋江用強盜邏輯來定義孫立不義,並且擅自主張放走宋江想要的人,讓宋江不喜。
自古統治者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孫立用計打破祝家莊,全功都可以歸孫立,這場戰役孫立是主,宋江打輔助。那孫立是搶了宋江的風頭。宋江嘴上不說心裡不舒服。那麼一旦功高震主,那個人就會被領導者打壓,邊緣化。
宋江可能是看到了孫立的強大手段。領導自己狠,看到手下有比自己還狠的,老大心裡能舒服?肯定會心裡不爽。
孫立從剿匪的,變成和他們一個陣營的。從白道變成黑道。宋江用強盜邏輯打心眼裡看不起孫立。
以上4點大概就是作者讓孫立進地煞的理由。
當然了,天罡淪為地煞,一定要給予補償。
孫立成為地星關勝,武功第一;描寫和戰績都是天罡級別的;有好幾場精彩單挑;最後毫髮無損的歸來;派系存活率最高等。這些都是作者給孫立的補償。這也是為啥孫立不像個地煞的原因。
綜上,就是如何選出病尉遲孫立進地煞的方法。可能有些理由很牽強,但是是自認為最合理的方法。
碼字不易,還望珍惜!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