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9條飯否日記 還原一個真實的張小龍

2021-02-13 DoNews

DoNews 1月29日消息(記者 張琳)知乎用戶鄧棵一篇文章讓騰訊副總裁、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飯否帳號被曝光。在張小龍名為gzallen的帳號中,人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真實的張小龍。

張小龍從2010年11月開始使用飯否,2012年4月停止更新,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張小龍最後一條飯否發表於2012年4月9日。彼時,信已上線一年有餘,而就在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突破1億。在2012年3月30日那天,張小龍發了一條飯否回應另一個用戶說,「@viviyo 你改變了一億人的一些趕腳」,第二天發的另一條是,「多少艱苦不可告人」。

在飯否裡,張小龍做一個普通用戶會做的所有事情。又對生活中細微現象的分享、歸納所見失誤的規律、記錄生活細節,在震驚時也會說髒話。張小龍在飯否中寫到,「飯否上能看到很多真實的情緒外洩,不像微博都是圍觀別人的苦難和炫耀」。


在帳號被公開後,張小龍最新登陸了他的飯否並設置了隱私保護。但是在他刪掉了幾條記錄後,又將飯否帳號重新開放了。(完) 

以下為鄧棵原文:

Allen是個低調到可怕的人,迷の男人。

Allen在飯否上的名字是 gzallen,廣州艾倫,頭像和他早已清空的微博一樣,來自於 LeonardCohen 一張名為 Recent Songs 的專輯。gzallen 其實並不是 Allen 註冊的第一個飯否帳號,早在 07 年 6 月 4 號,他就註冊了一個叫 allen 的帳號並寫了 454 條飯否。飯否被封后這個帳號也就棄用了,直到 2010 年 11 月 26 日(飯否恢復運營第二天),和菜頭把他拉來註冊了 gzallen這個新號。從那天起直至 2012 年 4 月與和菜頭一同離開飯否,他一共寫了 2359 條飯否,他的微信版本也從 0,變為了 4。

於飯否寫日記的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就是張小龍。

沒有人察覺到他就是那個一個人熬著夜就擼出了 Foxmail 這種神級產品,又正憑著一己之力讓微信成為月活 6 億產品的靈魂人物。

沒有人懷疑過他只是一個喜歡玩 Osmos、喜歡用Instapaper 和 Filpboard、憎惡微博,關心著 Apple 產品和 Twitter,一個平淡無奇的、熬夜成癮的、半夜聽歌又抽菸到 4 點半還不睡覺的、使用著 gzallen這種完全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印象的暱稱的 iOS 程式設計師。

對於這樣一個沉默戰士,和菜頭髮表過一次不具名評價:

看見別人家院子裡的怒馬即將破空而出,踏殺天下人,卻無人知曉,自己還是覺得很欣然。

2011-05-26 00:34

時間過去了 5 年,現在你已經找不到 Allen 這個人了,你找不到他的微信,他的微博、知乎、Twitter 和Instagram 也早就不再更新。

微信已然從被指責抄襲 Kik、Talkbox 的陰影中走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產品,成為了國家級網際網路戰略性殺手鐧,allenzhang這個 ID 已經被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取代;名為 gzallen的飯否帳號也早就被人遺忘在角落裡,如果不是王興用你們點外賣住如家的錢養著部署著飯否的伺服器,可能連這個角落都沒有了。

時間過去了 5 年,微信紅包照片再次點燃朋友圈,不出意外的話除夕之夜張小龍還會在朋友圈裡放一把火。王興對此評價說,「想起 CNN 創始人泰德特納在自傳裡曾略帶誇張的炫耀:我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使亞特蘭大全城燒起來。」馮大輝說,「毫不誇張的說,微信是中國網際網路過去五年來的唯一一款世界級的創新產品。」中國的網際網路,人們迫切需要一個賈伯斯一樣的神話,此刻的張小龍已經被人們推到了這個位置,然而他卻成為了一個迷一般的神。如果不是年初的首次公開演講,可能很多人對他的認識僅僅還停留在知道名字上。這位低調的湖南人的身上貼滿了這樣的標籤:沉默寡言、謙虛納言、玄學、騰訊的戰略威懾武器。

時間過去了 5 年,怒馬早已橫掃戰場、踏殺天下人,這個神話背後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在 Allen 的飯否,你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自由的、真實的 Allen,會聊天、會賣萌、會抒情、會寫詩,會寫段子、會談論產品,會隨手拍照,還會罵人。

馬了個壁的。
2010-12-17 00:07


沒有煙了。睡去。
2010-12-17 03:19


哥做的不是產品,哥做的是發揮潛力的自由。
2011-01-28 00:48

在這裡,你會目睹微信這個產品從無到有,因為這裡記載了他打造微信 1.0、2.0、3.0、4.0 的所有思想歷程。他會為微信是否該有已讀未讀態,從 2010 年一直糾結到 2011 年;他會每天關心人們怎麼用 Talkbox、Kik、Whatsapp和米聊,他會在微信第一個版本發布半個月後就想到開發基於 LBS 的功能,他會面無表情地 mark 著微信的數據,2 億 / 天,4 億 / 天。

第一個app終于于昨晚提交了上架申請。

2011-01-13 18:27

考慮到多數人可能沒有飯否帳號,張小龍飯否摘錄已經以附錄的形式附在文末。

我很開心看到並分享這一切,因為這個產品最終成功改變了大眾的溝通方式,也因為這個產品沒有被其他產品經理接手。我更開心,在這樣造神運動結果的背後,其實是一個鮮活的、孤獨的、認真的人,他讓我感覺親切,不僅因為他長有一副憨厚的大叔臉,不僅因為他與我同籍,更因為他就像是你,像是我,像我們身邊的每個人。

Ifyou don't have a WeChat, well, you don't have a WeChat.

以和菜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如果世界上又出現了什麼新鮮的 App 應用,
在發布後的 48 小時之內,
如果你也下載嘗鮮,
可能你會遇到個名叫 Allen 的人,
如果這人沉默不語,甚至連頭像都沒有。
那麼你也許已經遇見了張小龍。


張小龍飯否摘錄

張小龍談自己

gzallen是機器人。

2010-12-15 16:27

我進到飯否就說飯否上該說的話,進到微博就說微博上該說的話,回到辦公室就說辦公室該說的話。我不敢說自己有想法了,想法全是環境催生出來的。
2010-12-27 15:11

我智商高的時候,情商就低。情商高的時候,智商就低。兩個一樣高的時候,我就雙高了。
2010-12-29 01:20

to be a better man
2011-01-21 17:50

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
2011-01-23 01:54

等我老了,我希望擁有leonardcohen的聲音。
2011-02-04 00:31

我為什麼能起得這麼早?
2011-02-18 10:30

哥喜歡的不是產品,是戰爭。
2011-05-13 15:27

人要成功很難,比成功更難的是,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
2011-05-13 15:28

Think Different!我經常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我沒有喬老爺的才,一定不能因為要think different而走火入魔。
2011-08-25 23:27

面試產品經理,所有技能合格後,要問,你喜歡搖滾嗎。回答否的,就算了。
2011-09-14 14:51

我在生活上不是一個有潔癖的人,但對待產品卻分毫必究,介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精神分裂吧。
2011-09-19 21:50

看到和菜頭爆料騰訊,那個張什麼龍貌似牛X閃閃啊,有空要去拜訪一哈
2011-10-19 13:12

石頭剪刀布是我的殺手鐧。mark。
2011-11-04 03:04

多少艱苦不可告人
2012-04-01 18:43

張小龍寫詩

此恨綿綿有時盡,花開花謝無絕期。純拼字。
2010-12-19 01:04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如今多少花,都在風雨中。
2010-12-22 02:32

去年今日此門中,回眸一笑百媚生。拍照秘笈。
2010-12-27 16:01

春花秋月有時了,冬蟲夏草無盡時。
2011-01-17 19:46


張小龍寫段子

你強烈反對的,一定是你自己也擁有的。---艾倫仁波切
2010-11-28 02:02

距離就是,你發一條微博,這條微博要途經北上廣,進出九九八十一臺路由器,中間還要被拆包解包合併包,被兩百個CPU進行過處理,再顯示在我的電腦上。而你明明坐在離我幾米的地方。
2010-12-22 15:54

古人愛月,今人愛日。古人借月抒情,今人日日抒懷。
2010-12-23 18:24

需要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看破紅顏啊。
2010-12-26 18:59

月亮代表我的心,意外懷孕怎麼辦?路邊野花不要採,意外懷孕怎麼辦?怕什麼戒律清規,意外懷孕怎麼辦?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意外懷孕怎麼辦?
2011-02-13 01:25

更快,更高,更遠。不是奧林匹克,是螞蚱。
2011-02-15 23:33

多情之人看到情薄,多事之人看到事多。
2011-02-25 01:55

萌是第一生產力。
2011-10-15 06:29

張小龍談產品

還是你們用戶爽,哪裡爽到哪裡,苦的是做網際網路的,要整天分析你們的陰暗心理好讓你們更爽,還不能明說。
2010-11-27 23:18

一個產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為一個垃圾產品啊!
2010-11-27 23:24

如果說產品做的一切都在滿足用戶的虛榮,熱鬧,逃避,貪戀等,那麼,大眾同樣都有受虐的心理,為什麼不做一款產品去虐待他們?
2010-12-06 00:47

網絡尚未普及的時候,產品必須依靠功能多來取勝,並且產品是自成一體的。網絡普及後,才催生出一種新的產品形態:產品極簡,反而有利於在網絡這個大生命體中自我繁衍,並且產品是面向連接的。
2010-12-15 16:03

好的網絡產品,必然是無法預料其會不會成功的。成功的產品,剛好是「碰巧」成功了。但這個碰巧並不是創造者的運氣,而是,這個產品剛好能在網絡生命體中生存和繁殖。就像我們無法知道一個小孩為什麼成長如此迅速一樣,我們無法知道一個網絡產品為什麼會成功,即使做的人,也應該感謝主。
2010-12-15 16:06

一個被人預見必然會成功的產品,必然會是個失敗的產品。成功的產品是不能預見的。至少,是不能被人所預見的。機器來預見還有可能。
2010-12-15 16:11

漂流瓶讓我體會到群體的偉大:它的行為模式在我們的預想之外,我們自己也無法完全理解。如果非要分析,傾訴和期待回應(交友)還是第一位的。
2010-12-16 01:56

讓人沒有成就感的是,我們隨便搞一個簡單的遊戲,比如扔石頭看誰扔得遠,都會參與者眾。如果再輔以按省市區排名,就會火爆。
2010-12-23 14:35

網際網路產品應該是由用戶推動,而不是產品經理來推動。產品經理的作用只是找到四兩撥千斤的地方稍微用點力。這方面,飯否給了個表率。這麼久以來,他們只是添加了「測試版」三個字,其它什麼都沒變。對此,我很感動。
2010-12-25 18:14

流通正在取代內容本身,內容變得更小更方便傳播。mp3取代唱片,微博取代書本,簡訊取代信件。我懷疑有一天,微小的內容也沒有了,大家直接通過網絡交換荷爾蒙。
2010-12-27 13:26

整天將KPI掛在嘴上,以KPI為目標來工作的leader,都是不合格的,庸俗的,沒有想法的,令人痛苦的,無法言語的。
2010-12-27 15:27

同意。請各部門按此落實執行。轉@和菜頭公司裡,凡是有老闆參加的會議就拼命發言的人,凡是有抄送老闆的郵件就拼命回復的人,直接炒掉根本不會影響任何業績,而且團隊的開心度上升了。
2010-12-31 17:19

你問我們和競爭對手比有什麼區別,我說我們沒有他們那些臃腫豔俗的部分。
2011-01-02 15:20

如果有這樣一個網站,號稱數據放在月球,伺服器放在衛星上,太陽能供電,永久運行,100年沒問題。因此,你寫的任何記錄都會永久保存。不知道會不會很多人去用。
2011-01-04 19:31

每次看到我們產品中提示「xx操作已成功完成」「消息已成功發出」的「成功」二字,我就很頭大,說了很多次還是出現,今天就下死命令產品中不可以再出現「成功」二字。我有文字潔癖,還是走火入魔了。「消息已成功發出」,搞得好像還有不成功發出的消息似的。
2011-01-17 15:28

從眾多的kik模仿犯來看,國內基本沒有從用戶心理考慮產品的產品經理。除了模仿,他們的創新也是意淫。
2011-01-17 17:42

心有千千結,每種結都是一個產品。關係千萬重,每種關係都是一個產品。未來世界,應該是每個人都會做一個十個用戶的產品的時代。
2011-01-18 12:41

在兩列火車擦肩,就要相向而過的剎那,他和她掏出手機,揮舞,終於,他們交換了微x號碼。廣告就這麼拍了。
2011-02-17 00:52

網際網路產品,好友是如何來的?必須是用戶自己手把手拉來的。任何的批量好友導入,都是收效不大的。
2011-05-18 03:12

網際網路的最終目的,是讓關係學見鬼去。
2011-06-16 19:44

贊同。轉@和菜頭要提防那些Blog寫得好的產品經理,因為在Blog上花的時間越多,在產品上花的時間就越少。原來還以為有例外,現在看起來無一例外。
2011-08-08 22:06

做產品,就是跟用戶談一場戀愛,否則只是一場商業交易而已。產品人是多麼的博愛啊。
2011-08-26 18:32

大部分的所謂創新,都是把問題搞複雜化而已。
2011-11-07 03:48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微博像是一個環境,但它不會主動刺激人,所以是個偽環境。到微博看東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環境裡逛逛再決定做什麼的,那不叫反應。而是當環境發生了點什麼事情刺激到人了,人做出的行動才叫反應。所以,微博之後,將是推送。
2012-03-05 02:44

張小龍與和菜頭還有更多長篇累牘的版聊討論產品的內容,篇幅限制恕不逐條摘錄,請玉步飯否。

張小龍談微博

「微博讓人變傻」。今天一起吃飯的朋友也這麼說。其實微博本身不會這麼厲害。
2010-12-14 16:30

他人即地獄,那麼,微博是地獄的複數。
2010-12-15 16:27

微博是洪流,看似波瀾壯闊,裡面都是沙子。
2010-12-16 13:21

微博是個穿衣服的地方,飯否是個脫衣服的地方。
2011-01-06 12:44

開復竟然寫了本《微博改變一切》的書。我很佩服他竟然能就微博寫出那麼厚一本書出來。
2011-01-11 19:33

微博和飯否都是蒙太奇,但微博的鏡頭太過花哨和表演,飯否更紀實。
2011-01-15 02:01

飯否上能看到很多真實的情緒外洩,不像微博都是圍觀別人的苦難和炫耀。
2011-03-06 17:16

新浪錯失了最好的一次機會,就是做微信類東西。
2011-05-21 14:41

突然我明白了,那些微博上收聽一個人還要彈個框的爛體驗,真實意圖是,提高用戶的收聽門檻,讓用戶以後逐漸畏懼收聽,來保持timeline的清爽。
2011-07-18 18:28

其他

每次看到知乎上人在討論為什麼啟動畫面是一個人頂個球,我就很樂。
2011-09-20 18:08


相關焦點

  •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私人日誌被扒,飯否日記刷屏
    借著大批用戶湧向飯否去觀瞻產品大神日誌的機會。以下這篇轉自知乎用戶鄧棵的專欄,原標題《看完了張小龍的2359條飯否日記》。Allen 是個低調到可怕的人,迷の男人。Allen 在飯否上的名字是 gzallen,廣州艾倫,頭像和他早已清空的微博一樣,來自於 Leonard Cohen 一張名為 Recent Songs 的專輯。
  • 最近,我讀完了張小龍的2351條飯否
    最近上班一閒下來就翻看張小龍在飯否留下的2351條記錄,陸陸續續看了好幾天。
  • 張小龍 飯否日記 九
    2012-03-04 19:12 通過 API這是一個聲色世界。飯否需要更多圖片。就像煩惱,傾訴,寫日記,這些就沒有高低端之分。2012-02-05 02:27 通過網頁 @和菜頭 微博滿足資訊,空間滿足朋友娛樂互動,但還有個中間地帶,就是人都想有自言自語的個人領地,可以隨意嘮叨,不用看讀者口味的。2012-02-05 02:18 通過網頁 給和菜頭的回覆(查看)@和菜頭 我個人是有這個需求的。雖然不至於太快就很多人湧入,但這是個長期固定需求。
  • 張小龍的能與不能
    事實上,這一次演講中系統闡述的內容,張小龍在過往的演講和訪談中早已經說過,只不過人們並不大關注而已。昨晚張小龍用4小時時間專門展開闡述,人們終於願意坐下來,認真聽一下他的想法。如果對此不認同的話,我這裡還有一篇張小龍在2016年微信公開課上演講的文章,你可以對比看一看,和昨晚的內容有多少異同:《站在微信後面的男人》。我想,這才是張小龍的真實處境。
  • 飯否裡的王興:揭秘一個寡言創業者的隱秘內心世界 | 深網
    2007年飯否成立,這是王興繼校內網之後的第二次創業,曾被王興和他的團隊給予無限期望。這裡寄存了年輕時王興對技術和產品的執著,也延續著那個年代的情懷。張小龍曾形容「微博是個穿衣服的地方,飯否是個脫衣服的地方」。
  • 頂級產品經理的產品觀(三):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
    2011-01-11 19:33微博和飯否都是蒙太奇,但微博的鏡頭太過花哨和表演,飯否更紀實。2011-01-15 02:01飯否上能看到很多真實的情緒外洩,不像微博都是圍觀別人的苦難和炫耀。2011-05-21 14:41突然我明白了,那些微博上收聽一個人還要彈個框的爛體驗,真實意圖是,提高用戶的收聽門檻,讓用戶以後逐漸畏懼收聽,來保持timeline的清爽。
  • 觸樂夜話丨從張小龍聊到李小龍
    當然,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這兩款遊戲也都上了手遊平臺——這就有一個機會,讓我特別直接地體會手遊和傳統家用機遊戲的異同。以更核心向、操作更為複雜的《EA SPORTS UFC》來說,主機版裡的對戰、成長等模式,都中規中矩,圖像非常好,但各方面的操作複雜到了幾乎成了一個UFC的專業虛擬課件。你培養的角色,除了要為他選擇武術套路,其餘的培養其實是在培養你自己的操作和反應力。
  • 飯否遭受攻擊,創始人王興主頁被「偷」走7年 | 最前線
    36氪昨日發現,美團網及飯否創始人王興的個人飯否帳號,最新信息流停留在了2011年,2011年之後更新的動態全部消失不見。飯否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提供140字迷你博客的社交網站,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被稱為「中國版Twitter」。36氪隨後從飯否用戶口中得知,前天晚10點左右,飯否網站全線癱瘓,用戶無法登入。
  • App安利|| 日記 樹洞類
    也可以自己收起來,作為日記本來使用。部分app甚至可以跟別人交換日記。第一個:飯否/御飯  這個其實是因為一個很喜歡的博主有用我也去下了。但是它的字體很可愛。也很簡潔。因為人少,所以都是真正的情感流露,不像某些地方,嘲笑質疑別人的苦難,貶低他人炫耀自己。  其實這個相當於少人版本的微博,只允許140字。
  • 只有王興還在堅守的飯否:曾是中國微博鼻祖,卻敗給了新浪!
    微型博客這種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在中國也很吃香,網絡名嘴、專業媒體人、娛樂明星等都是飯否的忠實用戶,其中也包括微信之父張小龍,還有王興自己。 這些用戶的註冊,讓平臺內容精彩紛呈,也為中國網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專家和偶像的機會。
  • 十年來,王興發了12838條飯否消息
    :自述:如果我一整天都沒看到、想到、或做過什麼值得在飯否上說的事,那這一天就太渾渾噩噩了。從07年到現在,十年多的時間裡,王興更新了12838條飯否消息…很難想像,作為一個幾乎已經被封神的人,會在一個公眾空間,持續不斷得吐露自己的真氣(兩年前有人扒出張小龍的飯否,但畢竟是以「 gzallen」的名義出現的)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樣本…前後花了一個月擼完,成了王興的迷弟,同時有幾個發現:1,王興是一個可以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
  • 視頻號直播引發「行業狂歡」,張小龍親自下場能否截擊抖快?
    2.3萬人次,這個直播數據放在抖音快手任何一個動輒千萬觀看量的平臺都顯得不足為奇,但在視頻號上,這被很多人視為短視頻格局變天的強烈信號:它意味著一個新流量窪地正在悄然構建,一個新商業時代正在奔湧而來。據說,那場直播首秀吸引了馬化騰、張小龍、王興等在內的大佬圍觀。
  • 張小龍勇於不敢
    去中心化是一個能力。不只是一個選擇。比如今天的微博缺乏真正去中心化的能力。一個普通用戶在微博上沒有粉絲。他就沒有推薦的力量。然後就只有中心的大咖才有推薦的力量。他們會攜手維持自己的強大。長尾裡的小傢伙得不到被推薦的機會。每個人的親戚朋友都在微信裡。這些人是會在乎你說話的。於是每個人都有真實的聽眾。就有了推薦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力量是去中心化的基礎。
  • 張小龍視為「下一個十年」的視頻號,能打敗抖音快手嗎
    6月份,視頻號的用戶量到了一個量級,這個量級張小龍被公關攔住了,沒有對外說,不過他說,「對一個內容形態的產品而言,一定量級的用戶和活躍度才意味著你走過了生死線,就是它的流量循環已經起來了,否則的話,你就一直要為它的生存去找到方法。」目前,視頻號仍沒有達到張小龍理想狀態。
  • 張小龍:微信背後的產品觀
    和菜頭作為特邀自媒體參加了《騰訊大講堂》的一場特別講座,這場講座的主角是微信之父,被譽為超級產品經理的張小龍,從Foxmail、QQ郵箱再到微信的華麗轉身。因此,騰訊相關人士請先閱讀下一段落的內容:作為騰訊前員工,我清楚地知道這一課程的全部視頻和PPT資料都儲存於騰訊KM平臺,請務必在閱讀本文前完整瀏覽一次8小時20分的視頻資料。張小龍關於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這8小時20分的視頻之內。其中所有內容都來自張小龍業餘時間用手機記錄下來的產品心法300餘條。
  • 微信8.0,張小龍的「微信X」?
    微信的十周年生日,在張小龍的重視下,同樣過得十分「熱鬧」:1月19日,在微信公開課Pro微信之夜現場發表2個小時、1.6萬字的演講《微信十年的產品思考》,根據其2012年內部演講整理成書的《微信背後的產品觀》同日出版;1月21日微信十周年晚會上,張小龍被年會嘉賓五條人的仁科拉上舞臺參與演唱《阿珍愛上了阿強》,雖然不是很適應舞臺,但看得出他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