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oogle的虛擬運營商Project Fi本周內獲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Google虛商項目組通過增加了歐洲以及亞洲的135個國家的無線數據網絡來提升漫遊用戶的移動體驗,從 7 月 13 日開始,在海外漫遊的網絡下行速度提升到了 4G 水平。除非只用 2G 網絡,否則任何一個運營商的流量都比 Fi 貴 10 倍以上。
或許今後也將拓展到海外用戶,但目前Project Fi的服務僅提供給美國用戶,且只能與兩個手機終端進行業務綁定(Nexus 6與5X),其拓展及Project Fi的成熟,意指Google正把其戰略方向指向一個成熟的移動運營商市場,並可能引起移動產業的再度顛覆。
綜合來看,Project Fi是目前移動用戶所能期待的最好的移動運營商服務,其充滿了移動終端智能化的特徵,並且有足夠多富餘的用戶提供新業務,幾乎沒有任何傳統業務會影響到這個項目,降低這個項目推出的進度。
首先,谷歌考慮到讓大多數智慧型手機會使用WiFi的情況,開發了一個硬體/軟體的組合讓用戶能夠通過WiFi進行語音通話(並不像iOS的wifi電話),並且能夠實現信號在WiFi和蜂窩網絡之間的無縫切換。其通話業務利用了一個WiFi助手的工具,能夠讓智慧型手機自動加入開放的網絡,在酒店、機場和咖啡店,不需要用戶確定網絡連接,就能自動連上可以使用的wifi網絡並幫助消費者減少移動消費。(谷歌通過維護一個可信的WiFi節點目錄,達到可信任的WiFi網絡)
其次,從價格上來說,Google提供的移動服務價格很便宜,Google每月收費20美金加上每GB無線流量數據10美金的拓展,並且只對實際用的數據進行收費,比如你用了1.15GB,那麼就需要支付31.50美元。打開 Fi 的應用,是自動生成圖表的流量使用圖,顯示每天使用的流量。你不用等每月發來的帳單,上面密密麻麻的四五百行的「GPRS 清單」,Google Fi 的套餐儘管是固定費用,但每個月沒有用掉的套餐流量,多餘的錢仍會等比例退還給用戶。
更為不可思議的是,Project Fi目前作為一個MVNO運營商品牌,如同Virgin移動、Boost以及Wind Mobile一樣,Google並沒有自己的網絡,而是利用合作夥伴Sprint、T-Mobile美國以及Cellular,加拿大Rogers以及歐洲運營商Three,覆蓋了西歐、香港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
Google的獨到之處在於,通過這些合作關係,他們能夠提供一個無縫的全球化服務,並且不會對用戶產生額外的費用。是的,你的流量消耗無論在邁阿密、羅馬、倫敦和蒙特婁都完全一樣,即便你是在全球旅行的過程中也會和你在家中一樣保持一致。用戶沒有必要通過客服或者申請建立這樣的國際漫遊,因為這是Project Fi提供的默認服務。
近日,Google 宣布調整海外網速,未來 Fi 在海外的網速不再受 256kbps 的限制,變成 3-5 Mbps。儘管速度並不是太快,但仍是國際漫遊的速度。
對於大部分的MVNO而言,需要面對的是典型的創業困境,面對成本和運營團隊的建設,都是著實的難題。谷歌目前所涉足的領域,不需要通過集中內部採購的方式開發實體,並且具備有包含競爭力的產品,他們不需要通過昂貴的產品才能獲得可能存在的利潤,谷歌沒有相當的負擔,它的市值比美國四大運營商加起來還高。Fi 的資費也很有競爭力。對他們來說,MVNO是一個全新需要開發的市場,為移動用戶進入谷歌生態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所以,對於目前的移動運營商來說,多樣化的移動業務以及可盈利的業務水平正在時間表之上,與此相對,蘋果目前也正在計劃重新制定無線行業的規則,看起來似乎正在和谷歌做同樣的事情。
谷歌目前正在加速其海外項目的執行速度,針對最近一項谷歌的調查,只有20%的美國人選擇使用原始運營商的蜂窩網絡,而其餘的寧可選擇使用WiFi熱點以及換一張SIM卡。
Project Fi的項目主管John Maletis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可能從我這邊很難讓你們相信,其實Google根本不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顛覆移動。我們正在嘗試的是Nexus硬體與Android軟體之間與Project Fi的連接關係。」
Fi可能有一天會對移動領域造成破壞性的力量,有一些預測表示,Google正在極力嘗試成為一個ISP,從Google的光纖服務開始就有這種設想,而如今Google進入移動運營商的領域,是否也意味著新一輪的顛覆
Fi在低使用率時比運營商提供的套餐更便宜,而在高使用率時,會比運營商提供更昂貴的服務價格,通過價格對比,只有你每月用到 6GB 流量,傳統運營商才會比 Fi 更便宜。Roger Entner作為Recon Analytics分析師認為,「人們之所以肯定網際網路,一個高使用頻率的客戶會更容易選擇保留其習慣,經濟學對他們而言其實沒有意義。」
Fi提供的客戶體驗很強,用戶可以通過「暫停」和「取消」按鈕輕鬆掌控服務的時長,用戶可以輕鬆通過各種網絡連接改變其數據計劃,並收看各種數據的使用和帳單計劃。谷歌承諾將建立一個快速的客服機制,讓用戶在需要解答的時候不會孤立無援。
值得關注的是,這不是 Google 第一次做運營商生意。Google 最早的運營商業務嘗試是 Google Voice——一個和 Skype 類似的網絡電話,但它可以綁定手機號。
早期的 Google Voice 主打的功能,是給你一個虛擬號碼,讓你可以在一部手機上用多個號碼。2014 年之後,Google Voice 和在線聊天應用 Google Talk 被整合進了 Google Hangouts 裡,Hangouts 一個應用的功能包括了通過手機網絡和網際網路打電話、發簡訊和在線聊天的功能。
Google Voice 可以看作是 Fi 的前身,現在你在激活 Fi 的時候,系統會問你要不要使用老的 Google Voice 號碼,打開 Google Hangouts 網頁版,撥打電話的默認選項也已經變成了 Google Fi。
如今,Google Fi吸取了 Google Voice 和 Fiber 的教訓。Google Fi 是「虛擬運營商」,不需要建設基站。通過和大運營商合作,開展業務的速度非常迅速。而且理論上,它並沒有和傳統運營商形成競爭關係。
2016亞太虛擬運營峰會,由DVBCN&AsiaOTT和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分會聯合主辦,將於8月8/9日在北京舉行。為期兩天活動,主題報告會邀請國內國際的MNO、MVNO、MVNE、MVNA介紹國際最新運營案例、了解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展覽區邀請國內外虛擬運營商參展,組委會預約產業鏈各類企業進行洽談(每家單位10-20分鐘交流時間),預計300家企業參與,500多名專業人士參與聆聽和商業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