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年)》重磅發布
2018年6月30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上,《北京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白皮書》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相關單位,通過大量的調研和專題討論,編制而成。
《白皮書》首次摸清了北京人工智慧產業底數。綜合清科、WIND、IT桔子、藍海巨浪等公開數據及投資機構定向採集數據,由課題組整理,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國人工智慧企業4040家,北京市人工智慧企業1070家,佔比26% ;全國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慧公司合計1237家,北京市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慧企業431家,佔比35%。從融資階段看,北京人工智慧企業一半以上仍處於初創期,在A輪之前的企業佔比達56.97%,具有創新發展潛力。從企業成立時間看,北京人工智慧企業2015-2016年呈現出爆發性增長,人工智慧快速增長特徵明顯。從區域看,60.96%的人工智慧企業註冊在海澱區。中關村成為我國人工智慧創新高地。
同時,《白皮書》不僅繪製了北京人工智慧全產業鏈圖,而且針對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和無人駕駛等5個特色鮮明的領域繪製了分領域產業鏈圖。《白皮書》總結了北京人工智慧產業在政策、人才、創新、軟體研發、專利等5個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原始創新、高端晶片等4個方面面臨的挑戰,並給出了大力發展核心技術、超前布局原始創新等6項策略。
北京將以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為契機,抓住新機遇,施展新作為,將北京打造成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高地。
本文從幾個角度介紹這部白皮書:
在數量上,北京作為AI第一城,其實是從2014年開始迎來人工智慧創新企業的高速增長期,2015到 2016年進入爆發式增長,2017年有所回落。
北京的1070家人工智慧企業,有明顯的聚集特點。從北京人工智慧企業區域分布可以看出,北京市人工智慧企業60.96%聚集在海澱區,海澱區又以中關村為核心,聚集了眾多優質人工智慧企業。
有諸多高校、研究機構加持的海澱區、中關村,為北京奠定中國AI第一城的基石。
北大、清華、中科院……超半數AI研究骨幹機構在北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等全國過半數人工智慧骨幹研究單位都聚集在北京,擁有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10 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除高校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外,一批科技企業也紛紛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或研究院。
在人工智慧專項領域,目前我國人工智慧人才最集中的 Top10 僱主排名中,高等院校佔據四席, 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和浙江大學,北京獨佔 3 席。
在融資上,全國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慧公司合計 1237 家 (含 31 家已上市公司),北京市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慧企業 431 家(含 12 家已上市公 司),佔比35%。
根據北京人工智慧企業融資階段比例圖顯示,北京市人工智慧企業大多處於A 輪,佔比達 29.09%,Pre-A 輪企業佔比 6.67%,天使輪企業佔比 18.48%,種子輪企業佔比 2.73%。
綜上所述,融資階段在 A 輪之前的企業總佔比達 56.97%,因此北京市人工智慧企業一半以上仍處於初創期,具有創新發展潛力。
智慧醫療行業準獨角獸猛增,無人駕駛走在全國前列根據白皮書,北京人工智慧重點應用領域包括: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新零售和無人駕駛等。
截止 2018 年 5 月 8 日,北京醫療人工智慧企業融資 A 輪以上的代表性企業 33 家,在 成立年份上,其中 2013 年之後成立的企業達 18 家,比例為 55%。在融資方面,上市 2 家、 併購 1 家,新三板 4 家、C 輪 9 家、B 輪 5 家、A+ 輪 6 家、A 輪 5 家。融資到 C 輪的精準基因科技、推想科技、泛生子生物、匯醫匯影、思派網絡等 5 家企業均在 2013年之後成立, 企業成立 2-3 年迅速成為行業準獨角獸企業。
據相關統計北京有 414 家智能家居企業,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截至 2018 年 5 月,北京智能家居行業 A 輪及 A 輪以上的融資企 業 63 家。其中 A 輪融資企業居多,有 27 家,包括源碼智能、廚芯等;A+ 輪企業 3 家, 包括極路由、小焙科技等;B 輪企業 10 家,包括果加、Rockrobo 等;C 輪企業 2 家,包 括邦天科技、三個爸爸等;C+ 輪企業 1 家,包括雲丁等;E 輪及以後 2 家,包括小米科技、 錘子科技等;新三板企業 13 家,包括小狗電器、利仁科技等;併購企業 2 家,包括辰天 科技、渡鴉科技等;上市企業 3 家,包括京東、邦訊物聯等。
白皮書沒有公布無人駕駛產業的數據,不過,北京的無人駕駛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去年底發布兩個文件,規範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際道路測試,還在順義規劃了全市首個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今年1月北京亦莊出現第一條無人駕駛試點道路。
北京市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城市之一,也要解決的「首堵」問題。白皮書顯示,目前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基本形成,例如:建設「北京通」、「北京大數據平臺」、「助力交通無人駕駛」、「智慧物業,堅持以人為本」等重點項目。
北京的下一步:依靠硬核技術,超前布局高端產業鏈作為中國AI第一城,北京對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有幾大策略:
一、布局前沿技術。重點布局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類腦智能計算、深度機器學習等跨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推動人工智慧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量子科學、心理學、數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跨學科交叉融合。
在北京具有優勢的語音識別、視覺識別、人工智慧 晶片、傳感器、算法、應用場景等領域持續取得技術突破,形成核心技術優勢。
二、形成產業集群。圍繞海澱中關村核心區域、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等重點地區,匯聚國際水平的人工智慧示範企業和項目,建設人工智慧產業園區,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培養和扶持產業鏈各層關鍵領域重點企業,拓展人工智慧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產業邊界。
三、最重要的是人才。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人工智慧核心目標。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布局,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一級學科建設。加強國際教育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人工智慧人 才。
四、應用到社會。支持與首都功能匹配的人工智慧技術廣泛應用,以應用促發展,以市場帶動產業,建設智慧社會和智慧城市。加快推動人工智慧與各行業的融合創新。支持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
國際巨頭全產業鏈布局,BAT在原始創新技術、晶片等底層技術存在差距
白皮書還介紹了國內外人工智慧行業發展概況。
國際方面,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先後發布一系列人工智慧戰略,推進人工智慧向前發展。
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2015 年後密集發布人工智慧相關政策和規劃。
目前,蘋果、谷歌、微軟、IBM、英偉達五大巨頭都在人工智慧領域部署更多的資源。 國際巨頭呈現出全產業鏈布局的特徵,包括基礎層、應用層均有布局。國際巨頭收購公司、 拼搶人才、強化技術儲備,構建生態;人工智慧的平臺化、雲端化將成為全球發展的潮流。
國內網際網路巨頭 BAT 積極布局人工智慧。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憑藉場景和數據優勢,利用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深度學習等技術,在應用層的創新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在核心技術層,特別是原始創新技術、晶片等底層技術方面和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
中國人工智慧創業公司中,數量排名前三名的是計算機視覺、智慧機器人和自然語 言處理公司。投資融資額度最高的前三名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自動駕駛。人工智慧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改變現有行業模式。人工智慧賦能傳統行業主要包括醫療、家居、 駕駛、零售、城市、教育、金融、交通等。
附錄:一、北京部分重點領域人工智慧企業名單
二、人工智慧重點投資機構名單
附白皮書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