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狀告銀行「惡意催收」,卻將自己送進監獄…

2022-01-27 法保網APP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 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 侵刪

女子欠銀行1.6萬

卻起訴銀行要求賠60萬!

原因竟是惡意催收?

惡意催收有多可怕:

再不還錢,大字報伺候!

趕緊還錢,不然爆你通訊錄!

如果今天沒見到錢

將會有人上門問候你全家!

只有想不到,沒有催收做不到

惡意催收違法,女子起訴就起訴了

為何最後反將自己送進監獄?

借款逾期不還,會被催收方追債。一般惡意催收多發生在向不正規的網貸平臺借錢上,催收方往往不擇手段,騷擾你的家人朋友甚至街坊鄰居,追著不放,不見錢不罷休。

但通過銀行等正規渠道的借款,大家都是文明人應該不至於搞惡意催收那一套吧?凡事沒有絕對,還真有這事!女子自稱只是借了1.6萬元,卻被銀行惡意催收,起訴銀行索賠60萬。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想1.6萬的數額不算啥啊,銀行會為了這點小錢以身涉法?

去年4月份的時候,韓梅梅以人格權受到侵害為由,向法院起訴浙江某銀行。告銀行不稀奇,但是作為一個欠銀行錢的人,反告銀行,這事就有看頭了。

韓梅梅自述,因為急需用錢,向銀行借了一筆款應急,總計1.6萬元。因為沒來得及按期還款,收到了銀行發來的催收簡訊。

沒還上錢這事本來就是其理虧,收到簡訊後,已經在想盡辦法籌錢了。誰知不久後發生的事,讓她措手不及,顏面盡失。

韓梅梅說在家門口看到了帶有威脅、侮辱性等內容的大字報,這些催收的大字報一傳十十傳百,鬧得盡人皆知,總有人在背後對其指指點點。

韓梅梅未來婆婆、男友、合作夥伴得知後,婚姻取消了,工作也黃了,人生徹底毀了。惡意催收不僅僅對其造成家庭危機、感情受挫,還帶來了更大的名譽損失及精神損害。如今,她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熱中,為此,她要起訴銀行索賠精神損失費59萬元、名譽損失費1萬元,並要銀行公開賠禮道歉。

法院審查發現:韓梅梅與催收方的簡訊聊天記錄截圖,作假的可能性極高,韓梅梅無法提供其他更強有力的補充證據,就銀行侵犯其人格權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

其後韓梅梅提出撤訴申請。法院不準予韓梅梅撤訴,駁回其訴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開展調查,這一調查,韓梅梅身份搖身一變,涉嫌虛假訴訟

原來韓梅梅早在16年開始就在某銀行進行網絡借款,借了還,還了借,到了20年初,韓梅梅還欠銀行1.6萬元左右,但實在是無力還款了。

收到銀行方發送的催收簡訊時,韓梅梅眼見錢還不上,病急亂投醫經所謂高人指點,將銀行的催收簡訊改成帶有威脅、侮辱性內容的催收簡訊,然後發給自己。

演戲當然要演全套,韓梅梅接著編造了大字報的內容,以大字報被發現為由分別杜撰了與男朋友、未來婆婆、鄰居、合作夥伴等人的聊天記錄。

一切準備就緒後,韓梅梅才向法院起訴,想要幹上一票大的,訛銀行一筆賠償費用。

韓梅梅經公安機關審訊後,很快便承認了偽造證據起訴的事實,後因構成虛假訴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一千元。

以韓梅梅為例,她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偽造對自身有利的證據,要求銀行賠償精神損失費、名譽損失費,妨害司法秩序,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就構成了【虛假訴訟罪】

虛假訴訟罪還可能以隱瞞真相的方式進行,隱瞞真相等同於捏造事實,在民事訴訟中,一方隱瞞事實欺騙法院提起虛假訴訟進而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構成【虛假訴訟罪】

如債權人為謀取不正當利益,隱瞞債務人已經償還完欠款的事實,以未銷毀的借條為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債務人再次履行債務。

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情形,包括以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實施以下行為,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①與夫妻一方惡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債務;

②與他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債務關係和以物抵債協議;

③與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或其他管理人員惡意串通,捏造公司、企業債務或者擔保義務;

④捏造智慧財產權侵權關係或者不正當競爭關係;

⑤在破產案件審理過程中申報捏造的債權;

⑥與被執行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或者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優先權、擔保物權;

⑦單方或與他人惡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權、繼承等民事法律關係的其他行為。

■ 一般情形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

■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單位犯罪,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規處罰。

存在虛假訴訟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從重處罰。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惡意催收犯法。債權人只能在債務人不如期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才能催收債務,但不能以暴力催收、入戶催收、恐嚇催收等形式進行惡意催收。如果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債務人還能保留相關證據,報警處理。

如果催收涉及的債務是高利貸等非法債務的,惡意催收還涉嫌犯罪。

使用暴力、脅迫方法;或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侵入他人住宅;或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

■ 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簡單來講,就是如果採取讓債務人產生恐懼、害怕、厭煩心理的催收方式可能都違法。

本著煩不死你算我輸的心理,幹擾正常工作,影響生活秩序進行簡訊或電話轟炸。同樣以簡訊或電話的方式,對借款人進行辱罵、誹謗並威脅即將採取暴力、毆打等手段的恐嚇式催收,都是非法的。

網絡貸款催收中常見的催收方式有曝光通訊錄,騷擾借款人通訊錄中的其他聯繫人,對借款人進行詆毀,這種方式也是非法催收。

將借款人的照片進行P圖,編造醜化其個人資料,並上傳至網絡進行傳播,藉此威脅借款人以達目的。

在借款人住所或公司附近貼發小廣告,甚至拉橫幅、用廣播大喇叭,呼喊某某還錢的方式。

對借款人進行全方位造謠誹謗,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生活,或者是直接誇大借貸金額,如明明借款人沒有欠那麼多錢的,卻惡意壘高債務。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殺雞給猴看。當著借款人及其家屬的面,宰殺相應的家禽、寵物等衝擊人的心理承受力,發送不還錢沒好果子吃的信號,讓借款人產生恐懼、害怕心理。

顧名思義就是在借款人正常工作或生活的地方,以擺放花圈、播放哀樂、潑灑垃圾等方式,隱含威脅之意以達催收目的。

開車堵人或將通訊工具、交通工具沒收的方式以限制借款人的人身自由來達到催收目的。

以冒充公檢法人員,或偽造法院傳票、偽造律師函等方式對借款人進行威脅和恐嚇。

組織或僱傭黑惡勢力對借款人進行催收,以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敲詐勒索、聚眾鬥毆、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催收。

眾多非法催收方式中,常見的是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將借款人個人資料或隱私上傳到網絡,洩漏信息,配合造謠等方式,如通過醜化P圖惡意催收的。隨著社會治安環境的改善,比較少見的是暴力催收行為,如強闖私宅、拘禁、毆打等。

有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的;

多次發送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情形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構成侮辱罪、誹謗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合法的催收方式,是通過法律的途徑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而很多借貸平臺因為不正規,或是存在灰色地帶,不能以合法途徑催收,或者是為了圖快就會走偏門。

避免風險的最好方法是不盲目網貸,如果已經進行網貸的,要積極還款,可能逾期要提前進行協商還款,避免更多的糾紛。

不管是侵犯個人隱私權的催收,還是造謠誹謗構成侵犯名譽權的催收,或是暴力手段涉嫌刑事犯罪的催收,向監管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比法律訴訟更快。法律訴訟流程較長、成本較高,而向監管部門投訴或舉報,時間較短、成本較低。

前期一定要保留證據並及時報警,後期根據情況進行訴訟維權。法律訴訟,要有完整的證據鏈,可以對催收來電號碼進行反訴追查,對打給本人或通訊錄中好友的電話,進行截屏、錄音收集。

收集惡意催收的證據要講究技巧,可以在電話中反問引導對方,讓催收人承認是由某機構指使的對某筆債務進行催收。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雙方協商的利率最多為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4倍。

超過標準的,即高利借貸行為,高利貸的利率違法,不受法律保護。事前沒有了解或者對方欺詐的,可以拒絕支付超額部分。

相關焦點

  • 信用卡逾期10天,浦發銀行一小時6次催收,是否屬於惡意催收?
    有網友提問,信用卡逾期10天,浦發銀行一小時6次催收,屬於惡意催收嗎?
  • 大量催收員工被抓,上萬家催收公司將僅剩300到500家
    比如,甲方爸爸中的銀行,開始對催收行業發起「突襲檢查」。「半月一抽查,一個月一次全面檢查。」小河稱,「3·15」之後,銀行的檢查頻次,比原來高了兩三倍。一些銀行開始要求回收錄音,包括空號、停機、無人接聽的錄音。「甚至有些銀行要求回收5年內的錄音。」某催收公司負責人郭南介紹,銀行開始對催收行業念緊箍咒。而銀行檢查一次的成本巨高。「銀行要求我們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將錄音導出。」郭南稱,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
  • 催收人員告訴你:逾期後果真的很嚴重!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2016年銀行對公客戶經理必須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對公客戶經理必讀) 催收人員告訴你:逾期後果真的很嚴重! 借錢還錢天經地義,可是總有一部分客戶不按時還款,甚至還給催收人員說:我不還款你能把我咋的?
  • 省鎮江女子監獄「三八節」主題幫教
    揚子晚報網3月7日訊(通訊員 畢士清  記者 萬凌雲)3月7日上午,在第109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鎮江社會愛心人士以及部分服刑人員家屬,赴鎮江女子監獄開展「心向暖陽 追夢前行」主題幫教活動。幫教活動過程中,領導和來賓們首先參觀了服刑人員學習、生活場所和服刑人員手工藝術作品成果展。
  • 催收打電話騷擾同事,可以報警解決嗎?這3種催收都犯法
    這3種催收都犯法在現代生活中,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所以很多人都是選擇非常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但是很多人賺取到的錢財,並不足以支撐自己大手大腳的花錢方法,所以這就使得很多人選擇了走上網絡貸款這一條道路,可是很多人並沒有能力及時還款,這就使得他們遭受到了催收公司的無限度的騷擾。
  • 【老董聊卡】游離於法律邊緣的信用卡催收外包業務
    由於信用卡從業務性質上來看,在被持卡人使用後,如果沒有遵守協議,到期或逾期未能歸還貸款款項,從而形成不良貸款,它與公司機構信貸業務、一般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所形成的不良貸款一樣,均屬於商業銀行風險資產管理的範疇。因此無論是針對因經濟原因造成無法正常歸還的貸款款項,還是針對企圖惡意拖欠銀行貸款款項而形成的不良貸款的催收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
  • ​刷爆平安信用卡後,以為「反催收」是救贖,卻是另一個深淵!
    隨著工作陷入瓶頸,梁先生開始擔心自己的收入來源,最終在朋友的建議下通過抖音找到「反催收」中介,對方先是詢問了他的欠款金額、逾期及催收情況,接著說只要按他的方法來操作,銀行百分之百不會再來找梁先生麻煩,還能將帳單順利延期。
  • 逾期後,催收電話讓人崩潰,應該這樣接,不但有效還不會再騷擾你
    催收會不會爆通訊錄,對你進行起訴跟你接不接電話是沒有關係的;2.我們接了電話反而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3.網貸平臺一般不會起訴,就算起訴也是民事訴訟。催收人員信用卡的電話需要選擇性地接聽:1.我們可以只接銀行的電話,不接第三方催收的電話。2.我們可以一天接幾個電話,保持不失聯的狀態下就可以了。
  • 深扒51信用卡:暴力催收、非法爬蟲...
    當日晚間,杭州警方在官方微博發布通報,對51信用卡委託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開展調查。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 第二天,孫海濤微博發文致歉稱「管理不善、對合作公司的培訓和監管不夠,導致對借款人聯絡溝通出現過激行為」。51信用卡稱,今年7月底已經終止所有催收外包,未來催收工作將嚴格合規進行。
  • 2021年信用卡逾期後銀行要求一次性還清欠款,否則起訴,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明確告訴這位朋友的是,信用卡逾期如果不是情況非常惡劣,銀行是不會輕易起訴,僅僅是遇到催收的一貫套路而已。雖然說2020疫情,的確是壓死很多持卡人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信用卡逾期已經不是什麼新的問題。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信用卡的逾期情況就非常嚴重。當然說道逾期,就不得不說信用卡的催收。當然說道催收,很多信用卡逾期的朋友或者說經歷過催收的朋友,就會感覺到很頭疼。
  • 揭秘中國第一監獄:秦城監獄
    社會上曾廣泛流傳:一些犯法的文藝界知名人物也進過秦城監獄,如央視前文藝部主任趙安、知名詞作家張俊以和著名演員劉曉慶等人。但據調查,這些人實際上並沒有進過秦城監獄。2002年,北京市公安局的看守所因監舍改造,將一批重要犯罪嫌疑人轉往秦城監獄下屬的第一看守所內,其中就包括當時因涉嫌偷稅漏稅在押的劉曉慶。張俊以等人在出獄後還聲稱「在監獄放風時曾見過劉曉慶」,這說明他也不是被關在秦城監獄。
  • 學術|毛玲玲: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的實務問題思考
    因此,對於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構成中的各個要件,如「非法佔有目的」、「銀行催收」、「數額計算」等,需要進行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及刑法精神的解讀。【中文關鍵詞】 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非法佔有目的;銀行催收;數額計算隨著金融產業的發展,我國對金融領域法治環境的建設日益重視,對於可能影響金融業發展的相關附屬問題的思考,成為業界與法律實務界關注的焦點。
  • 催收行業面臨新一輪嚴打,催收人員:工作態度要像客服一樣
    暴力催收需要被嚴管,但是顯然,正常催收也受到了波及。 一名催收人員向消金界反映,「3·15」過後,催收人員每天都要接受工作培訓。 「親您好。」「打擾到您了,再見。」 按照上級要求,催收人員的工作態度必須像客服人員一樣。 而事實上,催收語氣與態度對催收效果影響顯著。
  • 世界的惡意
    那些過往的遇見、發生和擊打(無機的發生),不經意間將我的命運轉向。在冥冥命運的安排下,我懵懵懂懂的走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現下我的感嘆是-我是如此的幸運!!在江風吹拂中我突然強烈感覺到了個人的命運中運氣的重要性。如今的我幾乎是順風順水,但我卻愈發清晰看到了世界的惡意。世間人性的惡、無明和劣根刻骨冰冷而又無處不在。世界的真相實際是如此的殘酷。
  • 監獄裡一犯人用手機詐騙一女子近39萬,監獄裡還能玩手機?
    監獄裡一犯人用手機詐騙一女子近39萬,監獄裡還能玩手機?                                                                                              今天來跟大家說一個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在監獄裡服刑的罪犯
  • 她用「眾籌」的方式,把性侵者送進監獄 | 真人真事
    艾米麗·漢特(Emily Hunt)艾米麗堅持認為,那個男人是在昨天下午在酒吧裡的時候,向自己的酒水裡下了藥,並在自己昏迷的情況下強姦了自己:在酒店的監控錄像裡,她一直晃來晃去、看著像是服用了藥物的狀態,「而且是過量的
  • 不還款就將設為網絡詐騙在逃人員,是真的嗎?
    ,要求他在晚上8點前處理,如果不處理,就要去戶籍所在地的經偵大隊辦理手續,否則將他正式設為網絡詐騙在逃人員。期間每天都有接到催收電話,小陳試著與對方協商還款,可是沒有成功。原本以為沒事,直到收到這條簡訊,他開始有點慌了。不按時還款,就將設為網絡詐騙在逃人員,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判斷真假,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什麼是網絡詐騙?指的是為達到某種目的在網絡上以各種形式向他人騙取財物的詐騙手段。通常是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 像蹲監獄...
    倪女士這樣的故事太多了,稅務局的員工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面對複雜的投資或避稅計劃,銀行通常也不知其所云。當然,銀行內的確有人熟知這類計劃。但是,普通的銀行職員根本沒有能力就複雜的財務計劃提供專業建議。正是這一原因,兩名銀行僱員告訴倪女士,她不住在加拿大也可以給TFSA供款。老實說,這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 換了手機號,為啥催收還能找到我?
    經常有借款人貸款逾期後,會通過更換手機號的方式來躲避催收,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免於遭受催收的騷擾,那麼真的如此嗎?實際上並不能,前幾天群裡就有網友詢問:換了手機號,怎麼平臺還能打給我?看吧,事實證明,即使換號了,貸款平臺還是能到你。那麼對方到底是怎麼找到手機號的呢?
  • 爬蟲技術被玩壞了:洩露個人隱私、「配合」暴力催收,整頓風暴來了!
    「比如有些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平臺通過爬蟲技術能時時掌握借款人行蹤與地址定位(未必獲得用戶允許),然後將此信息轉交給催收公司,由後者上門輪番暴力催收,無論借款人跑到哪裡,暴力催收就如影隨影,如此部分借款人心態崩潰,容易走上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