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眼下正是月餅銷售的旺季。由於相對更為重視傳統,廣東人中秋佳節吃月餅熱情不減,而且尤為偏愛具有地方特色的廣氏月餅。據市場調查,廣氏月餅佔據廣東月餅銷售份額的九成,其中廣州本地月餅品牌「廣州酒家」高居銷量第一位,而在廣氏月餅中佔據一席一地的香港品牌月餅也銷量驚人,美心月餅居第三位,榮華月餅居第四位。
相比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心、榮華月餅,往年深受廣東人喜愛的香港大班月餅則不見蹤影。南方網記者調查發現,內地天貓、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早已將大班月餅下架,在天貓、京東、小紅書等網站或者APP上搜索「大班月餅」的內容為空。大班月餅線下銷售也同樣慘澹,友誼超市、華潤萬家、山姆會員店等超市下架大班月餅,沃爾瑪、永旺、廣百等超市則不銷售。大班月餅內地總代理表示,大班月餅被退回的數量龐大,可能不得不銷毀。
導致大班月餅如此慘況的,正是有著大班「太子爺」之稱的郭勇維。上月底,郭勇維被踢曝在境外社交網站上連續發表支持亂港分子的帖子,激起公憤,雖然大班公司及時發表聲明及轉發郭勇維道歉聲明,但是被指為沒有誠意且避重就輕,不但未能止損,反而火上澆油,推動了更大規模的抵制運動。那麼,被評論為「坑爹」富二代的郭勇維到底是誰?其支持亂港分子究竟是偶然為之還是早有「案底」?
提起郭勇維,就不得不提郭勇維之父郭鴻鈞。郭鴻鈞一生從事西餅行業,早年輾轉香港多家知名西餅店,從學徒做起,直至跳槽至「超群餅店」時才得到老闆賞識,開始從事管理工作,成功躋身中產。1984年,郭鴻鈞與四名友人共同出資,成立大班麵包西餅公司,有了一家自己的西餅店。1989年,郭鴻鈞研發出冰皮月餅,一經推出市場即廣受歡迎,因而被譽為「冰皮月餅之父」,大班也從此成為冰皮月餅代名詞,大班冰皮月餅至今仍是同類型月餅銷量之冠。
在香港,「大班」最早是洋行經理的代稱,後隨著工商業發展,被延伸指稱為公司管理層。郭鴻鈞在「超群餅店」得以晉升「大班」之列,無疑是其事業轉折點。曾有媒體記者詢問郭鴻鈞,為何將公司名稱取名「大班」,其回應稱寓意公司產品的「高素質」,但是細思之下,「大班」未嘗沒有包含郭鴻鈞對成功跨越階層的驕傲。雖然擁有相當知名度,但是大班公司在大家族林立的香港仍然只能算是小公司,其創始人郭鴻鈞就算小有資產,也難稱富豪之列。由此,得以繼承家族企業的郭勇維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富二代」,
外界對郭鴻鈞的家庭情況知之甚少,從有限的公開信息中可以得知,郭鴻鈞與夫人育有三子,郭勇維是最小的兒子。按常理,郭勇維本應最為得寵,然而事實是其幼時經歷相當悽慘。郭勇維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母親在其年僅十歲時便離世,此時父親仍處於事業低潮期,忙於生計,無暇顧及其教育成長。郭勇維小學畢業後,成績並不優秀,父親又無錢供其上費用昂貴的私立中學,只得被隨機派到一所很差的基督教會學校上初中,直至初中畢業才跟隨父親去加拿大讀高中,後考入加拿大溫莎大學,取得社會學學士學位。
1993年,郭勇維返回香港,進入有線新聞臺擔任製作助理,後於1995年轉任財經記者,曾擔任第一代財經「烽煙」節目主持。郭勇維在有線新聞臺做財經記者的經歷,對其今後的事業幫助甚大,不僅積累了人脈,而且開闊了眼界,他後來加入大班公司並出任業務拓展總監,與此不無關係。郭勇維加入大班後,曾策劃2003年西班牙皇家馬德裡足球隊來港比賽贊助及2006年買下全港泊車咪錶廣告位兩個經典廣告營銷案例,廣受好評,目前營銷方向則是熱門的網際網路模式。
郭勇維公開信息極少,政治傾向也不明確,但是他從不諱言自己信仰基督教,並熱心香港基督教會事務,這與其初中就讀基督教會學校有著極深淵源。另外,郭勇維極為關注香港青年群體,與高登等社交媒體互動頻繁,2014年非法「佔中」前夕,曾接受香港高登社區專訪,大談年輕人教育、就業等問題。非法「佔中」期間,高登社區是亂港分子使用最為頻繁的社交平臺,一如當前的連登。可見,郭勇維此次公開支持亂港分子決非無意為之,不論是其熱心教會事務,還是與社交媒體頻繁互動,都可略見端倪,其道歉不被正義群眾接受完全是咎由自取。
郭勇維大班「太子爺」的稱謂,來自2006年郭鴻鈞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時帶他上臺領獎。如今,郭鴻鈞早於2010年逝世,沒有「皇帝」,何來「太子」,因此大班公司聲明中稱郭勇維並非「太子爺」也有道理。而且,大班公司董事會人數早已從當年的五個擴展到如今的三十多個,僅郭勇維一人確實難以全部代表公司。但是大班公司強調郭勇維「董事之一」身份及僅持有少數股票,卻對其業務拓展總監的高管職位避而不談,如何稱得上誠意?正義群眾抵制大班,並非無的放矢。
郭勇維這個某種意義上的偽「富二代」,坑不了爹的財富,卻十足地坑掉了父親的名聲和事業,著實可恨。然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香港反修例中,「坑爹」的「富二代」非郭勇維一人,只不過有人「坑」名聲,有人「坑」地位。
香港反修例期間,最先「坑爹」的當屬香港九龍倉集團主席吳天海。九龍倉旗下的海港城,當年曾是「船王」吳光正轉戰地產的首戰之地,也承載了香港華資成功收購英資的首勝榮光,如今已成為大陸遊客赴港旅遊購物的首選地。本該讓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海港城,在8月初卻接連使國家受辱,不但其管理下的國旗兩次被暴力分子扔下海,自身還涉嫌違法降下門前的國旗。面對官媒和國人的憤怒質疑,海港城所屬的香港九龍倉集團置若罔聞,然而更可氣的是,海港城在三天後貼出告示,公然拒絕警察進入,製造了拒警的惡毒先例。對於上述可憎可氣的作為,吳天海掌控的九龍倉集團均消極以對,反倒是吳天海之父、原全國政協常委吳光正看不過去,公開發表一篇措詞嚴厲的反亂港聲明。對此,吳天海非但不感激、不回報,反而指使九龍倉集團發表一份簡體字的譴責扔國旗聲明,明著忽悠國人,不知道素來愛國的吳光正老爺子該氣還是該悲?
當香港反修例的暴力行為日益激烈的時候,社會各界都在等著商界表態,而商界都在等李家的聲音。但是當李家的聲音姍姍來遲時,大家卻猛然發現,發聲的並非已完成接班的李澤鉅,而是已宣布退休的李嘉誠,從中不難看出,李澤鉅從父親李嘉誠手中繼承的只是財富和事業,並不包括商界領袖的地位。李澤鉅不曾得到,不代表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不想得到。在李嘉誠代表商界,接連在報刊上登載反暴力廣告後,李澤楷積極走上前臺,搶奪聲望。他先是主動探望在連儂隧道砍人案中受重傷的女記者,並宣布全額負擔其治療費用,然後又於9月5日在愛國媒體上發表聲明,支持特區政府與各界對話。僅此兩個行動,李澤楷同時收穫了香港對立雙方的好感,名望飆升,此時誰又記得李嘉誠的接班人李澤鉅呢?
持續多日的香港反修例事件是一場災難,更是一面鏡子,它讓真正的愛國愛港者奮臂高呼,也讓亂港賣國者無所循形;它讓香港之外的我們能夠看清,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對於亂港賣國者,我們必將顯示我們的力量予以懲罰;對於別有所求者,只要順應時勢、心向光明,我們也樂觀其成。
來源:據《環球時報》、《香港文匯報》、《南方網》、《星島環球網》等媒體公開信息整理
版權聲明:香港故事公眾號致力服務於好文章推送或內容整理創作。如果不是原創,文章末尾都會寫上文章來源出處,如果不慎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故事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您的肯定,對小應的最大鼓勵
點擊一下,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