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國際傳播的觀念策略、方式手段都需要做出調整:一是加強國際傳播,全面參與全球在線視頻市場建設;二是堅持內容為王,面向國際市場加大原創精品創作力度;三是加強技術和產業合作,運用高新技術提升國際競爭力。
來源:中國聯合展臺
9月9日,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聯合舉辦了《媒體融合與國際傳播力建設峰會》,廣電總局國際司副司長閆成勝出席峰會並進行了主旨演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等9家機構分享了國際傳播做法與效果。
文/閆成勝
(作者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近年來,伴隨科技進步和中國媒體業快速發展,中國廣播電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傳播實效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視聽節目質量顯著提升,國際市場逐步從亞洲向歐洲、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拓展,形成良好態勢。《雞毛飛上天》在葡萄牙國家電視臺播出,收視率達到23.2%;《冰糖燉雪梨》、《隱秘的角落》等多部影視作品通過奈飛、樂天維基(RakutenViki)等新媒體平臺在美國播出,收到良好反饋;疫情期間電視劇《都挺好》在哈薩克斯坦播出引起廣泛共鳴;紀錄片《風味人間》成功發行至亞太、北美等地區多家主流電視臺以及全球各大航線。
中國視聽節目憑藉獨特的美學價值、文化內涵、傳播特點,為中國及各國觀眾帶來豐富的視聽體驗,也為國際內容市場注入活力。這些作品向國外受眾生動展示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普通民眾的情感世界,成為各國觀眾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窗口,為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做出了積極貢獻。這些成就的取得既得益於國家對廣播電視國際傳播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高度重視,也與各媒體機構、製作公司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閆成勝
與此同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實境、5G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傳統廣電媒體和新興網絡視聽媒體的競爭加劇,融合發展成為全球各媒體機構採取的必然選擇,全球視聽產業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革。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2019年全球電影與家庭娛樂報告》,2019年全球在線視頻市場規模達448億美元,比電影票房的422億美元高出6%。全球在線視頻訂閱用戶達到8.64億,遠超有線電視用戶5.3億。網絡媒體以其豐富的內容資源、低廉的訂閱費用、個性化的視聽體驗,吸引了大量用戶,已成為全球觀眾內容消費的主要渠道。
在此背景下,傳媒、電信、網際網路等領域巨頭紛紛布局網絡視頻業務,圍繞國際市場展開激烈角逐。奈飛模式的成功加速了好萊塢向流媒體的轉型。美國去年11月新創立的迪士尼+,用戶已突破5000萬大關,成為迪士尼公司在疫情中唯一的業務增長點。中國的網絡視聽產業也迅速壯大,成為生態最豐盈、活力最充沛的領域。2019年中國的網絡視聽付費用戶達5.47億,持證及備案機構網絡視聽收入超過1738億元人民幣。各級廣電媒體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融媒體平臺建設,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在此背景下,我們的國際傳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相較過去以傳統廣播電視為主的傳播渠道,當前的視聽傳播更加多樣化、碎片化、移動化,對內容質量和渠道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際輿論環境更加複雜,國際傳播的觀念策略、方式手段都需要做出調整。
當前,網絡視聽已成為國際輿論交鋒和網絡空間話語權爭奪的重要領域,也是我國傳統媒體轉型和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的視聽內容產品走出去,必須重視依靠視聽新媒體力量,尤其是要加強自有平臺建設。近年來,騰訊、優酷、愛奇藝、芒果TV等海外版平臺上線,帶動海外觀眾對中國劇集需求爆發式增長。但也應看到,我們的海外平臺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內容質量和國際影響力與國際知名媒體有較大差距。廣電總局將通過實施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技術服務交流合作計劃等,對新媒體項目予以支持,為中國網絡視聽平臺開拓海外市場提供動力。
縱觀全球主要流媒體平臺,無一不高度重視精品原創內容開發。2019年,奈飛在原創影視內容方面的投入高達150億美元,內容已成為各大平臺爭奪用戶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的影視製作能力有了長足進步,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視聽節目通過商業方式在奈飛、RakutenViki等海外主流平臺上線。我們要繼續強化精品策略,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原創內容製作能力。
借鑑奈飛、迪士尼等開展本土化內容製作的成功經驗,從創意、製作、營銷、傳播等各個環節積極引入國際合作,將中國故事、中國價值和國際流行的類型模式敘事手法有機融合,努力創作既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內容產品和類型品牌,與國外受眾實現情感共鳴、價值共享,不斷增強傳播效果。
在東南亞等與我國文化相近的國家,可嘗試基於中國經典影視作品的本土化翻拍,探索中國影視IP國際化路徑。
目前,廣電總局正在修訂《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管理規定》,推動實施亞洲影視交流合作計劃、內容創作扶持計劃,支持國內製作機構與外方深化內容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製作具有國際視野的精品力作。
新技術、新業態為中國媒體拓展國際業務提供了廣闊空間。日前,廣電總局印發了《廣播電視技術服務對外交流合作規劃(2020-2025)》,正在加緊制訂《關於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意見》,將以「智慧廣電」建設為依託,把握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超高清、虛擬實境等高新技術在廣播電視製作、播出、分發、反饋等環節的應用,增強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為中國視聽產品的國際傳播提供新機遇、賦予新能量。
適應國際傳播可視化、移動化、社交化特點,應更加重視媒體技術與產業合作,尊重經濟規律與傳播規律,為國際受眾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長路漫漫,未來可期。作為新時代的媒體人,我們要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開拓國際市場,傳播中國聲音。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放合作、開拓創新,將中國故事帶去更多更遠的地方。
歡迎關注抖音、快手帳號「傳媒內參-劇綜教教主」(ID:juzongjiao)帶你看綜說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