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馬雲百億押寶的機器人Pepper大拆解

2021-02-15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翰陽

上月中旬,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各自一筆145億日元(約合7.32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讓人形機器人走入了我們的視野,而故事的主角Pepper卻仍然神秘。

據稱,這款售價19.8萬日元(約合1萬元人民幣)的機器人在公開上市後僅1分鐘便賣光了首批全部的1000臺,其「實惠」的價格也讓不少國內朋友盯上了。不過,Pepper方面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向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解釋稱,這一價格僅為整體方案價格的一部分,後續的服務費用也是與其打包出售的,而後者並未被計算在內。同時,Pepper目前僅在日本國內發售。

據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通過Pepper在日本的銷售和服務網站了解,19.8萬日元為機器人主機的價格,想正常使用(如日常對話、客戶服務等功能)則需要加入「Pepper基本計劃」,其服務費用為14800日元/月(約合750元人民幣);同時,還需要購買9800日元/月的維修保障保險費用;以上費用均需另加日本國內8%的消費稅,且均需要預定3年。這樣算來,一臺Pepper的3年使用費用高達百萬日元,超過人民幣5萬元。

既然國內暫時無緣,一般人也用不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大海對岸那邊是怎麼玩兒的。近日,來自《日經電子》的媒體同行入手了一臺Pepper,並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它拆了。於是,我們也得藉此以一窺這款人形機器人的內部構造。

以下圖片內容和部分文字內容來自《日經電子》及日經技術在線網站,由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輯整理:

Pepper是一款服務型的人形機器人,身高120cm,體重28公斤,胸前自帶一塊10.1英寸的觸控螢幕,其鋰電池可讓其持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

打開紙箱,整面的藍色和「六」字映入了眼帘。看上去像「六」的圖案,其實這是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的LOGO。該公司是孕育Pepper的企業,後被日本軟銀收購併以此為基礎成立了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oftBank Robotics Holdings),簡稱SBRH。


打開藍色包裝箱,Pepper就像圖坦卡蒙法老一樣放在裡面。動手取出時,Pepper的脖子和腰關節的部分「軟趴趴」的,一個人扶不起來。「這不禁令筆者回想起在學生時代,曾經攙扶過爛醉如泥的學長。」據專家解釋稱,「軟趴趴」的狀態是為了在運輸和移動的時候,「防止關節部分承受負載,導致齒輪和馬達損壞」。


解除這一狀態需要拔下腰和脖子各自的保險栓——在脖子後面有緊急制動開關的保護殼,打開保護殼,就能看到容納保險栓的部分。

正式啟用前,需要先行充電。充電裝置位於Pepper的後面底部,支持普通家用電源(日本制式為110V)。

充電結束,打開了Pepper胸前的電源開關。「雙臂下垂,看上去疲憊不堪的Pepper終於動了起來。只見它挺起腰杆,仿佛是在確認自己的存在,開始環視四周。」

「初次見面,我是Pepper!」完成初始設置後,Pepper配合著動作,進行自我介紹。可能是因為120cm的身高和獨特的尖嗓門,面對Pepper就像是在面對小學生。感覺不到壓迫感。

但Pepper的語言識別能力似乎還有改善的餘地。在為獲取天氣預報而設置地區的時候,我們說「東京」,但識別出的卻是京都、岐阜,一個比一個離譜。

而對於有的人,Pepper更是答非所問,看來溝通還需要一定的技巧。通過與Pepper對話,在正面看著Pepper的眼睛說話,識別的精度比較好,對來自後方的招呼則反應遲鈍。這可能是因為不鎖定對話的對象,Pepper就無法判斷是對話,還是環境噪音的緣故。

此處省略各種合影,直接進入拆解正題。

首先是頭部。頭部很容易與身體分離,只要用手拖著頭部,打開脖子旁邊的兩個卡榫,即可將其取下。頭部與身體之間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連線。

從覆蓋Pepper表面的外裝部件上幾乎看不到螺絲。基本都是利用裡面的卡榫,在內部進行固定的,覆蓋頭頂的面板狀部件也不例外。

接著再拆下頭頂的外板,麥克風陣列和觸摸傳感器映入了眼帘。

Pepper的頭部嵌入了相當於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的部件,但設置的位置與真人不同。相當於耳朵的麥克風陣列位於頭頂,而人耳所在的位置則安裝著揚聲器。

看起來像是眼睛的部分,裡面安裝的是距離圖像傳感器。應該是通過左眼發射紅外線照射外部物品,通過右眼的傳感器接收反射線並檢測距離。距離圖像傳感器上面有一塊橙色的電路板,上面排列著LED,環繞在發光部和受光部周圍。其作用是按照Pepper的狀態,使其「眼睛」的周圍呈現粉色或綠色。

那麼,相當於人類眼睛的攝像頭在哪裡呢?上圖中「面部」外殼背面的2個部件就是。它們分別從額頭上的開口和看上去像嘴巴的開口,觀察外界的情況。

在其頭頂部,安裝著英特爾凌動處理器。但話說回來,處理器為什麼要內置於頭部?

正如Pepper的眼睛和耳朵所體現的那樣,機器人的構成要素的配置沒有必要與人類相同。一個假設是智能可以升級。考慮到頭部比較方便取下,這可能是為了在今後,能更換配備新處理器等的頭部,從而在不改變主機的狀態下強化功能。

開始拆解Pepper的軀體部分。打開外殼後,裡面還有一層,拆下之後露出了3個風扇。估計分別是用來冷卻頸部、左臂及右臂的驅動馬達的。正中央的風扇體型最大,可能是因為頸部馬達的負荷較高的緣故。

風扇下方有一塊電路板,可能是用來進行電源分配的。順便一提,下圖中上端的紅色按鈕是緊急制動按鈕。風扇嵌在一個機構部件上,該部件通過頂端的4顆螺絲固定。拆掉這些螺絲後,該機構部件可以自上而下打開,驅動各個部位的致動器便顯露出來。

同時,露出的內部是由縱橫交錯的幾個面組成的複雜結構,這可能是為了保證強度。

接著拆下兩條胳膊。拿在手中覺得比想像中要重得多。

漸漸地,Pepper的上半身越來越「瘦」,逐漸變成了一個空殼。

接下來是拆解腰以上的上半身——鬆開幾顆螺絲,拔出了幾根線纜。

連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是疑似為信號線的扁平電纜,以及估計是用來供電的4條粗電纜。Pepper是電池驅動的產品,只要打開了胸前的電源開關,就會一直保持通電狀態。

拆下腳部的外殼,露出了全方位輪(全方位移動型車輪)。

拆解完畢,Pepper的設計究竟好不好呢?對於這個問題,《日經技術》一位研究機器人20年的專家給出的回答是:硬體的確很出色。但是要做出評價,首先需要定義這是用於何種用途的機器人。也就是說,Pepper的用途到底是什麼。

他表示,「其實很希望軟銀能夠推出令人讚嘆的APP,哪怕是1個也好。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令人驚喜的方案。僅僅停留在對話、護理、遊戲等之前都想到的範圍之內。估計現在最大的用途,應該是以與用戶對話為主的交流用途。假設真是這樣,人們真的會需要如此奢侈的硬體嗎?」

「對於交流用途,能說話就足夠了。精簡功能,上市低價硬體就足夠了。可以先通過低價硬體積累經驗,然後再逐步向自由度高的硬體發展。」

的確,Pepper高昂的整體價格使其註定無法進入千家萬戶。不過,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看來,Pepper所代表的人形機器人仍然有其巨大的價值——不僅是在服務業,在日本這樣一個高度老齡化的社會中,其也足以發揮自己特有的作用——而中國,也許在未來20年後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正如《日經技術》所總結的,Pepper踏出的,只是家用機器人尋找真我的第一步。

而另一個比較現實的是,這款目前全球僅有1000餘臺的碉堡了的機器人,被拆了,但這夥人後來發現裝不回去了,囧。

智東西深圳招人啦~

《智東西》深圳找靠譜實習生,大三升大四階段最好。

希望你有對前沿科技和媒體的熱忱和激情,酷愛數碼消費電子產品,是一位生活中的玩家;對文字有興趣有感覺,有新媒體(微信/微博)運營經歷則更好。

你將得到:

·和一群最靠譜的網際網路媒體人共同成長的經歷。

·為一個足以讓你物質、精神雙豐收的夢想奮鬥。

·全球各角落好玩兒的東東,只要想玩兒,都能迅速得到。

想玩兒,就火速來,簡歷至guoren@me.com,詳情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馬雲投資的PEPPER機器人是個什麼鬼?行癲解惑
    行癲:是的,所以不是特別習慣,我覺得你非常熱情,而且發布會上比我表現得更從容一些。Pepper:快樂20,緊張60,生氣0,悲傷0,我的情感引擎顯示,您好象有點緊張,是嗎?行癲:對啊,畢竟是第一次跟一個機器人去參加這個發布會。Pepper:沒事的,沒事的,我在剛才的大舞臺上才緊張呢。
  • 現場目擊機器人Pepper:阿里靠它搶了618頭條
    「618」這一天,在友商全神貫注搞促銷的時候,阿里卻在日本搶了頭條。
  • 機器人Pepper大拆解,帶給你想要的東西:科技、實力、智能
    據悉,這款身高1.2米機器人售價21萬3840日元(約合1萬元人民幣)。加上使用APP所必備的基本套餐費和修理保險費,如採用三年分期付款的方式,每月需支付2萬6568日元(約合1300元人民幣)。Pepper目前僅限於日本本土市場,暫時與我們無緣。不過《日經電子》入手了一臺Pepper,並且把它拆了,我們得以一窺這款機器人的內部構造。
  • 馬雲百億入股的機器人公司 究竟是個什麼鬼?
    作為阿里巴巴在機器人領域的首筆投資,合作方又包括與其關係緊密的日本軟銀,馬雲的這一招很難不引發人們的猜想。不論是金融服務還是醫療健康,都有Pepper這類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此外,由於日本軟銀還在考慮將SBRH的產品在中國等海外市場推廣,擁有大量資源的阿里巴巴接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對於後者而言,具備巨大的想像空間。2. 技術層面相比於機器人製造,阿里巴巴的優勢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而對於人工智慧來說,後者是連接機器與人類之間最重要的支撐。
  • 馬雲:情感機器人將帶動第四次產業革命
    軟銀、富士康、阿里:三位一體推出情感機器人  6月18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全球首款情感機器人Pepper發布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預言,「30年內機器人產業將會有飛躍的發展。」他說,「機器人未來會像汽車、飛機一樣普及,他們會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
  • 視頻 揭秘iPhone拆解機器人:拆解一臺只需11秒
    蘋果iPhone手機拆解十分困難,這影響了對舊手機的材料回收或翻新。Liam的推出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環保問題,也可以使得iPhone翻新機成本大大降低。Liam是一個大型機器人,它配有29隻獨立機械手臂,各個手臂用在不同的技能崗位上。大多裝配線機器人的工作就是組裝產品,而Liam的主要工作是拆解損壞的、退回的iPhone。
  • RoBoHoN拆解(1)比Pepper強百倍!
    最先面世的,是面向普通消費者於2015年6月上市的軟銀機器人「Pepper」。大約一年後的2016年5月26日夏普上市了「RoBoHoN」。RoBoHoN上市的5月26日正好是筆者的生日。可以的話筆者也不想拆解,但奈何這是工作。因此,筆者還是拆開查看了人型機器人的內部情況。
  • 當大寶機器人遇上pepper,誰將引領未來方向?
    2016年,由軟銀集團聯合阿里巴巴、富士康推出新一代Pepper「情感」機器人。谷歌用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來彰顯機器人在智力上的優越性。無論是以情動人還是以智勝人,似乎都在將機器人置身於人類的對立面。事實果真如此嗎?人類創造機器人的目的是要說明人類的偉大還是人類的渺小?機器人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人類,以及與人類如何和諧相處?
  • 波士頓動力Spot和軟銀Pepper機器人鬼畜合體,合作球場應援獲網友驚呼
    一旦將手臂放在機器人上,它就會變成移動操縱系統。為機器人可以做的事情開闢了廣闊的前景。我相信這將以我們目前的工廠自動化所無法提供的方式促進機器人的靈活性。」而Pepper最近變成了抗疫小能手。自從練就了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識別出你有沒有正確佩戴口罩。
  • 背靠金主軟銀的機器人公司Pepper,為何活得卻不好
    據海外媒體報導,日本軟銀集團旗下開發和銷售Pepper的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已於2017年3月底陷入資不抵債。由於人形機器人利潤率不高,難以抵消研發費用,該公司出現持續虧損。背靠軟銀集團,身高1.2米、能以自然語言與人交互的Pepper可謂「口含金鑰匙而生」,曾令馬雲、郭臺銘與孫正義同時為其站臺,一度在日本市場引發銷售熱潮。
  • Pepper 停產,自推出僅生產2.7萬臺,軟銀機器人戰略生變
    路透社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說,自 2014 年推出以來,已製造了 27,000 臺 Pepper 機器人。兩名消息人士表示,重新開始生產的成本將很高。事實上,軟銀很難對重啟生產感興趣,畢竟 Pepper 自推出以來一直在商業化路上舉步維艱。未來 Nao 和 Pepper 都不會成為軟銀未來機器人戰略的主要部分,軟銀也正在悄然改變其機器人戰略——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想在機器人業務中做什麼。
  • 阿里投資的情感機器人Pepper,已有五歲兒童智商,究竟有多厲害?
    (更多關於Pepper的介紹,回復「情感機器人」,查看鈦媒體作者文章《最詳細看,阿里投資的那個軟銀情感機器人「比芭」有多厲害?》)作為阿里巴巴在機器人領域的首筆投資,合作方又包括與其關係緊密的日本軟銀,馬雲的這一招很難不引發人們的猜想。
  • 馬雲,大撤退!
    但背後最落寞的人,其實是馬雲。                                  2019年說退休卻沒有退的馬雲,可能在等一個更好的契機,萬億規模的螞蟻上市,而且還是在國內上市,無疑可以稱作是馬雲20年網際網路生涯的巔峰,一手締造阿里和螞蟻兩大帝國後,再急流勇退,留下無數美名,豈不快哉!
  • 馬雲的Pepper很厲害?呵呵,在這些機器人面前都是小兒科|熱點
    2015年還談不上機器人元年,尤其是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成名的機器人貌似還沒有——如果不算空中機器人無人機、四輪機器人無人車和傻瓜掃地機器人的話。Pepper就像Google Glass之於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意義一樣,它讓本已存在多年的概念產品化並且市場化了,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的時間已經不遠。還有哪些明星機器人呢?
  • 解密蘋果Liam機器人:11秒拆解一臺 iPhone
    蘋果不願意透露Liam的具體安裝地點,只知道機器人放在一個倉庫停車場,它離蘋果總部只有幾英裡遠。Liam是一個大型機器人,它配有29隻獨立機械手臂,各個手臂用在不同的技能崗位上。大多裝配線機器人的工作就是組裝產品,而Liam的主要工作是拆解損壞的、退回的iPhone。
  • 【銀河機械軍工】GQY視訊:打造年產百億機器人領軍企業,專注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王華君/李辰/賀澤安】
    GQY視訊(300076):中報明確提出「致力打造年產百億智慧機器人領軍企業」。【銀河機械軍工】GQY視訊(300076):打造年產百億機器人領軍企業;專注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一)主營大屏拼接屏顯示系統、智慧機器人公司傳統主業大屏拼接顯示系統有所下滑,大力進軍智慧機器人產業,形成大屏拼接屏顯示系統、智慧機器人並重的產業模式,未來可能以智慧機器人產業為主
  • 不怕不識貨 就怕貨比貨——6大掃地機器人拆解對比
    1、點開右上角的功能鍵——查看公眾號——關注;2、點擊標題下藍色字 機器人網 ——關注。掃地機器人的發明不得不說是懶人的福音,也是主婦們的好幫手,更為忙碌的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省時間的清潔方式。在掃地機視頻橫評正式上線之前,我們將掃地機進行了拆解,主要是對比其內部結構設計以及用料。我們將拆解劃分為三個部分:電池、滾刷設計、吸塵口大小。選取這三個方面進行對比,主要是因為這三點是決定掃地機清潔效率是否高的重要因素。本次拆解橫評採用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大家,可以讓大家清晰直觀的看到機身內部構造以及用料。
  • 日本發明了一個女機器人,把網友嚇壞了...因為這個機器人,和真人一模一樣...
    是不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編真的要給現代科技跪了!有的人說她肯定是真人扮的機器人,也有人堅信她就是機器人。 呃呃呃,不過捏,看到如此逼真的機器人,小編編還真是感覺有點瘮得慌……感腳未來走在路上,都會傻傻分不清哪個是機器人哪個是真人了..
  • 11秒拆解iPhone 吊炸天的蘋果Liam實地揭秘!
    ▎智東西  編|連然蘋果2016春季發布會,除了推出iPhone SE和9.7英寸的新平板外,還發布了專門用於拆解舊iPhone,提取其內金屬材料的機器人分拆系統Liam。智東西今日為你帶來Mashable對Liam的全方位解讀。
  • Pepper是一個怎樣的機器人?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9日報導,軟銀股份有限公司將與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臺灣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共同合作,將人形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