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被罰3480000!只因一條奇葩廣告...還有這兩家公司也被罰了

2021-03-03 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號稱「全靜音破壁機」卻不靜音?

一分錢沒付,紙尿褲卻有9999件的「銷量」?

針對虛假宣傳、人為「刷單」,監管部門出手了!

蘇泊爾被罰348萬元,歐萊雅被罰20萬元,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罰20萬.

來   源丨本文綜合自:中國青年報(ID:zqbcyol)、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上觀新聞(作者:陳璽撼)、中國消費者報、重慶市場監管、南方都市報、青海普法、公開信息等

蘇泊爾被罰348萬元;

歐萊雅被罰20萬元;

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罰20萬.

什麼是「虛假廣告」?

虛假廣告,指廣告內容是虛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誤解的,一是指商品宣傳的內容與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傳對象或受宣傳影響的人對商品的真實情況產生錯誤的聯想,從而影響其購買決策的商品宣傳。

據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公開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近日,因發布虛假廣告,浙江蘇泊爾家電製造有限公司被處以348萬餘元的罰款。

據悉,當事人於2018年10月到11月在電視上播出了蘇泊爾全靜音破壁機(型號:JP96L-1300和JP98LV-1300)的廣告。

該廣告對播出的破壁機運行聲音進行了大幅度的技術處理。

▲蘇泊爾全靜音破壁機廣告

廣告第1秒處,出現了蘇泊爾另一款破壁機(型號:JP01-1500)運行的畫面,這款破壁機運行的聲音被放大,還混入了衝擊鑽的聲音,被形容成裝修現場一樣吵鬧。

而在廣告第9秒處,出現了巴旦木仁和核桃仁放入「全靜音破壁機」中運行的畫面,此時卻沒有配上任何機器運轉的聲音,近乎無聲。

破壁機(型號:JP01-1500)最高運行噪音值為89.1分貝

而放入巴旦木仁和核桃仁的破壁機(型號:JP96L-1300和JP98LV-1300)運行噪音值分別為72分貝78.4分貝。

在兩者數值相差不足20分貝的情況下,廣告中卻展現出裝修現場同近乎無聲的「天差地別」,同產品的真實性能嚴重不符,使廣告受眾無法了解到實際情況,產生了強烈的認知差異。

此外,廣告中的「全靜音破壁機」「高速破壁,始終靜音」等廣告用語也同實際不符。

據調查,當事人所謂的「靜音」僅指破壁機在最低檔位攪拌純牛奶的噪音小於60分貝,而經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委託檢測,相關破壁機在最高攪拌檔位運行的噪音達到77.2分貝至81.5分貝,超過我國現行的《聲環境質量標準》對於居民區內環境噪音的限值要求。

而在廣告中,噪音低於60分貝的運行條件(在最低檔位攪拌純牛奶)被「隱藏」,當事人只稱這兩款破壁機取得了由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靜音認證」證書,卻未在廣告中對這一「靜音認證」的具體信息進行任何提示,可能會讓受眾誤以為任何情況下,這兩款破壁機都是「靜音」狀態。

監管人員認為,僅因獲得了一個片麵條件下的「靜音認證」,當事人就將產品冠名以「全靜音破壁機」,這一無視產品實際性能的做法,是對「靜音認證」結果的無限擴大使用。

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發布的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構成了虛假廣告。楊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處以廣告費用4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348.312萬元。

因為「弄虛作假」被罰的還有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經查,當事人為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子公司,是平安好醫生手機APP的運營主體,在該平臺上的健康商城內,其自營店在銷售一款紙尿褲和一款奶瓶時,存在人為「刷單」的行為。

今年5月4日,當事人把一款「Insoftb/嬰舒寶紙尿褲」的單品價格從29.9元改為1元,當事人的公司員工以平臺用戶的身份下單購買了9999件。

該員工支付後立即申請退款,當事人審核通過予以退款,因此該筆交易並未真實發生。

但在平安好醫生手機APP客戶端上,上述紙尿褲卻留下了9999件的「銷量」。

無獨有偶,另一款「平安好醫生」上的奶瓶(「AVENT/新安怡飛利浦英國進口寬口徑PA奶瓶」)也被動了手腳。

今年5月3日,當事人把該款商品的單品價格從119元改為1元,當事人公司員工用上述手法,先下單支付然後退款,一分未付,就將該款商品的銷量「刷」多了3999件。

監管部門認為當事人通過讓內部員工「刷單」的行為,對商品銷售狀況進行了虛假宣傳,欺騙了消費者,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

鑑於當事人符合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條件,嘉定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並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11月25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內容涉及化妝品、醫療、食品、房地產等多個重點領域。

其中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被點名。

通告稱,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在重慶某百貨有限公司「歐萊雅」專櫃發布印刷品廣告。

其內容含有:

「法國碧歐泉8天、肌膚猶如新生愈顏、彈潤、透亮源自活源精粹的愈顏力、奇蹟水肌底精華露、無論年齡,無論肌膚狀態、8天肌膚猶如新生、明星達人摯愛之選、眾人見證8天奇蹟、肌膚問題一併解決68800人已經見證奇蹟水帶來的肌膚新生.」等用語。

經查明,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屬虛構使用商品的效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2019年6月,重慶市江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處罰款200000元。

據新浪財經,歐萊雅方面回應稱,已經撤回所有相關宣傳資料,對內外部進行了全面排查,以保證今後對宣傳措辭的嚴謹性做到更精細的把控和對審核制度做進一步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歐萊雅首次被控虛假廣告。

天眼查資料顯示,今年10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認定歐萊雅發布虛假廣告。

據媒體2013年3月13日報導,因為過分誇大了歐萊雅Revitalift 10抗皺霜的功效,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可能被判處12萬歐元的罰金。據悉,歐萊雅此次被指控誇大抗皺美容霜效果,共涉及六種面霜。

早在2012年2月,英國廣告標準局(ASA)認定歐萊雅一款抗衰老潤膚霜圖片,後期電腦修飾過度,誇大了產品的去皺效果,因此禁止其在雜誌上刊登。

那麼,哪些廣告屬於虛假廣告,企業做虛假廣告,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小夥伴們,對於此類虛假廣告你有何看法?你平時還看到過哪些虛假宣傳的廣告呢?

相關焦點

  • 蘇泊爾被罰3480000!只因一條奇葩廣告......還有這兩家公司也被罰了
    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被罰20萬.虛假廣告,指廣告內容是虛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誤解的,一是指商品宣傳的內容與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傳對象或受宣傳影響的人對商品的真實情況產生錯誤的聯想,從而影響其購買決策的商品宣傳。蘇泊爾被罰348萬!
  • 教訓 l 騰訊發布虛假廣告被罰20w,真的該學新《廣告法》了!
    ,騰訊被罰了20w。4個字20w,平均每個字價值5w,這還真是一字千金其實違反廣告法的案例還有很多,稍不慎就是一個雷,外加一大筆罰金,此外,因廣告違法宣傳被處罰的企業還有很多:比如:1、瓜子二手車因為成交量遙遙領先,與事實嚴重不符,被罰1250w2、環視互動服務杜蕾斯期間
  • Google 再被罰!
    Google 鞏固了其在線搜索廣告的主導地位,在與第三方網站的合同中規定了一些限制性條款,阻止其競爭對手在這些網站上投放搜索廣告。根據歐盟反壟斷規則,這是非法的。這種不當行為持續了 10 年以上。」為何 Google 被罰的金額同比如此大?作為搜尋引擎巨頭,無論是國內的百度還是國外的 Google,廣告業務均是一個不菲的收入來源渠道。對於 Google 而言,通過 AdSense for Search 服務,其會向「內容發布商」網站的用戶提供這些搜索廣告。簡而言之,Google 是廣告商和網站所有者之間的中介,希望從搜索結果頁面周圍的空間中獲利。
  • 搜狗又被罰
    天眼查App顯示,8月13日,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因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未對廣告內容進行核對被予以行政處罰:罰款
  • 滴滴順風車臺灣違規被罰4000萬,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處罰!
    這一次,我們還應不應該相信他們的道歉?恰好,有這樣一條和滴滴順風車有關的新聞。根據鳳凰網報導,今年2月,滴滴在臺灣試水順風車業務,結果被開了9張罰單,罰款金額高達1.8億新臺幣,約4000萬元人民幣。於是,滴滴不得不在4月份下架了臺灣的順風車業務,前後僅僅2個月時間。
  • 騰訊被罰,花唄地鐵廣告被撤,網紅餐廳標識被拆,廣告人一定不能忽視這些!
    騰訊廣告被罰款20萬據新浪財經報導,因為涉嫌發布虛假廣告及使用絕對化廣告用語,騰訊被罰了20w。花唄廣告被轟價值觀有問題每年支付寶的借貸軟體——花唄,都會推出新的廣告來宣傳自己的分期借錢產品。在雙十一剛剛過去的這幾天尤為多,鋪天蓋地的花唄廣告,充斥著大家的眼球,然而,花唄的廣告這次卻翻車了,先來讓我們看看這些廣告:
  • 頭條 刺破潛規則泡泡:小米臺灣被罰60萬新臺幣
    涉嫌虛假宣傳,小米被開罰單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公平會)昨天指出,大陸小米公司的紅米手機,去年12月在臺灣發動三波網購,都宣稱秒殺售罄。 臺灣小米通訊有限公司去年12月9日、16日與23日共舉辦3波網絡購買紅米手機活動,分別開放1萬臺、1萬臺、8000臺紅米機購買,並宣稱在10分鐘、1分多鐘、半分鐘內完成秒殺銷售。 公平交易委員會表示,小米公司廣告給大眾印象是,開放購買當日所提供紅米手機資格數供均被已預約的消費者搶購完畢。
  • 騰訊回應發布虛假廣告被罰20萬;蘋果客服回應iPhone 12屏幕發綠;Chrome 87 正式版發布|極客頭條
    2020 中國軟體 100 強榜單揭曉:華為、騰訊、阿里位列前三YY 官方回應「字節跳動有意收購歡聚海外業務」:報導嚴重失實騰訊回應發布虛假廣告被罰 20 萬:看點快報廣告語已修正網信辦:35 款 App 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亞馬遜多名員工因偷竊價值 59 萬美元 iPhone 被捕
  • iPhone7售價大曝光 今起發朋友圈廣告或被罰
    三星發布Gear S3功能增強性能提升4、李彥宏:人工智慧就是「百度大腦」5、扎克伯格:當CEO做不成碼農讓我難過6、今起朋友圈發廣告或最高被罰天妹作為一名「女性用戶」,著實沒覺得這諜照裡的手機是為女性設計的……可能是因為自拍效果好?
  • 蘋果三星被罰巨款
    蘋果被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蘋果促使「iPhone 6」手機用戶下載為「iPhone 7」設計的作業系統,而導致「iPhone 6」出現問題。消費者投訴軟體更新使手機變慢被罰500萬歐元,再加上蘋果並未告知消費者如何維護或最終更換電池,再遭到額外500萬歐元處罰。
  • 杜蕾斯微博被罰81萬,這廣告確實過分了丨Durex gets it for going too far
    杜蕾斯官方微博因去年4月19日的一則廣告被罰81萬,今天又衝上了熱搜榜。
  • 新浪視頻、愛奇藝等5家網站因惡搞視頻被罰
    工具主要面向使用了「自定義受眾」(Custom Audience)功能的廣告主,該功能允許他們將自己擁有的客戶數據上傳到Facebook,來匹配用戶並實現精準投放。此前廣告主可以從數據中間商處獲得信息,新認證工具將堵住這個漏洞。在陷入5000萬用戶信息洩露醜聞後,Facebook必須在保護數據隱私上採取更多行動。
  • 宜家被罰敲響警鐘:別拿「淨醛」當噱頭,「環保」應該「真保」
    日前,據天眼查App顯示,宜家(中國)因在地鐵投放「空氣淨化窗簾」虛假燈箱廣告,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約172萬元,並被責令停止發布。罰款不算多,但事卻不小。在微博上,話題#宜家因發布虛假窗簾廣告被罰172萬元#,已經衝上熱搜。截至目前,該話題已經有7000多萬閱讀,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 蘋果被罰1000萬歐元!
    剛在美國花1.13億美元與33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達成和解,又被義大利被罰1000萬歐元。瘋狂君原本以為發布新款手機+買手機不送耳機和充電適配器的高深營銷套路,一定賺得金缽滿盆。監管機構認為蘋果公司並未清楚說明只在特定情形下具有防水效果
  • 央媽開出今年第三方支付最重罰單:易票聯支付被罰534萬!下一個,會是誰?
    1月6日,銀通支付被罰6萬!1月18日,杉德支付被罰25萬!
  • iPhone12不帶充電器被罰,有點冤!
    尤其是在歐美國家的一些家庭,蘋果公司的產品有多件,有的人已經更換過三部以上的iPhone手機。他們確實不需要新的充電頭(實際與舊的是一個規格)。我書桌上的插座上,常年插著兩個充電頭,給不同的手機、手錶等充電,只要換線就行了。我也確實不需要新的充電頭。我國的標準中,明確將充電頭和充電線分離,其初衷也是為了環保。
  • 被罰了!奧克蘭一家Pak'n Save,竟這樣坑人……
    今天,紐西蘭商務委員會就表示,位於奧克蘭南區Mangere的一家Pak'n Save超市(由 Kennedy's Foodcentre 2003 Ltd公司運營),承認了6項指控,被罰78000紐幣。2018年6月至10月間,商務委員會的官員發現,該超市某些商品在收銀臺結帳的價格,要高於廣告/貨架上展示的促銷價格。也就是說,你在超市貨架上看到是一個價格,拿了後去結帳,結果被多收了錢。
  • 杭可科技、容百科技信披違規被罰均是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IPO...
    科創板上市公司容百科技(688005,股吧)和杭可科技(688006,股吧)雙雙遭挫,其中杭可科技最大下跌近19%,股價一度創去年7月上市以來盤中新低,容百科技亦跌逾10%。此前兩家公司因招股書信披存在問題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年內不得公開發行證券。
  • 公司員工被罰100個深蹲,患上橫紋肌溶解症!法院判了
    每天要邀請一位客戶來公司,完不成任務就要被體罰,這是某公司在微信工作群中安排的任務。
  • 金立淨負債176億;百度發布含淫穢、色情等廣告被罰60萬丨價值早報
    2.百度發布含淫穢、色情、賭博、迷信等違法廣告被罰60萬12月1日消息,11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澱分局發布今年第228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因發布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內容的廣告被處罰款60萬。